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夜晚十點半

夜晚十點半

發布時間: 2021-07-19 03:29:41

『壹』 晚上十點半都不睡覺算熬夜嗎

按照專家說的,科學睡眠時間是晚上10點,需要達到深度睡眠,也就是9點半也要睡了,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要不超12點,都不算熬夜,每個人有自己的理解吧,小孩正在長身體,所以最晚9點就要睡了,老年人本身睡眠質量差,雖然睡得早但醒得早還起夜,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天能睡7個小時就不錯了。

『貳』 晚上十點半是古代的幾更

晚上十點半是古代的二更。

古時辰劃分:

子時:二十三點到一點。

丑時: 一點到三點。

寅時:三點到五點。

卯時:五點到七點。

辰時:七點到九點。

巳時:九點到十一點。

午時:十一點到十三點。

未時:十三點到十五點。

申時:十五點到十七點。

酉時:十七點到十九點。

戌時:十九點到二十一點。

亥時:二十一點到二十三點。

『叄』 晚上十點半之後還有什麼特殊的時間點

半夜兩點半。

『肆』 晚上十點半是古代的幾更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更,是古代人夜間用來計時的單位。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
晝夜時辰

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春分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晝長,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乃相反。

晝夜的劃分方法

中國傳統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晝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來表示,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這樣,每個時辰相
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如巳時相當於9時到11時。那時候,白天靠測量太陽的影子,夜晚
用漏壺(計時工具)滴水測時。但這不是最早的測時法。在這以前,如下表的俗稱所反
映的情況。表內的俗稱,是指十二時辰在古代的一種通俗叫法。這種俗稱,就是中國古
人藉助一些自然特徵和生物特徵來計時的。「雞鳴」「人定」,藉助於半夜雞叫和人入
夜睡覺的特徵。「食時」「晡時」,藉助吃飯時刻表示時間。古人一日兩餐,早飯在日
出以後,隅中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食時」;晚飯在「日昳(太陽偏西)以後,日
入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晡時」。其餘八個時間以太陽位置為主要特徵來命名的。
由於季節的不同,具體的時間差竟達兩小時,因此後來被十二地支計時所替代。

另外,中國古代還有報更(又叫打更)的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相當於現代的
晚上7點到9點為一更,9點到11點為二更,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1點到3點為四更
,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

在歐美國家,以一晝夜分為24小時,每小時分為四刻,又可分為60分,每分為60秒
計算。由於計時器即鍾表僅有12小時,只合一晝夜之半,於是以上午下午來辨別,以夜
12時(下午24時)正,為0時,夜(上午)1時為1時,以正午12時為12時,下午1時為13
時,下午6時為18時,下午11時為23時。

晝夜的起訖時間,有兩種不同的演算法,歐美的24小時自0時算起,即自夜12時起算。
在夜12時以前為前一日,夜12時以後為次日。中國的十二時辰以子時為首,以夜晚11時
起至夜1時為子時,在夜11時以前為前一日,夜11時以後為次日。

古時辰 子時 丑時 寅時 卯時 辰時 巳時
俗稱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今時間 23 - 1時 1 - 3時 3 - 5時 5 - 7時 7 - 9時 9 - 11時

古時 子初 子正 丑初 丑正 寅初 寅正 卯初 卯正 辰初 辰正 巳初 巳正
今時 23時 0時 1時 2時 3時 4時 5時 6時 7時 8時 9時 10時

古時辰 午時 未時 申時 酉時 戌時 亥時
俗稱 日中 日昳 晡食 日入 黃昏 人定
今時間 11 - 13時 13 - 15時 15 - 17時 17 - 19時 19 - 21時 21 - 23時
古時 午初 午正 未初 未正 申初 申正 酉初 酉正 戌初 戌正 亥初 亥正
今時 11時 12時 13時 14時 15時 16時 17時 18時 19時 20時 21時 22時

時辰
中國古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個小時。時辰用地支作名稱,從夜間十一點算起,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

時辰

子時 二十三點到一點
丑時 一點到三點
寅時 三點到五點
卯時 五點到七點
辰時 七點到九點
巳時 九點到十一點
午時 十一點到十三點
未時 十三點到十五點
申時 十五點到十七點
酉時 十七點到十九點
戌時 十九點到二十一點
亥時 二十一點到二十三點

循環使用,一周期為12個。經常與天干配合使用,60個為一周期。可用於記錄年、月、日、時辰。所謂「生辰八字」即出生時刻年月日和時辰的干支,共8個字,因以得名。

紀年時,每個地支對應一個屬相,也叫生肖。

紀月時,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次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歷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歷書註明某陰歷月對應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

紀時時,每個地支對應固定的一段時間(時辰)。中國古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個小時。每個時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稱,從夜間十一點算起,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必須注意的是子時分為0時到1時的早子時和23時到24時的晚子時。

地支對應的生肖、紀月時對應的節氣時間段、近似農歷月份、近似陽歷月份、紀時的時刻、五行、陰陽列表如下。

地支 生肖 節氣時間段 近似陰歷月份 近似陽歷月份 時刻 五行 陰陽
子 鼠 大雪—小寒 十一月 12月 23時—1時 水 陽

牛 小寒—立春 十二月 1月 1時—3時 土 陰
寅 虎 立春—驚蟄 正月 2月 3時—5時 木 陽
卯 兔 驚蟄—清明 二月 3月 5時—7時 木 陰
辰 龍 清明—立夏 三月 4月 7時—9時 土 陽
巳 蛇 立夏—芒種 四月 5月 9時—11時 火 陰
午 馬 芒種—小暑 五月 6月 11時—13時 火 陽
未 羊 小暑—立秋 六月 7月 13時—15時 土 陰
申 猴 立秋—白露 七月 8月 15時—17時 金 陽
酉 雞 白露—寒露 八月 9月 17時—19時 金 陰
戌 狗 寒露—立冬 九月 10月 19時—21時 土 陽
亥 豬 立冬—大雪 十月 11月 21時—23時 水 陰

每年都有一個生肖,在該年出生的人就「屬」這個生肖。人的歲數是12的倍數即為本命年,因為當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編輯]
組合
地支有六個組合,稱為「六合」,有四個由三個地支組成的局勢,稱為三合局和全會方局,這種地支組合之後,亦會變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地支除了會合化局之外,地支還有互相沖克及相刑,故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

地支六合: 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為陰陽中正合化土
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丑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地支三會: 亥子丑會北方水局 寅卯辰會東方木局 巳午未會南方火局 申酉戌會西方金局
地支相沖: 子午相沖 丑未相沖 寅申相沖 卯酉相沖 辰戌相沖 巳亥相沖
地支相破: 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丑相破 戌未相破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為無恩之刑
未刑丑 丑刑戌 戌刑未 為持勢之刑
子刑卯 卯刑子 為無禮之刑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為自刑之刑
[編輯]
其他用處
地支主要用來排序。

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來分章節,如《康熙字典》等。
西方數學剛傳入中國時,中國的數學家用天乾地支代表字母,十二地支分別代表k-v這12個字母,大寫字母用代表小寫字母的漢字加口字旁表示。

『伍』 晚上10點是什麼時辰

晚上10點是亥時,亥時指21時至23時的時間段。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中國古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今的兩小時。相傳是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5)夜晚十點半擴展閱讀

古代意義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

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陸』 中國晚上十點半 美國幾點

中國的北京時間分析具體的美國時間如下:

1、在夏時令,美國太平洋時間等於北京時間減去16小時,這時美國太平洋時間6:30分,山地時間7:30分,中部時間8:30分,東部時間9:30分,阿拉斯加時間4:30分;

2、在冬時令,美國太平洋時間等於北京時間減去15小時,這時美國太平洋時間7:30分,山地時間8:30分,中部時間9:30分,東部時間10:30分,阿拉斯加時間5:30分;

(6)夜晚十點半擴展閱讀

在中國統一使用北京時間,在美國則有5個時間,從東向西時間分別為東部時間、中部時間、山地時間、太平洋時間、阿拉斯加時間和夏威夷時間。按照「東早西晚」的規律,各遞減一小時。

美國從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至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採用夏令時,夏令時比正常時間快一小時。

美國時間與中國時間時差(秋冬季):

太平洋時區:與北京相差16小時;

山地時區:北京相差15小時;

中部時區:與北京相差14小時;

東部時區:與北京相差13小時;

夏威夷時區:與北京相差18小時;

阿拉斯加時區:與北京相差17小時。

『柒』 晚上十點半屬什麼時辰

亥時:21:00~22:59。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根據十二生肖中的 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 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 一晝夜分為 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

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鍾表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 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鍾點叫做「小時」。以後,隨著鍾表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7)夜晚十點半擴展閱讀

時辰養生歌訣

寅時天亮便起身,喝杯開水樓下行;定時如廁輕如許,卯時晨練最宜人;辰時看書戲幼孫,巳時入廚當灶君;午時進餐酒少飲,未時午休要抓緊;申時讀報寫詩文,酉時戶外看流雲;戌時央視新聞到,閉目聆聽好養神。

亥時過半快洗漱,子時夢中入畫屏;時辰
丑時小解一時醒,輕摩「三丹」氣血盈;脈絡通暢心如水,一覺睡到金雞鳴。

『捌』 晚上10點在古代是什麼時辰..

晚上10點在古代是亥時,中國傳統計時單位,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古人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8)夜晚十點半擴展閱讀:

十二時辰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

十二個時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直到漢代太初年間,我國實行了太初歷,「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干支為紀。」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時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歷法的一大傑出貢獻,也是中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

子時——晚11點鍾到凌晨1點鍾;

丑時——1點鍾至3點鍾;

寅時——3點鍾至5點鍾;

卯辰——5點鍾至7點鍾;

辰時——7點鍾至9點鍾;

巳時——9點鍾至11點鍾;

午時——11點鍾至下午1點鍾;

未時——13點鍾至15點鍾;

申時——下午3點鍾至5點鍾;

酉時——下午5點鍾至7點鍾;

戌時——下午7點鍾至晚9點鍾;

亥時——晚9點鍾至11點鍾。

參考資料:網路-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