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趙熙

趙熙

發布時間: 2021-07-31 03:19:48

1. 趙熙書法多少錢一平尺

1-10不等,一般都有價無市。
基本含義
從表面字義理解,書法指書寫的法度。生活中,書法一詞另具備以下含義:第一,某幅書寫作品的代稱或者所有書寫作品的統稱;第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指書寫漢字的藝術。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嚴謹,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最頂峰的。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於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字相比,並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狹義
狹義而言,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內容。例如,執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點畫意到筆隨,潤峭相同;結構以字立形,相安呼應;分布錯綜復雜,疏密得宜,虛實相生,全章貫氣;款識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寧高勿低等。

2. 趙熙的國籍

天山 趙熙(1867年-1948年),字堯生,號香宋。晚年自號香宋老人,又署香宋詞人、天山漁民,室名雪王龕,四川省榮縣北郊宋家壩人。

3. 趙熙的人物簡介

中山大學軟體學院兼職高級講師,聘期從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現任廣州越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IT服務管理論壇工具組副組長、中國IT服務管理論壇認定資深專家。 他專注致力於研究 ITIL最佳實踐、IT治理(COBIT)、ISO/IEC20000、ISO/IEC27001 在中國大陸的推廣和普及。具有ITIL V3 Master、ITIL Service Manager、ISO/IEC 20000主任審核員、ISO/IEC 27001主任審核員、COBIT Foundation等國際專業認證。

4. 宋朝趙熙是誰

宋哲宗(1076年—1100年),漢族,宋神宗第六子。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元豐五年(一○八二)封延安郡王。八年,立為太子,同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後高氏聽政。元佑八年(一○九三),太後去世,親政。在位十五年(1085~1100),建元元佑、紹聖、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廟號哲宗,葬永泰陵。事見《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紀》。

http://ke..com/view/235676.htm?fr=ala0_1_1

5. 趙熙這個名字好嗎

趙熙

得分:55分
(評分由數理文化得出,僅供娛樂參考)
天格:大吉 人格:半吉 地格:凶
外格:大凶 總格:半吉
概述:
趙熙的姓名三才配置為:土金火(凶)
它具有如下數理誘導力,據此會對人生產生一定的影響。
雖有先輩栽培可獲成功,惟因境遇不安定而生肺疾、腦疾,且家庭多破亂。
總論:
理想太高,雖有忍耐性不怕失敗,但總敵不過命運的安排,如中途而自暴自棄者,有陷入失敗,財務困難、外傷、災病之惡意。
性格:
主觀又好勝,竟爭心也強,不能容許別人超過自己,這種個性雖容易突破困難而成功,但失敗亦快,注意成長時期流於問題少年。
意志:
意志不夠堅定,思想易變,事事雖安定,但耐性尚佳,能忍耐艱苦。
事業:
您雖有創業精神,但難關重重,又理想太高,恐難如願,有誤打誤撞而成功者。
家庭:
父母少蔭,夫妻無法和睦,子女反抗心也甚強。
婚姻:
男娶好勝好強之妻,婚後時有爭吵;女嫁溫厚固執之夫,婚後尚稱圓滿。
子女:
子女皆活潑而頑固,增加不少麻煩,長大雖有成就,但獨立心很強。
社交:
外緣雖佳,但人際關系欠圓滿,容易與人發生吵嘴或斗毆之事而受傷,慎防捲入財務或法律糾紛。
精神:
內外難和睦,內心常在苦悶中,精神生活不安定。
財運:
縱有財運也難保,多防意外、拖累或損失,以求老運安祥。
健康:
易患痔瘡、肝炎、肺部、腰酸、腳痛,婦人病等。
老運:
晚景似乎孤獨,心情苦悶難安,事業陷入困境。

6. 趙熙的下一任皇帝是

宋徽宗趙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趙熙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後於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7. 趙熙的「重慶」 原文及翻譯

《重慶》
趙熙1941年

西望長歌入漢關,
大江東去客西還。
櫻桃紅了芭蕉綠,
且認渝洲作蔣山。
這是譏刺國民政府不能抵抗倭奴入侵,西逃重慶,安於享樂的。

「大江東去」用蘇軾詞,但下接「客西還」三字,以江山雄壯與人物之怯懦對照,就有了強烈的諷刺意味。「櫻桃」「芭蕉」用蔣捷詞,但意思不在韶光在之虛度,而在文武大員的恬安嬉樂,是皮里陽秋。這些都是點化,而且是高明的點化。

最後句「且認渝洲作蔣山」就讓人不敢恭維了。渝洲指重慶,蔣山即鍾山,此處代南京,全句套用林升「直把杭州作汴州」,構思、句式、語意全同,這就是剽竊了。

8. 趙熙的個人履歷

趙熙(1867——1948),字堯生、號香宋,四川榮縣人。蜀中五老七賢之一,世稱「晚清第一詞人」。在近代川渝傳統文人中,乃一流大文人。他「工詩,善書,間亦作畫。詩篇援筆立就,風調冠絕一時。偶撰戲詞,傳播婦孺之口」。光緒十八年(25歲)高中進士,殿試列二等,選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應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國史館編修。
趙熙一生勤學,讀書不倦。家有藏書數千卷,多精心評點,今成都草堂藏有趙評點杜詩四部。其文章駢散俱精,以散文為多,尚存有成都草堂、峨眉山、樂山烏尤諸寺碑文。趙詩學古最精,運用最活,兼擅古體與律、絕,尤精五律。趙熙博學多才,抱負遠大,卻無法在當世施展,就寄情於山水之間。曾五去夔巫,一登嵩山,一游西湖,五游峨眉,共宜「為詩載蜀山蜀水之青碧而出也。」一生作詩3000餘首,解放初郭沫若自任部分印費,在上海倡印《香宋詩前集》上下冊,錄詩1300餘首。四川又出版《香宋詩鈔》,錄詩500首。《香宋詞》313首,則於民國7年(1918)即刻版印行。人謂「香宋詞人,稟過人之資,運靈奇之筆,刻畫山水,備極雋妙,追蹤白石,而生新過之」,可謂知言。
趙熙書法,字體秀逸挺拔,融諸家為一體,時人稱「榮縣趙字」。民國2年(1913),成都少城公園建立「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趙為書寫碑名於西南。偶亦作畫,喜山水小品,頗富詩情。
民國8年,趙熙主持修纂《榮縣志》,任總纂。該志共十七篇,附圖表數種。
民國《榮縣志》行文嚴謹得體,反映了榮縣社會實際,並加以標點斷句,事為創舉,被譽為巴蜀名志而獲得廣泛贊譽,為榮縣的文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9. 趙熙的人物生平

一八六七年 (清同治六年丁卯)九月十三日生於四川省榮縣,世居縣城北五里宋家壩,歷代清貧,以耕田織布及挑運煤炭為業,至祖父國璧及父曉樓時,始兼設館執教。
一八七二年五歲。在家就讀私塾,聰穎過人,一年後識字五百,兩年能誦四書五經,八歲能背唐詩。
一八七九年年十二。已遍及十三經,且大都能背誦講解,對論語、孟子、詩經尤為熟練,乃習作詩文,著筆簡稚精潔,不同凡響。
一八八二年十五歲。應童子試,即作詩應試,初露才氣。主試者賞其才,借其原名熹、字堯階,犯宋賢朱熹之諱,由主試者改名趙熙。
一八八四年十七歲。府考中秀才。曾承父意設鄉墊教書三年。終以山縣見聞不廣,欲謀外出深造,家貧無資,老母賣僅有之嫁時空心銀鉚一隻作路費。
一八八七年二十歲。赴省城應鄉試,考舉人,不中,罷教去嘉定府九峰書院肄業,更露頭角,山長胡孝博特為嘉許,常以月考獎金助生活。
一八八八年二十—歲。應鄉試,未中。
一八九0年二十三歲。先在雙流縣任教,後去營山縣令周位東家,教其子周善培兄弟,從此奠下趙、周師生弟子終身情誼。
一八九一年二十四歲。再次應鄉試,中舉人,因次年為春閨考期赴北京與會試,故於臘月啟程赴北京,中進士弟,賡即赴殿試,及弟翰林。時值一八九二年,廿五歲,清光緒十八年壬辰,故先生書畫刊刻中有「壬辰翰林」一方。
當時交通不便,須由榮縣啟程赴京會試,知縣唐選皋素重先生英俊,厚贐路費,乃得成行,歲暮經重慶,有.「萬家燈火氣如虹,水勢西回復折東。重鎮天開巴子國,大城山壓禹王宮。樓台市氣笙歌外,朝春江聲鼓角中。自古全川財富地,津亭紅燭醉春風」之名詩。
先生選翰林院庶吉士後,留京與鄉人劉光第及喬樹柑以詩文相徵逐,志節相低礪。雖股試出於光緒皇帝老師翁同和之門,以無所希冀,從未趨承求助。逾半載告假返川省親,乘暇主攻詩文.任榮縣風鳴書院山長。
一八九二年二十五歲。元旦乘船東下,歷時三月始達北京參加會試,時年二十五,以第十七名成進士,殿試列二等,選輸林院庶吉士。按清例,此僅取得入仕資格,尚須候選作官。先生出於貧家,無余資供作京中官場應酬,僅以同鄉之誼,識得劉光第(字裴村,任刑部主事)、楊銳(字叔嶠,任中書舍人)、喬樹楠(字茂營,任刑部觀政),尹仲錫(進士,同年),劉、喬二公在師友之間,互以文章志節相砒礪,先生從此主攻經史詩文,以學者自勉。由於長安居大不易,只得暫時回川。
此行作詩一百三十七首,取名《北游集》,載入一九五六年郭沫若在上海倡印的香宋詩前集》二冊內。
一八九三年二十六歲。在京翰林院,旋應重慶知府王縝文之賒主持府考試,後以「長安居,大不易」只得哲歸故里。回榮縣向縣衙投遞公文,指斥吏役苛刻勒。並請求改良收糧審程,並接任榮縣風鳴書院山長。
一八九四年二十七歲。約同年尹仲錫攜學生周善培再赴北京,參加保和殿大考(是殿翰後第一次分官考試),先生名列一等,同月引見,授翰林院國史館編修,雖疏遠清職難以發揮作用,巳屬在職京官。當時清廷積弱已久,又值中日甲午戰爭,朝野之士多不滿於慈禧太後的一味主和,而傾向於推動光緒帝堅持主戰,帝後兩派分歧巳深。先生殿試後即請假回家探親,繼任榮縣鳳鳴書院山長。在書房門懸「請回俗士駕,笑讀古人書」一聯以明素志。
一八九五年 二十八歲。春初即到重慶主持質考,事畢回榮縣。
一八九六年 二十九歲。生母因病逝世,在榮守喪。 因此暫停北上,安居蜀中。
一八九七年三十歲.應川東道黎庶呂聘,出任重慶東川書院山長,先後兩次主持重慶府考.遷任重慶東川書院山長。後來名流江庸、向楚諸人,即當時得意學子。
先生親撰「合古今中外為師,曲觀其通,兩派春潮歸渤海;任綱常倫紀之重,先立乎大,萬峰晴雪照昆奇」篆書榜於大門,以述志。
一八九九年三十二歲。守母喪「眼滿」,是年冬,偕向楚、劉銞[jūn]第三次列京供職,迄一九O一年,滬州沈采竺創辦「經緯學堂」,先生應聘回川任監督,學生百餘人中,即有川中聞人謝詩(字惠生)、曹篤(字叔實)、黃樹中(字復生),陶愷及中國共產黨元老吳玉章等人。
一九OO年三十三歲。應瀘州知州沈秉坤創經緯學堂。八月底聘回川,任學堂監督(校長)。當時有青年吳玉章、謝持、曹篤、黃復生等均來就學,任職一年多。
一九0二年三十五歲。由瀘州回榮縣途中,因看木偶戲《活捉王魁》有感,逐加以改編為川戲《焚香記》,全場分為《暫別》、《聽休》、《情探》及《宣判》幾個摺子戲,《情探》一折大負盛名。
一九O三年三十六歲。第四次赴京,擔任國史館協修、纂修等職。當時以先生一八九二年首次經三峽、天津進京時所作《北游集》分詩百三十七首,在京流傳漸廣,因而詩譽益著。
時年應瀘州經緯學堂之聘任監督。
一九O四年三十七歲。正月,升國史館篡修。
一九O五年三十八歲。因原作《北游集》詩,巳在京流傳漸廣,詩譽益著,梁啟超即投贄稱弟子,請教詩文,先生循循誘導,為之別改不少。
一九O六年三十九歲。其父曉樓病故,回榮守制三年,至一九O八年。
一九O九年四十二歲。清宣統元年, 三月第五次進京供職,轉任江西道監察御史。先生秉性公正,剛直不阿,數行彈幼大僚,尤以盛宣懷借債賣路案,置個人安危於不顧,肯為民請命,索為士林所推崇,譽「士林之鶴」。
一九一一年四十四歲。因四川鐵路風潮.上章嚴劾四川總督趙爾豐郵傳部尚書盛宣懷.及彈勁首席軍機慶親王奕勵,民部尚書肅親王善耆及湖南巡撫柏文定等滿族權貴重臣。
辛亥革命四川保路運功中,被推為京官川南代表,專招奏轉請嚴懲趙爾豐,以謝川人。
辛亥之春,知清廷萬無倖存之理,乃出嵩洛。又應湯壽潛,程德全(四川雲陽人,時任江蘇巡撫)之約,游杭州、蘇州,識得著名詞家朱疆邸(名祖謀,字古徽),詩詞唱和,歡聚月余.
袁世凱任總理大臣,欲網羅清廷舊臣,以達成個人野心,數遣人誘致「偕重」之意,先生惡袁所為,斷然謝絕:旋與弟子周善培赴口避禍,至冬乃返重慶,廣教門徒,講學濟世。
一九一二年四十五歲。袁世凱任大總統,為了拒絕袁的拉攏,攜眷避居上海租界。為助熊克武、黃復生購討袁軍械,擔保巨額貸款。後與周善培、王人文同游日本,與康有為,梁啟超盤桓數月。是年冬,攜眷回川抵渝。
寓友人李湛陽浮圖關下之「禮園」(即今之鵝嶺公園)為禮圓中之亭台池館如紅荷湖,涵秋館等數十處題名賦詩。
一九一三年四十六歲。成都建立保路死事紀念碑,為紀念碑題書一面為「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以表對保路死難烈士英勇斗爭之情,傳之後世。
熊克武、楊庶堪在渝宣布獨立討哀,進攻成都,四川胡景伊報說。熊楊之亂,實趙主謀,衰曾指便加害趙熙,經久乃得解脫。
一九一四年四十七歲。自重慶回榮縣定居,從此以逸民自處,閉門講學,讀書作詩,書畫以自娛,不再出仕。並見先生仕途半生,終是兩袖清風,廉潔自持。離意書。抵家有詩:
老屋無營四壁斜,
蒼藤青土夾籬花。
此心誓死先人側,
已是山僧未出家。
可見此時先生經過半生沉浮,已對仕途和統治者心灰意冷,生出隱居之念。
一九一五年四十八歲。隱居榮縣雙古鎮大刀寨
一九一六年四十九歲。蔡鍔任四川督軍兼軍長。被邀到成都,蔡欲授為財政廳長,力辭於秋不辭而行。臨行前與門人友人作翠樓吟一闕。半夜復就舟次,賦詩二十九首。
一九一七年五十歲。趙熙主纂《四川通志》。在榮縣境內調停混戰的川軍和滇軍,使少遭兵災。 此時書法乃融諸家為一體,自成一派。時人稱為「榮縣趙字」。趙熙從小愛好書法,早年臨革顏(真卿)、柳(公權),中年效法蘇(東坡)、黃(山谷)。閑居故里後他轉革魏以縣人臨摹者極其普逸,風靡一時,人稱「榮縣趙字」。及因各方乞求書法者與掃俱增,不暇應拂。碑,間習歐(陽倍)、褚(遂良)等諸家。
好友林思進等在成都圖書館刻成《香宋詞》三卷傳世。
一九一八年五十—歲。應四川省長楊庶堪之聘。主纂《四川通志》,因楊庶堪政局變動作罷。以後,與門人虞白史,曹方漢主持修志局,編修《榮縣志》。
在成都會見朱德,並作詩相贈,詩中寫到:
只有人心能救世,
西南半壁賴扶持。
讀書巳過五千卷,
一劍能當百萬師。
朱德常給趙熙寄去相片信件投贄,自稱「門生朱德」,以表尊敬。
此年趙熙始作畫自怡,或贈親友,或存留家中,外人不易得手,故十分珍貴。
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三七年十八年間,為懷念九峰書院之情,曾八次游蛾眉山和青城山,每次都留有楹聯、詩詞、碑刻.題書、題辭等.
一九二0年五十三歲。因觀木偶戲「活捉王魁」,嫌焦桂英兇相畢灘,無稍溫柔敦厚之致,遂作《情探》川劇一折,繼作《誓別》後《聽休》 及《其到》 三折,合為《 焚香記》 全場。詞句優美,格調高稚,當時梨園名伶競相排演,極川劇一時之盛。尤以《情探》一折,描盡女兒之失志鍾情,婉轉動人,詢為戲劇中絕妙好詞。所惜後三折與另寫之《漁父辭劍》、《除三害》 等劇本,皆已失傳,尋覓無處。
《情探唱詞》:更闌靜,夜色哀,月明如水浸樓台,透出了凄風一派。梨花落,杏花開,夢繞長安十二街。夜間和露立窗檯,到曉來輾轉書齋外。紙兒、筆兒、墨兒、硯兒,件件般般都似郎君在,淚灑空齋,只落得望穿秋水不見一書來。
時人贊嘆其文辭優美堪稱「句句是詩」,唐振常說:「(此劇)融典雅與通俗於一體,難怪四川人人會唱,人人愛唱。」而趙熙一夜寫《情探》,也成為川劇史上的佳話。
一九二一年五十四歲。應省長楊庶堪之聘主修「四川省通志」,但因時局不寧,未果其事。
於西街「方海處」裱被鋪懸掛潤格舍售,按紙幅大小及字數多少標價。當時川中軍、政、學、商各界乞求者仍爭先恐後以至,用是積資不少,先生晚年家財頗裕,藉助於書寫潤筆,實惠頗多。
一九二二年五十五歲。義重桑梓,乃主任重修榮縣志,率門人奧白史(清優貢),曹方漢(清秀才)襄辦,歷時八年成事。
一九二八年六十一歲。修縣志定稿。
一九二九年六十二歲。縣志刊刻成書,全志十五卷,認真作審訂。
一九三0年六十三歲。聯絡縣中文人黃覺、虞兆清等創辦「文學台」自任舍長,主講詩賦詞章及書法。文學舍開設課程,經史、國文、書法、子書、英語、數學。他親自命題,要求學生每動筆墨,超脫庸低務求文雅。學生一百二十分人,來自重慶、成都、樂山等地。
一九三一年六十四歲將近,因孔子廟故址灑掃會產業,創辦文學舍,考錄當地及鄰區(包括成、渝、嘉、鍵、築等地)中,青年力學者約百人,進修古典文學。以三年為「小成」。盡邀縣中聞人充任講師,如虞白史講文史,黃覺講文字學兼哲學(佛學),借桂郵講詞賦,劉著存講子書,曹方漢講論孟,龍蘭三(當時郵局長)教英文,吳國安(榮中教員)教數學。先生自任詩課,親自選集《唐歌行》作教本,從富嘉漢至李義山七言名篇,並附蘇東坡歌行,共百五十三首,石印成冊,傳授諸生。凡此,對榮縣舊文學風尚,誠裨益匪淺。
一九三二年六十五歲。縣人在「萬仞宮牆」前修圖書館一處,他撰寫「書藏記」,並書碑文一通立石。
一九三四年六十七歲。攜家屬與門人陶元用、曾進游峨眉,秋去重慶:門人周孝懷約游上海,冬乘輪過三峽,住宜昌。
一九三五年六十八歲。病中思蜀,由宜返渝,住黃家埡,與門入薛緯甫鄰居,秋回縣。
一九三六年六十九歲。去樂山八尤寺登高,並應重慶門人友好之邀,預祝七十壽辰,
於九月十二日為門人陶元用陪同抵渝。住通遠門慈香閣。師友唱和諸作匯為《慈香小集》。
一九三七年七十歲。春,由渝回榮縣。
一九三八年七十一歲。為馮玉祥來榮募捐抗戰,奮筆大書,義賣助國。所贈馮玉祥詩為: 「立德立言不朽,壽人壽世無疆。」事後語人日.「此書,用心不用目矣。」
先生中、晚年主習詩危研究佛經,即便年老目疾,仍不倦學。
一九四六年七十九歲。欣喜於抗戰勝利,曾應親友之約去成都一游,因年老不勝酬謝,逾日便歸。
一九四八年八十一歲,雖老病集身,初猶堅持讀詩書,展字畫不椒。久乃意興索然,長日枯坐。秋中,病卒於榮縣桂林街「香宋」故居。享年八十一歲。趙熙墓現位於榮縣北郊牛角山上,蒼松掩映其間,面朝雙溪湖(也就是趙熙的老家宋家壩,現已被湖水淹沒)。

10. 趙熙是哪個朝代的人

宋哲宗(1076年—1100年)趙熙,漢族,宋神宗第六子。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元豐五年(一○八二)封延安郡王。八年,立為太子,同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後高氏聽政。元佑八年(一○九三),太後去世,親政。在位十五年(1085~1100),建元元佑、紹聖、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廟號哲宗,葬永泰陵。事見《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