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是什麼
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是什麼?十八屆三中全會,是繼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大門」後,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又一次全局意義上的戰略性深化和革命。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不僅是改革開放35年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的實踐和創新的結果,更將是新時期「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躍升至「制度自信」新境界的現實來源和指導綱領。全面深化改革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堅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堅持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識、注重深化改革的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各項改革;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把全社會的力量更好凝聚到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和工作部署上來。
Ⅱ 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是指什麼三中全會是什麼意思
你好,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全稱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黨章規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召開的這次大會就是」十幾大「,這次會議要進行換屆。這五年內,每年召開一到兩次(也可以視情組織召開)一次中央候補委員以上參加的會議,這次會議就是」全會「,第」幾「次召開,就是」幾「中全會。現在是建國六十年,黨的會議從1921年一大開始計算的。1921年建黨後在嘉興南湖召開的一大,1922年召開的二大,1923年召開的三大,1925年在莫斯科召開的五大,之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會議制度並不完善,尤其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前,都是根據形勢決定何時召開。建國後,尤其是文、革期間,黨的會議制度遭到破壞。一直到1977年的11大,才決定每5年召開一次全國黨代表大會,並寫入黨章予以確立。
Ⅲ 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有什麼區別
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有什麼區別:
1、會議名稱不同,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簡稱,黨的十八大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簡稱。
2、會議時間不同,黨的十八屆三種全會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黨的十八大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
3、參會人員不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參會人員為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層同志、專家學者。黨的十八大參會人員為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由中央確定的黨的十八大代表。
4、會議內容不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最主要的內容為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黨的十八大主要是舉產生了新一屆的中共中央領導層,包括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為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機關,每5年舉行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中央委員會認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級組織提出要求,全國代表大會可以提前舉行;如無非常情況,不得延期舉行。職權是:討論和決定重大問題;修改黨章;選舉中央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Ⅳ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全文)
1、《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所有大型網站上都有。
2、(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204人,候補中央委員169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黨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層同志和專家學者也列席了會議。
3、公報全文,見〈網路文庫〉--《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全文)》:http://wenku..com/link?url=Vq5vy6yEk0EVQ9CMEb-sZtkjUUSkS_k4KdzvIrRcM2Xv3IHS9M1s-sMx9HnoSm3lQi_
Ⅳ 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八大的區別
一、會議召開時間不同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十八大)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
二、與會人員不同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共有中央委員204人、候補中央委員169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有關方面負責同志、黨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層同志、專家學者出席。
十八大與會人員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共227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
三、會議內容不同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
十八大選舉了新一屆的中共中央領導層,包括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Ⅵ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其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2、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
3、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4、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6)18屆三中全會擴展閱讀
從歷史的角度看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制度變革和體制創新上。全會在一些基本制度和理論問題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如首次定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更加明確強調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同等重要性;提出「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特別提出了「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建立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制度、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制度、股票發行注冊制度、權力清單制度、官邸制、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等等。這些重大突破,鞏固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豐富和完善了社會主義理論,對個人、社會、國家和世界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Ⅶ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作重要講話。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204人,候補中央委員169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黨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層同志和專家學者也列席了會議。
(7)18屆三中全會擴展閱讀:
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認為,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現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開局。
全會高度評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認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Ⅷ 十八大三中全會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會議主要內容: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體制改革要點:
一、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其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政治體制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
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三、文化體制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四、社會體制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五、生態文明體制
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參考材料】網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