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學經典書籍有哪些
1、《曾文正公全集》曾國藩號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集中體現的就在這本全集中,特別是曾國藩家書,是最重要的資料。市面上很多關於解讀曾國藩的書,對他的成功進行了很多分析,魚龍混雜,不可以全信。
曾國藩家書中,詳細記錄了他在給祖父母、父母兄弟、同僚等人的信件,有些是國家大事,更多的是家庭經營、噓寒問暖、待人接物、為學作文的事,有的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曾國藩作為朝廷大員,更是一代儒學大師,他處理這些事的態度、方法,是活生生的國學教材,很多可以給我們啟發。
『貳』 3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都有哪些
《論語》、《道德經》、《莊子》、《孟子》、《墨子》、《荀子》、《韓非子》、《孔子兵法》、《左傳》、《楚辭》、《呂氏春秋》
1、《論語》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4、《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另外三本為《大學》《中庸》《論語》)。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最早見於趙岐《孟子題詞》:「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
5、《墨子》
墨子(生卒年不詳),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2)國學經典書籍擴展閱讀
《論語》的寫作背景:
《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其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貢,他們憂慮師道失傳,首先商量起草以紀念老師。然後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
《論語》既是語錄體又是若干斷片的篇章集合體。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麼道理;就是前後兩章間,也不一定有什麼關聯。而且這些斷片的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手筆。《論語》一書,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不少次的重復的章節。
《論語》一書有孔子弟子的筆墨,也有孔子再傳弟子的筆墨,那麼,著作年代便有先後了。這一點,從詞義的運用上也適當地反映了出來,譬如「夫子」一詞,在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當於「他老人家」,直到戰國,才普遍用為第二人稱的表敬代詞,相當於「你老人家」。
《論語》中保留了一些人們對孔子師徒的批評諷刺,有的作了辯駁,有的沒有回答。其駁議辯難部分對後世很有影響,如《答客難》等設為主客問答進行辯難的小賦,都從《論語》受到啟發;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現了儒家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奮進精神的贊揚。
《古文論語》是在漢景帝時由魯恭王劉余在孔子舊宅壁中發現的,當時並沒有傳授。何晏《論語集解·序》說:「《古論》,唯博士孔安國為之訓解,而世不傳。」
『叄』 關於國學經典的系列書有哪些
經部
十三經
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禮記 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 儀禮
其他
四書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鄭氏周易 大戴禮記 韓詩外傳
易緯是類謀 易緯坤靈圖 易緯乾元序制記 陸氏易解 中庸
東坡易傳 周易正義 輕松學詩經 尚書正義 易傳
韓詩外傳 毛詩正義 泰泉鄉禮 深衣考誤 深衣考
儀禮註疏 禮記正義 周禮註疏 春秋左傳正義 大學
春秋穀梁傳註疏 孝經註疏 春秋公羊傳註疏 周易參同契 大學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論語集注 孟子字義疏證 大學問
論語註疏 孟子註疏 爾雅註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記 宋書 梁書 魏書 陳書
南史 北史 南齊書 北齊書 周書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資治通鑒 續資治通鑒 唐才子傳 貞觀政要 逸周書
古列女傳 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 荊楚歲時記 戰國策
前漢紀 後漢紀 華陽國志 東觀漢記 通典
唐會要 唐律疏議 吳越春秋 洛陽伽藍記 越絕書
前漢紀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國故事 鄴中記
三楚新錄 江南餘載 吳越備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東觀奏記 北狩見聞錄 竹書紀年 五代史闕文 官箴
平宋錄 大金吊伐錄 松漠紀聞 翰林志 高士傳
李相國論事集 赤松山志 真臘風土記 荊楚歲時記 北戸錄
岳陽風土記 溪蠻叢笑 吳中水利書 歲華紀麗譜 吳地記
平江記事 南嶽小錄 嶺表錄異 東京夢華錄 風土記
益部方物略記 游城南記 淳熙三山志 桂林風土記 朝鮮賦
南宋都城紀勝 桂海虞衡志 洛陽名園記 南方草木狀 佛國記
捕蝗考 宋朝事實 大清律例 三國雜事 史通
子部
兵書類
武經七書
《孫子兵法》 《吳子兵法》 《六韜》 《司馬法》
《三略》 《尉繚子》 《唐李問對》
其他兵書
《孫臏兵法》 《百戰奇略》 《握奇經》 《練兵實紀》 《將苑》 《何博士備論》
《三十六計》 《守城錄》 《孫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簡注》
《兵制》 《陰符經》 《太白陰經》 《歷代兵制》 《素書》 《備論》
其他子部
墨子 列子 莊子 荀子
申鑒 說苑 新語 論衡
茶經 棋經 中論 鄧子
蓋廬 人物誌 潛夫論 初學記
洛陽牡丹記 王守仁全集 四十二章經 論衡校釋
夢溪筆談 太平廣記 孔子家語 韓非子
鬼穀子 歸田錄 唐新語 公孫龍子
搜神記 搜神後記 周易參同契 山海經 校注
藝文類聚 穆天子傳 唐摭言 顏氏家訓
古畫品錄 鹽鐵論 宋高僧傳 廣弘明集
老子道德經 鈍吟雜錄 弘明集 宣室志
世說新語 金匱要略注 九章算術 呂氏春秋
黃帝內經靈樞經 黃帝內經素問 備急千金要方 傷寒論注
難經本義 神農本草經 孔叢子 抱朴子內篇
法言義疏 風俗通義 鶡冠子 齊民要術
潛夫論 范子計然 西京雜記 晏子春秋
周髀算經 朱子語類 山房隨筆 林泉高致集
吳子兵法輯佚 銀雀山尉繚子 司馬法逸文 群書治要三略
孫子略解 水戰兵法輯佚 群書治要六韜 敦煌寫卷六韜
懷王墓竹簡六韜 六韜逸文 漢墓竹簡六韜 老子集注
范蠡兵法輯佚 太公兵法 太公金匱 太公陰謀
端溪硯譜 歙州硯譜 揚州芍葯譜 橘錄
糖霜譜 劉氏菊譜 洗冤錄集 荔枝譜
高僧傳 陰符經 隨隱漫錄 畫繼
續高僧傳 方言校箋
集部
楚辭
楚辭 楚辭補注
『肆』 有哪些國學經典書籍
1《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2、《道德經》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3、《莊子》
《莊子》是莊子學派的著述總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現存《莊子》共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一般認為內篇是莊子所作,外篇、雜篇是莊周弟子及後學所作。
莊子名周,戰國中期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做過管漆園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視名利地位如糞土腐鼠。齊王慕名曾派使臣攜重金聘他為相,莊周回答,寧願在臟水溝里自由嬉戲,不願受當權者的羈絆,拒絕了聘請。
4、《孟子》
孟子,名軻,字型大小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三個不同的字型大小,字型大小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山東鄒城人。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5、《墨子》
墨子,名翟,華夏族,滕國人。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先祖是宋人。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
關於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後由其弟子收集其語錄,完成《墨子》一書傳世。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天智、陰鬼、「非命」、非樂、節葬等觀點。
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伍』 國學經典必讀書目有哪些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等。
一、《大學》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陸』 國學經典書籍
國學的分類方法其一是「 四庫全書」的分類方法,它把國學分 經、 史、 子、 集四大類。
國學經典書籍按分類有以下這些:
『柒』 經典國學書籍有哪些
經部
十三經
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禮記 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 儀禮
其他
四書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鄭氏周易 大戴禮記 韓詩外傳
易緯是類謀 易緯坤靈圖 易緯乾元序制記 陸氏易解 中庸
東坡易傳 周易正義 輕松學詩經 尚書正義 易傳
韓詩外傳 毛詩正義 泰泉鄉禮 深衣考誤 深衣考
儀禮註疏 禮記正義 周禮註疏 春秋左傳正義 大學
春秋穀梁傳註疏 孝經註疏 春秋公羊傳註疏 周易參同契 大學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論語集注 孟子字義疏證 大學問
論語註疏 孟子註疏 爾雅註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記 宋書 梁書 魏書 陳書
南史 北史 南齊書 北齊書 周書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資治通鑒 續資治通鑒 唐才子傳 貞觀政要 逸周書
古列女傳 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 荊楚歲時記 戰國策
前漢紀 後漢紀 華陽國志 東觀漢記 通典
唐會要 唐律疏議 吳越春秋 洛陽伽藍記 越絕書
前漢紀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國故事 鄴中記
三楚新錄 江南餘載 吳越備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東觀奏記 北狩見聞錄 竹書紀年 五代史闕文 官箴
平宋錄 大金吊伐錄 松漠紀聞 翰林志 高士傳
李相國論事集 赤松山志 真臘風土記 荊楚歲時記 北戸錄
岳陽風土記 溪蠻叢笑 吳中水利書 歲華紀麗譜 吳地記
平江記事 南嶽小錄 嶺表錄異 東京夢華錄 風土記
益部方物略記 游城南記 淳熙三山志 桂林風土記 朝鮮賦
南宋都城紀勝 桂海虞衡志 洛陽名園記 南方草木狀 佛國記
捕蝗考 宋朝事實 大清律例 三國雜事 史通
子部
兵書類
武經七書
《孫子兵法》 《吳子兵法》 《六韜》 《司馬法》
《三略》 《尉繚子》 《唐李問對》
其他兵書
《孫臏兵法》 《百戰奇略》 《握奇經》 《練兵實紀》 《將苑》 《何博士備論》
《三十六計》 《守城錄》 《孫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簡注》
《兵制》 《陰符經》 《太白陰經》 《歷代兵制》 《素書》 《備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