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哥倫比亞號有哪些歷史
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實用太空梭「哥倫比亞」號首次升空,兩天的飛行主要驗證其安全發射和降落的能力,這開創了人類航天的一個新時代。
1983年8月30日,「挑戰者」號太空梭首次實現黑夜發射,6天後又在黑夜降落,宇航員隊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
1984年2月3日,「挑戰者」號再次發射,在7天的飛行任務中宇航員首次進行了不系帶的太空行走,此後宇航員「太空漫步」成為太空梭任務中經常出現的畫面。
1984年10月5日,又是「挑戰者」號,首次搭載了7名宇航員升空,其中女宇航員凱瑟琳·蘇利文成為第一位太空行走的美國女性,從此太空梭經常運送7名宇航員。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在升空73秒後爆炸,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此後美宇航局暫停了太空梭發射任務。
1988年9月28日,「發現」號在太空梭任務中止32個月後升空,5名宇航員釋放了一顆衛星,並完成了幾項科學實驗,這標志著太空梭項目再次走上正軌。
1990年4月24日,「發現」號太空梭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送上軌道,人類有了觀察遙遠宇宙的「火眼金睛」。
1992年9月12日,「奮進」號升空,這架太空梭成為宇航員馬克·李和簡·戴維斯的「婚禮特快」,這兩位宇航員是第一對在太空締結良緣的夫婦。
1995年6月27日,「亞特蘭蒂斯」號發射,它實現了太空梭和俄羅斯的「和平」號軌道空間站首次對接,美國和俄羅斯宇航員在外太空互相「串門」,新聞評論說「冷戰」已在地球之外結束。
1996年11月19日,「哥倫比亞」號發射,共飛423小時53分鍾,創造了太空梭停留外太空時間最長的記錄。
1998年10月29日,「發現」號搭載著77歲的參議員約翰·格倫起飛。格倫是曾搭乘「水星」飛船升空的美國首名宇航員,這次他又成為最高齡的「太空人」。
1999年7月23日,「哥倫比亞」號發射,這次指揮它的是艾琳·柯林斯,標志著女性首次成為太空梭的機長。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在返回地面過程中於空中解體,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
2005年8月9日,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安全降落,結束了長達14天的太空之旅。這是自「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後,美國太空梭首次順利地重返太空,並且平安回家。
2006年17日,發現號太空梭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著陸。此次發現號順利完成國際空間站維修和建設任務,並為國際空間站送去一名宇航員。
2009年,美國東部時間5月11日下午2時左右,美國「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機上7名宇航員將對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最後一次維護。美國西部時間24日8時39分,「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載著7名宇航員安全降落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圓滿完成了對哈勃太空望遠鏡最後一次維護的飛行任務。
2009年7月15日(北京時間16日6時3分),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升空,啟程前往國際空間站日本艙安裝最後一個組件。
2009年8月,美國東部時間28日23時59分(北京時間29日11時59分),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發現」號搭載7名宇航員,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運送數噸的補給和設備。此前,「發現」號的發射已三次被延遲。25日因為天氣狀況推遲,隨後於26和28日兩度推遲,主要原因是裝有液體氫的燃料箱閥門出現問題。
2009年9月美國東部時間11日晚間7時47分(北京時間12日上午7時47分)發現號開始點火進行變軌,於當天晚間8時53分(北京時間12日上午8時53分)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安全著陸。
B. 乘坐哥倫比亞號的遇難七位宇航員的名字是什麼
「哥倫比亞」號上的宇航員來自不同的國度但是為了全人類的事業而魂斷蒼穹
盡管「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玉碎,但7名宇航員的故事不會隨風而逝。
1查烏拉:印度新時代女英雄
「只要你有眼光去發現,只要你有勇氣去實踐,只要你有恆心去堅持,你一定會把美好的夢想變成成功的現實!」這是印度裔美國宇航員卡爾帕納·查烏拉兩天前從「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發給她的校友———印度旁遮普工學院全體師生熱情洋溢的話語。
今年42歲的查烏拉出生在印度北部哈里亞納邦一個名叫卡納爾的小鎮的普通家庭里。小地方出生的查烏拉從來不感到自卑:「最讓我驕傲的是,在美國現役的宇航員當中就我是小城鎮出生,所以大家都昵稱我是『小鎮姑娘』。這里的人因此全都認識我,所以,我有理由為我的家鄉感到無比的驕傲!」小地方出生的查烏拉從小就有雄心勃勃的飛天夢: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就總愛站在曠野里仰天長望,入神地看著從頭頂上飛過的飛機,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長到更大年齡的時候,印度第一個駕駛飛機運送航空郵件的女飛行員JRD·塔塔就成了查烏拉心目中的偶像,她夢想自己有一天也能親自開著飛機,翱翔在碧天蒼穹中「攬月摘星」。2002年,當查烏拉得知自己在4000名競爭宇航員的工程師中脫穎而出,將第二次飛向太空時,她情不自禁地給印度的母校寫信,索取一本母校紀念冊,好讓她帶上太空。母校校長雅科布中將非常高興收到她的來信,立即下令成立一個宇航員查烏拉委員會,專職處理查烏拉二度進入太空的相關事宜。查烏拉的大學恩師、旁遮普工學院航天系主任馬赫特拉教授興奮地說:「旁遮普工學院和建築學院的學生們充滿熱情地參加了這項活動的准備。」
1978年,當17歲的查烏拉考入旁遮普工學院航天工程專業時,她創下了一項紀錄———全專業惟一的女生。查烏拉的親朋好友對她家供一個女孩子上大學本來就頗有微詞,因此,當查烏拉決定留學美國的時候,整個家族都覺得特丟臉似的,原因很簡單: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作怪。他們覺得,一個女孩子上完大學就已經夠離經叛道了,現在又到美國留學,將來誰敢娶這樣一個有文化的女孩子!好在查烏拉父母思想開明,堅決站在女兒這邊,支持女兒到美國留學。1980年,查烏拉在得克薩斯州攻下了航天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隨後又取得了同一專業的博士學位,並加入美國國籍。
1994年,查烏拉被美國NASA選中,參加為期一年的太空嚴格訓練,身份是太空梭太空任務專家。1997年,查烏拉首度乘太空梭進入太空。在那次太空之旅中,她研究了太空失重現象,並且進行了世人矚目的太空行走。當她回到地球的時候,她已經在太空中完成了650萬英里的旅程,繞地球飛行252圈,在太空中呆了376小時,並且把音樂、幾件母校的T恤衫和一些照片帶上太空。
然而,悲劇讓這個矢志摘星攬月的女性永遠留在了浩瀚的宇宙中。
2拉蒙:太空之旅無限平靜
「太空之旅無限平靜,真希望能永遠留在太空!」這是以色列第一個宇航員拉蒙上校從「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發給家人的最後一封電子郵件上的話!
他早就是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戰斗英雄。1997年4月29日,他成了全世界猶太人心目中的英雄,因為他在那一天被選拔為美國NASA的宇航員。不過,出於安全考慮,外界當時並不知道這位以色列宇航員的真名實姓,只知道他是一名執行過多次戰斗任務的勛章飛行員,是一名電子工程師,代號「A上校」!「A上校」曾在以色列國防軍空軍中任過不同的指揮與作戰職位,在他的戰斗生涯中,不止一次遭遇空中險情,被迫跳傘。一年後,當美國NASA開始向外界全面推介新培訓的宇航員時,「A上校」的真面目大白於天下,拉蒙的名字這才見諸報端,他的後備隊員———馬約中校的名字也同時披露。
今年48歲的拉蒙上校1954年6月20日出生在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妻子的名字叫羅娜,兩人有四個孩子,雙親生活在以色列的貝爾謝巴。1972年,拉蒙中學畢業後即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並於不久被派送到飛行訓練學校學習飛行。
1981年,拉蒙率8架F-16戰斗機神不知鬼不覺地遠程奔襲伊拉克巴格達近郊法國人幫助修建的奧西拉克核設施,此戰震驚世界。為了不被雷達發覺,拉蒙的戰斗機編隊以極其緊湊的編隊飛行,使得地面雷達屏幕上看到的信號是一架普通的民航客機,結果一舉成功!
時為以色列戰斗英雄的拉蒙終於覺得文化的重要性,於是在1983年至1987年期間脫產到特拉維夫大學學習,取得了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1988年至1990年,他又出任F-4「鬼怪」戰斗機中隊副中隊長,並且參加了中隊指揮主官培訓班的訓練。1990年至1992年,拉蒙如願以償地當上了F-16戰斗機中隊指揮官。1992年,他創記錄地一年飛行1000小時!1994年,拉蒙的軍銜升為上校,並且出任以色列空軍武器研發與采購處處長。1997年的某一天,一名同事打電話給拉蒙,問他想不想當宇航員?剛接到電話的時候,拉蒙覺得同事是在跟他開玩笑,所以當晚下班的時候他打算離開辦公室回家。外人不知道的是,拉蒙此時已經遞交轉業報告,准備離開空軍回家做生意賺錢去了。由於拉蒙是以色列第一個宇航員,所以隨著他真實身份的曝光,人們這才了解他的家庭情況:母親是逃出奧斯維辛納粹大屠殺難民營的倖存者,他認為自己能成為以色列第一個宇航員簡直就是「奇跡」!
正是由於這一奇跡,所以當今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的時候,以色列官方組織了一個300人的代表團參觀發射過程,他升空的消息占據了以色列幾乎所有媒體的頭條。
3赫斯本德:他的夢想是飛向火星
「他們作出了無畏的犧牲,把他們的生命和畢生的精力全都奉獻給了這個國家和全人類。」這是「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機長里爾·赫斯本德1月28日在太空中為紀念「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17周年發表的紀念遇難宇航員的講話。萬萬沒想到的是,僅僅四天之後,赫斯本德和全體機組人員魂斷太空!
今年45歲的美國空軍上校赫斯本德1957年7月12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的阿馬里諾,已經結婚的他有兩個孩子。在妻子和孩子們的眼中,他是一個熱愛工作鍾愛生活的人,工作之餘愛唱歌,好水上運動,喜滑雪,只要有時間的話願意跟家人在一起。
赫斯本德1975年畢業於得州阿馬里諾中學,1980年獲得得克薩斯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學位,1990年獲得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赫斯本德即參加美國空軍後備役軍官團訓練計劃。1981年10月,赫斯本德從飛行學校畢業後即被派駐加州赫姆斯泰德空軍基地飛F-4戰斗機。由於出色的飛行技能,赫斯本德又被選派到美國空軍試飛員學校受訓。此後,他轉戰世界各地,試飛過40餘種不同類型的美軍戰機,總計飛行時數達3800小時。
赫斯本德是1994年12月被NASA相中的,1995年3月到約翰遜航天中心報到,參加為期一年的宇航員強化訓練。完成訓練之後,赫斯本德成為宇航員辦公室代表,負責太空梭的改進、重新登月以及載人飛往火星的計劃。赫斯本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飛向火星,探索那個令人類痴迷的神秘星球。1999年,他作為「發現」號宇宙飛船的飛行員首次進入太空,並在太空里生活了235小時又13分鍾。最讓他難忘的是,他和各位宇航員進行了國際空間站的首度對接,並且為2000年年初首度在國際空間站上生活的宇航員准備了4噸多的補給。
4麥庫爾:留下了妻子和3個孩子41歲的威廉·麥庫爾是「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駕駛員。麥庫爾是一個經驗豐富的美國海軍飛行員,有2800小時的飛行經驗。然而,就是這位飛行經驗十分豐富的飛行員仍對首度太空之旅充滿了驚奇與興奮。1月30日,他在接受NPR記者采訪時興奮地說:「太空的經歷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除非你能親自到太空,否則無法想像人類在太空是怎麼回事。」這位也是得克薩斯出生的海軍試飛員是1996年成為美國宇航員的,他離去了,留下了妻子和3個孩子。
5安德森:為數不多的黑人宇航員
43歲的宇航員邁克爾·安德森是美國NASA為數不多的黑人宇航員之一。他非常樂於挑戰飛行的冒險。這位紐約出生,在軍營里長大的黑人宇航員告訴記者說:「我樂於冒險,因為我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非常重要。如果你能了解宇航飛行的話,那麼一定會明白這個潛在的領域有多重要。」安德森是1994年入選美國NASA宇航員的,之前是美國空軍飛行員。這是安德森第二次進入太空。1998年,他曾前往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執行過任務。
6布朗:唯一的單身漢
46歲的宇航員戴維·布朗是美國海軍的一名戰斗機飛行員,也是一個醫生。他是在大學獲得了醫學學位後加入美國海軍,成為戰斗機飛行員,並獲得上尉軍銜的。1996年,他入選NASA宇航員,他對當宇航員經歷的理解是:「團隊、安全和注意力集中至關重要!」這位飛行員是唯一的單身漢。
7克拉克:美國軍中傳奇女性
41歲的克拉克堪稱美國軍中傳奇女性:她先是美國海軍的航空軍醫,後又成為潛艇上的潛水醫官,1996年又被選為宇航員。她此次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太空肩負著80餘項科學實驗。她的父親忍不住誇女兒說:「她就愛自己乾的工作,而且幹得非常漂亮。」克拉克已經結婚,有一個孩子。克拉克的弟弟丹尼爾·薩爾頓迄今仍不願意相信他的姐姐已經不在人世的殘酷事實。他告訴記者說,就在太空梭返回地球之前,姐姐還抽空給他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說她在太空梭上的感覺如何如何地好,然而,在15分鍾後,一切都消逝在茫茫太空中了。不過,弟弟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我唯一能高興的就是她終於上了太空,實現了她夢想已久的願望。」最震驚的是克拉克的伯母比蒂:「我真的無話可說,因為我的兒子2001年剛剛在世貿中心遇難,現在卻又輪到了克拉克!」
C. 哥倫比亞號失事故事
初步分析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後不久燃料箱外脫落的一個泡沫碎塊,一直是事故調查中的一大疑點。美國宇航局公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該太空梭可能曾被多達三塊泡沫材料擊中,而不是早先所認為的一塊[4]。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月16日發射升空,1月24日太空梭項目承包商美國波音公司技術人員撰寫了這份報告,並於1月27日提交給宇航局飛行控制部門。報告稱,在「哥倫比亞」號發射82秒後,有三個泡沫材料碎塊從連接外部燃料箱和太空梭的支架區域脫落,每個碎塊長約20英寸(相當於50厘米),它們擊中太空梭後「似乎出現了瓦解」,化為大量更小碎片。 美宇航局在公布這份報告時強調說,根據報告得出的結論,泡沫碎塊撞擊不會影響太空梭飛行安全性,宇航局飛行控制部門也「同意這一結論」。 盡管如此,新報告公布之後,泡沫材料撞擊在「哥倫比亞」號失事中所起的作用,再次引起人們關注。「哥倫比亞」號2月1日解體墜毀後不久,泡沫碎塊問題就浮出水面。雖然美宇航局一直堅持認為,泡沫碎塊撞擊不會有嚴重後果,但負責對「哥倫比亞」號事故進行調查的獨立委員會,目前仍在對泡沫碎塊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 這一獨立調查委員會目前得出的最主要結論是「哥倫比亞」號機殼上可能出現孔洞,導致超高溫氣體進入太空梭,最終釀成事故。而根據美宇航局21日公布的文件,宇航局一位工程師1月29日就曾在電子郵件中警告說,太空梭外部隔熱瓦受損,有可能導致輪艙或起落架艙門出現裂孔。
後續調查
美國宇航局2004年8月13日進一步確認,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外部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安裝過程中存在的缺陷,是造成整起事故的禍首。「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調查委員會去年公布的調查報告稱,外部燃料箱表面脫落的一塊泡沫材料擊中太空梭左翼前緣的名為「增強碳碳」(即增強碳-碳隔熱板)的材料。當太空梭返回時,經過大氣層,產生劇烈摩擦使溫度高達攝氏1400度的空氣在沖入左機翼後融化了內部結構,致使機翼和機體融化,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駕駛艙內攝影
[5]事故發生後,由於無法迅速找回事發時的泡沫材料和燃料箱進行檢驗,宇航局和事故調查委員會一直沒對事故原因作出最終定論。目前,「哥倫比亞」號外部燃料箱約50萬塊碎片已被找到並重新拼在一起。宇航局負責「哥倫比亞」號外部燃料箱工程的首席工程師尼爾·奧特說,宇航局經多次試驗確定,泡沫材料安裝過程有缺陷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奧特說,泡沫材料本身的化學成分沒有問題,問題在於用噴槍在燃料箱外敷設泡沫材料的過程。試驗表明,目前的敷設工藝會在各塊泡沫材料之間留下縫隙,液態氫能夠滲入其間。太空梭起飛後,氫氣受熱膨脹,最終導致大塊泡沫材料脫落。撞擊「哥倫比亞」號的泡沫材料有公文包大小,重約0.75公斤。它幾乎是被整塊「撕下」後,高速撞擊到太空梭左翼前緣的名為「增強碳碳」(即增強碳-碳隔熱板)的材料,並形成裂隙。太空梭重返大氣層時,超高溫氣體得以從裂隙處進入「哥倫比亞」號機體,造成太空梭解體。 殘骸
[6]奧特說,根據新標准對燃料箱進行檢測是目前擺在美國宇航局面前的最大障礙。新標准要求,不允許有0.5盎司(14.17克)以上的燃料箱外泡沫材料脫落。美國宇航局目前准備對所有太空梭的11個燃料箱進行檢測,檢查每個燃料箱需要4千萬美元。 哥倫比亞號失事原因解析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委員會專家提出,起飛時遭遇強風、發射前臨時更換火箭助推器、以及「年齡太大」,都可能是造成這艘「功勛宇航器」解體的根本原因。在「哥倫比亞」號起飛62秒鍾後,突然遭遇到異常猛烈的大風吹襲,這有可能導致其左側機身發生「內傷」,為日後墜毀埋下了禍,此後僅僅20秒鍾,從機身下部主燃料箱上脫落的泡沫絕緣材料就擊中了左側機翼前端,造成直接「外傷」。專家認為,這些損傷對一個使用10年的太空梭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對「哥倫比亞」號這樣21歲高齡的「老機」則是致命的。 調查委員會指出,有關方面正在研究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是否在「機體老化」問題上重視不夠,以致最終釀成本次悲劇。目前,有關「哥倫比亞」號失事的直接原因基本確定:超高溫空氣從機體表面縫隙入侵隔熱瓦下部四處亂竄,最終造成太空梭在返航途中解體墜毀,七名宇航員喪生。據介紹,飛機起飛一分鍾後,遭遇的風力強度已經接近NASA允許的極限。專家因此認為,原本已開始出現老化的機翼因遭受如此強風吹襲,才在外界異物的撞擊下顯得弱不禁風」,從而出現破損,為返航途中的超高溫空氣入侵形成了「方便的後」。 此外,去年8月,原本和「哥倫比亞」號主燃料箱正常配套的火箭助推火箭被拆卸下來,並安裝到另外一艘即將起飛的太空梭上使用。直到當年11月,NASA才重新為「哥倫比亞」號安裝了新的助推火箭,可能就在這「不必要」的一拆一裝過程中,有關人員的操作對燃料箱的表面材料形成傷害,結果造成絕緣材料脫落擊中太空梭左翼。此外,由於「年事已高」,哥倫比亞號的左翼前端的超強碳纖維隔熱板下面可能發生「缺損現象」。過去10年中,其他太空梭的類似部位也能遭受不同損傷,其中包括外力(小隕石)撞擊、刮傷、密封不嚴等險情。 調查委員會指出,目前必須搞清楚的是:NASA是否對包括「哥倫比亞」號在內得美國太空梭上述容易受損的部位及時進行了檢查和更換。據介紹,「哥倫比亞」號首次升空是在1981年,為美國使用時間最長的太空梭。在事故發生後進行的地面風洞試驗發現,「哥倫比亞」號在最後時刻發生的翻滾飛行現象,就是左翼前端保護層丟失造成的。專家估計,當時至少有5塊U形隔熱板脫落才會產生如此強大拉力。目前,搜索人員已經發現了超過2。8萬塊「哥倫比亞」號殘骸,並將其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接受分析調查。據悉,這些東西不過是「哥倫比亞」號龐大機身的19%罷了。
失事大事記
北京時間20時00:「哥倫比亞」號在距地面280公里的軌道上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8張)繞地球飛行,乘務人員得到休斯頓地面任務控制中心的綠燈信號,開始做重新返回地球大氣層的最後准備[8]。 北京時間20時49分,NASA向「哥倫比亞」號發出開始降落重新定位指令。當時,佛羅里達的卡納維拉爾角降落帶的上空有霧。 21時09分,天空上的霧散去。返回飛行指揮官勒魯瓦·卡恩向「哥倫比亞」號發出離開地球軌道指令。 21時15分,「哥倫比亞」號飛臨印度洋上空。這時,「哥倫比亞」號上的小型方向控制用火箭發動機打開,時間為3分鍾。太空梭的尾部向著地球,開始降落。 21時23分,慣性制導電腦的自動導航系統指揮太空梭調整為前端在前、尾翼向下的姿勢。 21時32分,輔助動力裝置被打開,以便向控制太空梭副翼和起落架的水壓系統增加壓力。 21時42分,「哥倫比亞」號到達位於太平洋上空144公里的位置,這時的火箭發動機以每小時27,000公里(聲速的25倍)的速度工作著。 21時44分,「哥倫比亞」號開始「進入大氣層」,其前端向上抬升,保持一個40度的仰角,這樣,太空梭外的陶瓷阻熱瓦能夠承受飛機進入濃厚大氣層時與大氣層摩擦產生的所有熱量。陶瓷阻熱瓦開始升溫。 21時46分,「哥倫比亞」號距地面只有102公里了,並准備在30分鍾內著陸,逐漸地,它穿越加利福尼亞、內華達、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州的墨西哥灣沿岸,最後到達佛羅里達州上空。 21時49分,「哥倫比亞」號開始按原計劃逐漸減緩飛行速度,它的前端朝著右側飛行。 21時52分,「哥倫比亞」號越過加利福尼亞海岸。休斯頓地面任務控制中心的控制記錄顯示,太空梭的左側起落架溫度發生輕微異常變化。三個水壓熱感測器顯示的左側起落架溫度在華氏40到60度(攝氏8至15度)之間。 21時53分,太空梭左翼第4個感測器顯示溫度仍在上升。 21時54分,整個機身的溫度因左翼溫度上升而上升了攝氏15度。 21時55分,「哥倫比亞」號飛臨內華達沙漠上空。 21時56分,「哥倫比亞」號飛臨亞利桑那州南部上空。 21時57分,在飛臨新墨西哥州上空時,仍受自動導航系統控制的太空梭開始向左偏轉,速度再次下降。休斯頓地面任務控制中心失去與太空梭左翼溫度感測器數據傳輸之間的聯系。 21時58分,太空梭左側一種無法解釋清楚的力量推動「哥倫比亞」號向左滾動,配平滾動穩定器自動打開,試圖修正太空梭的降落位置。 21時59分,太空梭上的機載電腦試圖通過啟動2部偏航噴氣推進器進一步修正自己的位置。在距離地面61公里的高度、「哥倫比亞」號以時速21,000公里的速度進入得克薩斯上空。休斯頓地面任務控制中心記錄下了最後的無線電聯絡信號:「哥倫比亞,這里是休斯頓。我們看到你們的輪胎壓力信息,但沒有抄下你們最後的數據。」 過了片刻,「哥倫比亞」號機長里克·赫斯本德回答:「收到,但……」 聽到一陣噪音短波之後,地面與「哥倫比亞」號便失去了聯系。 22時0分,在失去所有無線電聯系的情況下,休斯頓地面任務控制中心繼續在雷達上跟蹤著「哥倫比亞」號。地面目擊人員報告稱,他們看到「哥倫比亞」號碎裂成無數小塊,在天空拖過一條長長的白煙。 22時16分,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預定著陸時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啟動事故應急計劃。
D.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有幾名宇航員
7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981年4月12日首次發射,是美國第一架正式服役太空梭,哥倫比亞號機艙長18米,能裝運36噸重的貨物,外形象一架大型三角翼飛機,整個組合裝置重約2000噸,在滑行中它還能向兩側方向作2000公里的機動飛行,以選擇合適的著陸場地。 2003年2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時,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得克薩斯州北部上空解體墜毀,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E. 「哥倫比亞」號為什麼遇難
2003年1月16日上午7點,哥倫比亞號進入太空。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航天計劃中的第113次飛行。就在著陸前16分鍾,不幸發生了。太空梭失去控制,在得克薩斯上空解體,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整個世界為之震驚,這已是美國17年來的第二次太空梭事故。災難不會無故發生,現在,先進的計算機模擬系統將帶人們進入攝像機無法企及的災難現場。它將幫助人們了解哥倫比亞號毀滅的真正原委。
2003年哥倫比亞號爆炸事件調查
哥倫比亞號爆炸的災難發生後不到3小時,航空航天局的副局長就委任退休四星海軍上將哈爾·格曼主持調查工作。格曼召集12名專家組成了哥倫比亞號事故調查委員會。
格曼他們很快注意到,就在控制中心與太空梭失去聯系的前幾分鍾,由機載溫度感測器傳回的數據有些異常。原來一些感測器在發生故障前,就已經測到了高溫讀數。而且最重要的是,所有這些數據都來自太空梭的同一區域。
調查人員懷疑,熱氣透過太空梭的隔熱層進入輪艙,或許是由起落架艙門的封口破裂引起的。但要找到確切原因,他們需要更多的數據,而這些數據都在哥倫比亞號上。
找到太空梭的飛行數據記錄儀是調查的第一個突破口
太空梭上的飛行數據記錄儀,通常只能記錄有限的一些再入數據。但哥倫比亞號上的記錄儀很特別,可以記錄所有返航數據供日後分析。格曼相信,找到它,就很有可能找出哥倫比亞號失事的真正原因。
為了尋找哥倫比亞號殘骸,調查人員從全國各地抽調了2.5萬人,在有殘骸墜落的得克薩斯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廣大地區進行徒步搜索。
6周過去了,數據記錄儀仍不見蹤影。調查陷入了僵局。記錄儀會掉落在哪裡呢?
調查人員通過復雜的計算機軟體進行運算。分析結果顯示,記錄儀應該就在亨普希爾地區。那個地方已經搜查過了。 於是,調查員派人回到那裡重新搜索。這里到處都是沼澤,幾周過去了,在一個空地上,調查人員終於發現了它。從60公里高空墜落的、沒有外殼保護的數據記錄儀看上去竟然完好無損。
記錄儀里沒有受損的磁帶上記錄著800個、不同感測器的所有數據。資料證實,哥倫比亞號的外殼上的確有個洞,因此在重返大氣層時進入了熱氣體。此外,調查小組還推算出了破洞形成的時間,得知它早在太空梭重返大氣層之前就出現了。
一塊小公文包差不多大小的泡沫脫落一直被忽略
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發射過程中一個被忽略的插曲上。哥倫比亞號發射後82秒,航空航天局的錄像顯示,一塊泡沫從外燃料箱上脫落,撞上了太空梭。如今,調查人員想逐格分析畫面,看看災難到底是不是因它而起。不過,這並不容易。因為發射時,共有三部攝像機進行了拍攝。其中一部角度不對,另一部則畫面模糊。惟一捕捉到泡沫撞擊的攝像機遠在42公里之外,圖像不夠清晰,讓人無法分辨撞擊的位置,以及是否導致了損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委員會請來航空航天局的首席專家及火星計劃負責人斯科特·哈伯特。他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來提高畫面效果。結果,事實讓他們興奮不已。
斯科特說:「這是由17個畫面構成的一段錄像,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泡沫的大小、撞擊位置,以及它的速度。泡沫和太空梭的相對時速大約是500英里。這塊泡沫重約1.7磅,大小和一個小公文包差不多。」
這些圖像清楚地表明,泡沫撞到了太空梭的左翼前緣。這個機翼上覆蓋著一層由強化碳-碳合成的、保護性隔熱板。這種碳纖化合物既能承受攝氏零下160度的低溫,也能承受1650度的高溫。不過,這並不能增加結構的強度。那麼,一小塊泡沫是否能將這樣的隔熱板打穿呢?
一塊0.77公斤、相當於籃球重量的泡沫能擊穿太空梭的隔熱板?
航空航天局的一些管理者對此表示懷疑。計劃主任羅恩·迪特摩爾甚至公開質疑泡沫撞擊論。羅恩說:「這根本沒道理,一個小碎片竟然能成為摧毀哥倫比亞號以及全體宇航員的罪魁禍首?一定還有其他的原因。」
有一種機器就是航空界所謂的「雞槍」。它被用來測試鳥類襲擊飛機時可能帶來的威脅。哈伯特和工作人員計劃用改裝的「雞槍」,將公文包大小的泡沫射向與哥倫比亞號機翼同類型的強化碳-碳隔熱板。數據記錄儀和處理影像提供的信息表明,撞擊點最可能位於第六塊和第九塊面板之間。於是,哈伯特小組選擇了第六塊作為入手點。盡管撞擊力非常強,但卻只在第六塊強化面板上留下了一些小細紋,並沒有出現類似哥倫比亞號上的大裂口。
三周後,調查小組在分析數據記錄儀的讀數時,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從感測器被燒毀的模式中,確定了熱氣進入機翼的准確路線。洞口應出現在第八塊面板上。
哈伯特從航空航天局要來了第八塊面板。他架好「雞槍」,以正確的角度射出泡沫。
一塊0.77公斤、相當於籃球重量的泡沫塊,以每小時800公里,也就是一顆子彈的速度撞到了面板上。很快,這塊強化碳-碳面板上出現了一個直徑25厘米的洞。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航空航天局真的對哥倫比亞號機翼上的大洞一無所知?
現在,調查人員只剩下最後一個疑問了。為什麼航空航天局會對哥倫比亞號機翼上的大洞一無所知?
航空航天局在哥倫比亞號升空後一天,就知道了泡沫撞擊事件,可為什麼沒有人發現機翼上的大洞?
調查人員的發現令人不安。原來,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師們很擔心泡沫撞擊會造成影響,曾請求管理者為在軌道上運行的太空梭拍攝衛星照片,以查看機翼受損情況,但卻遭到了拒絕。
主管部門強烈要求工作人員不要再有這樣的想法。泡沫撞擊非常普遍,以前也從未出現過重大事故。但格曼發現,航空航天局的管理者不願意將事鬧大,還有另一個原因。
原來,全面調查可能會延誤太空梭飛往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進而危及整項工程。
格曼說:「按照國會頒布的法令,如果不能按時完成國際空間站任務,他們就會削減預算,中止這項計劃。因此,在進度和經費的壓力下,那位可憐的負責人只能說,『沒錯,太空梭的機翼上是有一個洞,但不會有任何影響。』他們假裝聽不到。」
-供稿/美國《國家地理頻道》
F. 哥倫比亞號和挑戰者號各死亡幾個人有個教師在哪架里她是小學教師還是初中教師
兩次失事都是7名宇航員。挑戰者號裡面有一名中學女教師麥考利夫。
「哥倫比亞」號上七名宇航員(任務編號:STS-51-L)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機組人員里克·哈茲班德(Rick Husband),男,45歲,昔日空軍中校,徳克薩斯人。1994成為宇航員,機長。
威廉姆·麥庫(William McCool),男,41歲,昔日海軍司令員,三個孩子的父親。1996年成為宇航員,機組成員。
麥克爾·安德森(Michael P. Anderson),男,43歲,出生於軍事家庭,1994年成為少數黑人宇航員之一,有效載荷指令長。
卡爾帕納·楚拉(Kalpana Chawla),女,41歲,上世紀80年代從印度移民到美國,於1994年成為宇航員,任務專家。
大衛·布朗(David Brown),男,46歲,1996年成為宇航員,任務專家。
勞瑞爾·克拉克(Laurel Clark),女,41歲,昔日海軍軍醫,1996成為宇航員,任務專家。
伊蘭·拉蒙(Ilan Ramon),男,48歲,以色列空軍中校。1997年成為以色列首位宇航員,有效載荷專家 。
「挑戰者」號上七名宇航員(任務編號:STS-107)
機長弗朗西斯·斯科比(Francis Scobee)曾是美國空軍戰斗機飛行員,後來成為一名高級飛行器的試驗飛行員,一生與危險打交道。他幽默、開朗,成為全機組的核心與靈魂。
駕駛員邁克爾·史密斯(Michael Smith),曾在美國海軍服役,擔任過戰斗機飛行員,多次獲得獎章,其中包括海軍特級飛行十字勛章和國家敢於戰斗銀星十字勛章。
宇航員朱蒂絲·雷斯尼克(Judith Resnik),在餘暇時喜歡彈鋼琴,喜歡在音樂中尋找美的享受。朱迪絲喜歡微笑,微笑中充滿對事業和生活的信心。
宇航員羅納德·麥克奈爾(Ronald McNair),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南部,在棉田的勞動中錘煉了他堅毅的性格。他夢想著到外層空間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試驗:吹奏薩克斯管。
格里高利·傑維斯(Gregory Jarvis)滿懷希望參加這次宇航旅行,他隨身帶著一面小旗子,這是他的母校巴法洛紐約州大學送給他的紀念品,他願帶著這面旗幟去開拓空間的探險。
埃利森·鬼冢(鬼冢承二;Ellison Onizuka)生於夏威夷,其祖籍是日本人。他在孩提時代總愛光著腳板在咖啡地和麥卡達美亞墓地跑來跑去。他早就夢想著有一天去月球旅行。成為飛行員後,他雄心勃勃地准備大展鴻圖。
克里斯塔·麥考利芙(Christa McAuliffe)出生於美國波士頓,在新罕布希爾州康科德中學任教。她是一位有名的社會學女教師,已婚,並育有一兒一女。按計劃她將在太空通過電視向美國和加拿大二百五十多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太空課,還將在太空梭上參加幾項科學表演,錄像後也要向學生播放,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