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把梳子賣給和尚

把梳子賣給和尚

發布時間: 2021-07-20 01:05:47

Ⅰ 求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完整版.

鏈接:

提取碼:uni9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簡介:

《把梳子賣給和尚》是2006年10月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光宇。

Ⅱ 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方法例舉10種

寫作思路:把梳子對他有益的方面寫下來。

1、和尚大多懷慈悲之心,買來會贈予窮苦百姓。

2、像蘇曼殊,買來贈一把自己的師傅。

3、把和尚關起來,對他說:「你不買梳子,你就不要出去了。」買梳子的和尚想要自由,所以他就心甘情願地買啦。

4、有才的和尚可以自己在梳子上作詩作畫,他當然願意買咯。

5、梳頭可以活血絡筋,和尚也希望自己長命百歲的。

6、有個人人對和尚說:「你只有拿梳子和我交換,才能得到這本經書。」結果可想而知。

7、喜歡收藏梳子的和尚,估計起碼有八九來種不同風格的梳子,和尚的生活太清規了,也許能在梳子里找到樂趣。

8、一次冬天大雨澆濕了所有木材,剛好有個路人在賣木梳,和尚買了一大堆:「取取暖。」

9、萬一一把梳子里藏著機密,和尚肯定會千方百計想弄到的。

10、和尚在下山的路上,遇見一人:「你能買我的梳子嗎,我兒病重。」和尚買梳子的前提是和尚要有錢。

選購梳子的8原則:

1、梳具設計要堅固耐熱,柔軟有彈性、不扎手。

2、發梳要易梳理及捲曲秀發而不傷膚質。

3、不會產生靜電。

4、梳齒圓頭勝於尖頭,更能不傷秀發。

5、梳毛毋須過密,梳發時才不會損害發絲。

6、選購發梳時要多試多比較,可在手背上用平常梳頭的力度試驗,如感覺有尖銳不舒服感,則不要選用。

7、最好多備幾把發梳,方便梳理不同的發式。

8、常保持發梳的清潔,先清理附著於刷上的發絲,將梳毛浸在溫肥皂水內輕搖數分鍾,然後揮走過量水分,將梳毛向下置於毛巾上自然風干,不要讓木梳長時間濕水。

Ⅲ 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需要結構化的思維過程,具體如下:

「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這個問題里,隱藏的幾條假設是:

1、賣的產品是梳子,生發劑、發卡、帽子都不在考慮范圍內;

2、目標客戶是和尚,對,就是想的那種最不可能的和尚,暫且鎖定附近那所XXX寺廟里的光頭和尚;

3、目標客戶需要完成的動作是買,掏錢購買,不是免費獲得,也不一定是要使用梳子。

搭建層形結構的步驟是先以背景為開頭,畢竟對方多少有不熟悉的背景信息,在TA有了一定了解之後,指出當前形勢已經出現的變化,這將指向你將給出的核心建議,最後呈現核心思想。

(3)把梳子賣給和尚擴展閱讀

可以使用以下對話就讓和尚買下梳子:

背景介紹:方丈啊,您好,我注意到貴寺廟的香客女性居多,都有頭發(咳咳,這句雖是廢話,但對現有信息達成共識還是很有必要的),廟里經常接收香客們的饋贈,也沒有給過任何回饋。

形勢變化:現在吧,寺廟業務也不好做了,各個山頭的廟宇越來越多,同行競爭開始激烈。聽門口的小和尚說,最近三個月,來廟里燒香的人明顯減少了30%,數量還在繼續往下掉。

核心建議:我看啊,你們應該買一批梳子,刻上「積善梳」和寺廟LOGO,對每天前來的香客贈送梳子作為禮物,香客們拿回去不僅可以自用,還可以拿來送人。這個方式既能使香客數量提高50%,還能擴大寺廟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新人前來。您覺得怎麼樣?




Ⅳ 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

這是奇妙公司創業之初發生的一個故事。為了選拔真正有abc效能的人才,公司要求每位應聘者必須經過一道測試:以賽馬的方式推銷100把奇妙聰明梳,並且把它們賣給一個特別指定的人群:和尚。這道立意奇特的難題、怪題,可謂別具一格,用心良苦。
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懷疑:把梳子賣給和尚?這怎麼可能呢?搞錯沒有?許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還是有甲、乙、丙三個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戰……一個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匯報各自銷售實踐成果,甲先生僅僅只賣出一把,乙先生賣出10把,丙先生居然賣出了
1
000把。同樣的條件,為什麼結果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公司請他們談談各自的銷售經過。
甲先生說,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無數次和尚的臭罵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撓,終於感動了一個小和尚,買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把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的頭發都吹亂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說:「蓬頭垢面對佛是不敬的,應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頭。」住持認為有理。那廟共有10座香案,於是買下10把梳子。
丙先生來到一座頗富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剎,對方丈說:「凡來進香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剎應有回贈,保佑平安吉祥,鼓勵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字,然後作為贈品。」方丈聽罷大喜,立刻買下1
000把梳子。
公司認為,三個應考者代表著營銷工作中三種類型的人員,各有特點。甲先生是一位執著型推銷人員,有吃苦耐勞、鍥而不舍、真誠感人的優點;乙先生具有善於觀察事物和推理判斷的能力,能夠大膽設想、因勢利導地實現銷售;丙先生呢,他通過對目標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膽創意,有效策劃,開發了一種新的市場需求。由於丙先生過人的智慧,公司決定聘請他為市場部主管。
更令人振奮的是,丙先生的「積善梳」一出,一傳十,十傳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於是,方丈再次向丙先生訂貨。這樣,丙先生不但一次賣出1
000把梳子,而且獲得長期訂貨的優異成果,實現了營銷工作的最優化和最大化。而對於公司而言,最大的收獲還不是訂貨單,而是丙先生這位創建非常之功的非常人才啊。
董卓說:「你們知道嗎?那位丙先生就是我呀!我在奇妙公司做了8個月的市場部主管之後,就榮升為公司的總經理,並親自負責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工作。我始終牢記著,我是從一個推銷員起步,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同時我也知道,世界上70%的老闆都曾經做過推銷員。我相信,一個具有abc效能的推銷員應該有足夠的能力,把任何商品賣給任何人。我相信,在你們中間將產生這樣優秀的推銷員。」
劉備有些害羞地舉手問道:「董總,您的這個abc理論呀,assertive和beautiful都還能理解,可是要做到creative好像很難的吧?」
董卓說:「要說難它就難,要說不難它就不難。我教大家兩手絕招。第一招,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琢磨顧客在什麼情況下會購買我們的產品。第二招,要學會牽引顧客的『牛鼻子』。」
同學們說:「對呀,只有牽住了牛鼻子,牛才會乖乖地跟著走。否則,不管拉牛耳朵還是拽牛尾巴,都不可能讓牛聽話的。」
董卓笑道:「大家只要用心領悟了這兩手絕招之中的奧妙,往後想怎麼創意就怎麼創意,怎麼創意都會讓你得意。」

Ⅳ 怎樣把一把梳子賣給和尚

來到一個寺廟賣梳子,和尚說,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個和尚說了一番話,卻賣出了一萬把梳子。

他告訴和尚,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備之物,經常被女香客帶是在身上,如果大師能為梳子開光,成為她們的護身符,既能積善行善、又能保佑平安,很多香客還能為自己的親朋好友請上一把;

保佑平安,弘揚佛法,揚我寺院之名,豈不是天大善事?大師豈有不做之理?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大師雙手合十,施主有這番美意, 老衲豈能不從?

就這樣,寺院買了一萬把,取名「積善梳」、「平安梳」,由大師親自為香客開光,竟十分興隆。當然,開光所捐的善款也不菲啊!

(5)把梳子賣給和尚擴展閱讀

1、銷售人員沒能將顧客利益放在首位;

2、營銷觀念應該是先有需求,進而根據需求研發生產產品,銷售產品,和尚肯定不是梳子的目標人群,我們沒必要花精力讓和尚購買。

3、銷售人員應該實事求是,要把眼光放的更遠,要和尚買了你的梳子,你必然要誇大梳子的功效,增加了和尚的期望值,將來梳子沒有你講的那麼好,和尚的不滿意一定會大大影響產品品牌的影響力。

4、銷售人員要為社會做貢獻,就應該把產品銷售給真正需要的人,而且要將性價比特別高的銷售給顧客,只有這樣才能為人類做了更大貢獻,從而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否則,只能是為社會傳遞負能量。

Ⅵ 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經典營銷案例)

來到一個寺廟賣梳子,和尚說,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個和尚說了一番話,卻賣出了一萬把梳子。

他告訴和尚,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備之物,經常被女香客帶是在身上,如果大師能為梳子開光,成為她們的護身符,既能積善行善、又能保佑平安,很多香客 還能為 自己的親朋好友請上一把,保佑平安,弘揚佛法,揚我寺院之名,豈不是天大善事?大師豈有不做之理?阿彌陀夫,善哉!善哉!大師雙手合十,施主有這番美意, 老衲豈能不從?

就這樣,寺院買了一萬把,取名「積善梳」、「平安梳」,由大師親自為香客開光,竟十分興隆。當然,開光所捐的善款也不菲啊!

(6)把梳子賣給和尚擴展閱讀

一個正常的商業模式,是在產品誕生之前,就要確定目標用戶,然後根據目標用戶的需求,確定商品的功能設計、價格、渠道等方面。營銷要做到產品之前。而這個案例,先確定產品再確定用戶,怕是清朝才有的商業模式吧。

營銷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銷成為多餘。營銷的目的在於深刻地認識和了解顧客,使產品適合它們的需要,從而形成產品的自我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