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漢有哪些歷史遺跡和著名景點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全稱為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簡稱為(武漢)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武漢)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等,現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北端,又稱紅樓。原是清政府於宣統元年(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咨議局"大樓。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成功,即在此組成革命軍政府,頒發了第一號布告,宣布廢除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並通電號召各省起義。
② 武漢的著名景點有哪些
1、黃鶴樓
武漢地標建築之一,來武漢的應該都知道了,可以在外面找個好點的視角拍拍照,裡面除了黃鶴樓還是個大園林,有戲曲演出,頂層視野也很好哦,門票80大洋,學生半價
2、湖北省博物館
館藏文物豐富。四大鎮館之寶:1978年出土於「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編鍾,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的地質年代距今約100萬年,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極其罕見的精品。
3、戶部巷
武漢著名小吃街,外地人想吃本地小吃比較全大概只能到這里或者找一家大點的蔡林記了,味道可以的,比較地道的都比較分散難找很費時間,首選還是戶部巷了
4、東湖風景區
東湖只有落雁景區的景好一點,就是有點偏,人比較少,其他兩個東湖的景區景比較普通,不過環湖綠道還可以,鍛煉的好地方。東湖還有磨山景區和聽濤景區,各有特色。
5、武漢長江大橋
萬里長江上第一座橋梁,還是公路鐵路雙層的。毛爺爺題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6、武漢江灘
十里江灘,「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十月份蘆葦開花後,蘆葦綿延4公里,拍照的好地方。
③ 武漢地標建築有哪些 武漢有哪些標志性的建築物
一、武漢地標建築有哪些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標建築,武漢最出名的地標建築就是武我,它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除此之外,還有古田橋、晴川閣、黃鶴樓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武漢地標建築的來歷。
一、武漢地標建築有哪些
1、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的過江通道,位於長江水道之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也是武漢市重要的歷史標志性建築之一,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橋」美譽。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1955年9月萬里長江大橋動工,這座橫跨長江的大橋對於武漢的意義並不用多加闡釋,如果說長江是這座城市的魂,那大橋就是它的根。
地址:武漢市漢陽區臨江大道19附近
2、古田橋
古田橋南起漢陽區漢陽大道,上跨漢江水道,北止硚口區解放大道;線路長3050.1米,主橋全長2953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古田橋是武漢漢江上最美的一座橋,整座橋都是淡藍色,清新文藝。很適合小仙女們前去打卡拍照,在專門的人行通道上,隨便一個角度就能拍出高質量的清新大片。
地址:武漢市硚口區
3、晴川閣
晴川閣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武昌蛇山黃鶴樓隔江相望,是武漢地區唯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跡,有「楚天第一名樓」之稱。
地址:武漢市漢陽區洗馬長街86號
④ 請問武漢大學的標志建築有哪些
一、櫻頂
教五草坪位於文理學部第五教學樓前,旁邊就是武大總圖。教五草坪很適合春遊,約幾個好友到草坪上坐坐,或是帶著狗狗在草坪上打幾個滾,或是躺在草坪上冥想。很多音樂社團也會來這里練習哦,比如櫻之音口琴社的同學就會聚在這里吹琴,已經成為了教五草坪的一道風景線。
⑤ 武漢的名勝古跡介紹
武漢名勝古跡有黃鶴樓、歸元寺、晴川閣、古琴台、古德寺等。
1、黃鶴樓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屢毀屢建,現在的黃鶴樓於1985年建成。外形雄偉壯觀、古樸典雅,是武漢市的標志建築,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而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為武漢「江城」的美譽奠定了基礎。
2、歸元寺
歸元禪寺,武漢佛教四大叢林之一,位於武漢市漢陽翠微街西端。為清順治15年(1658年)由白光法師興建。
歸元禪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庭院組成,擁有藏經閣、大雄寶殿、羅漢堂三組主要建築,佔地面積17500多平方米。北院的主要建築是藏經樓,是一座兩側五開間的樓閣式建築,高約25米,頂為大脊,魚角搬爪,飛栱飛檐,古樸玲瓏;當面為四柱通天,雙鳳朝陽,五龍戲珠。整個建築精巧壯觀,金碧輝煌。
這里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是國內收藏佛像較多的一個佛寺。
3、晴川閣
晴川閣坐落在武漢市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黃鶴樓夾江相望,是武漢地區唯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跡,也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又名晴川樓,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代詩人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有」,有「楚四名樓」之譽。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為「三楚勝境」。
該閣自創建以來,幾經興廢。現存建築是1983年依據清末晴川閣的歷史照片及遺址范圍進行復建的。復建後的晴川閣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荊楚雄風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成。整個樓閣分上下兩層,沿檐迴廊,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築台,台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
4、古琴台
又名俞伯牙台,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麓,月湖東畔,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琴師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懷,山上的樵夫鍾子期能識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視子期為知己。幾年以後,伯牙又路過龜山,得知子期已經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後人感其情誼深厚,特在此築台以紀念。
古琴台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麗,幽靜宜人,文化內涵豐富。是武漢的著名音樂文化古跡,也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文物其一。
5、古德寺
古德寺創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1921年始建現有的大雄寶殿。後來發展成為佔地兩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3600多平方米的「古德禪寺」。
寺內建築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破壞,佛教文物和宗教設施全部被毀。古德寺作為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進行了全面的修復,恢復其古樸庄嚴的原貌。
全寺的核心建築是圓通寶殿。此殿仿照緬甸阿難陀寺建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濃郁異域建築風格的、裝飾精美華麗而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寺廟,為漢傳佛教唯一、世界僅存兩座此類風格的佛教建築之一,具有重要的宗教、建築和文化歷史價值。
圓通寶殿為單層正方形,有1000多平方米,內空高16米,可容百人,其宏大寬綽也是其他漢傳佛教的大雄寶殿所鮮見的。
⑥ 最近武漢有哪些標志性建築建築
黃鶴樓(Yellow Crane Tower)
月夜下的黃鶴樓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雲水,浩盪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這里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余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楫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位於湖北省武漢市。
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它處在山川靈氣動盪吐納的交點,正好迎合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登黃鶴樓,不僅僅獲得愉快,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從而使心靈凈化。這大約就是黃鶴樓美的魅力經風雨而不衰,與日月共長存原因之所在。
武昌火車站武昌站
武昌火車站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始建於1916年,先後稱通湘門站、賓陽門站、武昌總站、武昌南站,1957年遷到現地址,1969年建成現車站。
1890年,兩廣總督張之洞提出了修築盧漢鐵路的計劃。1897年7月,漢口至灄口段開工。1905年9月,盧漢鐵路南北兩段在河南詹店車站附近接軌。1906年4月1日,盧漢鐵路全線通車,定命為京漢鐵路。1912年8月,武昌至長沙段(時稱湘鄂鐵路)在武昌鯰魚套開工。由於設計方案的變化,粵漢鐵路的起點站從鯰魚套北移到了徐家棚,但是原來在通湘門的工地也建成了火車站,稱通湘門站。通湘門站於1936年遷至賓陽門,並在解放後改名武昌南站。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後,改名武昌火車站。
武昌車站地處京廣線的中段,位於京廣線、武九線和漢丹線的交匯處,是一個以客運為主,客貨運兼營的綜合性特等車站。始建於1916年,1918年正式開通,始稱通湘門車站;1936年,通湘門車站撤消,在此基礎上建立賓陽門車站,後易名為武昌總站。1950年8月改名武昌南站;1957年更名為現名。
武昌車站為客站(包括武昌線路所)。車站轄區北起蛇山腳下的武昌線路所信號機,南至上行線進站信號機。站場設有股道11條,其中正線2條,I道739米,II道781米。站線9條。上行道岔39副,下行道岔29副,上水井109個。
車站候車廣場面積19 350平方米。候車大廳兩個和一個軟席候車室。第一候車廳(包括樓上三廳)使用面積2 957平方米,候車能力為2 464人。第二候車廳使用面積1 690平方米,候車能力為1408人。軟席候車室963平方米,候車能力為503人。
售票廳使用面積1004平方米,開設21個售票窗口並分別在省內外設立了售票營銷網點120個,實行微機聯網售票。
行包倉庫總面積為2752平方米,其中承運倉庫700平方米,可存行包1273件到達倉庫952平方米,可存行包1370件。中轉倉庫1100平方米,可存行包3300件。
1999年十月二十一日鐵路第三次大面積提速後,車站日均辦理接發列車235列,其中旅客列車109列,日均發送旅客2.2萬人,辦理旅客五萬人,日均發送行包2900件,辦理行包1.5萬件。
武昌全站現有全民合同制職工1440人。其中:幹部91人,工人1316人。男727人,女680人。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347人,中專(技校)102人,高中及其以下958人。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19人,初級60人,工人技師6人。黨員430人,團員101人。
站機關設5個行政職能科室,即行辦,勞人科,財務科,教育科和安技科。下轄八個車間,即客運,售票,行包,旅服,運轉,給水,後勤,環衛。2個公司,即博強公司,昌弘公司。48個生產組。
武昌站推出了自己的明星服務品牌:春天服務品牌。在社會上樹立了武昌車站是春天車站的服務品牌。
華中最大火車站新武昌站19日啟用
1916年1月,武昌中山路一個車站開建,當年6月就完工,始稱通湘門車站。這就是武昌火車站的前身。
歷經91載風風雨雨,滄桑變化,當年狹小簡陋的車站已成為京廣線上一座雄偉的車站,即華中地區最大的火車站——新的武昌火車站。
19日零時起,新武昌站的候車室和站台將部分投入使用。記者昨日提前赴該站進行了探訪。
新車站外形極具荊風楚韻
走到新武昌站前,發現整個車站造型和「楚王宮」相似。車站的基調為銀灰色,外牆鑲嵌著「編鍾」,更有荊楚古文化特色。在候車廳內,還有巨幅荊楚特色的石雕。
據介紹,武昌站屋頂採用的是鋼網架結構,跨度有72米,在天空中劃出條條美麗的弧線,樓頂採用的是鋁鎂錳合金面板,重量是普通彩鋼的1/3,不僅能吸音減噪,且使用壽命能達50年。
12個候車室可容納8000人
昨日上午,記者進入裝修完畢的新武昌站候車大廳,干凈整潔的大廳內有序地排放著7000把銀灰色的新式航空椅。
目前,新武昌站開通了6部自動扶手電筒梯,記者乘坐電梯抵達二樓候車大廳,通過二樓寬大的透明玻璃牆,可以看到火車進出站。
這次開通的新候車室使用面積達11600平方米,旅客進站後可根據電子指示牌前往相應的候車區。「新站房啟用後,旅客乘車就不會像以往那樣繞圈子,可從候車室乘電梯直達站台。」該站有關人士稱,新站房有12個候車室,可同時容納8000多名旅客,規模是原來的兩倍多。
春運期間,新站房的售票大廳也將投入使用,這將極大地緩解每年春運高峰期人員擁擠現象。
站台撐起「大雨傘」
以往,旅客從候車廳到站台登車途中,沒有絲毫遮擋。現在,站台無柱風雨棚已全部建成,旅客上下車可避免風吹雨淋之苦。
據了解,無柱風雨棚長486米、寬123米,外形為波浪形,以體現武漢的「江城」特色。
武昌站改擴建工程全部完工後,共有5個站台,這次開通3個站台,依據新的國際標准,站台的稱謂與以往相比有了變化,其中第一個站台為基本站台,稱為一站台;第二個站台靠西邊鐵路線的叫二站台,靠東邊鐵路線的叫三站台;第三個站台靠西邊鐵路線的叫四站台,靠東邊鐵路線的叫五站台。
這些站台平面與列車車廂高度一致,方便了老人、孩子、殘疾人等特殊旅客上下車。
從候車室到站台只需5分鍾
新武昌站啟用後,旅客購票仍需到現在的臨時售票大廳。記者從售票大廳步行至新候車廳2樓,花了約3分鍾時間。
在大廳左右兩側,各有兩部電梯,可以乘電梯直接到3樓。在3樓大廳,依次為3-8號候車室,在此候車的旅客,可以通過人行天橋直接到達各站台,十分方便。記者從5號候車室走到3號站台,不到5分鍾時間。
多處地帶「電梯代步」
哺乳室、殘疾人專用電梯,走進新候車大廳,和老站相比,感覺裡面新增的設施更加人性化。
2樓候車大廳內,主要為1號和2號候車室,以及VIP、軟席候車室。在左側還有「無障礙候車室」以及專門為帶嬰兒的母親設立的「哺乳室」。
施工方介紹,新的武昌站還採用了很多人性化設施。如從候車大廳的一樓到二樓,左右兩側均安裝電梯。而在二樓的人行天橋與站台間,也安裝自動電梯。
配套設施明年春運前完工
去年6月,武昌站改造工程啟動,總投資6億多元。據介紹,以前的武昌站是京廣線上較為「落後」的車站。經過改造後,該站一躍成為京廣線上數一數二的大型車站。
據悉,由於是部分開放,站前廣場、出站口、售票廳等還沒有完工,旅客進站乘車還是有些不便,不過預計到明年春運,新武昌站的各類設施將予以完善。包括車站廣場、區域道路、停車場等交通工程。今後,與之配套的地鐵、公交、的士將與車站直接連通,旅客進出站可實現無交叉、無障礙換乘。
鐵路樞紐地位突出
武漢鐵路局有關負責人認為,以武昌火車站改造為標志,湖北的鐵路樞紐地位更加突出。
有關人士介紹,加上正在建設的武漢火車站,武漢將擁有3個特等火車站,這在全國的城市中還不多見。
[編輯本段]武漢重新站位「九省通衢」
今天的武漢人,已經可以想像2013年的快捷新生活了。到那時,在漢十字交叉的京廣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和滬漢蓉鐵路快速通道,將全部建成通車。自武漢坐火車去全國各地,每公里時速最低200公里,最高350公里。
鐵路部門有關專家將這一指日可待的新景象,分析為武漢將成為國內少有的東西南北4個方向,都有4線鐵路進出的城市,全國樞紐地位毋庸置疑。
此前,京珠、滬蓉兩條高速公路在漢交匯,形成了武漢在全國公路交通的樞紐地位。而最新「升級版」的樞紐地位,是由京廣高速鐵路和滬漢蓉快速鐵路在漢相交構成。這是一個全新的「黃金十字架」。
2005年,國務院批准了全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計劃建設「四縱四橫」鐵路快速客運網,其中「四縱」之一的北京-武漢-廣州-深圳客運專線,和「四橫」之一的南京-武漢-重慶-成都客運專線,在武漢挽臂通過。武漢,也因此成為全國鐵路四大客運樞紐之一。
「十字架」的縱軸——京廣客運專線建成後,將使北京至廣州車程,由現在的20小時縮短至9小時。目前,該專線武漢至廣州段,已率先於2005年6月動工,明年即可通車使用;北京至石家莊段今年6月也正式開建。京廣客運專線的延伸段——廣深港鐵路廣州至深圳段,已在2005年12月開工,後年通車。香港段工程之一的深圳福田火車站,也在今年8月揮鍬動土。
「十字架」的橫軸——滬漢蓉客運專線建成後,將打通出川通道,結束湖北西部無鐵路的歷史。屆時,從上海至成都,9小時可達。目前,該客運專線的合肥至南京段,已在今年4月正式通車使用。合肥至武漢段2005年10月開工建設,將在明年通車。建設難度最大的宜昌至萬州段,也在2004年開工,計劃在明年底通車。武漢至宜昌段已開始設計中,據悉也將在年底動工,2013年通車。
快速客運,打造5小時都市圈
全國鐵路客運專線在漢交匯,鐵路部門有關專家十分興奮:「武漢將再次成為九省通衢。」
古時人們稱武漢為「九省通衢」之地,是指此地水路便利,可沿長江水道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陝,經洞庭湖南達湘桂。但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十分發達,使武漢暫時失去了溝通四方的優勢。
21世紀國家快速客運鐵路網路的建設,重新賦予武漢「九省通衢」的新價值。
據悉,京廣高速鐵路和滬漢蓉快速鐵路全線通車後,鐵路時速將從原來的每小時160公里,提高到250-350公里。以武漢為中心,500公里范圍內的長沙、鄭州、南昌、合肥等市,乘坐快速客運列車,1-2小時可達;1000公里范圍內的上海、廣州、北京等地,高速列車4小時可達,其中廣州只用3小時多。鐵路部門有關專家認為,這一中心優勢,在全國幾乎找不到第二個。
正是鑒於這樣的特殊地理位置,鐵道部將武漢規劃為全國鐵路快速客運四大樞紐之一,設立了動車車務段和綜合維修基地。
武漢由此成為真正的鐵路樞紐。鐵路部門有關專家認為,兩大客運專線逐漸成形時,武漢在全國的樞紐地位也在上升。因為4大樞紐中,北京地位不用置疑,上海、廣州的盡頭型樞紐由城市本身的經濟規模形成,不便於擴展。只有武漢是真正承上啟下的樞紐。
隨著為武廣客運專線配套的武漢火車站的建設,武漢將最終形成一城三個客運站的格局,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廣州具備這一條件。屆時,武漢站將承擔京廣客運專線客流,漢口站主要負責東西向滬漢蓉快速通道的旅客,武昌站則主要承擔貨運和普通列車任務,共同組成環形的武漢鐵路樞紐。
拓一條南北「經濟寬頻」
由交通帶來的時空距離的改變,將對區域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鐵路部門有關專家認為,從宏觀講,京廣客運專線將環渤海灣、京津唐、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等國內經濟發達區域串連起來,由交通便捷直接帶來物流與人流的加快,對中國整體經濟發展影響巨大,最終形成一條貫穿華中、華南、西南直至港澳地區,綿延近2200公里的「經濟寬頻」。
數據統計,此前的京廣鐵路是我國南北鐵路運輸通道中最繁忙的線路之一。中國西部及北部的礦產資源,大多由鐵路運往資源匱乏的東部及南部沿海。2004年,京廣線新鄉至鄭州間貨運量已達6053萬噸,單向客運量2189萬人。京廣客運專線建成後,老京廣線將主要承擔貨運任務,無疑將增大南北貨運能力。
從中觀看,以武漢為樞紐的京廣客運專線和滬漢蓉快速通道的形成,使武漢周邊1000公里半徑可以當日往返,這一優勢將直接吸引境內外跨國公司的投資目光。另方面,沿海加工製造業正在向內陸轉移,武漢地區具備原材料運輸和勞動力的優勢,發展製造業十分便利,同時龐大的人流也拉動了區域消費。
時空距離縮短,也為武漢與周邊的長沙、鄭州等市增加交流機會。目前三城間交通不算便利,武漢至兩市間乘火車至少需3-4小時,若坐客運專線,1小時即可抵達。
江漢關
漢口江漢關是一座具有希臘古典式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的建築物,由於它聳立在沿江大道直角部位,使大樓的東、北兩面展現在人們眼前,不像上海、廣州三處海關大樓那樣與左右兩邊房屋排列在一起。江漢關大樓四周的建築物均較它低得多,故江漢關特別引人矚目,既莊重且典雅。
江漢關的建立
海關是一個主權國家在邊界上執行進出國境的法令、監督貨運、徵收關稅和查禁走私等職責的行政機關。
1861年開埠前,清政府在武漢三鎮僅設有內陸關卡,如武昌的江關、漢陽的朝關、漢(口)西的宗關、漢口的漢關。漢口開埠後,內陸關卡一並撤消,建立以漢關為基礎的江漢關。
1861年3月,英國單方面公布了《揚子江貿易章程》和《長江通商章程十二款》規定:「外商商運貨到長江中上游,只需在鎮江辦備手續,即可在鎮江以上各口隨意裝卸合法商貨,返鎮江前可勿庸履行任何海關手續。」從而導致外輪蜂擁進入長江中、上游。時任湖廣總督的官文對此表示不滿。
官文遂向清廷上奏摺,請求在漢口設關。幾經周折,總理衙門大臣奕訴終於頒發札諭曰:「……至漢口地方,據該督奏稱,必須設關,自應准其建立,查驗出進各貨……」
1863年1月1日,江漢關開幕儀式在漢黃德道兵備道江漢關監督鄭蘭的出席下正式開關(在1863年1月1日前,江漢關在籌備期間,僅稽查貨物並未全行征稅,直到正式開關後,方開始征稅)。1863年1月15日,首任江漢關稅務司狄妥瑪向總稅務司赫德報到。
武漢長江大橋概況
武漢長江大橋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內,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也就是常說的龜蛇鎖大江。武漢長江大橋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築和各種裝飾,均極協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連成一體,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武漢長江隧道簡介
武漢長江隧道位於武漢長江大橋和武漢長江二橋之間,這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條穿江隧道,又稱「萬里長江第一隧道」。隧道進口位於漢口勝利街,出口在天津路建;在武昌友誼大道建進口、出口通道。該隧道總長約3630米,工程概算投資20.486億元,是一條左、右隧洞隔離的雙向4車道公路隧道,車道凈高 4.5米 ,設計車速50公里/小時。武漢長江隧道2004年11月28日開工。2006年3月開始採用盾構設備掘進,日掘進8 -10米,到武昌江邊時入地深度可達30 -40米。2008年4月19日,武漢長江隧道雙線成功貫通。2008年12月28日進行試通車,調試運行期3個月,每天運行18個小時,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為試運行期,2010年4月正式通車。長江隧道通車後,預計將分流武漢市中心城區20%左右的過江交通,將緩解長江一橋、二橋的交通壓力。
民生銀行大廈
武漢民生銀行大廈系武漢市目前最高的大樓,地下3層,地上68層,樓層總標高為249.3米,建築總高度331.3米,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米。位於武漢市漢口新華路396號,其中主樓11至66層為寫字樓, 68層為觀光層,其中9層、25層、44層、67層為設備層,地下三層,共有約128個停車位。該項目分南北兩個裙樓,包括民生銀行營業廳、宴會廳、多功能會所和網球場、證券交易所、中西餐廳、游泳池等,目前該項目是武漢市最高的甲級寫字樓,
⑦ 武漢的標志性建築物是什麼
黃鶴樓、長江大橋、長江二橋、武昌火車站、龜山電視塔......以前是把高大的、具有現代感的建築做為標志,包括商業性的建築,如晴川飯店、佳麗廣場等等,現在則習慣把一些公共建築作為城市的象徵。
⑧ 武漢大學有哪些標志性建築物
WHU地標,打卡推薦!!!
我目前武漢大學本科大二在讀,由於大一軍訓時參加了學校的定向越野項目,加上又換過兩次宿舍,武大的犄角旮旯都弄得比較清楚了。我大致按照由外及里的順序給你推薦哈!
1、武大正門(標識性景點)
武漢大學校門(牌樓)是國立武漢大學的象徵,新校門及廣場於2013年武大120年校慶之際建成。另外還有建造於1937年現存於街道口勸業場的民國老牌坊。
牌坊題字正面為著名書法家、畫家曹立庵題寫的「國立武漢大學」六字,反面為中國語言學家劉博平題寫的「文法理工農醫」六字。
2、珞珈廣場
珞珈廣場位於武漢大學文理學部第五教學樓前,東側是總圖書館,距武漢大學正門有100多米。珞珈廣場是武漢大學最大的綠色廣場,佔地面積約5.9萬平方米,其綠化面積在全國也居於首。有彎曲小路、有花有樹、有長亭、有石凳,可以小憩、放鬆
3、六一慘案紀念亭
紀念亭為紀念六一慘案死難烈士而建於1947年11月。
4、總圖書館
外人沒卡進不去,也就只能看看其外觀了,因此就不多說。
5、萬林藝術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武大新圖書館和校園中心湖之間,總建築面積6000至8000平方米,包括文化遺產陳列廳和現代藝術展覽處。可以上天台喝咖啡、小憩,還可以比較完整的看到珞珈山。這是陳東升校友捐贈的。
6、鑒湖(未名湖)
原名未名湖,一直沒有正式名稱。後武大劉以剛教授提出稱這個小湖為「一鑒湖」取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之意,後來漸漸變成了鑒湖。
7、李達像
我們的老校長了,也是武大在任時期最長的一位校長。被毛澤東贊為「理論界的魯迅」,1966年在漢逝世。
8、宋卿體育館
這里有一段故事。湖北走出的黎元洪大總統宋卿先生死後欲藏於此,被學校拒絕。後來其後人黎紹基和黎紹業投資在學校建立了這個體育館,讓他的名字留在了武大。於是名為宋卿體育館。於1936年7月竣工。
9、鯤鵬廣場
位於文理學部第二教學樓(英語自主學習中心)和宋卿體育館之間的廣場,得名於廣場中心的鯤鵬合體雕塑,碑身刻有「北溟深廣,鯤翼垂天,雲搏九萬,水擊三千」。
這里夏季有美妙的音樂會,每到畢業季是學生合影留念的必到景點。
10、櫻花大道
我們學校最有名的莫過於櫻花了(hhh)。櫻園老齋舍前著名的「櫻花大道」,是武大賞櫻的最佳地點。春天三月末四月初,櫻花沿著300米長的大道盛開。
16、半山廬(校友總會)
半山廬,又稱單身教授宿舍,位於武漢大學珞珈山北麓山腰。在1933年—1937年,來武漢大學的任教的知名單身教授住在此處。在1937年-1938年,「武漢抗戰」期間,國民政府在珞珈山開辦軍官訓練團,蔣介石親任團長,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以及國民政府的重要政要在此下榻。現為武漢大學董事會、武漢大學校友會辦公地。
17、十八棟老別墅區
原為教授別墅區,抗戰期間為日軍佔領,成了日軍高級軍官住宅。1938年周恩來與鄧穎超下榻於此19號樓,在此居住了4個月(4月至8月),此樓現已稱為武漢市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此之外,武大還有許多的名人雕塑,如李四光、李達、聞一多、張之洞等。另外,從武大凌波門出去就是一個網紅打卡地-凌波棧道,晴朗天氣看東湖景觀還是挺不錯的。要是願意跑一趟,醫學部的「白宮」、信息學部的星湖也可以去看看。
⑨ 武漢的新地標建築是在哪裡呢
更為重要的就是這個地標性建築,有效把武漢的城市景觀以及武漢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等到修建成功之後,足以給武漢增添很多的光彩。之後對武漢的宣傳工作也能帶來很大的益處,使得很多人都期望可以早日開放。同時武漢還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可以觀賞到很多的歷史古跡,值得前往留下足跡。對於武漢修建一座超高建築,將成為武漢新地標,促進經濟大發展,不知你看完後有什麼想法呢?
⑩ 武漢的標志性建築
黃鶴樓,龜山電視塔,長江第一大橋,漢陽蓮花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