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俞敏洪認為家庭教育中缺了什麼
父母傳給孩子再多的財富,都不管用,你必須把品德傳給孩子。——俞敏洪
孩子是父母手心的寶,成年人拚命奮斗無非是想要孩子擁有更好的生活、受到更好的教育。身邊常有朋友吐槽,把自己家的大三室換成了35平的學區房,不過是想讓孩子贏在起點。
但學校的教育真的是起點嗎?蘇聯傑出的教育家馬卡連柯就提出:「誰在教育兒童?是家庭,還是學校?既是家庭,也是學校」,可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學校。
但很多家長只是盲目地陷入拚命賺錢的狀態里,卻不曾花精力放在家庭的教育中。新東方的校長俞敏洪在第十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就提出了自己對家庭教育的看法。
我聽過一句話描述得很貼切說:「人如果沒有獨立精神,就會把罪惡當偉大來崇拜」。
可見獨立意識的培養刻不容緩,那家庭教育中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呢?這里建議從孩子1歲開始,家長就要善於做個「偷懶」的人。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絕對不插手!比如吃飯、洗臉、刷牙、上廁所這些基本技能,孩子能做了,或者有自己嘗試做的慾望時,家長就大膽放手。
『貳』 陸士楨:新時代發展下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家庭教育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副會長陸士楨做主題發言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副會長陸士楨: 各位嘉賓大家好! 很高興能夠參加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我們這個論壇的題目是「責任和未來「。我想責任是我們整個中國人民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家長的責任,因為孩子是家庭和家長生命的延續,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這也是一個家庭的價值、地位、社會關系的延續。 我們談家庭教育就一定離不開時代。很多人都會覺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育,現在的家庭教育難題越來越多,家長處於手足無措的時候越來越多?為什麼? 我想今天有兩個觀點跟大家分享: 第一,當今,中國家庭教育面臨著怎樣的背景? 所有的家長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我問一個問題,你准備讓你的孩子往哪兒跑?終點在哪兒?所有青年人都說我要迅速獲得成功,成功的標準是什麼?你想不讓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謂的成功,我們世俗的成功其實就是物質標准。我們判斷人就是物質、就是現實,這種東西一定影響到所有的社會道德價值。剛才俞先生講中國現在是一個缺乏道德的社會,為什麼?我覺得有兩個問題:第一,文化大革命把傳統文化的精華丟失了;第二,物質化,把人生的目標和追求簡單化、功利化。這兩個問題使中國社會的道德問題面臨著挑戰。這種觀點它一定影響著一代人的成長目標。 所以,我認為這個背景是我們當代家庭教育繞不過去的,我們必須回應這種形勢,否則你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就很難教育今天的孩子。正因為如此,我想今天的家庭教育有這樣四個問題必須要思考。 1、目標 每個家庭都必須認真思考,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說得透徹一點兒,在世俗功利的目標和像剛才俞先生講的這樣理想的成功的人當中,我們到底如何選擇?再說得透徹一點兒,你要你孩子世俗的成功,還是要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剛才俞先生談了一個特別重要的觀點,也是很多家長繞不開又必須要繞的觀點,就是你要真正的成功,當你把他的人格和他的基本價值等基礎打好了的時候,他最終走向成功才是有保障的。而你簡單的所謂的成績只是表面的,如果你一心追求這個,忽略了他整個的發展,預期實際上是不可測的,而且這種危險預期比例是非常高的。 剛才俞先生講了他自己,我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兒子。他成績極差,我和兒子最經典的話就是:「你考怎麼樣了?」 「還行。」「什麼叫還行?」「後邊還有仨。」後來好不容易念完初中,上了中專。突然有一天他就跟我說要考大學,結果那一年他是他們班唯一考上本科的,後來要出國留學。我說,那行,你到國外讀個碩士、博士,你就成功了。他說,我就想學電腦動畫製作,我要讀一個職業教育。這意味著他在中國拿到了學士學位,要到國外讀一個大專,我思想斗爭特別激烈,因為我覺得,一個職業教育花錢很多。另外,他還是沒有按照世俗的觀點成長。後來他在加拿大讀了幾年書,回國後,我個人覺得他目前的職業狀態非常好,他做了他喜歡的事情,而且他的專業技術很好。最後很多人都說你的兒子上大學就是奇跡,他現在的狀態更是奇跡。其實,過程中我也在反思。我有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可能會非常焦慮,會跟他發生非常多的沖突,但是你去理解他,把他基礎的東西打好,最終的成功還是能夠實現。所以我想第一個問題就是目標。 2、關系 怎麼看這個孩子?把孩子當成什麼? 我舉個例子:我上中學的時候,我們那個團委書記說,共青團的大門是敞開的,你為什麼進不來呢?你身上長了好多膿包,你左胳膊長一驕傲自滿,右胳膊長一不團結同學,你把你的這些包都弄掉了,共青團張開雙臂歡迎你。那時候,我覺得我們這個團委書記太有水準了,後來等我做了多年的青少年工作,我真覺得過去那種思維有毛病,家長和學校都有這個思維,我們得有一個以社會為本的培養目標,叫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我老說像一個水果一樣,那小孩長得像茄子、蘿卜、蘋果,你什麼時候把蘿卜塑造成蘋果你就成功了,以前我們老這樣說,現在你試一試,你自己那兒子你都塑造不了。我那天在我們小區門口看見倆小孩,我說你看你們長得太像土豆了。大人為什麼教育你們呢?就是想把你們塑造成蘋果,然後再出口。後來那倆小孩說了兩句話一下就把我噎回去了,第一句話是:那全是你們大人想的,第二句話說:我告訴你們大人,我們土豆長好了,照樣出口。 我覺得現在有三個重要的定義,第一就是能動的,它是發展的主體,這個叫做能動的;第二個叫做有潛能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能,關鍵是如何發揮;第三是獨特的。 3、態度 今天的教育態度非常重要,所以我倡導一個詞,叫做接納。什麼叫接納?很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區分接納與贊賞的不同。對孩子的言行你可以不贊賞,但要理解和接納他。換句話說,你一定不能要求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你都贊賞,孩子都要按照你的標准來表達自我,他的言行都是你要求的,這在今天絕對是不行的。他跟你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代有很多的差異,對孩子的很多言行你可以不贊賞,但是你要理解,要接納他,你不理解不接納,就失去了和孩子對話的基礎。在這一點上,很多人都講溝通,我個人認為是不行的。溝通只是解決了一個方式,而溝通的前提或者說基礎是接納,這是我說的第三個建議。 4、方法 一定要改革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的方法。傳統的家庭教育方法習慣於訓斥,習慣於對孩子的灌輸、教訓,這在今天的孩子看來,是最不可取的,也是最無效的。 我一直希望我們的家長能夠更有心地教育孩子。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學習輔導,很多家長焦慮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每天喋喋不休地催促,翻臉,成績差了就打屁股,其實什麼用都沒有。理論上來講,一個孩子學習成績好壞,依我看就取決兩個東西:一個是學習的動力,他想不想學;另一個是學習習慣。 理論上說現在的中小學教育、基礎教育,智力不是影響成績的基本條件,影響成績的就兩條:一個動力,一個習慣。而動力,我們小的時候習慣於教育,你要好好念書,你要怎麼怎麼,現在有的家長還用這種方式,這東西對孩子一點兒用都沒有。對一個孩子來講,這種動力最主要取決於兩個慾望:第一個慾望是求知慾望,他對學的東西感興趣;第二個慾望是成功慾望。你試試看,一個孩子從來沒在學習過程中獲得過肯定,他怎麼能愛學習? 所以,家長給孩子設立目標,達到了就鼓勵、就推動、就獎勵,這種逐漸的推動,你才能夠有意識讓他在學習生活當中獲得肯定,這種肯定能夠成為他學習的很重要的動力。調動他的求知慾望和成功慾望,需要家長用心。 另外,比如說這個孩子學習成績好,我個人覺得習慣上就三條:一是注意力。凡是成績好的孩子,他上課注意聽講,那怎麼樣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有很多方法可以做,這就真的需要家長用心。比如說最簡單的方法,孩子在幼兒時期,你不斷地讓他集中盡力推這個球,時間長了就培養了孩子很好的專注的習慣;二是思考的習慣。懶惰的孩子成績永遠不好,所以要培養他這種思考的習慣;三是嚴謹的態度。 這里我也有一個觀點想跟大家分享,我們很多人重視孩子的成績,其實更重要的需要重視孩子的智能結構,培養他的智力能力遠比成績重要。 最後,我還想呼籲一下,家庭教育的理論研究要進一步加強,因為家庭教育現在社會需求比較大,家長的困惑很多。如今,不斷地會有一些新的提法、新的思想湧出,或者新的建議,很多家長如獲至寶,但是往往未見得就能奏效。我覺得這有兩種原因:第一,家庭教育是一個很復雜的事情,人家的女兒按照那個思路可以上哈佛,你的女兒按照那種方法做沒准出現一個小太妹,這個真的是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狀況,家庭教育要加強理論研究。一些新的觀點、新的做法的提出,缺乏理論的支撐,缺乏理性的分析,這也是我們中國家庭教育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應該說每個人都離不開家庭,當我們看一個孩子的種種表現的時候,他幼年的經歷常常是在這些東西當中起著最重要作用的。所以,家庭教育不僅關繫到一個孩子的未來,也關繫到我們國家、關繫到我們社會。 所以,回到我們的論壇,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為了我們的未來,謝謝各位! (責任編輯:劉巍)
『叄』 川東北第二屆家庭教育高峰論壇是怎麼回事還是他們主辦的嗎
鼎折覆餗據說吧
廢話屬速回復
『肆』 中國家庭教育研究所到底是個什麼機構
1、中國家庭教育研究所屬於國家級教育機構。主要從事教育咨詢、管理咨詢、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等。
2、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伍』 家庭教育的主要性
讓人學會做人的道理。
一個家庭的的教肓是很重要的,有一個好的家庭是我們必須的。
教肓孩子是父母一生的願望。讓孩子成才。
從小結受知識,學會做人的道理。
很重要。
『陸』 家庭教育高峰論壇是由誰舉辦的
關注是對的,參加也是應該的,但不要寄希望參加一次會就有神奇效果(這樣的會大都是由部分實質性觀點、部分秀和部分廣告構成)。家庭教育成功的起點在於「家長認識到了孩子如果存在問題,那是家長或家庭存在問題」,否則,還沒起步。
『柒』 家庭教育屬於什麼研究方向
受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副主任應光女士盛情邀請,有幸參加了2012年11月10日在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舉行的 「第五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論壇不僅雲集了關注或從事家庭教育之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的高端人士、專家、學者,還吸引了一千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及各界人士,規模之大,規格之高,調動資源之深廣,探討問題之懇切,可以說在國內各類高峰論壇中都是難得一見的。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家庭教育的實踐與創新」。
9點10分,論壇開幕。首先由男女學生共同朗誦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在播放家庭教育宣傳片、介紹與會嘉賓等環節之後,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執行總裁陳向東代表論壇主辦單位致辭。陳向東強調了家庭幸福尤其是家庭成員中孩子的幸福對於整個社會幸福指數提升的特殊重要意義,提出了如何增加家庭中孩子幸福成長的正能量問題,提出了父母與子女如何才能相互讀懂的問題。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英傑代表學術支持單位致辭。郗英傑指出,父母和家庭在一個人的一生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父母正則子女易行善,父母民主則子女易生平等之心。家庭是一切教育的根。為此,他提了四點建議:營造全社會重視家庭教育的氛圍;加大家庭教育研究的力度,發揮理論先導作用;加強家庭教育指導人員的系統正規培訓;推動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整體性融合。
開幕式之後,論壇的重點是三個主題報告。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朱永新 作了題為《教育,從家庭開始》的主題報告。一、家庭是教育最容易出錯的地方。人的一生經歷子宮、家庭、教室、職場這四個場所,人只要活著,只有家庭是終身學習或曰終身教育永遠離不開的場所。由於人類童年的秘密至今還沒有被成年社會所發現,才導致了現今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失誤多多。主要由家庭承擔的幼年教育,決不僅僅是為孩子今後的發展做准備,這一人生階段本身就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真正的人的形成過程,家庭是真正的人誕生的搖籃。家庭教育的這些重要性還遠沒有被人們所認識,以至於在家庭教育之路充斥著無證駕駛的事件,家庭教育實施者之間的矛盾讓孩子無所適從,由此表明在教育的總體格局中,家庭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二、父母是最容易犯錯的老師。在人的一生發展和成長中,父母的教育影響作用要遠比老師重要的多,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地球的手,父母是天然的老師,但又是最容易犯錯的老師。一個根本性的錯誤就是,一方面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不是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又用錯誤的教育觀念來影響孩子,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重智輕德的功利化、嬌寵溺愛、過分嚴厲甚至暴力管教、自己不學卻要孩子苦學等等的傾向,都給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不應忽視的心靈傷害。不要期望孩子成為什麼狀元、學習尖子,要讓孩子成為ta自己,教育孩子要首先使自己成為一個孩子,享受教育的過程,要在孩子生命中播下善良和智慧的種子,而孩子不管學習成績是不是尖子,則一定會是一個優秀的孩子,而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三、閱讀是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事情。既然教育從家庭開始,教育當中最重要的閱讀,也要從家庭開始。一個民族的閱讀史就是這個民族的精神發展史。就人的精神發展和心靈成長而言,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讀書,就是熱愛讀書的興趣和能力,父母要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給孩子最美好的童年,做到這一點,那就要父母與子女共學共讀,才能用自身的積極上進影響孩子的個性成長,在與孩子共同閱讀共同進步當中使家庭趨於幸福和諧。
《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主編 吳伯凡 作了題為《學習型家庭——家庭教育的困局及破局》的主題報告。吳伯凡是我25年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讀研究生時不同專業的前後級同學,在校時所談甚歡,畢業後一直未見,這次見著自然比較激動。這一激動走神了,竟忘了來前所定要專心聽講、盡力記錄的心箴,以至於他的具體思路都沒有理清,但伯凡兄的若干觀點卻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感想。如「學習型家庭」的提法,來自我們共同愛好的彼得·聖吉學習型組織的啟發,與我要推行「《論語》進家庭,打造學習型家庭」的文化顧問服務之初衷,有某種程度上的不謀而合。在我看來,《論語》進家庭,中國文化就在家庭里紮下了根,父母與子女共讀《論語》,持續地領悟孔子那種「讓生命無往而不在學習中」的生命學習精神,是建構學習型家庭與終生學習之人格的切實有效途徑。再如,伯凡兄把一個人一生中在家庭教育當中最應該學到的東西比作電腦的基礎性操作系統,而在學校和社會上的以後所學只不過是應用軟體。操作系統不好,應用軟體再好,也無法運行,這與人在0-5歲階段將打下一生發展的人格基礎的教育科學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關於告別「川菜式教育」而倡導「粵菜式教育」的提法,則深刻形象地說明了教育的目的不在於給孩子增添多少外在的知識和技能,而在於開發孩子的本然天性和內在潛質,在於讓孩子成為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真正的人,這是教育之為教育的內在真精神,是古今中外一切真正教育最核心的價值追求。伯凡兄還提到子女之所以會承受太多太多父母的期望,是因為父母對於子女的權利意識太強,在權利意識的支配下,是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人性人格教育的,只能培養出懦弱而暴虐的奴才人格。教育是一種權利,但父母通常在家庭教育中行使的是交易性權利、強制性權利,最應該行使的共識性權利和愛的權利卻基本沒有行使或很少行使。父母與子女人格是平等的不是一句空話,要在與子女的交往過程中一生努力消解身為父母的權利意識,才會有與子女的人格平等,家庭才能成為政治民主的搖籃,成為社會仁愛和諧的縮影。教育的全部基礎是愛,家庭教育更當如此。許多父母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但愛的方式常常引發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沖突。正如家庭教育宣傳中一位母親所說:「我為孩子做了許多事情,但孩子卻感受不到愛。」伯凡兄以歐亨利的小說名篇《麥琪的禮物》為例,說明真愛會發生誤解,但不會起沖突。父母們所說的愛,多半是慾念幻想或功利期待,而不是對他人需求和悲苦的靈敏感知,不能感知他人的悲苦和需求就是麻木不仁。愛也需要溝通交流,需要對被愛者進行欣賞性探尋,不然也會在親子之間造成誤解。比如周星馳兒時 吃肉總是吃一口就弄到桌子上甚至地上,很惹母親生氣,直到幾十年之後母子共同參加一個電視節目,周星馳才說出自己孩子時這樣做是想讓母親也吃一點肉。所以有時候愛得深反倒不容易形成溝通的情景。
(筆者感言:教育之所以應當從家庭開始,無須重復「家庭是人生第一課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師」這些老話套話,更重要的是認識到,家庭是人貫穿一生的生活場所和教育場所,父母則是人貫穿一生的生命學習之老師。朱永新非常深刻地指出這一點是有重要意義的。他提到,作為男人,一生中有兩次長大的機會,就是成為父親和失去父親的時候。說明他的立論是以個人獨到的生命體驗做基礎的。朱永新論證了教育應當從家庭開始的充足理由,揭示了目前家庭教育當中存在的諸多誤區和問題,換句話說,深刻獨到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研究課題,至於這個課題如何去完成,則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做出長期持久且具有創造性的不懈努力才能奏效。至於對吳伯凡報告的感言和評說,前文的敘述已經佔了很大比重,調侃地說,對吳伯凡報告述評當中所包含的創新性思想,應當是我們共同的研究成果。)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督學、北京十一學校校長 李希貴 作了題為《讓孩子在體驗中健康成長》的主題報告。李希貴從台灣的學校很重視文學教育談起,文學重在培養人的體驗和感受能力(孔子非常重視詩教,原因就在於此),尤其是生活實際當中的感受和體驗更重要。女作家張曉風談到教女兒認識前後左右,怎麼說怎麼教都不奏效,直到一天她跌了一交,摔傷了左腿,他突然高興地說:「媽媽,我現在知道怎麼分辨左右了。」所以,教育首先是生活教育,當說教行不通的時候,我們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孩子的感受體驗能力。社會生活當中,需要合作能力、協商能力,需要換位思考,這些屬於情商的范圍,而說教是很難改變情商的。(所謂情商,我的理解就是對於特定生活情境的感受、領悟和體驗能力)十一學校的戲劇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戲劇課要求學生每人在班級選定劇目中自己選擇扮演一個角色(如選這個角色的人多,就分為a角到n角),當一次劇務。開始時,搞得非常混亂,人人自我中心,目中無人,個個象大爺。可一個學期下來,臨到學期末公開展演之前,再看他們,不僅整整有條,而且都善於領悟同伴的意圖,默契合作,人人象孫子。這就是體驗教育的效果。十一學校的體驗教育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一、從了解社會到體驗生活。教育不是要給孩子添加一些生命之外的知識技能,而是要發現和喚醒其內在本有的潛質、潛能和稟賦,從而達到認識自我,自己給自己一個生活角色定位的目的。學校的一切活動著眼於學生的當下生活,服務於學生實際生活能力的提高。學校的校慶活動,我們作為學生為主導的生活和活動學習的課程對待,由學生唱主角,校長老師作指導。學校的咖啡廳、小賣店、小餐廳等,還有不少公司,都是由學生自主經營,財務、管理,一如社會上正規的公司一樣,學校為了鼓勵和幫助學生創業,還組建了兩個投資開發銀行,行長通過競爭上崗。這些都在於培養學生在公民社會的生活能力,屬於我們從自理生活到自謀生活的體驗式教育的內容。二、從苦口婆心到創設情境。教育僅僅講空泛的愛是遠遠不夠的。沒有校長、老師與學生之間在人格平等基礎上的互敬互愛,所培養的就不是具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現代社會的公民,而是帶有某種消極順從性格且缺乏創造膽識和能力的順民。學生記者采訪校長,李希貴就告訴他們,作為校長不僅要說小事、管小事,還要腳踏實地地做小事,從即日起自己負責學校某一區域的垃圾撿拾,學生也自覺照此辦理,學校的環境衛生處處有人管。學校的潑水節拉近了校長、老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使師生之間真正有了平等的朋友式的感覺,第二天學生學生見了老師、校長,就沒有了敬畏感,而多了些親切親近感。作為校長老師讓學生尊敬並不難,但學生敬的是你端著的架子,只有放下架子,在實際交往中與他們真正人格平等,學生對你才有發自內心的喜歡和愛。三、從集體主義到團隊精神。學生圍繞教育目標,進行了深刻的課程改變,把所有課程分成三類:分層課程(數、理、化理科類課程,每門課程分為5個層次,學生根據自己的程度、愛好自主選擇不同的層次),分類課程(文、史、外語等文科類課程,則分若干類別供學生自主選擇),綜合課程(音樂、美術和戲劇課)。這樣一來,沒有任何兩個學生的課程表是相同的,每人一個課程表,原有的行政班取消了,老師從警察隊伍退役,手裡的行政權力沒有了,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壓服的辦法不管用了,只能通過交流溝通讓學生信服才算達到了目的。學生不在被動地隸屬了一個班集體,而是參與到不同的學習團隊中去,由此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的公民意識。四、從對異性的神秘到得體的異性友誼。異性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學校教育必須正面對待的一個問題。如果學校不能為男女學生創造一個異性之間大方得體的正常交往的平台,異性之間的交往就會轉入地下,而一旦轉入地下,必定屬於非正常的並且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心裡損傷的交往。十一學校的男女學生正常交往平台就是戲劇課,通過角色扮演的戲劇課,異性之間的神秘感消除了,交往也自然大方得體了。最後,李希貴調侃地說,每一個貪官都存在包二奶、養情人的問題,如果他們讀中學的時候開設了戲劇課,何至於這樣呢?
(筆者感言:李希貴在山東時就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教育家型的教育行政領導,從高密一中的語文實驗室,到他現今在十一學校的體驗式教育,在我看來,其內在的精神追求是一脈相承的。教育不是僵化機械的、沒有生命的書本知識的傳授,而是立足於或著眼於實際生活過程的個人獨到之生命感悟和體驗。從這一意義上說,不僅讀書是學習,生活,做事,演劇,游戲,都是學習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其實,這一點和孔子文、行、忠、信四教是有內在精神之傳承關系的。據說李校長個人很能讀書,也大力引導老師和學生自主讀書。我對讀書的體會是,不僅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經常讀新書,至少還要有一本反復讀、持續度以至於伴隨終身的書。不僅要讀外國或曰西方最新出現的教育、哲學、文化等方面新的思想理論著作,還要通過對一部傳統經典的終身領悟理解接通這些外來思想文化因素與中國文化之間的血脈聯系,才能更好地在中國文化的土壤里紮根,在個人文化生命的深處紮根,長出來的才是中國文化之樹。我認為,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教育工作者,最應該終身領悟理解和體驗的傳統經典,就是《論語》。投身於「終身不離《論語》,活在與孔子的心靈對話之中」的文化行動,是中國文化的希望和未來所在,是中國教育的希望和未來所在,也是中國人保證人格獨立和心靈自由前提下,形成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創新性凝聚結構的必由之路。學同一種漢語,讀同一部《論語》,應當成為中國人之為中國人最鮮明突出的文化標志。正因為如此,我期待著「《論語》進校園」能夠在中國的學校里泛行動起來。另外,我聽到有與會者盛贊李校長的發言,也有與會者認為李校長的發言沒有涉及家庭教育,與會議似乎有些跑題,我寧願認為,家庭是更需要體驗式的教育,他的體驗式學校教育能給家庭教育的體驗教育提供諸多啟發和借鑒,這就夠了。)
上午的最後時間是宋少衛擔任主持人在俞敏洪與楊瀾之間的一場家庭教育對話。楊瀾的機智,俞敏洪的幽默給論壇營造了很好的氣氛,並以他們各自的親身經歷,在家庭教育方面給人們提供諸多深刻獨到的啟示。
下午的活動分為家校合力、心靈陪伴和專業指導三個平行論壇,筆者分身無術,只參加了第一分會場的論壇。在幾位發言和對話嘉賓當中,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岳曉東的發言《青少年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護理》值得關注。他的發言比較專業,關於心理咨詢工作者要「自信而不自戀,謙虛而不懦弱,頑強而不偏執,出色而不炫耀」的說法,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體感言:論壇非常成功,意義重大,影響也必將會很深遠。在民間,也只有新東方擁有這樣的調動資源的能力,為中國教育做了一件大事。但我還是覺得,論壇舉辦了五屆,沒有一屆把中國教育的祖師爺孔子放到應有的位置上,不能不是一個很大的遺憾。這不僅是一個作為學生應當尊敬老師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孔子的文化生命當中,在中國的第一經典《論語》當中,有中國教育創新、中國文化創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文化資源,把《論語》讀活了,讀透徹了,你就開掘到了中國文化和中國教育之內在生命的源頭活水。非常可惜的是,關注中國文化和中國教育的人們,還遠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家庭教育而言,孔子絕對可以說是中國家庭教育的祖師爺,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重視家、最重視家庭關系的民族,在中國從事家庭教育,這份文化遺產是不可多得而又彌足珍貴的。
『捌』 有人參加過超銀學校舉行的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嗎
我參加過,收獲確實很多,超銀中學請來的一些教育心理的專家都講的很精彩,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自己之前做的還遠遠不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做家長的要多鼓勵表揚,而且坐在我旁邊的老師都在利用休息的空檔時間給孩子批改作業,真的很辛苦,我們做家長的更要理解老師,理解孩子,和學校多溝通,陪著孩子一起進步。
『玖』 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的中心工作
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的工作任務包括:舉辦家庭教育高峰論壇,打造先進家庭教育理念交流平台;開展家庭教育系列講座,普及家庭教育研究成果;提供家庭教育咨詢指導,提升社會家庭教育水平;培養家庭教育研究人才,提高家庭教育研究質量;培訓家庭教育指導骨幹,壯大家庭教育指導隊伍;發行家庭教育相關書籍,服務家庭教育相關群體。
『拾』 南充愛實踐家庭學院是一個怎樣的家庭教育機構
南充愛實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於2017年1月在南充成立。愛實踐家庭學院秉承因人而教,因地而育的教育理念以讓家長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讓矛盾家庭重塑家庭幸福!通過開展一系列高品質的家庭教育公益活動,宣傳普及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有效推動中國家庭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愛實踐教育學院創始人:陳江
畢業於四川師范大學。自2010年起,他一邊專注於教育教學理論實踐,一邊研究家庭教育在中小學生人格成長、心理發展、習慣養成、理想建立等方面的作用。
在此期間,他充分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技能與專業知識,結合教學實踐,解決了眾多學生的學習問題,糾正了眾多家長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調節了諸多家庭親子矛盾,並結合教育培訓個性靈活的特點,在工作實踐中對南充諸多著名中小學家庭教育工作進行了有效地補充,贏得了南充各界的好評。
2012年至2017年他一邊工作,一邊抽出時間在成都、北京、上海、南京、蘇州、重慶等各地游學,並撰寫了《教師更需懂銷售》、《〈教育-財富蘊含其中〉讀後感》等多篇表達其鮮明教育理念的文章。
2013年,他策劃組織了川東北首屆家庭教育論壇,並以國學經典《弟子規》《三字經》開啟了眾多家庭的教育智慧,同時,他提出了家長應持續學習(每年學習一次)家庭教育專業技能與知識的觀點,並得到與會家長的廣泛認可。
2014年,他策劃組織了川東北第二屆家庭教育論壇,並與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家庭教育專家蔡蔚教授、南充市教科所小學教育專家同台演講,將科學、專業的家庭教育種子播撒在各家庭之中。
在全國各地游學期間,他還參加了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舉辦的2013年、2014年、2015年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學習了來自國內外知名家庭教育專家、台灣著名大學教育專家等眾多家庭教育理論觀點。
又有人問: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怎樣的關系?
它們相互獨立而又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為國民教育最重要的兩大支柱。
學校教育是孩子們知識增長的主戰場,家庭教育在孩子人格成長與親情發展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知識教育的附屬品和補充,而應該在引領孩子人格與親情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回歸其本來位置。
還有人問:愛實踐家庭學院任務是什麼?
我們將為您提供最實用的家庭教育服務。愛實踐家庭學院秉承因人而教,因地而育的教育理念以讓家長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讓矛盾家庭重塑家庭幸福!
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過兩個子宮,完成兩次出生。
第一個子宮在母親的身體里,孕育著孩子的身體結構。
孩子出生後所來到的家庭,是他生命中的第二個子宮,將孕育著心靈的結構。
懷胎10個月,嬰兒從母親的子宮完成第一次出生;成長到18歲,孩子們離開家庭進入社會,就是他從第二個子宮中完成第二次出生。
在家庭這個子宮的孕育過程中,孩子在心靈上有沒有缺胳膊少腿,有沒有發育不良,將決定著他們成年後心靈是否健康、未來能否幸福,家庭教育無疑極為重要。
中國的教育,缺少專業、系統而科學的家庭教育,嚴重製約著孩子未來的人生幸福,因此我們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