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阿昌族戶撒刀

阿昌族戶撒刀

發布時間: 2021-07-22 02:35:53

① 阿昌族戶撒刀的製作工藝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打制的刀具煉極精純,柔可繞指,剁鐵如泥,用木、皮、銀等材料配製的刀鞘也極為精美。
戶撒刀製作過程須經下料、制坯、打樣、修磨、飾葉、淬火、創光、做柄、制帶、組裝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藝最為突出,通過熱處理使刀葉的硬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如史所稱是柔可繞指,吹發即斷,剛可削鐵。採用的工具有木製風箱、鐵、泥、石混合做成的火爐,以及錘、鉗、鐵枕等。制刀時,選用保山、騰沖一帶出產的鋼材,放到爐火中反復加熱、鍛打、刮磨成刀坯後,再蘸水淬火。淬火技術要求很高,刀劍質量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淬火技術的高低,有一種薄韌可彎的背刀就是蘸水後經過香油回火,反復加工製成的。

② 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的傳承意義

在所有刀具家族中,戶撒刀以其精湛的工藝著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曾在緬甸組建過一支景頗族軍隊,每個戰士配備一把式樣特別的戰刀,叫做「戈勒卡」,在與拿破崙軍隊作戰中,戶撒刀屢立戰功,此刀即出自戶撒阿昌族名師之手。1990年,戶撒刀製作名師用自己獨特的工藝鍛造了象徵民族騰飛的「九龍」指揮刀,該刀被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指揮刀。
戶撒刀已發展出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裝飾性工藝品等三大類120多種。由於工藝精湛,戶撒刀不僅該民族視若珍寶,而且深受附近漢、傣、景頗、僳僳、藏、白等民族的喜愛。阿昌刀已走出了雲南,不僅銷往北京、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甚至還遠銷緬甸、泰國、印度等國。
但是,在外來文化和社會經濟轉型的壓力下,戶撒刀製作的傳統技藝和設備有被現代機械及原材料替代之勢,加上老藝人年事已長,後繼乏人,阿昌族戶撒刀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急需搶救和保護。

③ 柔軟可繞手指,鋒利削鐵如泥,阿昌族的戶撒刀有多厲害

眾所周知,中國少數民族有三大名刀:甘肅保安族的腰刀、新疆維吾爾族的英吉沙小刀以及阿昌族的戶撒刀。我們今天討論的主角,就是三大名刀之一的阿昌族戶撒刀。



阿昌刀在今天被視作阿昌族文化的象徵,也是各大收藏家趨之若鶩的珍品。它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刀具本身的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它承載了阿昌族人民千百年來的文化變遷。時間可能改變了阿昌族人民居住的那片土地,科技和高樓取代了慢工藝和土樓,但是阿昌族人身上那種專心做事、不驕不躁的氣質卻一直留存在他們的靈魂里。

然而由於加強社會治安的需要,近年來我國對刀具的銷售和流通愈發嚴格,戶撒刀的市場日益萎縮,甚至有逐漸退出市場的趨勢,戶撒刀製作的技藝也瀕臨著失傳的危險。

事實上,戶撒刀不僅是屬於阿昌族的文化遺產,也是整個中華民族寶貴的物質財富,如何在發展的過程中保護和傳承戶撒刀,仍然是值得我們重視的話題。

④ 戶撒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寶刀

阿昌族

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因產於阿昌族聚席的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明洪武年間,沐英西征時曾留下一部分軍隊駐守戶撒屯墾,他們將打制刀具的技術傳給了阿昌同胞,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戶撒刀工藝獨特,質地精良,鋒利耐用,有"柔可繞指,削鐵如泥"之譽,在省內外久享盛名。工匠們還喜歡在刀鞘上鐫刻"龍飛鳳舞"、"猛虎長嘯"、"東方口出"等風格多樣的圖案,並對刀柄精心鑲嵌裝飾,使之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讓人愛不釋手。戶撒刀的品種有生產生活用刀、匕茸、長刀、景頗刀、藏刀、維吾爾族刀等120多個品種,遠銷西藏、甘肅、內蒙等省區及緬甸、泰國、印度等國。

關於戶撒刀愛好的人很多,購買的人很多,描述的人很多,贊譽的人也不少,現錄一首贊美阿昌刀的詩以饗讀者,詩文這樣寫道:

雪亮的阿昌刀上,

刻著月亮——

天空的精靈;

刻著星星——

黑夜的眼睛。

你捧給我,

一腔火樣的兄弟情;

我摩抄著,

凝聚在刀鋒的愛與恨。

阿昌人說:

祖傳是明代的工藝,

遠銷青藏、美洲和日本。

我要說呵:

這是一雙勤勞的巧手鍛成,

是世界在向一個民族致敬。

我雙手接刀,

撫摸又親吻——

「 阿昌人,會打刀,

銀光閃閃心血造......」

一支激越的歌,

伴著我堅實的足跡前進。

雪亮的阿昌刀上,

耀著月亮,

閃著星星,

悶遠燃燒著我的思念呵,

日魂月魄孕育的精靈!

阿昌刀確實名不虛傳,質地可靠,阿昌人選女婿,也要看你會不會打刀。

⑤ 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的介紹

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西北部的戶撒鄉,主要集中在潘樂、戶早、隆光、相姐、明社、曼炳6個村。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因隴川縣戶撒鄉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區而得名。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5月20日,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⑥ 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的歷史溯源

據史料記載,1328年 —1398年(明洪武年間),沐英西征時曾留下一部份軍隊駐守戶撒屯墾,他們將打制刀具的技術傳給了阿昌同胞。
戶撒刀是阿昌族人智慧的結晶,其先民在唐代就掌握了鍛制和鑄造鐵器的要領,明代「三征麓川」(1441-1449)時使戶撒成為了「兵工廠」。阿昌族人吸收了漢族的兵器製造技術,形成獨特的戶撒刀鍛制工藝,明末清初走向成熟,民國年間生產達到鼎盛。

⑦ 戶撒刀講解,歷史文化。做工。民族文化

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它是因產於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戶撒刀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享有一定盛名,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戶撒刀品種繁多而且極富民族特色,有景頗族、傈粟族喜愛的背刀,有傣族、阿昌族喜愛的尖刀和砍刀,還有專為藏族打制的腰刀和長刀,以及其他民族用的菜刀和鐮刀等。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西北部的戶撒鄉,主要集中在潘樂、戶早、隆光、相姐、明社、曼炳6個村。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因隴川縣戶撒鄉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區而得名。戶撒盛產刀具,而且極富民族特色,遠銷緬甸及境內怒江以西地區,為各民族所喜愛,有景頗族、僳僳族最喜愛的背刀,有傣族、阿昌族喜愛的尖刀和砍刀,還有專為藏族打的腰刀和長刀,以及其他民族用的菜刀、鐮刀……戶撒刀工藝獨特,質地精良,鋒利耐用,有"柔可繞指,削鐵如泥"之譽,在省內外久享盛名。
相傳明代屯駐戶臘撒的軍隊中,有一部分是專門製作兵器的,他們具有較高的鍛造技術。後來,這些匠人與當地人通婚,逐漸融合於阿昌族中。阿昌人繼承和發展了明軍的冶煉和鍛造技術,生產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刀具,而且工藝越來越精湛。村寨之間分工較細,各寨有自己的名牌產品。整個戶撒地區好比一座手工業加工廠,各寨就是它的車間,各以一種產品聞名。如來福寨的黑長刀、花鋼刀,芒東寨的腰刀、小尖刀,臘姐寨的鋸齒鐮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鞘等。戶撒刀之所以經久耐用,一是選料講究,二是淬火技術掌握的好,加之刮磨的漂亮美觀,所以他們打的刀拿來隨便磨一下即鋒利無比。一些老藝人能夠把刀打製得剛柔兼備,乃至可以任意彎曲。比如一把長刀,不使用時,可像腰帶一樣圍系在腰間,需要時解下,立即自然伸直,其技藝堪稱一絕。
戶撒刀製作過程須經下料、制坯、打樣、修磨、飾葉、淬火、創光、做柄、制帶、組裝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藝最為突出,通過熱處理使刀葉的硬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如史所稱是"柔可繞指,吹發即斷,剛可削鐵"。採用的工具有木製風箱、鐵、泥、石混合做成的火爐,以及錘、鉗、鐵枕等。制刀時,選用保山、騰沖一帶出產的鋼材,放到爐火中反復加熱、鍛打、刮磨成刀坯後,再蘸水淬火。淬火技術要求很高,刀劍質量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淬火技術的高低,有一種薄韌可彎的背刀就是蘸水後經過香油回火,反復加工製成的。
花鋼背刀採用紅、白鐵皮和青鋼混合打制面成,具體為紅鐵皮一層,白鐵皮一層,疊起,然後燒化鐵皮的表面讓它們粘成一塊鐵條,刀口背上加青鋼,打成刀型後,把它鏟白,磨光滑,刀面上就呈現出紅、白、青三種顏色,花鋼背刀由此得名,花鋼背刀刀體美觀,刀口鋒利,深受滇緬邊境各族男子青睞,既是顯示英武的裝飾品,也是農業耕伐木的生產工具和防身武器。藏刀寬而厚,工藝精巧,長短不一,部分刀把上鐫刻有"猛虎長嘯","飛燕迎春"等精製花紋,藏族人民配掛在身上是一種裝飾品。
阿昌族人民不僅擅長打刀,也非常愛刀。每家至少有把長刀。青年男子結婚時,總是要身背長刀,方顯得英姿勃勃。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戶撒刀長短不一,有生產用刀、生活用刀、狩獵者護身用的長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數十個品種。如今阿昌族利用精湛的冶鑄和鍛造技術,生產出的刀具越來越精。製作刀具的村寨之間形成了較細的分工,各寨都有自己的名牌產品。整個戶撒壩好比一座手工業加工廠,各寨就是它的車間,各以一種產品聞名,如來福寨的黑長刀、花鋼刀,芒東寨的腰刀、小尖刀,臘姐寨的鋸齒鐮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李芒寨的加工銀刀。
戶撒刀已發展出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裝飾性工藝品等三大類120多種。由於工藝精湛,戶撒刀不僅本民族視若珍寶,而且深受附近漢、傣、景頗、僳僳、藏、白等民族的喜愛。如今,阿昌刀已走出了雲南,不僅銷往北京、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甚至還遠銷緬甸、泰國、印度等國。

⑧ 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5月20日,戶撒刀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戶撒刀王」項老賽入選國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人代表。「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進一步得到有效保護,即將失傳的「七彩刀」工藝得到恢復與傳承。目前,戶撒阿昌族鄉11個村委會中有6個均從事戶撒刀製作,從業人員達560餘人。
阿昌族的鐵器加工一般就以家庭為單位,分工也比較細致,各家都有自己拿手的產品,還刻上不同甘共苦的記號以示區別。在過去,下芒東寨的尖刀,來富寨的長刀,海南寨的犁頭,曼旦新寨的背刀,潘樂村的鋸齒鐮刀,芒東寨的鋤頭,戶拉寨的刀鞘,曼畫寨的馬掌,都形成了專一化的分工。打制技術大多是家裡祖輩父子相傳,不傳外人。他們平時跟其他人一樣務農,在家閑時才拿起錘子、鉗子、以副業補貼家計。就是這家家戶戶的副業,形成了戶撒鄉的主要產業,戶撒也因此而著名。
一把好的阿昌「戶撒刀」,從選料到成型,無處不傾注著工匠們的心血,他們繼承了阿昌族幾百年來的傳統工藝,又對刀具的製作不斷創新,他們嚴格選料,精心製作,刀具一般都採用上好的彈簧鋼、炭素鋼等;鞘和柄,也選用好材,下料前仔細琢磨,量材使用。鍛造時大錘、小錘、鉗子配合默契,邊燒邊鍛。每種刀具的形狀、厚薄、長短、寬窄都力求恰到好處。淬水時,十分講究火候、水質,使刀刃硬度適中,鋒利耐磨;接下來還要精心修飾、打擦、裝配。高檔的刀葉上都要刻上「雙龍抱柱」或「二龍奪寶」等圖案,配上銅鞘、銅柄,使之金光閃耀,光彩奪目。
漂亮的阿昌刀,在歷史滄桑的洗禮中,不僅融匯著各族人民對它的愛戴與贊美,也傾入了阿昌族人民恨與愛的情感。至今,阿昌族選女婿也要看他會不會打刀。阿昌刀,以其精湛的藝術著稱於世,在社會化、機械化生產程度較高的今天,在所有的刀具家族中,它仍然是一顆閃亮的民族瑰寶。

⑨ 阿昌族戶撒刀的介紹

戶撒刀,因出自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居住在戶撒鄉的阿昌族群眾,鍛制發具的技術,代代相傳,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民族民間的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