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祭英烈

祭英烈

發布時間: 2021-07-19 06:00:50

⑴ 網上祭英烈怎麼留言

尊敬的烈士們,是你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幸福的生活,雖然你們犧牲了自己,但你們的英勇無謂讓我們永遠銘記在心中。

⑵ 怎樣在文明網上祭英烈

搜索文明網

⑶ 怎樣網上祭奠英烈

登錄國家公祭網進行線上祭奠
「國家公祭網」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新華網共同籌辦,包含中、英、日三種文字版本,於2014年7月6日正式上線。
2014年12月13日,「國家公祭網」還將增加俄、法、德、韓四種語言文字版本。
為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二戰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造成的深重災難,2014年2月底,中國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符合國際慣例、順乎國內民意的決定,受到了國內外輿論的一致好評。2014年12月13日,第一次國家公祭將在南京舉行。
設立「國家公祭網」旨在進一步普及國家公祭相關知識,將對死難同胞的紀念常態化,方便全球華人及愛好和平的國際友好人士隨時隨地了解史料信息、悼念死難者,在提醒世人不忘歷史教訓的同時,進一步向世界傳遞國人反對戰爭、珍愛和平的理念。
公祭網設計以血紅、黑色與白色等三種色調為主,凸顯了對死難者的哀思與祭奠。網站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根據對象的不同,中文版主要分為公祭資訊、海外公祭、在線公祭、公祭迴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識和網上史料館等七大板塊。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為在線公祭、公祭資訊、公祭知識、論壇互動等四大板塊。
作為「國家公祭日」的重要依託,公祭網無論設計框架還是內容分類,均體現了權威性、即時性、學術性、國際性、知識性與互動性。權威性,即公祭網由新華網承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負責內容把關;即時性,即隨時發布相關新聞,並對重點新聞進行評論;學術性,即搜集整理各類以日軍侵華歷史、南京大屠殺歷史為主題的專家言論、名人觀點、學術論著等;國際性,即設計內容針對全球網民,既有多種文字版本,又按不同地區設立了公祭區域,如港澳台公祭、東南亞公祭、歐洲公祭、非洲公祭等;知識性,即公祭網本身承擔了國家公祭知識的普及功能,設有專門板塊介紹何為公祭、為何公祭等。
媒體報道,自國家公祭網上線以來,不少網友前去在線緬懷先烈,寄託哀思。截至2014年07月7日17時30分,網站上線不足兩天,已有505136人通過點燭、獻花、敲鍾等形式參與祭拜,發表祭文、詩詞、楹聯共1568篇。網路「國家公祭網」相關網頁1117萬多個,相關微博閱讀超30萬次。通過國家公祭網進行祭拜的網民數量一直在持續增加。

⑷ 網上祭英烈的網上祭英烈專欄

宣城新聞網訊 由中央文明辦主辦,中國文明網、中國網路電視台和中國未成年人網承辦的「網上祭英烈」網路簽名寄語活動,在清明節前夕正式啟動。2013年3月29日,績溪縣龍川小學組織高年級學生在在電腦室開展了「網上祭英烈」活動。他們打開中國文明網、央視網頁,用點擊滑鼠向烈士鞠躬、獻花,表達對先烈的哀思。學生還在留言欄里撰寫留言表達對革命先烈誠摯的敬意和深切的懷念。
邯鄲市文明辦、邯鄲市教育局等聯合下發通知,在清明節期間將組織廣大未成年人參加「網上祭英烈」活動,通過網上祭拜、獻花、留言等方式,祭奠先烈,表達哀思。同時,邯鄲市文明辦要求各縣(市、區)積極組織開展2013清明節主題活動,引導人們在緬懷先輩的情懷中弘揚文明新風。
中國文明網和央視網已設計專門頁面並在顯著位置開設了「網上祭英烈」欄目,全市未成年人可登錄2d回憶網、中國文明網或中國清明網等其它網站,在網上進行祭拜,撰寫感言體會。活動期間,中國文明網將每天刊出精彩寄語,並動態顯示全國各地參與人數。活動時間為2013年3月26日至4月15日。

⑸ 網上祭英烈的基本簡介

為引導廣大未成年人積極參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繼承弘揚革命先烈優秀品質,開展「網上祭英烈 」活動。
通過組織未成年人網上祭英烈,引導孩子們緬懷先輩,教育他們牢記歷史,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激發廣大未成年人的愛國主義熱情,有利於繼承弘揚革命先烈優秀品質。
在廣大未成年人中精心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入進行革命歷史和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改革開放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引導學生增強愛國之情,樹立報國之志。引導他們從熱愛家庭、建設家鄉做起,從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做起,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和濃厚愛國情感。

⑹ 怎樣中國文明網網上祭英烈留言

英勇奮斗的戰士們,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你們用犧牲換來的,你們為國捐軀的精神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你們也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希望我們長大以後能成為國家有用之人。我們向您敬禮。

⑺ 網上祭奠先烈怎麼去祭奠

先打開瀏覽器,然後打開官網,最後面對網頁進行祭奠即可。

⑻ 網上祭英烈的介紹

緬懷先烈,好好學習,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有了這些先烈們,是他們的奉獻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盛世,是他們讓我們牢記歷史,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激起了我們的愛國主義熱情。所以我們應該緬懷他們。

⑼ 網上祭英烈的海口學生網上祭英烈

海口市龍華區教育局、團區委、區婦聯、全區各中小學校:為貫徹落實海文明聯〔2013〕5號文件精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根據中央文明辦、省文明委和市文明辦文件精神,在2013年清明節期間繼續組織我區廣大未成年人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活動目的突出立德樹人,以清明節為契機,以網路簽名寄語為載體,充分挖掘運用重要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生動形象地進行「中國夢」學習教育,引導我區未成年人慎終追遠、緬懷先輩,銘記革命先烈光榮事跡,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學習懂得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道理,不斷增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成長成材。
二、活動內容1、組織未成年人了解民族傳統文化、學習祖國歷史、學習英模事跡、弘揚「23年紅旗不倒」的瓊崖革命精神,在網上向先賢先烈鞠躬獻花、抒寫感言寄語。2、廣泛開展以歌頌、描繪和放飛「中國夢」為主題的徵文演講、詩歌朗誦、主題班隊會、團日活動,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活動,製作「清明」節日小報,擴大網上活動效果。三、活動時間3月26日至4月15日。四、活動安排1.開設活動專欄。海口網、海口文明網設計專門頁面,在首頁顯著位置開設「網上祭英烈」欄目,中國文明網聯盟和央視網、中國未成年人網、中國校外教育網、未來網、中國家庭網、全國網上家長學校鏈接。2.組織簽名寄語。3月26日至4月15日,區教育局要組織我區各中小學校未成年人登錄中國文明網參與網上祭拜,撰寫感言體會,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活動期間,中國文明網會顯示各地各校參與人數。3.開展祭掃活動。按照就近就便、形式多樣原則,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活動,區教育局要組織各中小學校未成年人到革命戰爭紀念地、重大戰役發生地祭奠宣誓,到烈士陵園、烈士墓地獻花、培土、清理雜草,以實際行動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感恩懷念,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立志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五、工作要求1、高度重視。各相關單位要把「網上祭英烈」活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廣泛開展「中國夢」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組織未成年人參加活動,引導他們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光榮傳統,增強心向黨的意識,激發愛國主義情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遠大理想,從小立志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2、精心組織。區文明辦要主動協調教育、共青團、婦聯等單位,依託各級「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聯系點、鄉村學校少年宮和家長學校等工作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廣大未成年人踴躍參與。要加強宣傳報道,為活動開展營造濃厚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