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網際網路是什麼

網際網路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7-25 16:06:23

1. 網際網路屬於什麼網路類型

Internet,中文正式譯名為網際網路,又叫做國際互聯網。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語言互相通信的計算機連接而成的全球網路;
網路類型有以下幾種:
1.區域網(LAN):一般限定在較小的區域內,小於10km的范圍,通常採用有線的方式連接起來。
2.城域網(MAN):規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圍內,10~100km的區域。
3.廣域網(WAN):網路跨越國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圍。
區域網和廣域網是網路的熱點。區域網是組成其他兩種類型網路的基礎,城域網一般都加入了廣域網。廣域網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網。
由此可得,網際網路屬於廣域網。

2. 網際網路是什麼

網際網路(Internet)又稱國際計算機互聯網,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國際性計算機網路。其 准確的描述是:網際網路是一個網路的網路(a network of network)。它以TCP/IP網路協議將 各種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網路聯接成一個整體。它也是一個國際 性的通信網路集合體,融合了現代通信技術和現代計算機技術,集各個部門、領域的各種信 息資源為一體,從而構成網上用戶共享的信息資源網。它的出現是世界由工業化走向信息化 的必然和象徵。

網際網路最早來源於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s Agency,DARPA)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最初的ARPAnet主要用於軍事研究目的。1972 年,ARPAnet首次與公眾見面,由此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 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使用。ARPAnet試驗並奠定了網際網路存在和發展的基 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計算機網路之間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同時,區域網和其他廣域網的產生和發展對網際網路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最有 影響的就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的美國國家科學 基金網NSFnet。它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網際網路的主幹網,但NSFnet對因特 網的最大貢獻是使網際網路向全社會開放。隨著網上通信量的迅猛增長,1990年9月,由Merit 、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先進網路與科學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 Science,Inc)。 其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幹網,能以45Mb/s的速率傳送數據,相當於每秒傳送14 00頁文本信息,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已同ANS提供的T3級主幹網相通。

近十年來,隨著社會、科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大發 展,人們對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越來越重視,強烈刺激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在網際網路上,按從 事的業務分類包括了廣告公司、航空公司、農業生產公司、藝術、導航設備、書店、化工、 通信、計算機、咨詢、娛樂、財貿、各類商店、旅館等等100多類,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 面面,構成了一個信息社會的縮影。

3. 網際網路是什麼

編輯本段簡介
網際網路(Internet)是一組全球信息資源的總匯。有一種粗略的說法,認為INTERNET是由於許多小的網路(子網)互聯而成的一個邏輯網,每個子網中連接著若乾颱計算機(主機)。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資源為目的,基於一些共同的協議,並通過許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聯網而成,他是一個信息資源和資源共享的集合。 計算機網路只是傳播信息的載體,而INTERNET的優越性和實用性則在於本身。
編輯本段來歷
網際網路是Internet的中文譯名,它的前身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主持研製的ARPAnet。
20世紀60年代末,正處於冷戰時期。當時美國軍方為了自己的計算機網路在受到襲擊時,即使部分網路被摧毀,其餘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聯系,便由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設了一個軍用網,叫做「阿帕網」(ARPAnet)。阿帕網於1969年正式啟用,當時僅連接了4台計算機,供科學家們進行計算機聯網實驗用。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經有了好幾十個計算機網路,但是每個網路只能在網路內部的計算機之間互聯通信,不同計算機網路之間仍然不能互通。為此, ARPA又設立了新的研究項目,支持學術界和工業界進行有關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想用一種新的方法將不同的計算機區域網互聯,形成「互聯網」。研究人員稱之為「internetwork」,簡稱「Internet」。這個名詞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在研究實現互聯的過程中,計算機軟體起了主要的作用。1974年,出現了連接分組網路的協議,其中就包括了TCP/IP——著名的網際互聯協議IP和傳輸控制協議TCP。這兩個協議相互配合,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協議,TCP是幫助IP實現可靠傳輸的協議。
TCP/IP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開放性,即TCP/IP的規范和Internet的技術都是公開的。目的就是使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這正是後來Internet得到飛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選定Internet為主要的計算機通信系統,並把其它的軍用計算機網路都轉換到TCP/IP。1983年,ARPAnet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軍用,稱為MILNET;另一部分仍稱ARPAnet,供民用。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組織(NSF)將分布在美國各地的5個為科研教育服務的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並支持地區網路,形成NSFnet。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NSFnet主幹網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證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術,准許各大學、政府或私人科研機構的網路加入。1989年,ARPAnet解散,Internet從軍用轉向民用。
Internet的發展引起了商家的極大興趣。1992年,美國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聯合組建了一個高級網路服務公司(ANS),建立了一個新的網路,叫做ANSnet,成為Internet的另一個主幹網。它與NSFnet不同,NSFnet是由國家出資建立的,而ANSnet則是ANS 公司所有,從而使Internet開始走向商業化。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運作。而此時Internet的骨幹網已經覆蓋了全球91個國家,主機已超過400萬台。在最近幾年,網際網路更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很快就達到了今天的規模。
編輯本段過去
Internet最早來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從60年代開始,ARPA就開始向美國國內大學的計算機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經費,以促進基於分組交換技術的計算機網路的研究。1968年,ARPA為ARPAnet網路項目立項,這個項目基於這樣一種主導思想:網路必須能夠經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它部分應當能夠維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點:
⑴支持資源共享;
⑵採用分布式控制技術;
⑶採用分組交換技術;
⑷使用通信控制處理機;
⑸採用分層的網路通信協議。
1972年,ARPAnet在首屆計算機後台通信國際會議上首次與公眾見面,並驗證了分組交換技術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使用。
1980年,ARPA投資把TCP/IP加進UNIX(BSD4.1版本)的內核中,在BSD4.2版本以後,TCP/IP協議即成為UNIX操作系統的標准通信模塊。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幾個計算機網路合並而成,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該年1月,ARPA把TCP/IP協議作為ARPAnet的標准協議,其後,人們稱呼這個以ARPAnet為主幹網的網際互聯網為Internet,TCP/IP協議簇便在Internet中進行研究,試驗,並改進成為使用方便,效率極好的協議簇。與此同時,區域網和其它廣域網的產生和蓬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
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級計算機中心,為了使全國的科學家、工程師能夠共享這些超級計算機設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於TCP/IP協議簇的計算機網路NSFnet。NSF在全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中心相聯,最後將各超級計算中心互聯起來。地區網的構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於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隸屬於某一機構或在經濟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戶的計算機互聯而成,連接各地區網上主通信結點計算機的高速數據專線構成了NSFnet的主幹網,這樣,當一個用戶的計算機與某一地區相聯以後,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級計算中心的設施,可以同網上任一用戶通信,還可以獲得網路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數據。這一成功使得NSF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編輯本段現在
近十年來,隨著社會科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大發展,隨著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對信息的意識,對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重視越來越加強,這些都強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發展,使聯入這兩個網路的主機和用戶數目急劇增加,1988年,由NSFnet連接的計算機數就猛增到56000台,此後每年更以2到3倍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1994年,Internet上的主機數目達到了320萬台,連接了世界上的35000個計算機網路。現在,Internet上已經擁有5000多萬個用戶,每月仍以10-15%的數目向前增長,專家預測,到1998年,Internet 上的用戶將突破1億,到2000年,全世界將有100多萬個網路,1億台主機和超過10億的用戶。
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計算機人員和軍事部門進行科研的領域,而是變成了一個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覆蓋全球的信息海洋。在Internet 上,按從事的業務分類包括了廣告公司,航空公司,農業生產公司,藝術,導航設備,書店,化工,通信,計算機,咨詢,娛樂,財貿,各類商店,旅館等等100多類,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一個信息社會的縮影。 1995年,Internet開始大規模應用在商業領域。當年,美國Internet業務的總營收額為10億美元,預計1996年將會達到18億美元。提供聯機服務的供應商也從原先象America Online和ProdigyService這樣的計算機公司發展到象AT&T、MCI、Pacific Bell等通信運營公司也參加進來。
由於商業應用產生的巨大需求,從數據機到諸如Web伺服器和瀏覽器的Internet 應用市場都分外紅火。 在Internet蓬勃發展的同時,其本身隨著用戶的需求的轉移也發生著產品結構上的變化。1994年,所有的Internet軟體幾乎全是TCP/IP協議保,那時人們需要的是能兼容TCP/IP協議的網路體系結構;如今Internet重心已轉向具體的應用,象利用WWW來做廣告或進行聯機貿易。Web是Internet上增長最快的應用,其用戶已從1994年的不到400萬激增至1995年的1000萬。Web站的數目1995年到三萬個。 Internet已成為目前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計算機網路。
今天,Internet已連接60,000多個網路,正式連接86個國家,電子信箱能通達150多個國家,有480多萬台主機通過它連接在一起,用戶有2500多萬,每天的信息流量達到萬億比特(terrabyte)以上,每月的電子信件突破10億封。 同時,Internet的應用業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從學術研究到股票交易、從學校教育到娛樂游戲、從聯機信息檢索到在線居家購物等,都有長足的進步。據統計,目前在Internet的域名分布中,.com--即商業所佔比例最大,為41%;.e--(科教)已退居二線,佔有30%分額。去年在Internet的成長中,商企界的成長佔了其中的75%。但是在亞洲一些國家裡,當局者卻試圖封鎖本國的網路與國際網連接,其封鎖網路技術超過發達國家。這無疑是開歷史的倒車。
編輯本段未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Internet市場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其應用將涵蓋從辦公室共享信息到市場營銷、服務等廣泛領域。另外,Internet帶來的電子貿易正改變著現今商業活動的傳統模式,其提供的方便而廣泛的互連必將對未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影響。
然而Internet也有其固有的缺點,如網路無整體規劃和設計,網路拓補結構不清晰以及容錯及可靠性能的缺乏,而這些對於商業領域的不少應用是至關重要的。安全性問題是困擾Internet用戶發展的另一主要因素。雖然現在已有不少的方案和協議來確保Internet網上的聯機商業交易的可靠進行,但真正適用並將主宰市場的技術和產品目前尚不明確。另外,Internet是一個無中心的網路。所有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Internet的發展,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Internet才能更好的發展。

4. 網際網路是什麼

「數學地球」開始構築

——1969年網際網路的發明1969年,美國五角大樓首創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如同一張蜘蛛網,即使一部分網線中斷,整個網路仍完好無損。它的首次通信,即數據包交換,是1969年在美國南加州兩個實驗室的計算機之間進行的。它是打破信息堡壘的工具,使人們廉價地獲取各種知識成為可能。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100年前,人們要給異地的親友送去問候,大多要依靠驛差的長途跋涉。如今,坐在家中的電腦前輕點滑鼠,遠在萬里之遙的友人便可在瞬間收到你發去的電子賀卡。於1969年問世、1993年才對公眾開放的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使現實生活發展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到1999年底,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達2.6億,預計2005年可達到7.65億,計算機網路已經把全世界聯成為一個「地球村」,全世界正在為此構築—個「數字地球」。

美國科學家米歇爾·科茲曼曾經下過一個重要論斷:「19世紀是鐵路時代,20世紀是高速公路系統的時代,21世紀將是寬頻網路的時代。」

1968年,美國國防部提出—種設想:如果能夠建立一個網路系統,類似蜘蛛網,它的特點應該是沒有中心,一旦戰爭爆發,一部分網路被破壞,其他網路可以照常工作。為此、美國國防部在其下屬的高級研究項目署(ARPA)成立—個專家小組,專門研究這個所謂的「蜘蛛網」系統。研究人員把若干小型計算機相互連接起來,當時把這一組計算機稱作信息處理器,實際上是一個小型的計算機區域網絡。研究結果表明,完全可以建立一個計算機網路通信系統,該系統可以不需要中心控制系統,在局部系統遇到破壞的情況下,整個系統照常運轉。僅僅用了不到—年的時間,美國國防部就建起了一個計算機網路的雛形——ARPA網。ARPA網由4個相互連接的計算機網路組成,3個設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另一個設在內華達州。盡管ARPA網還處在研究階段,但是由於它運作順利,很快在學術界傳開了,人們紛紛要求加入ARPA網。1972年,研究人員首次運用ARPA網發送電子郵件,便獲得成功,這標志著網路開始與通信相結合。進入80年代,計算機網路技術開始從美國傳到世界各地,但也只是局限在研究部門和大學的范圍,然而它的商業潛能已默默地引起了各國的注意。

把時間拉回到1955年,美國田內西州民主黨參議員阿爾伯特·戈爾在美國國會提出一個對美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州際高速公路法案」。戈爾及高速公路的其他支持者看到,美國中部地區正在從農業經濟發展成為製造經濟。一個高效州際系統可以更快地把更多的物資輸送給更多的人,從而加速經濟發展,使製造商和消費者均能受益。這個法案的提出,為後來建立和發展網際網路(INTERNET),奠定了政治和輿論基礎。

36年後的1991年,老戈爾的兒子國會議員阿爾·戈爾向政府提出,資助建設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法案、他把這個項目昵稱為「信息高速公路」。時任美國總統的布希在當年的11月簽署了這一法案。可以說,美國從此才開始重視信息技術對經濟的影響。

柯林頓入主白宮後,阿爾·戈爾擔任副總統。他們執政的第—年,便成立了由戈爾主持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顧問委員會,同時以政府的命令,發布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即「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及其內容。命令稱: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是硬體、軟體、技能的綜合,它使人們之間以及人們與計算機和業務機構的聯系更加便利。1994年1月25日,柯林頓在其《國情咨文》中對這個項目作了發展規劃,其長期目標是,用15年到20年的時間建成一個前所未有的全國的、最終是全世界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即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的發展比預期的要快得多。1995年,北美、歐洲和東亞地區迎來了網路建設的高潮,這一年被稱為國際網路年。

5. 什麼是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能為人們提供的服務很多,電子郵件、遠程登錄和文件傳輸,是它的三個基本服務項目。電子郵件是計算機通過網際網路傳遞文字信息的現代化手段。你可以通過這項業務與連接到網上的任何一個用戶交換信息。通過網際網路傳遞的郵件不僅比傳統的郵件寄遞快得多,而且還要便宜得多。它有取代目前「傳真」功能的趨勢。遠程登錄服務可以使網上的用戶能充分地、隨心所欲地利用網上對外開放的資料庫資源,例如,可以從科技資料庫里獲取所需要的數據和資料;可以從有關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的資料庫里獲取你所需要的信息等等。文件傳輸服務是在網上用戶之間進行包括聲音、圖像和數據在內的多媒體文件的傳輸。此外,還有電子布告牌服務和電子論壇服務等。它們使得世界各地某一領域的同行和愛好者,可以通過這個網開展各種各樣的專題討論,尋求廣泛的支持。

6. 網際網路是什麼意思

網際網路是世界上相互成網、相互連接的計算機總稱。,英文是Internet,又稱國際網路,一個地方或一個計算機不能稱為網際網路。家中或辦公室的計算機軟體和一個數據機/光纖與網際網路相連接。目前的計算機通常已經安裝好了這些部件,可以通過瀏覽器軟體來閱讀這些信息。

網際網路本質上是一個大的資料庫,其中所有不同類型的信息可以被傳遞並發送。它可以沿非互動式網站和博客的形式被動傳遞; 它也可以沿的文件共享和文件載入的形式來積極地通過。

互聯網技術導致了豐富的是誰能夠訪問互聯網提供給任何人的信息。它使誰習慣於課本和圖書館的人學到什麼東西,他們可以從一台電腦的舒適想要的。互聯網並不等同萬維網,萬維網只是一建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6)網際網路是什麼擴展閱讀:

網際網路在中國發展歷史

當時在很多國人眼裡,計算機和互聯網都是與科學研究劃等號,很高深莫測。此後,大批科研人員扎入互聯網熱潮中,中國互聯網迎來新紀元。1994年4月20日,中國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第一條TCP/IP全功能鏈接,正式成為互聯網大家庭中一員。

1995年,在北京中關村白頤路南端的街角處,豎起了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 這條頗具膽色的廣告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的一個經典記憶。1997年6月,網易公司成立。

同年,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成立,當時,中國有5萬多台計算機已經接入國際互聯網。

1998年,騰訊公司成立,由馬化騰、張志東等五位創始人創立。12月,王志東創立新浪公司,中國互聯網進入「三大門戶時代」。同年,西安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創建中國第一家民營互聯網孵化器創興數碼時空,這是西安首個突破撥號網路接入免費寬頻的樓宇。

1999年,馬雲帶領18位創始人在杭州正式成立阿里巴巴集團。同年,西安三元創投公司從多媒體業務轉型到互聯網,創立國內第一家女性網站——女友網,獲得西北第一個風投。

2000年1月1日,李彥宏在中關村創建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網路公司。BAT雛形初現。

這一階段,中國互聯網開始向移動互聯網轉變,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移動互聯網的不斷升級,各類社交軟體開始從PC端轉移到移動端;網上支付、手機外賣、快短視頻、網上打車、知識付費、游戲等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將我們的生活與互聯網緊密相連。

7. 網際網路是什麼

網際網路——Internet,是信息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它從美國發展起來,現在已經成為世界范圍的網路。網際網路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路,但是,它也是由許許多多小網路組成的。

那麼,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網際網路呢?

網際網路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個特點是這個網路大,據1998年7月統計,網際網路已經覆蓋212個國家和地區,全世界登記的域名達650多萬個,網際網路的使用人數達到1億以上。第二個特點就是規范統一。網際網路統一使用「TCP/IP」網路協議,為各種應用的開發提供了統一的平台,正因為如此,應用起來就很標准,目前的萬維網瀏覽、文件傳輸、電子函件、遠程登錄、新聞組等,就是標準的應用。

目前,上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一種熱潮。人們之所以紛紛上網際網路,是因為它對人們的活動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網際網路上有比較豐富的信息資源,而且這些信息頗具吸引力,幾乎可以說各種信息都具備。不僅如此,網際網路還有理想的檢索和獲取信息的工具,諸如瀏覽器、搜索引擎等等,這便於上網用戶尋找。如果你對某一方面感興趣,例如想看電影,你可以立即得到好萊塢電影製片廠的電影消息,並可以選擇一部電影觀看;如果你對某個科學領域里的問題感興趣,在網際網路上也可以得到有關的介紹;如果你對體育感興趣,便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賽事和體育明星的軼聞等;如果你想到國外留學,網上會給你提供各種信息,根據這些信息,結合自己的理想,最終選擇你所要去的學校。

其次,網際網路上可以提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如果你國外有朋友,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給你的朋友打長途電話,自然也可以在網上聊天,還可以給你的朋友發送電子函件等等。

再次,各種企業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了解市場物資的需要和行情。這對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不了解市場,就像盲人騎瞎驢一樣,會到處亂撞。有了網際網路,便可以對世界各地的市場情況了如指掌,這樣便可以有的放矢,按照市場需求和行情搞活自己的企業。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做自己的產品廣告,開展網上營銷,還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為你的顧客提供服務。

最後,企業還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建造自己的網路,這樣世人便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了解你,自然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

由此可見,網際網路是提供信息和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所以,不難看出,它是當今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8. 什麼是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的起源與發展
歷史起源 網際網路,又叫國際互聯網,英文是Internet。它最早是美國國防部為支持國防研究項目而在1960年建立的一個試驗網。它把許多大學和研究機構的計算機聯接到一起,這樣,研究人員就可以通過這個試驗網隨時進行交流,而不必再頻繁地聚在一起開會討論問題了。同時,由於各地的數據、程序和信息能夠在網上實現資源共享,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地資源,這無疑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
網際網路的發展70年代末,計算機遠距離通訊需求開始實現,於是針對性的研究開始實施並最終在技術上得以實現,越來越多的、更廣范圍的計算機可以聯接在一起,充分體驗到這一全新通訊方式的優點。
1983年,網際網路已開始從實驗型向實用型轉變。隨著對商業化使用政策的放寬,網際網路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信息的傳遞,網上信息服務出現了。許多機構、公司、個人將搜集到的信息放到網際網路上,提供信息查詢和信息瀏覽服務。人們把提供信息來源的地方稱為「網站」,即網際網路上的信息站點。凡是連入網際網路的用戶,無論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時刻,都可以從網站上獲取所需的信息和服務。可以說,此時的網際網路才真正發揮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正是從這時起,網際網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機構、團體和用戶,這個網也隨之越來越龐大了。
網際網路現狀 進入90年代,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的節奏,伴隨著高性能的計算機走進普通家庭,網際網路也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目前,全世界已有兩億多用戶接入網際網路。我國在1994年正式接入網際網路之後,已形成4個主要幹道進入網際網路,它們是: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科技網(CSTNET)和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目前,中國聯通和鐵路信息網也正在加入其中。
因為網際網路起源於美國,最初網上幾乎全都是英文信息,隨著中國的加入,為華人服務的中文網站出現了,大量中文網站的涌現最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走進網際網路的世界。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最新統計數字表明,截止到去年底,我國上網用戶達到210萬,與1998年7月公布的數據相比,我國上網用戶數半年內就增加了接近一倍。如果互聯網用戶繼續以半年一倍的速度增長,會出現怎樣的前景呢?據有關專家保守預測,到2000年,我國上網用戶將達到400萬至500萬;到2010年,將達到2.8億;甚至有專家大膽預測到2000年底,中國上網用戶就會達到1000萬。
人們從網際網路上不僅獲取了大量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已經深入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們正在步入一個網際網路的新時代,在這里你會發現,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小。
定義網際網路現在所謂的網際網路已是世界規模最大、用戶最多、影響最廣的一個全球性的、開放化的大網路,在這里蘊藏著豐富的信息資源,等待著每一個上網者來探索和尋求。.

9. 什麼叫網際網路

是指21世紀之初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

這些網路以一些標準的網路協議相連,連接全世界幾十億個設備,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它是由從地方到全球范圍內幾百萬個私人的、學術界的、企業的和政府的網路所構成,通過電子,無線和光纖網路技術等等一系列廣泛的技術聯系在一起。

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互聯網並不等同萬維網(WWW),萬維網只是一個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互聯網帶有范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例如相互關系的超文本文件,還有萬維網的應用,支持電子郵件的基礎設施,點對點網路,文件共享,以及IP電話服務。

(9)網際網路是什麼擴展閱讀

網際網路運行原理

計算機網路是由許多計算機組成的,要實現網路的計算機之間傳輸數據,必須要做兩件事,數據傳輸目的地址和保證數據迅速可靠傳輸的措施,這是因為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很容易丟失或傳錯,Internet使用一種專門的計算機語言(協議),以保證數據安全、可靠地到達指定的目的地。

這種語言分兩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和IP(Internet Protocol網間協議)sure網路營銷理論。TCP/IP協議的數據傳輸過程:TCP/IP協議所採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組交換方式。

所謂分組交換,簡單說就是數據在傳輸時分成若干段,每個數據段稱為一個數據包,TCP/IP協議的基本傳輸單位是數據包,TCP/IP協議主要包括兩個主要的協議,即TCP協議和IP協議,這兩個協議可以聯合使用,也可以與其他協議聯合使用,它們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首先由TCP協議把數據分成若干數據包,給每個數據包寫上序號,以便接收端把數據還原成原來的格式。

2、IP協議給每個數據包寫上發送主機和接收主機的地址,一旦寫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數據包就可以在物理網上傳送數據了。IP協議還具有利用路由演算法進行路由選擇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