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中國第57個民族

中國第57個民族

發布時間: 2021-07-26 13:12:57

Ⅰ 中國有第57個民族嗎

中國不會在增加第57個民族,不過的確存在一個民族不在56之內————契丹族,我有同學就是契丹後裔,現在他們大部分生活在雲南施甸縣。你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可知。
http://it.sohu.com/2003/11/26/55/article216105550.shtml

Ⅱ 中國有第五十七個民族嗎

苦聰族,雲南省,剛發現時被誤認為現代野人,後經專家探索是苦聰族人,由於住大山深處,一直很落後

Ⅲ 中國第57個民族叫什麼

穿青族

Ⅳ 中國現在是56個民族,還是57個民族

56個民族。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56個民族一家親。親人之間,同胞之間,要講求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講求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2015年國慶佳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邀請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來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9月30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他們,並通過他們向全國56個民族的同胞致以節日問候和良好祝願,同時發表了飽含深情的講話。

(4)中國第57個民族擴展閱讀:

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的一條基本結論。歷史充分表明,四分五裂、一盤散沙,中華民族就會任人欺凌、蹂躪與宰割;同心共濟、團結一心,中華民族就頑強不屈、堅不可摧。

Ⅳ 中國有第57.58個民族是什麼

第57個是穿青族,第58個是達曼族

Ⅵ 你知道我國有第57個民族,是哪個

我國第57個民族,是摩梭族。只可惜摩梭人是一個未識別的民族,該族群在國家的整個識別過程中,並未經中央政府以公告的方式宣告民族族別身份。但不可否認,主要聚居於四川、雲南等地的摩梭人是一個擁有自己語言的民族,他們是華夏民族眾多成員中的一員,不應被忽視。

浩繁卷帙中,不乏對摩梭族的記錄,古代摩梭為游牧民族,即稱放氂牛的人,而摩梭一名,則最早見於《後漢書》。這個素有「女兒國」之稱的民族,仍舊保留著母系社會時的制度,在這里,一切都交由女性支配。

摩梭族有一種頗為獨特的婚姻方式——走婚。走婚在摩挲語中又叫「CC」,意為「走來走去」,它形象地表現出走婚是一種夜合晨離的婚姻關系:「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願、離散自由」,令無數人嚮往。

(6)中國第57個民族擴展閱讀

摩梭人的宗教信仰:

摩梭人的原始宗教稱為「達巴教」,與麗江納西族的東巴教有密切聯系,不過達巴教的發展比東巴教緩慢,其形態亦比東巴教原始,基本上保持著原始部落宗教的特徵。

達巴教因巫師達巴而得名,它沒有系統的教義和經書,也無宗教組織和寺廟,只有幾十部(回)口誦經,另有一種占卜經(俗稱算日子書),是用32個不同形體的原始圖畫文字書寫的。

摩梭人的禮儀禁忌:

1、成人禮

成人禮是摩梭人一生當中的重要儀式之一。摩梭人於13歲就視為成年,女性行穿裙禮,男性行穿褲禮。未行成人禮的兒童一律以麻布長衫遮身,成年後男女衣飾就有所不同。成年後即有資格走婚,但一般在16歲後才開始走婚,不少摩梭女男更推遲至20歲後才首次走婚。

2、穿裙禮

儀式由母親主持,少女踩在豬膘和糧食口袋上,由母親為少女穿上成年服飾。儀式後,少女要呼喚狗進屋,由她給狗喂一團飯和一塊豬膘肉,表達對狗的感謝。成年後的女性要留起發辮。並可佩戴不同的飾物如耳環、戒指、手鐲等,亦可擁有自己的花樓。

3、穿褲禮

儀式由舅父主持,少男必拿些食物,如粑粑、臘肉,到室外叫狗,給狗吃,作為人成年時對狗的感謝。少年男子手握長矛從正房的屋頂穿越而過,矛相傳是摩梭人遠古使用的武器之一,長矛頭上懸掛一面布旗和一把是舅舅授予甥男的長刀,作為終身攜帶的武器。

少男換上成年服裝後,達巴念禱詞,然後少男向客人叩頭,並用牛角杯向客人敬酒。

4、害羞文化

摩梭人有害羞禁忌,主要見於永寧摩梭。例如絕對不能在火塘前或有親戚關系的人面前提及任何跟性有關的詞彙,甚至連「阿夏」、「阿注」、「處味」、「汗處巴」、「懷孕」、「遺傳」、「走婚」等摩梭詞也不能。否則會令對方尷尬,也是對老人不敬的行為。

Ⅶ 中國現在有57個民族了!

56個民族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郭沫若按一定方法劃分出來的, 這個統計方法也要受到各方面的質問的, 由於中國的民族在各地劃分都不同或說太細,太散以至於統計起來是很困難的,像後來發現的摩梭族也統一歸類於納西族裡.

還有像你說的青族,即使有其存在性,但自成一族是遇到一定困難的. 總之不管怎麼樣, 三個字就好, 中國人!!!

青族,又稱穿青人,是我國的未識別民族。
在過去多年,政府對這個民族的歷史無法得到確切考證的情況下也曾確認過本民族屬於少數民族范圍。2002年至2007年有關文件把青族強行化歸為漢族,2007年又得到了確認,不稱青族,稱為:穿青人,但仍不屬於56個民族之內,2008年據說有可能劃歸土家人。
關於穿青人,相關資料是這樣介紹的:穿青人是貴州獨有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西部的畢節、安順、六盤水市、黔西南、黔南五個地、州、市所屬二十多個縣,人數約六十七萬人(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
據史志記載,穿青人的族稱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後期叫「穿青」。所以稱為「土人」,是因為他們「居土日久」,是貴州的土著民族,這是以居住的歷史狀況來稱呼的;所以稱為「里民子」,是因為他們先民與早期「里人」(亦泛稱「僚」)有關,這是就其歷史源流來稱呼的;所以稱為「穿青」,是從「衣尚青」而得名,這是以其服色特點來稱呼的。這幾種稱呼先是他稱,進而「穿青」一名被穿青人接受了,成了他們的自稱。這個名稱最早見於乾隆《威寧州志》,繼後是光緒《平選州續志)和民國《大定縣志》、《鎮寧縣志》、《平壩縣志》。《平遠州續志)和《大定縣志》是在記述同治初年農民起義時提到的,《鎮寧縣志》則把「穿青」作為該縣的第四種民族載入史冊。此外,清康熙三年吳三桂平水西之後流傳於民間的木刻唱本《水西傳》也記有「穿青」,把他與水西境內的彝、苗、仡佬、龍、蔡、羿、白、仲家等八個民族並列,統稱「九種夷蠻」。由此可知「穿青」這個名稱,至遲在清初就有了。
至於穿青人的族源由來,學術界向來有好多種說法:有主張土著說的,認為穿青人和歷史上的僚人一樣,是發源於貴州的原生民族,這種觀點以貴州部分民族研究專家為代表,現在穿青人內部的一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士也持該觀點;還有以著名民族識別專家宋蜀華先生為代表的部分學者認為:穿青人是漢族的一支,是明朝朱元璋派傅有德、沐英征討雲南時從江西,江蘇等省隨軍遷移到貴州的。戰爭結束後,大軍就地墾戍,這部分隨軍漢人(包括軍人和他們的家屬)留居當地,和當地土著通婚融合,天長日久就成了今天的穿青人。
本人就是青族,與所在村子及附近村寨的穿青人一樣,祖籍都為江西,這種說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至於這兩種說法誰是誰非,尚待時間和相關學者的研究來證明。
如果說我們穿青人的確是漢族與少數民族融合而成的,這的確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即穿青人的形成過程是漢族的少數民族化過程,這和今天的少數民族漢化剛好形成鮮明對比。究其根源,大概因為土著民族是當時當地的主導,在生產資料和人數上都佔有優勢地位,人數少、佔有少量生產資料的漢族被其同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http://ke..com/view/161784.html?wtp=tt

Ⅷ 關於第五十七個民族之說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

一般認為我國可能還存在了許多未被識別的民族。穿青人,就熱衷於將自己申請為「第57個民族」但是由於多次考察所遺留的疑問,雖然其身份證上所注民族為「穿青人」但穿青族暫不在中國56個民族中,1955年版本的《貴州省穿青人的民族成分問題調查報告》中,認為「穿青人」是漢族的一支。

由於穿青人的不懈爭取(甚至於他們認為自己不能被視作獨立民族就是一種恥辱),最新進展就是在身份證民族欄上得以寫上「穿青人」。但是「穿青人」並沒有被國家承認為我國的第五十七個民族。

(8)中國第57個民族擴展閱讀:

穿青人是一個主要分布在貴州西北地區,人員相對集中的「未識別民族」。在部分穿青人的家譜、墓碑記載和傳說中,他們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廬陵縣 」 。其淵源存在諸多爭議,近年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研究。

現如今,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畢節市、貴陽市、安順市、六盤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個市(州)所屬的二十多個縣(市、區) 。此外雲南鎮雄一帶也有人自稱是穿青人,可惜的是如今他們身份證上的民族欄標注的大都是白族,雲南省境內的官方數據已無穿青人這一待定民族。

根據2000年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穿青人人口數量約六十七萬人,其中,畢節市的織金、納雍兩縣在當時已分別超過二十萬 。

Ⅸ 中國有第57個民族么

第57個民族是追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