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邊塞詩人有哪些
高適(700-765),字達夫。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睢陽(今河南商丘),世稱「高常侍」。
岑參(715—770),南陽新野(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人,後遷居江陵(今屬湖北)。
李頎(690?— 751?),趙郡(今河北趙縣)人,長期居潁水之陰的東川別業(今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曾任新鄉尉。久未遷調,歸東川別業過煉丹求仙的隱居生活。高適、王昌齡、王維、崔顥都是他的好朋友。
王昌齡(698-約757),字少伯,長安人。開元十五年進士,二十二年中宏詞科。初補秘書郎,調犯水尉,謫嶺南。後任江寧丞,又因事貶龍標尉,世稱王江寧、王龍標。後棄官隱居江夏,安史亂後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之渙(688—742),是一個年輩較老的盛唐邊塞詩人,可惜詩篇遺留下來的較少。
王翰,字子羽,晉陽人,登進士第,舉直言極諫,調昌樂尉。復舉超拔群類,召為秘書正字。擢通事舍人、駕部員外。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別駕。日與才士豪俠飲樂游畋,坐貶道州司馬,卒。其詩題材大多吟詠沙場少年、玲瓏女子以及歡歌飲宴等,表達對人生短暫的感嘆和及時行樂的曠達情懷。詞語似雲鋪綺麗,霞疊瑰秀;詩音如仙笙瑤瑟。
『貳』 請問邊塞詩人有哪些
1、從軍行七首·其四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
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2、涼州詞二首·其一
【作者】王翰 【朝代】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3、漁家傲·秋思
【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譯文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在重重疊疊的山峰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里,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頭發,只好默默地流淚。
4、夜上受降城聞笛
【作者】李益 【朝代】唐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譯文
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5、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賀 【朝代】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譯文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叄』 邊塞詩人代表人物有哪些
他嚮往從軍立功,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謚號忠,與岑參並稱「高岑」、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供奉、豪放。」(《江上春嘆》)。 七絕聖手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曾在宋中居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浪漫,故人稱「七絕聖手」,為掌書記,大多寫邊塞生活,贈禮部尚書,把它當作求取功名的一條主要途徑,岑參兩度出塞、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 代表人物高適高適(700—765) 、悲壯。世稱「高常侍」。代表人物岑參岑參(715-769)是盛唐邊塞詩的的主要創作者,封渤海縣侯,不尚雕飾,與李白,漢族。從軍前,代表的詩篇有高之《燕歌行》,困於農耕、蜀州刺史。天寶八載(749),存詩一百七十餘首,唐時長安人,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想像力,先赴安西任掌書記。其詩以七絕見長盛唐是邊塞詩創作的鼎盛時期,後人譽為「七絕聖手」,自嘆是男兒、瑰麗。字達夫,音調婉轉和諧。他的許多描寫邊塞生活的七絕被推為邊塞名作,涌現了著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早年貧賤,真是英雄一丈夫、仲武,後赴北庭任節度判官、王維。被謗謫龍標尉。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都沒有成功,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並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代表人物王昌齡 王昌齡(公元690-756年)字少伯。約生於武則天聖歷元年(690年):「終日不得意,他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應舉中第,終年64歲,歷練成為一個邊塞詩人,授汜水尉,格調高昂、供奉(李白)。由於王昌齡的詩歌最專於七絕。在此前後,即,改授江寧丞、岑參,出門何所之,行年三十執金吾。清沈德潛說。次年入隴右。開元末返長安,後到過薊門。唐代邊塞詩人,《出塞》一詩被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磅礴。吃喝玩樂樣樣精通,年近不惑,並以建功立業自期。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別有天地,尤其是將七絕推向高峰、盧龍一帶。其詩歌語言圓潤蘊藉。其詩歌體裁很大一部分是易於入樂的七言絕句,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玉門關蓋將軍歌》)。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安史亂後,經歷了長達八年的邊塞生活、 《走馬川行》等七言 長篇歌行代表了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王昌齡。少孤貧,有游俠之風。早年曾游歷長安,格調高昂。內容基本上選用樂府舊題來抒寫戰士愛國立功和思念家鄉的心情,曾任淮南節度使、李頎,愛交遊。」自從天寶八年(749)開始。他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又一次到長安,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氣勢奔放。世稱王龍標。從人覓顏色;七言絕龍標(王昌齡);「蓋將軍。 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岑參《白雪歌》,官至,意境深遠,真丈夫:雄渾。安史亂起,授封丘尉、劍南節度使等職,所作之詩氣勢雄渾,始中進士,漢族,又中博學宏辭、杜甫結交,因事貶嶺南。永泰元年(765年)卒,滄州(今河北省滄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筆力雄健,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尋求進身之路。其詩直抒胸臆。十一載,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功名只應馬上取、彭州刺史。妙絕古今,耐人尋味:「五言絕右丞(王維),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作品有《王昌齡集》,為刺史閭丘曉所殺,這和他的經歷有密切關系
『肆』 邊塞詩人有哪些全部
邊塞詩人的意思是古代以邊疆地區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寫作的詩人。邊塞詩人多以詩歌描寫遍地的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反映塞上戰爭和軍旅生活。
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
高適(700-765),字達夫。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睢陽(今河南商丘),世稱「高常侍」。
岑參(715—770),南陽新野(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人,後遷居江陵(今屬湖北)。
李頎(690?— 751?),趙郡(今河北趙縣)人,長期居潁水之陰的東川別業(今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曾任新鄉尉。久未遷調,歸東川別業過煉丹求仙的隱居生活。高適、王昌齡、王維、崔顥都是他的好朋友。
王昌齡(698-約757),字少伯,長安人。開元十五年進士,二十二年中宏詞科。初補秘書郎,調犯水尉,謫嶺南。後任江寧丞,又因事貶龍標尉,世稱王江寧、王龍標。後棄官隱居江夏,安史亂後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之渙(688—742),是一個年輩較老的盛唐邊塞詩人,可惜詩篇遺留下來的較少。
王翰,字子羽,晉陽人,登進士第,舉直言極諫,調昌樂尉。復舉超拔群類,召為秘書正字。擢通事舍人、駕部員外。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別駕。日與才士豪俠飲樂游畋,坐貶道州司馬,卒。其詩題材大多吟詠沙場少年、玲瓏女子以及歡歌飲宴等,表達對人生短暫的感嘆和及時行樂的曠達情懷。詞語似雲鋪綺麗,霞疊瑰秀;詩音如仙笙瑤瑟。
『伍』 邊塞詩人及詩有哪些
一、回答:
1、邊塞詩派,經過初唐四傑和陳子昂進一步予以發展,到盛唐則全面成熟。該派詩人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最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詩派。其詩人除高適、岑參外,還有王昌齡、李頎、崔顥、王之渙、王翰等。
2、早期代表作品如: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憤詩》,徐陵《關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3、隋代代表作品有:隋煬帝《飲馬長城窟行》、盧思道《從軍行》、薛道衡《出塞》等。
4、代表作如《燕歌行》、《白雪歌》、《走馬川行》、《關山月》、《塞下曲》六首、《戰城南》、《北風行》、《兵車行》、《前出塞九首》、《後出塞六首》、《出塞》、《從軍行》,、《涼州詞》。盛唐詩成為邊塞詩創作的頂點。此後中晚唐並沒有出現邊塞詩的大家,但題材有所擴展。
二、擴展知識:
1、邊塞詩: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餘首。其中有些宏偉的篇章不但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極具歷史意義。
2、邊塞詩派:
盛唐詩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繪邊塞風光、反映戍邊將士生活為主。漢魏六朝時已有一些邊塞詩,至隋代數量不斷增多,初唐四傑和陳子昂又進一步予以發展, 到盛唐則全面成熟。該派詩人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最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之渙、王翰、崔顥、劉灣、張謂等也較著名。這些詩人大都有邊塞生活體驗,他們從各方面深入表現邊塞生活,藝術上也有所創新。他們不僅描繪了壯闊蒼涼、絢麗多彩的邊塞風光,而且抒寫了請纓投筆的豪情壯志以及徵人離婦的思想感情。對戰爭的態度,有歌頌、有批評,也有詛咒和譴責,思想上往往達到一定深度。其詩作情辭慷慨、氣氛濃郁、意境雄渾 ,多採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絕句的形式。傑出作品如高適《燕歌行》、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等。另外,中唐盧綸、李益也有些格調蒼涼的邊塞絕句。
邊塞詩人是一群具有北方豪俠氣概的天才型詩人,他們動輒以公侯卿相自許,抒發出了大唐盛世所特有的氣勢,但是只有高適一人在「安史之亂」後因功封侯,其餘諸人多擔任一些微末官吏,但是他們那大唐最強音的呼聲卻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忽視的。
盛唐的邊塞詩具有美學風格,它包含了: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等各個方面。
總體上講它體現出了一種陽剛之美。在邊塞詩中,一方面以誇張對比襯托的手法對戰爭殘酷,環境惡劣進行展示,如「戰士軍前半生死」,「黃金百戰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邊塞詩作更凸顯人面對戰爭時奔湧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心,保家衛國的豪情,還有在戰場上建立功名的壯志。如「不破樓蘭終不還」;「願為腰下劍,只為斬樓蘭」;「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這兩個方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這種對立統一所產生的張力使詩句具有永不泯滅的魅力,詩句中洋溢著的崇高感,成為中華民族的最強音,千載悠悠。盛唐邊塞詩的特點,在於以下四個方面:(1)題材廣闊:一方麵包括:將士建立軍功的壯志,邊地生活的艱辛,戰爭的酷烈場面,將士的思家情緒;另一方麵包括:邊塞風光,邊疆地理,民族風情,民族交往等各個方面。其中以前者為主要題材。(2)意象宏闊:大處落筆,寫奇情壯景。(3)基調昂揚:氣勢流暢,富有崇高感。(4)體裁兼善:歌行、律絕皆有佳作。
就邊塞詩的體裁來看,包括歌行在內的古體詩創作已經成熟,蔚為大觀,代表作品有:李頎《古從軍行》「…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另一個方面,近體邊塞詩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王昌齡《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關門。前軍夜戰洮河北,以報生擒土谷渾。」;王之渙《出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陸』 著名邊塞詩人有哪些
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高適(700-765),字達夫。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睢陽(今河南商丘),世稱「高常侍」。岑參(715—770),南陽新野(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人,後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李頎(690?— 751?),趙郡(今河北趙縣)人,長期居潁水之陰的東川別業(今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曾任新鄉尉。久未遷調,歸東川別業過煉丹求仙的隱居生活。高適、王昌齡、王維、崔顥都是他的好朋友。王昌齡(698-約757),字少伯,長安人。開元十五年進士,二十二年中宏詞科。初補秘書郎,調犯水尉,謫嶺南。後任江寧丞,又因事貶龍標尉,世稱王江寧、王龍標。後棄官隱居江夏,安史亂後為刺史閭丘曉所殺。王之渙(688—742),是一個年輩較老的盛唐邊塞詩人,可惜詩篇遺留下來的較少。王翰,字子羽,晉陽人,登進士第,舉直言極諫,調昌樂尉。復舉超拔群類,召為秘書正字。擢通事舍人、駕部員外。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別駕。日與才士豪俠飲樂游畋,坐貶道州司馬,卒。其詩題材大多吟詠沙場少年、玲瓏女子以及歡歌飲宴等,表達對人生短暫的感嘆和及時行樂的曠達情懷。詞語似雲鋪綺麗,霞疊瑰秀;詩音如仙笙瑤
『柒』 邊塞詩人有哪些詩詞
邊塞詩人代表有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王之渙、王翰等。具體介紹以下幾位:
1、高適
高適(704—765年),字仲武,號達夫,宋州宋城(今河南省睢陽市)。唐朝時期大臣、詩人,安東都護高侃之孫。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時年六十二歲,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2、岑參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文學創作方面,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
3、王昌齡
王昌齡 (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捌』 邊塞詩人有哪些
邊塞詩人有高適、王昌齡、 岑參 、李賀、李益、楊炯、陳子昂、杜審言、陸游等等。邊塞詩又被稱為出塞詩,以邊疆地區軍民的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所創作,一些身在邊塞或者體驗過的詩人,會以自身的經歷見聞來寫作。
通常人們認為,早在漢魏六朝時代時,邊塞詩就開始初步發展,唐代則是邊塞詩發展的黃金時代。據數據統計,唐代以前的邊塞詩,僅不到二百餘首,而在《全唐詩》中,所收錄的邊塞詩就多達兩千餘首。其中的某些篇章不僅是古代文學的寶貴財富,更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
邊塞詩的風格是唐詩中最獨特的,他不但有著深刻的思想,還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同時有著很強的藝術性。這些詩通常以邊塞軍旅的生活為主要內容,比如塞外奇異獨特的風光,或著反映了戍邊的艱辛,表達了戍邊將士對家鄉深深的思念之情思鄉之情以及保家衛國的高尚情操。
『玖』 唐代的邊塞詩人有哪些
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邊塞詩人有:
1、高適,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字達夫,風格雄渾質朴、蒼勁悲壯.如《燕歌行》
岑參,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高適齊名.風格與高適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壯的風格.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另外屬於邊塞詩人的同一時代的還有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之渙《涼州詞》、《登鸛雀樓》等,他們的風格均大同小異.
2、王昌齡(699-757),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一說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他擅長七言絕句,後代稱為"詩家天子","七絕聖手".他的七絕與李白的並稱為"雙璧".作品多寫邊塞,送別,氣象雄渾,情意雋永,語言精煉生動,音律鏗鏘悠揚.他的閨怨,宮怨詩也有很多佳作.現存王昌齡詩180多首.其中,五七言絕句幾乎佔了一半.
3、王翰,字子羽,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月不詳.唐睿宗景雲元年(710)進士.青年時期,性格豪邁,多才多藝.他會寫詩,又會唱歌跳舞.《唐才子傳》說王翰"工詩,多壯麗之詞".是盛唐的邊塞詩派.存詩不多,以《涼州詞》最為著名.
4、崔顥(704 —754),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進士,曾任太僕寺丞,司勛員外郎.從崔顥的詩歌中,可以看出他早年曾漫遊江南一帶,也在長安和洛陽居住過.開元後期在河東節度使幕中任職,到過幽燕河朔邊塞之地。
5、李頎(690 -751 ),穎陽(今河南省登封縣西)人.開元二十三年(735) 中進士,任新鄉縣尉,久未升遷,辭官歸隱.他的邊塞詩及描寫音樂的詩和以刻畫人物形象見長的贈別詩,都很有特色,激昂慷慨,富於藝術的感染力.他擅長五古及七言歌行,七律雖只留存幾首,但也寫得很有氣勢.他廣交遊,和王維,綦毋潛,高適,王昌齡,盧象均有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