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古九州

古九州

發布時間: 2021-07-26 04:18:34

Ⅰ 古代九洲指哪

中國古代九州指的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Ⅱ 中國古稱九洲 請問九州具體指什麼地方

「九州」最早見於《禹貢》,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於是九州就成了古代天下的代名詞。九州區域於不同時期其范圍劃分也不同。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方圓」是指范圍。因此,「九州方圓」,即「中國這塊地方」。 即九州方圓、地大物博、氣勢磅礴的一種景象。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禹貢》所敘述的九州的范圍,北有燕山山脈、渤海灣和遼東,南至南海,西至甘肅接西域,東至東海。

(2)古九州擴展閱讀: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

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像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而「九」可能是確指,而不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是指九個大型的地理人文區劃的總稱,也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流傳下來的文獻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禹貢》雖然託名為大禹所作,其實卻是戰國後期的作品。具體的證據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貢》中所記的不少地理狀況都是戰國時的現象。

Ⅲ 中國古代九州

九州,又名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現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是中國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地域概念。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至遲自晉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Ⅳ 中國上古九州指的是哪九州

中國上古九州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1、冀州是漢地九州之一,在我國綿長的歷史中,曾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傳說遠在四千年之前,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軒轅氏黃帝在征服蚩尤、炎帝兩個部落之後,定居晉南 ,依山川大勢,「割地布九州」。

2、兗(yǎn)州(古作「沇州」),古九州之一,在今山東西部與山東河北交界處,在古黃河與古濟水之間。

兗州最早出現是依地理區劃而言的。古書中有黃帝劃州分野、建置萬國之說,雖系後人用王朝觀念對原始社會疆域的附會依託,不足信以為實,但禹分中國為九州的說法則較為流行。夏禹是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的過渡式人物,雖有理想人物化身之意,但仍不失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

3、青州是《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古九州之一,」海岱惟青州「,大體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地為肥沃白壤。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4、徐州,是漢族文化中的九州之一。海、岱及淮惟徐州。相傳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徐州為夏商時期九州之一。

徐州作為一個地理區域,范圍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黃海以西,涉及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地為紅色粘土。

5、揚州,范圍相當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 《周禮》稱東南曰揚州,揚州是「九州」之一。

6、荊州,是漢文典籍《禹貢》所描述的漢地九州之一 。荊及衡陽惟荊州。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荊山一帶直到衡山之南地域。是漢族原居地區之一。

荊州「厥上惟塗泥,厥田為下中,厥賦為上下」。這是指出荊州土壤大致類似揚州,惟土壤肥力為下中,比揚州高一級,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級,田賦屬第三級。

7、豫州,中國古代地理區域名,因位於九州之中,故別稱中州。當今河南省大部分屬豫州,故簡稱「豫」。

8、梁州,是古九州其中的一州,代指陝西、四川盆地、漢中及部分雲貴地區。明代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包括陝西、巴蜀(明代四川省) 及雲南在內。

9、雍州,今寧夏全境及青海、甘肅、寧夏、新疆部分、內蒙部分,後改涼州。

漢代雍州包括的區域∶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及京兆尹、馮翊郡、扶風郡及隴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Ⅳ 中國古九州

「九州」是中國的別稱之一。古代中國人將全國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在我國漫長的兩千多年的封建史上,每個朝代的地方行政區域的劃分制度一直處在不斷地變化之中。我國最早實行的是「九州」制和「十二州」制。《漢書·地理志》說,在原始社會的黃帝時代已經開始「畫野分州」,每一萬平方里為一州;堯時分天下為十二州,大禹治水後又分天下為九州。在《尚書·禹貢》中詳細記載著九州的名稱,它們是冀、袞、青、徐、揚、荊、豫、梁、雍。其他古籍所記載的九州名稱與《禹貢》稍有出入。十二州的說法,最早見於《尚書·堯典》, 有列出州名。因此,「九州」一說要比「十二州」的影響大,後來九州也就成了中國的別稱。

Ⅵ 關於中國上古的古九州

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山東省濟寧市)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1.古代分 中國 為九州。說法不一。《書·禹貢》作 冀 、 袞 、 青 、 徐 、 揚 、 荊 、 豫 、 梁 、 雍 ;《爾雅·釋地》有 幽 、 營 州而無 青 、 梁 州;《周禮·夏官·職方》有 幽 、 並 州而無 徐 、 梁 州。後以「九州」泛指天下,全 中國 。《楚辭·離騷》:「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 宋 陸游 《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五:「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郭沫若 《贊雷鋒》詩:「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萬姓仰英烈。」
2.指大九州。 中國 僅其中之一州。 戰國 時 鄒衍 稱 中國 為 赤縣神州 ,謂「 中國 外如 赤縣神州 者九,乃所謂九州也」。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淮南子·地形訓》:「何謂九州?東南 神州 曰農土,正南 次州 曰沃土,西南 戎州 曰滔土,正西 弇州 曰並土,正中 冀州 曰中土,西北 台州 曰肥土,正北 泲州 曰成土,東北 薄州 曰隱土,正東 陽州 曰申土。」 楊樹達 以為所舉九州,自正中 冀州 與《禹貢》九州之 冀州 偶同外,餘皆名號差異;其稱東南 神州 ,與 鄒衍 所稱 中國 名曰 赤縣神州 者相合;疑該篇乃取自 鄒衍 之書,所舉九州之名即 鄒衍 所稱之九州。見《積微居小學述林·鄒衍九州考》。
漢代劉向在《說苑·辨物》中說:「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據唐代訓詁學家顏師古解釋:「八荒,乃八方荒蕪極遠之地也。」那麼,四海呢?《爾雅·釋地》說:「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也有人認為,「四海」是圍繞「九州」四面的海。《禮記·祭義》則具體提到了「東海」、「西海」、「南海」、「北海」為「四海」,只是沒有明確海域。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則說「四海一也」,認為「四海」是連為一體的。
「五湖」的說法也很多。《水經注·沔水》認為「五湖乃長盪湖、太湖、射湖、貴湖、滆湖」。而唐司馬貞則認為「具區(即太湖)、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湖」是為「五湖」。不過,近代人卻把「洞庭湖」、「鄱陽湖」、「巢湖」、「洪澤湖」、「太湖」稱做「五湖」。
另一說
九州分別為:
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山東省濟寧市)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資料來自網路知道
《尚書·禹貢》中記載的九州為:冀、豫、雍、揚、袞、徐、梁、青、荊。
《樂雅·釋地》中的記載,沒有青、梁,而有幽、營。
《周禮·變官·職方氏》中的記載,沒有梁、徐,而有幽、並。
【九州】
1.古代分 中國 為九州。說法不一。《書·禹貢》作 冀 、 袞 、 青 、 徐 、 揚 、 荊 、 豫 、 梁 、 雍 ;《爾雅·釋地》有 幽 、 營 州而無 青 、 梁 州;《周禮·夏官·職方》有 幽 、 並 州而無 徐 、 梁 州。後以「九州」泛指天下,全 中國 。《楚辭·離騷》:「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 宋 陸游 《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五:「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郭沫若 《贊雷鋒》詩:「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萬姓仰英烈。」
2.指大九州。 中國 僅其中之一州。 戰國 時 鄒衍 稱 中國 為 赤縣神州 ,謂「 中國 外如 赤縣神州 者九,乃所謂九州也」。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淮南子·地形訓》:「何謂九州?東南 神州 曰農土,正南 次州 曰沃土,西南 戎州 曰滔土,正西 弇州 曰並土,正中 冀州 曰中土,西北 台州 曰肥土,正北 泲州 曰成土,東北 薄州 曰隱土,正東 陽州 曰申土。」 楊樹達 以為所舉九州,自正中 冀州 與《禹貢》九州之 冀州 偶同外,餘皆名號差異;其稱東南 神州 ,與 鄒衍 所稱 中國 名曰 赤縣神州 者相合;疑該篇乃取自 鄒衍 之書,所舉九州之名即 鄒衍 所稱之九州。見《積微居小學述林·鄒衍九州考》。
漢代劉向在《說苑·辨物》中說:「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據唐代訓詁學家顏師古解釋:「八荒,乃八方荒蕪極遠之地也。」那麼,四海呢?《爾雅·釋地》說:「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也有人認為,「四海」是圍繞「九州」四面的海。《禮記·祭義》則具體提到了「東海」、「西海」、「南海」、「北海」為「四海」,只是沒有明確海域。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則說「四海一也」,認為「四海」是連為一體的。
「五湖」的說法也很多。《水經注·沔水》認為「五湖乃長盪湖、太湖、射湖、貴湖、滆湖」。而唐司馬貞則認為「具區(即太湖)、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湖」是為「五湖」。不過,近代人卻把「洞庭湖」、「鄱陽湖」、「巢湖」、「洪澤湖」、「太湖」稱做「五湖」。

Ⅶ 中國古代九州指哪九州,在哪裡(三國演義中的)

中國古代九州指的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1、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2、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3、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4、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5、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6、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7、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8、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9、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7)古九州擴展閱讀: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九州」原是虛指,後來才逐漸具體化。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象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

而是天然的地形地貌。每一個「州」,都是一個高於水面的可以住人的陸地板塊。這樣的陸地板塊共有九個,也就是「九州」。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

九州有三種說法:

1、《禹貢》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

2、《爾雅》九州:冀、幽、兗、營、徐、揚、荊、豫、雍。

3、《周禮》九州:冀、幽、並、兗、青、揚、荊、豫、雍。

Ⅷ 古代九州指哪九州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於是九州就成了古代天下的代名詞。

豫州,地處中原,為河南的簡稱。河南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之ㄧ,大禹依靠洛陽洛水中,神龜背馱的"洛書"才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所以豫州排在首位,當之無愧。

青州,山東半島。黃河以南,泰山及其向東。

徐州,河淮平原。泰山以南,淮河以北。

揚州,淮河以南,長江下游及嶺南地區。

荊州,湖北以及長江中游

梁州,陝西、秦嶺以南與四川盆地。

雍州,甘肅、青海、寧夏、內蒙西北部地區。

冀州,河北平原、山西高原及遼河平原。

兗州,黃河與濟水之間。

(8)古九州擴展閱讀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像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

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

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而「九」可能是確指,而不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是指九個大型的地理人文區劃的總稱,也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Ⅸ 中國古九州是現在哪些地方

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山東省濟寧市)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http://ke..com/view/583522.htm

Ⅹ 中國古九州是指那九州,以及對應現今的位置!

1、冀州

是漢籍《禹貢》所描述的漢地九州之一 。《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現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遼寧省與內蒙部分地區。

2、兗州

是《禹貢》所描述的九州之一,古代不特指某地,是一個地理范圍,大體位於古黃河和濟水之間(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范圍和治所隨歷史多有變更。

3、青州

是《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古九州之一,」海岱惟青州「,大體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地為肥沃白壤。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4、徐州

是漢族文化中的九州之一。徐州作為一個地理區域,范圍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黃海以西,涉及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地為紅色粘土。

5、揚州

是中國文化《禹貢》中所描述的九州之一 ,揚州范圍相當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周禮》稱東南曰揚州,揚州是「九州」之一。

6、荊州

是漢文典籍《禹貢》所描述的漢地九州之一。《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荊山一帶直到衡山 之南地域。是漢族原居地區之一。

7、豫州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指的是漢史籍《禹貢》所描述的九州之一。因位於九州之中,故別稱中州。當今河南省大部分屬豫州,故簡稱「豫」。

8、梁州

《禹貢》地理九州之一(非行政區劃),代指陝西、四川盆地、漢中及雲貴地區。明代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包括陝西、巴蜀(明代四川省)及雲南 在內。

9、雍州

今寧夏全境及青海、甘肅、陝西、新疆部分、內蒙部分。是中國漢族典籍《禹貢》中所描述的九州之一。

(10)古九州擴展閱讀

九州,又名神州、十二州,是中國漢族先民在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地域區劃。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至晉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

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漢民族自古就將漢族原居地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順序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時徐梁二州分別被並入青州與雍州,故而沒有徐州和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