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過計算各種比率指標來確定經濟活動變動指標的分析方法。比率是相對數,採用這種方法,能夠把某些條件下的不可比指標變為可以比較的指標,以利於進行分析。比率指標可以有不同的類型,主要有三類:一是構成比率;二是效率比率;三是相關比率。
(1)構成比率
構成比率又稱結構比率,它是某項財務指標的各組成部分數值占總體數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與總體的關系。其計算公式:
構成比率=某個組成部分數值/總體數值*100%
(2)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是以某個項目和與其有關但不同的項目加以對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關經濟活動的相互關系。
2.趨勢分析法又稱水平分析法,是通過對比兩期或連續數期財務報告中的相同指標,確定其增減變動的方向、數額和幅度,來說明企業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的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分析引起變化的主要原因、變動的性質,病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趨勢分析法的具體運用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重要財務指標的比較;二是會計報表的比較;三是會計報表項目構成的比較。
趨勢分析法注意以下問題:第一,用於進行對比的各個時期的指標,在計算口徑上必須一致;第二,剔除偶發性項目的影響,使作為分析的數據能反映正常經營狀況;第三,應運用例外原則,對某項有顯著變動的指標作重點分析,研究其產生的原因,以便採取對策,趨利避害。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據分析指標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
因素分析法具體有兩種:一是連環替代法;二是差額分析法。
(3)連環替代法
連環替代法是將分析指標分解為各個可以計量的因素,並根據各個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順次用各因素的比較值(通常即實際值)替代基準值(通常即標准值或計劃值),據以測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
(4)差額分析法
差額分析法是連環替代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是利用各個因素的比較值與基準值之間的差額,來計算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
財務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包括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三種。這三種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比率分析方法應用最廣
⑵ 如何做好經營分析崗位
首先,要有明確的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和目標。如果沒有清晰的企業級的經營理念、思路和方略,經營本身就是一團糟,象無頭蒼蠅一樣,東一榔頭西一棒,經營分析還有什麼意義呢?反而是對企業資源的一種浪費。
其次,要有高素質的分析人員。人是任何一項活動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經營分析也不例外。經營分析不同於做報表,羅列數據,而是從數據到知識的轉化活動,是一項具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工作。要做好經營分析工作,一方面,要求分析人員要具有相當的業務能力,能深刻理解公司的發展戰略、具有全局的眼光,深刻理解公司各種經營及財務指標的真實內涵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另一方面,要求分析人員要有相當敏捷、嚴密的思維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把握事物本質和關系的能力。這對人員要求是相當高的,也是企業包括我們公司比較欠缺的。
其三,要有較好的輔助支撐。這主要是對經營分析系統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系統最大程度地在內容上貼近業務需求,另一方面要求系統在展現形式上便於分析人員使用。但值得指出的是,沒有任何一個系統,是能夠離開其內容而獨立存在的,業務層面的思路決定了系統建設的思路,如果在分析的內容方面思路不清楚明確,就會造成系統建設的無所適從與混亂。
最後,要對分析結果有恰當的評估和使用。一方面是評估,我們往往可以看到某些部門的一些分析報告,停留在表象就事論事尚且不論,而且邏輯相當不嚴密,顯然這樣的分析結果沒有經過科學的評估,使用這樣的分析結果,可能不但不能對公司的發展有益,反而有害。另一方面,一個分析結果再科學再有用,如果不能恰當地使用,也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甚至也可能產生危害。
⑶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都包括哪些方面
企業經營分析的六個切入點:
1、企業籌資分析
2、企業投資分析
3、企業生產經營成果分析
4、企業成本分析
5、產品盈利分析
6、財務分析
⑷ 什麼是經營分析
經營分析是利用會計核算、統計核算、業務以及其他方面提供的數據信息,採用一定分析方法,依靠計算技術,來分析經濟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從而加強對企業運行情況的把握,監控運行過程的問題,發現商業機會以及提煉經營管理知識,以便充分挖掘人力、物力、財力潛力,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活動,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門經營管理科學和活動。
可見經營分析是一個從數據到信息再到知識的轉化過程,是一項較為完整從技術到管理的活動。而單純將其定位為一項技術工作,這樣的認識是相當有害的。經營分析工作的主體是企業分析人員,客體是相關的數據和信息,目標是為經營活動決策提供支持,最終目的是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從而使公司的運行達到預定的目標。
經營分析的主要內容
1、預測新產品的市場銷售額和可能的生命周期;
2、預測新產品可能的市場價格和開發新產品總的投資費用及其風險程度;
3、對新產品預期的經濟效益做出綜合性的分析和評價。
而且產品、產品的定位策略、廣告、定價、品牌的確定、包裝以及預算水平等,都要在市場測試過程中評估。通過試銷,一方面可以改善產品的品質;另一方面能幫助企業制定出有效的營銷組合方案。
⑸ 企業經營分析主要包括哪幾方面
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析:
1、資產負債表分析
主要從資產項目、負債結構、所有者權益結構方面進行分析。資產主要分析項目有:現金比重、應收帳款比重、存貨比重、無形資產比重等。負債結構分析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等。所有者權益結構是分析:各項權益占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重,說明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及所有者的權益構成。
2、利潤表分析
主要從盈利能力、經營業績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增長率等。
3、現金流量表分析
主要從現金支付能力、資本支出與投資比率、現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指標主要有:現金比率、流動負債現金比率、債務現金比率、股利現金比率、資本購置率、銷售現金率等。
(5)經營分析擴展閱讀
財務報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進行的,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點,也有共同的要求。從企業總體來看,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企業權益的結構,估量對債務資金的利用程度。
2、評價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分析企業資產的分布情況和周轉使用情況。
3、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企業利潤目標的完成情況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變動情況。
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內容互相聯系,互相補充,可以綜合的描述出企業生產經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以滿足不同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基本需要。
其中償債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穩健保證,而營運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物質基礎,盈利能力則是前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也對前兩者的增強其推動作用。
我國企業目前的生存環境變得非常復雜,特別是在企業數量非常多的前提下,要想在有限的市場中獲得優勢,就必須要重視企業的內部管理,特別是對於財務報表的分析。
財務報表能夠給企業管理者提供關於企業長期以來各類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會計信息,給企業的戰略發展決策提供必要的基礎資料支持。但目前很多企業還不明白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在決策過程中不能充分的利用報表中的信息,提高的決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