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發布時間: 2021-07-25 13:52:46

Ⅰ 請描述: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在你腦海裡面出現的畫面。

大雪紛紛,一行人從轅門騎馬出來,走到山邊空曠處,大家停馬說了一會話,然後拱手相別。離開的人策馬轉過山腰,消失在茫茫大雪中。雪地上朋友離去的馬蹄印,一直延伸到山路的盡頭。而送行的人,依舊站在原地,向朋友離去的方向久久凝望。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離愁和鄉思,卻充滿奇思異想,並不令人感到傷感。

原文如下: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如下:

北風席捲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飄降大雪。

彷彿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

雪花飄入簾籠沾濕帳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將軍獸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穿上。

無邊沙漠結成百丈堅冰,憂愁的陰雲凝結在長空。

帳中擺酒為回京人送行,助興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黃昏時轅門外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風吹不飄動。

在輪台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布滿山。

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1)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擴展閱讀:

岑參於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春夏之交東歸,此詩當作於此期。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後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

天寶十三載這次是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台送他歸京(唐代都城長安)而寫下了此詩。

Ⅱ 與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三句以上

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譯文: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先秦《荊軻歌》

譯文:風聲蕭蕭地吹呵,易水寒氣襲人,壯士在此遠去呵,不完成任務誓不回還!

三、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唐·崔顥《黃鶴樓》

譯文: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只留下空盪盪的黃鶴樓。

四、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譯文: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2)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擴展閱讀

《黃鶴樓》之所以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主要還在於詩歌本身具有的美學意蘊。

一是意中有象、虛實結合的意境美。詩從樓的命名之由來著想,借傳說落筆,然後生發開去。仙人跨鶴,本屬虛無,現以無作有,說它「一去不復返」,就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

仙去樓空,唯余天際白雲,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詩人這幾筆寫出了那個時代登黃鶴樓的人們常有的感受,氣概蒼莽,感情真摯。

二是氣象恢宏、色彩繽紛的繪畫美。詩中有畫,歷來被認為是山水寫景詩的一種藝術標准,《黃鶴樓》也達到了這個高妙的境界。首聯在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中,描繪了黃鶴樓的近景,隱含著此樓枕山臨江,崢嶸縹緲之形勢。

頷聯在感嘆「黃鶴一去不復返」的抒情中,描繪了黃鶴樓的遠景,表現了此樓聳入天際、白雲繚繞的壯觀。頸聯游目騁懷,直接勾勒出黃鶴樓外江上明朗的日景。

Ⅲ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

表達現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依依不捨以及悲傷,流露出作者內心的惆悵和抑鬱。

出自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離愁和鄉思,卻充滿奇思異想,並不令人感到傷感。

原文節選如下: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如下:

在輪台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布滿山。

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3)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雖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萬囑,不肯回去。「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平淡質朴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這一部分描寫了對友人惜別之情,也表現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

這首詩,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開闔自如的結構,抑揚頓挫的韻律,准確、鮮明、生動地製造出奇中有麗、麗中奇的美好意境,不僅寫得聲色宜,張弛有致,而且剛柔相同,急緩相濟,是一乎不可多得的邊塞佳作。

全詩不斷變換著白雪畫面,化景為情,慷慨悲壯,渾然雄勁。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產生的惆悵之情。

作者簡介

岑參(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孫。天寶三年進士。八年至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後又隨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至德二載與杜甫等五人授右補闕。後出任嘉州刺史。大歷五年卒於成都。工詩,長於七言歌行。

現存者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後人多並稱岑高。有《岑嘉州詩》七卷。

Ⅳ 賞析「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平淡質朴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這一部分描寫了對友人惜別之情,也表現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

意思:山迴路轉,再也見不到君。雪地上空留著一排馬行的蹄痕。

出自唐代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話譯文

北風席捲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飄降大雪。

彷彿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

雪花飄入簾籠沾濕帳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將軍獸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穿上。

無邊沙漠結成百丈堅冰,憂愁的陰雲凝結在長空。

帳中擺酒為回京人送行,助興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黃昏時轅門外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風吹不飄動。

在輪台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布滿山。

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4)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擴展閱讀

此詩約作於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當時岑參在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處任節度判官。這首送別詩以西北邊塞奇寒的大雪天為背景,深切地表達了詩人對武判官的情誼。

全詩以「雪」為主線,先寫西北飛雪來勢之猛,再通過將士們的感受反襯天氣之冷,再寫天地間瀚海冰凌、萬里愁雲的奇景,也暗示了詩人送別好友的愁緒。再寫餞行酒宴、雪中送別。最後朋友消失在遠方,詩人仍立雪中,雪地上只留下馬蹄印跡,更令讀者感受到詩人送別好友的愁緒。

縱觀全詩,想像奇特,比喻生動,藝術地再現了邊疆奇麗的自然風光,尤其「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天梨花比喻嚴冬雪景,比喻、造境俱臻奇絕。同時,詩中或二句一轉韻,或四句一轉韻,韻轉景變,時時給人以新奇的藝術感受。

Ⅳ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意思

意思:山路曲折已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出自: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原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釋義:

北風席捲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飄降大雪。

彷彿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爭相開放。

雪花飛進珠簾沾濕了羅幕,狐裘不保暖蓋上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的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上。

無邊沙漠結著厚厚的冰,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雲。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台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5)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擴展閱讀

岑參於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春夏之交東歸,此詩當作於此期。

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後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

天寶十三載這次是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台送他歸京(唐代都城長安)而寫下了此詩。

前八句為第一部分,描寫早晨起來看到的奇麗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來的奇寒。友人即將登上歸京之途,掛在枝頭的積雪,在詩人的眼中變成一夜盛開的梨花,和美麗的春天一起到來。前面四句主要寫景色的奇麗。

中間四句為第二部分,描繪白天雪景的雄偉壯闊和餞別宴會的盛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用浪漫誇張的手法,描繪雪中天地的整體形象,反襯下文的歡樂場面,體現將士們歌舞的積極意義。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雖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萬囑,不肯回去。「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平淡質朴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這一部分描寫了對友人惜別之情,也表現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

岑參的詩題材很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兆、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參的作品以邊塞詩為主,自出塞以後,岑參的詩境空前開擴了,愛好新奇事物的特點在他的創作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成為他邊塞詩詞的主要風格。

Ⅵ 山迴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是什麼意思

這句詩的意思是:山路迂迴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出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選段: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輪台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山路迂迴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6)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擴展閱讀

「山迴路轉不見 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凝望友人,以至於身影消失,唯見雪上馬蹄的遺跡,此中不但可以看到一個佇立不歸的形象,其依依惜別的誠摯情誼也溢於言外。

滿目皆雪,一股涼意混和著別緒不禁浸潤心田。全詩以雪起,以雪終,中間寫寒,實則也是寫雪,塞外奇麗的雪 景貫串終始,並以深摯的別情鑲嵌其中。

既情意含蓄,又奇恣酣暢, 境界雄闊,這也是岑參對邊塞詩有創新的表現。「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抒寫塞外送別、軍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離愁別恨的俗套。

並不令人感到傷感,而是充滿奇思異想,浪漫的理想和壯逸的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似乎也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也傳達了詩人因友人歸京而產生的依依不捨的無限惆悵之情。

Ⅶ 山迴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對友人惜別之情,也表現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

這首詩,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開闔自如的結構,抑揚頓挫的韻律,准確、鮮明、生動地製造出奇中有麗、麗中奇的美好意境,不僅寫得聲色宜,張弛有致,而且剛柔相同,急緩相濟,是一乎不可多得的邊塞佳作。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平淡質朴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這一部分描寫了對友人惜別之情,也表現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

(7)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擴展閱讀: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朝代】唐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輪台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山路迂迴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Ⅷ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出自哪裡作者是誰

作者是岑參。,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Ⅸ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出自哪裡

  1.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 【唐代】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3. 譯文:
    北風席捲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雲。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台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迴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4. 賞析:

    這首詩,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開闔自如的結構,抑揚頓挫的韻律,准確、鮮明、生動地製造出奇中有麗、麗中奇的美好意境,不僅寫得聲色宜,張弛有致,而且剛柔相同,急緩相濟,是一乎不可多得的邊塞佳作。全詩不斷變換著白雪畫面,化景為情,慷慨悲壯,渾然雄勁。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產生的惆悵之情。

  5. 相關圖片:

Ⅹ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上一句是什麼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上一句是是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話譯文:
北風席捲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飄降大雪。
彷彿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
雪花飄入簾籠沾濕帳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將軍獸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穿上。
無邊沙漠結成百丈堅冰,憂愁的陰雲凝結在長空。
帳中擺酒為回京人送行,助興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黃昏時轅門外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風吹不飄動。
在輪台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布滿山。
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創作背景:
岑參於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春夏之交東歸,此詩當作於此期。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後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天寶十三載這次是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台送他歸京(唐代都城長安)而寫下了此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離愁和鄉思,卻充滿奇思異想,並不令人感到傷感。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荊州江陵(現湖北江陵),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 。大歷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現存詩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後人多並稱「高岑」。有《岑參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為八卷)行世。《全唐詩》編詩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