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You+青年創業社區真像網上說的那樣么
You+青年創業社區是合法的,並且與58金融開始合作了。
YOU+國際青年社區創辦於廣州,是一個面向現代都市「新、奇、趣」青年的居住、社交、創業平台。YOU+國際青年社區匯集了真誠與快樂、共享與分享、有愛與互助等社會生活急需的正能量因子,讓生活於此的都市青年找到靈魂得以休憩,生活、工作得以陪伴的「家的溫暖」。因為是「最有態度」的創業公司。所以,革命式的創新了選擇家友的方式。
YOU+青年創業社區緊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主旋律,對接更多創業發展導向的產業,深化創業思想,融合各類產業鏈推廣模式下的創新思路,從而更好地發展創新創業道路。
『貳』 百度百科清末遵化出了幾個武舉人都叫何名字
一明朝聊城考取的進士(38人)
丁志方(?—1402年),山東聊城(今山東省聊城市)人。明朝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進士,建文帝時,官至御史。靖難之役後,朱棣進入南京,宮中大火,文帝不知所終,志方以建文帝有仁政,對朱棣採取不合作態度,後與山東諸城人謝升、安徽懷寧人甘霖等御史從容就死。史稱︰「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 。萬曆十七年在家鄉為其建祠堂祀之。
徐賁,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進士,仕至布政使。
張勉,正統四年(1439年)進士,仕至戶部郎中。
張文昭,正統十三年(1448年)進士,仕至巡撫。
梁璽,成化二十年(1484年)進士,仕至員外郎。
耿明,弘治九年(1496年)進士,仕至江西左參政。祀鄉賢。
牛天麟,正德三年(1508年)進士,仕至大理寺卿。
許路,正德三年(1508年)進士,仕至山西副使。
許成名,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仕至禮部侍郎。
丁孔暉,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仕至參政。
田濡,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仕至南京太僕寺卿。
許東望,嘉靖十七年(1538年)進士,仕至太僕寺卿。
謝國賓,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士。孝義。
朱熙載,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官至陝西參議。
王應璧,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進士,仕至知府。
隨成業,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進士,仕至知府。
丁懋儒,璉曾孫,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仕至知府。
梁承學,璽孫,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仕至副使。
王汝訓,隆慶五年(1571年)進士,仕至工部侍郎。
吳道卿,隆慶五年(1571年)進士,仕至布政使。
朱端臣,萬曆二年(1574年)進士,仕至主事。
傅光宅,萬曆五年(1577年)進士,仕至左都御史。
韓學信,萬曆十四年(1586年)進士,仕至布政使。
逯中立,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官給事中、按察司知事。
朱延禧,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仕至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
張鳳翔,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明朝仕至工部尚書,清朝仕至工部尚
書加太子太保。
姚鋐,萬曆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仕至山西按察司副使。
耿如杞,萬曆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仕至左都御史。
楊巨鯨,進士。(具體年代不詳。約為萬曆三十年至天啟二年。)
許其進,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仕至吏部主事。
顧光祖,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仕至大理寺少卿。
孫肇興,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仕至清朝工部左侍郎。
袁愷,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仕至給事中。
李經世,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官臨清知縣。
張鳳翼,堂邑人,天啟五年(1632年)進士,仕至延綏巡撫。
張幼安,崇禎七年(1634年)進士,官邯鄲知縣。
耿章光,崇禎十年(1637年)進士,仕至兵部武庫司員外郎。
朱鼎延,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仕至清朝工部尚書。祀鄉賢。
二、明朝聊城考取的舉人(117人)
丁志方,洪武十七年(1384年)舉人,見進士。
白思謙,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舉人,仕至布政使。
郭儀,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舉人,官新興縣知縣。
田疇,永樂元年(1403年)舉人,任寶坻知縣。
徐茂,永樂六年(1408年)舉人,官邠州同知。
孟珏,永樂六年(1408年)舉人,官岳州巴陵主簿。
賈售,永樂九年(1411年)舉人。
宋貴,永樂九年(1411年)舉人,任廣東湖州同知。
梁棟,永樂十二年(1414年)舉人,任直隸無為州同知。
李藻,永樂十五年(1417年)舉人。
史瑞,永樂十八年(1420年)舉人,任磁州同知。
崔貴,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舉人,任直隸大名知縣。
李淳,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舉人,任山西沁州判官。祀鄉賢。
張勉,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舉人,見進士。
楊睿,正統十二年(1447年)舉人,任直隸玉田知縣。
徐璉,正統十二年(1447年)舉人,任直隸廣宗知縣。
朱舉,景泰元年(1450年)舉人,孝義。
張舉,景泰元年(1450年)舉人。
楊敏,景泰元年(1450年)舉人,任河南延津教諭。
沈泰,景泰元年(1450年)舉人。
丁毅,景泰四年(1453年)舉人,任光祿寺丞,項城知縣。
王圯,天順三年(1459年)舉人,平陽教諭。
吳棨,天順三年(1459年)舉人。
梁璉,天順六年(1462年)舉人。
張文昭,天順六年(1462年)舉人,見進士。
丁璉,志方孫,成化元年(1465年)舉人,任河南確山、直隸慶都知縣。
索慶,成化元年(1465年)舉人,京闈,任安福縣知縣。
郝希賢,成化六年(1470年)舉人,仕至松江府同知。祀鄉賢。
李芳,成化六年(1470年)舉人。
朱榮,成化六年(1470年)舉人。
呂鎰,成化十年(1474年)舉人。
許麾,成化十三年(1477年)舉人,仕至太僕寺丞。
欒鳳,成化十六年(1480年)舉人,任汾州學正。
陳偉,成化十六年(1480年)舉人,仕至西安府通判。祀鄉賢。
彭壽,成化十六年(1480年)舉人,雲南大理府同知。
梁璽,棟孫,成化十九年(1483年)舉人,見進士。
范棨,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舉人。
耿明,弘治舉人,見進士。
許堂,弘治八年(1495年)舉人,仕至長史。
王祿,弘治十一年(1498年)舉人,仕至鹽運使。
牛天麟,弘治十七年(1504年)舉人,見進士。
許成名,弘治十七年(1504年)舉人,見進士。
梁相,璽子,弘治十七年(1504年)舉人,官杭州新城知縣。
丁孔暉,弘治十七年(1504年)舉人,見進士。
許路,弘治十七年(1504年)舉人,見進士。
陳珏,弘治十七年(1504年)舉人。
周寶,正德二年(1507年)舉人,官山西汾西知縣。
徐鑰,正德二年(1507年)舉人。
謝國恩,正德十一年(1516年)舉人。
尹寵,正德十一年(1516年)舉人,官知縣。
許縉,正德十四年(1519年)舉人。
李玠,嘉靖四年(1525年)舉人,任淇縣知縣。
田濡,嘉靖七年(1528年)舉人,見進士。
陳鉞,嘉靖七年(1528年)舉人,遵化知縣。
許東望,嘉靖七年(1528年)舉人。
張溢嶸,嘉靖十年(1531年)舉人。
郭鋐,嘉靖十年(1531年)舉人,解元。任太原推官。
謝國賓,嘉靖十年(1531年)舉人,見進士。
王田,嘉靖十三年(1534年)舉人,任靈寶知縣。
朱應聘,嘉靖十三年(1534年)舉人,仕至知府。
滕蛟,嘉靖十三年(1534年)舉人,任河津知縣。
王應璧,嘉靖十三年(1534年)舉人,見進士。
朱熙載,嘉靖十六年(1537年)舉人,見進士。
陳守義,嘉靖十九年(1540年)舉人,任桃源知縣。
錢濟時,嘉靖十九年(1540年)舉人。
丁懋儒,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舉人,見進士。
馮衢,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舉人,官直隸興濟知縣。
許東漸,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舉人,任隰州知州。
梁承學,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舉人,見進士。
隨成業,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舉人,見進士。
馬斯作,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舉人,任知州。祀鄉賢。
朱翰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舉人,見進士。
傅學易,嘉靖四十年(1561年)舉人,以子光宅贈吳縣知縣。
徐安,隆慶元年(1567年)舉人,原任延安府知府。祀鄉賢。
傅光宅,隆慶四年(1570年)舉人,見進士。
王汝訓,隆慶四年(1570年)舉人,見進士。
吳道卿,隆慶四年(1570年)舉人,見進士。
陳思文,萬曆元年(1573年)舉人。
呂應徵,萬曆元年(1573年)舉人,任阜城知縣。
陳節亨,萬曆四年(1576年)舉人,孝義。
陳栗亨,萬曆七年(1579年)舉人,紫陽知縣。
梁衍祚,承學子,萬曆七年(1579年)舉人,孝義。
韓學信,萬曆七年(1579年)舉人,,見進士。
龐大任,萬曆十年(1582年)舉人,仕至紹興通判。
逯中立,萬曆十年(1582年)舉人,見進士。
王體乾,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
李呈瑞,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任河南濟源知縣。
凌守約,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
許繼先,萬曆十六年(1588年)舉人,仕至絳州知州。
鄧守清,萬曆十六年(1588年)舉人,仕至臨洮府同知。洮居邊塞,兵民雜處,
守清經理得宜,有經國籌邊之譽(通志)。
許觀象,萬曆十六年(1588年)舉人。
鮑齊賢,萬曆十九年(1591年)舉人,官知縣。
許正學,萬曆十九年(1591年)舉人,官曹州學正。
李志道,萬曆二十二(1594年)舉人,仕至戶部員外郎。
朱延禧,萬曆二十二(1594年)舉人,見進士。
楊巨鯨,萬曆二十五(1597年)舉人,見進士。
王文教,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舉人,解元。
許其進,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舉人,見進士。
許典學,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舉人,仕至禹州知州,祀鄉賢。
顧光祖,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舉人,見進士。
王昌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舉人。
白宗殷,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舉人。
李粹然,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舉人。
傅爾庚,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舉人。
張幼安,萬曆四十六年(1618)舉人,見進士。
袁愷,天啟元年(1621年)舉人,見進士。
顧光前,天啟元年(1621年)舉人。
鄧秉坤,天啟元年(1621年)舉人,官益都教諭。
王承華,天啟元年(1621年)舉人。
孫承祀,天啟四年(1624年)舉人。
趙之文,天啟七年(1627年)舉人,亞元。
董湄,崇禎三年(1630年)舉人,官壽張教諭。
楊賦亨,崇禎三年(1630年)舉人。
田鈊,崇禎九年(1636年)舉人。
彭繼賢,崇禎九年(1636年)舉人,孝義。
王乾元,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人,任河津知縣。
沈儒通,崇禎十五年(1642年)舉人。
清朝考取的進士(58人)
傅以漸,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一甲第一名(狀元),加少保,仕至武英殿大
學士兼兵部尚書。
杭齊蘇,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仕至給事中。
劉元運,順治四年(1647年)進士,仕至山西冀寧道。
鄧秉恆,順治六年(1649年)進士,仕至湖廣荊南道。
楊逢春,順治六年(1649年)進士。
任克溥,順治六年(1649年)進士,仕至刑部左侍郎加尚書銜。祀鄉賢。
王功成,順治六年(1649年)進士,仕至江南驛傳道。
朱訓誥,延禧從孫,順治十六年(1659年)進士。仕至江西按察司副使。
王臨元,順治十八年(1661年)進士,官江西浮梁縣知縣,忠烈。贈按察使僉
事。
龐如龍,康熙二年(1663年)進士。
耿願魯,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分校。祀鄉賢。
傅予潤,康熙十二年(1673年)進士。
許聖朝,康熙十二年(1673年)進士,官陝西臨洮知府。
李輔世,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士。
郭藩,康熙十八年(1679年)進士。
郭治,康熙十八年(1679年)進士。
傅正揆,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進士,官山西山陰知縣。
韓鼎盛,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進士。
彭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進士,官雲南羅次縣知縣。
朱輝珏,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進士。因父喪,未入仕。
蔣亮,康熙四十八(1709年)進士。官四川灌縣、江西萍鄉縣知縣。
歸璉,康熙五十一(1712年)進士。
鄧鍾岳,康熙六十年(1721年)進士一甲第一名(狀元),仕至內閣學士、禮部
左侍郎。
鄧澤永,雍正二年(1724年)進士,官安徽貴池知縣。
朱續志,雍正五年(1727年)進士,官河南偃師知縣。
任兆熙,乾隆十年(1745年)進士,官山西醴泉知縣。
李倓,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官福州府知府。
董猷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進士。
鄧汝功,(榜名汝勤),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
丁文煜,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進士,官廣東增城縣知縣。
趙燦,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進士,仕至直隸灤州知州。
朱光岩,乾隆六十年(1795年)進士,官河南鞏縣知縣。
馮瀚,乾隆六十年(1795年)進士。
靳文銳,文鍾弟,嘉慶元年(1796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陝甘大主考。
任郿祐,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仕至安陸府知府。
梁本恭,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安徽東流縣知縣,改沂州府教授。
王篤慶,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仕至雲南迤南兵備道。
傅京輝,嘉慶十年(1805年)進士。
傅繩勛,嘉慶十九年(1814年)進士,仕至江蘇巡撫。祀鄉賢。
李霖澤,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進士。
楊以增,兆煜子,道光二年(1822年)進士,仕至江南河道總督,謚端勤,祀
鄉賢。
朱崇慶,道光二年(1822年)進士,仕至廣東督糧道。
靳登泰,文鍾子,道光三年(1823年)進士,山西壽陽知縣。
李汝霖,道光九年(1829年)進士,仕至浙江杭嘉湖道。
葉俊昌,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官廣東化州知州。
安慶瀾,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士,官湖北谷城知縣。
傅浚,繩勛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進士,官吏部文選司郎中。
鄒石麟,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
王寶權,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官直隸密雲知縣。
傅斯懌,咸豐三年(1853年)進士,仕至浙江湖州府知府。
朱學篤,咸豐九年(1859年)進士二甲第一名(傳臚),仕至甘肅寧夏府知府。
王師曾,咸豐九年(1859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
李宗泰,咸豐九年(1859年)進士,官曹州府教授。
朱學箋,同治元年(1862年)進士,仕至戶部江南司主事。
楊紹和,以增子,同治四年(1865年)進士,仕至翰林院侍讀學士。祀鄉賢。
孫夢麟,同治四年(1865年)進士,官江蘇桃源知縣。
顧仲安,光緒十八年(1892年)進士,署安徽青陽知縣。
李延慶,光緒二十年(1894年)進士,官安徽靈璧知縣。
四、清朝考取的舉人(200人)
杭齊蘇,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見進士。
傅以漸,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見進士。
任克溥,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見進士。
毋光啟,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
劉世永,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
龐如龍,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見進士。
劉元運,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見進士。
杭如蘇,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京闈,邳州知州。
楊逢春,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見進士。
馬如錦,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青州教授。
鄧秉恆,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見進士。
王臨元,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見進士。
周希聖,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
傅予潤,順治八年(1651年)舉人,見進士。
李景明,順治十一年(1654年)舉人,京闈。
朱訓誥,順治十四年(1657年)舉人,見進士。
杭克贊,順治十七年(1660年)舉人。
許聖朝,康熙二年(1663年)舉人,見進士。
傅正揆,康熙二年(1663年)舉人,見進士。
韓鼎盛,康熙二年(1663年)舉人,見進士。
李輔世,康熙八年(1669年)舉人,見進士。
耿願魯,康熙八年(1669年)舉人,見進士。
薛天瑞,康熙八年(1669年)舉人。
邢彰,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
蘇俊,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
彭軏,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京闈,見進士。
孫光岳,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京闈。
任彥昉,克溥子,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京闈。
朱克濟,康熙十七年(1678年)舉人。
郭藩,康熙十七年(1678年)舉人,見進士。
郭治,康熙十七年(1678年)舉人,見進士。
劉鏻,康熙二十三年(16845年)舉人,京闈。
傅永徵,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
任士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
朱輝珏,鼎延孫,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京闈。
鄧圻,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
李紹鄴,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舉人。
鄧苞瑞,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舉人。官石城知縣。
靖玉柱,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舉人。
朱丕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舉人。
蔣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舉人,見進士。
鄧鍾岳,秉恆曾孫,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舉人,京闈,見進士。
臧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舉人。官淄川縣教諭。
朱續志,輝珏子,康熙五十年(1711年)舉人,見進士。
歸璉,康熙五十年(1711年)舉人,京闈,見進士。
杭士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舉人。
杭浚,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解元。
高之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傅永祥,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劉肇慶,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何世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鄧澤大,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舉人。
安洪德,躍拔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官四川雅州知府。
鄧澤永,澤大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見進士。
朱續京,輝珏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
朱續澤,輝珏子,雍正元年(1723年)舉人,官甘肅安定知縣。
胡士英,雍正元年(1723年)舉人。
張圻,雍正二年(1724年)舉人。
朱輝召,雍正二年(1724年)舉人。
鄧鍾音,鍾岳弟,雍正四年(1726年)舉人,官揀選知縣。
王福仁,臨元孫,雍正四年(1726年)舉人,京闈,官榮成教諭。
劉鶴年,雍正四年(1726年)舉人。
鄧鍾敘,鍾岳弟,雍正七年(1729年)舉人。
鄧鍾一,鍾岳弟,雍正七年(1729年)舉人。
蔣熉,雍正七年(1729年)舉人,官海陽教諭。
安洺德,洪德弟,雍正十三年(1735年)舉人,京闈。
鄧汝礪,鍾音子,乾隆元年(1736年)舉人,官莒州學正。
任兆熙,彥昉曾孫,乾隆元年(1736年)舉人,見進士。
陳珩,乾隆三年(1738年)舉人。
鄧汝明,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官欽天監時憲科博士。
鄧汝襄,鍾敘子,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
鄧汝賢,鍾一子,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官濰縣教諭。
任兆松,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
劉丙升,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
李雲杭,乾隆九年(1744年)舉人,官寧海學正。
竇五桂,乾隆九年(1744年)舉人。
任宣錫,彥昉孫,乾隆九年(1744年)舉人,京闈,官貴州普安縣知縣。
李倓,乾隆十二年(1747年)舉人,見進士。
祝三祝,乾隆十二年(1747年)舉人,官長山教諭。
郭作謀,乾隆十五年(1750年)舉人。
鄧鍾岱,乾隆十七年(1752年)舉人。
任兆駿,宣錫子,乾隆十七年(1752年)舉人,官廣東番禺知縣。
傅永綍,以漸孫,乾隆十七年(1752年)舉人,京闈。仕至浙江台州府同知。
李季亨,乾隆十八年(1753年)舉人。
任銳錫,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舉人,解元。
鄧玉樞,澤大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舉人。
朱光雯,續京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舉人,仕至登州府教授。
張兆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舉人。
鄧汝敏,鍾岳次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舉人,仕至溫州總捕同知。
朱續罩,鼎延曾孫,乾隆三十年(1765年)舉人,京闈。
李擢,乾隆三十年(1765年)舉人。
王用明,乾隆三十年(1765年)舉人,官山西芮城知縣
鄧汝功,鍾岳長子,改名汝勤,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舉人,見進士。
董酉亭,改名猷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舉人,見進士。
王作喆,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舉人。
丁文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見進士。
任天元,改名逢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福建大挑知縣。
趙大利,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
范珹,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京闈。
朱勣,乾隆四十四年(1755年)舉人,仕至直隸元氏縣知縣。
王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舉人。
靳文鍾,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舉人,官景山官學教習,報滿即選知縣。
任兆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舉人,北闈,仕至蘇州知府。
靳文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舉人,大挑江蘇知縣,官太湖同知,江寧藩
庫大使。
朱光岩,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見進士。
梁本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
葉起元,改名蘭,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大挑江西知縣。
張象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
葉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舉人。
趙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舉人,見進士。
王衍慶,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舉人,仕至福建興化知府。
馮瀚,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舉人,見進士。
臧曇,改名新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舉人,官江蘇鹽城知縣。
朱光碧,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梁本恭,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見進士。
任廷祐,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劉溶,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傅秉寬,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任郿祐,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北闈,見進士。
靳文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見進士。
梁本寬,乾隆六十年(1795年)舉人。
楊兆煜,嘉慶三年(1798年)舉人,官即墨教諭。
王志誠,嘉慶三年(1798年)舉人。
吳塤,嘉慶五年(1800年)舉人。
朱棨年,嘉慶五年(1800年)舉人,官黃縣教諭。
傅京輝,嘉慶五年(1800年)舉人,見進士。
王篤慶,嘉慶六年(1801年)舉人,見進士。
葛建杓,嘉慶十二年(1807年)舉人。
畢亨,榜名以田,原為文登人,嘉慶初遷至東昌,嘉慶十二年(1807年)舉人,大挑江西知縣。
傅繩勛,嘉慶十八年(1813年)舉人,見進士。
李保泰,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舉人。
李霖澤,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舉人,見進士。
李懷敏,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舉人,官福山教諭。
楊以增,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舉人,見進士。
鄧琳枝,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舉人,仕至曹州府學訓導。
靳登泰,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舉人,見進士。
朱崇慶,道光元年(1821年)舉人,見進士。
王寶藩,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
邱鳳苞,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
劉塤,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
李汝霖,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見進士。
任文甲,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
葉俊昌,道光十一年(1831年)舉人,見進士。
潘榮漢,道光十一年(1831年)舉人,官直隸曲陽知縣。
葉林昌,道光十一年(1831年)舉人。
李朴,道光十一年(1831年)舉人,十二年壬辰(1832年)恩賜國子監學正。
王恩泰,道光十四年(1834年)舉人,官河南鞏縣知縣。
葉錫麟,道光十七年(1837年)舉人,官高苑縣教諭。
安慶瀾,道光十七年(1837年)舉人,見進士。
傅浚,道光二十年(1840年)舉人。
浦雯若,道光二十年(1840年)舉人。
任文鑒,天元子,道光二十年(1840年)舉人,時年62歲。
王厚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舉人,署安徽鳳陽知府。
鄒石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舉人,見進士。
王寶權,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舉人,見進士。
任矩曾,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舉人。
葛文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舉人,官候補知縣。
劉錦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舉人,官諸城縣教諭。
張維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舉人,官高苑縣訓導。
朱學篤,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舉人,見進士。
傅沅,咸豐元年(1851年)舉人,官山西大寧、福建將樂知縣。
王師曾,咸豐元年(1851年)舉人,見進士。
張芳亭,咸豐元年(1851年)舉人。
楊紹和,咸豐二年(1852年)舉人,見進士。
李宗泰,咸豐二年(1852年)舉人,見進士。
傅斯懌,咸豐二年(1852年)舉人,見進士。
朱學箋,咸豐九年(1859年)舉人,見進士。
周世干,咸豐九年(1859年)舉人。
楊紹程,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
相龍章,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大挑一等試用知縣。
高承基,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官江蘇布政司理問。
孫夢麟,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見進士。
范志泰,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官益都教諭。
王寶台,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
傅潽,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官內閣中書,浙江嚴州府同知,升知府。
王師德,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官分發兩淮試用鹽大使。
靳春泰,文鍾子,同治三年(1864年)舉人,官陽信縣訓導,欽賜國子監學正。
楊保彝,以增孫,紹和子,同治九年(1870年)舉人,仕至候選道。
朱名達,同治九年(1870年)舉人,官滕縣教諭。
任鎔,同治九年(1870年)舉人。
任環增,同治九年(1870年)舉人,北闈。
潘士峩,同治十二年(1873年)舉人,官朝城縣教諭。
彭福源,同治十二年(1873年)舉人,官招遠縣教諭。
葉允平,光緒二年(1876年)舉人,官臨朐縣教諭。
任金如,光緒二年(1876年)舉人,官山西墳口通判。
顧仲安,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見進士。
朱名通,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
楊毓春,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官山西候補知縣。
李延慶,光緒十一年(1885年)舉人,見進士。
周之渭,改名晉祺,光緒十一年(1885年)舉人,官新城訓導。
景鍾馴,光緒十一年(1885年)舉人。
鄒道沂,光緒十四年(1888年)舉人。
傅昉安,光緒十七年(1891年)舉人。
王一鶴,光緒十七年(1891年)舉人,官安徽候補知縣。
任光弼,光緒二十年(1894年)舉人。
余培乾,光緒二十年(1894年)舉人官,臨朐縣訓導。
傅旭安,光緒二十年(1894年)舉人。
葉嗣淇,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舉人,官廣西候補知縣。
靳綬熙,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舉人,官河南候補知縣。
『叄』 洛克王國幽王能不能買
我記得不是購買的啊。
『肆』 舉人的清舉名人錄
舉人(201人) 杭齊蘇,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見進士。
傅以漸,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見進士。
任克溥,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見進士。
毋光啟,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
劉世永,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
龐如龍,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見進士。
劉元運,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見進士。
杭如蘇,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京闈,邳州知州。
楊逢春,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見進士。
馬如錦,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青州教授。
鄧秉恆,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見進士。
王臨元,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見進士。
周希聖,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
傅予潤,順治八年(1651年)舉人,見進士。
李景明,順治十一年(1654年)舉人,京闈。
朱訓誥,順治十四年(1657年)舉人,見進士。
杭克贊,順治十七年(1660年)舉人。
許聖朝,康熙二年(1663年)舉人,見進士。
傅正揆,康熙二年(1663年)舉人,見進士。
韓鼎盛,康熙二年(1663年)舉人,見進士。
李輔世,康熙八年(1669年)舉人,見進士。
耿願魯,康熙八年(1669年)舉人,見進士。
薛天瑞,康熙八年(1669年)舉人。
邢彰,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
蘇俊,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
彭軏,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京闈,見進士。
孫光岳,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京闈。
任彥昉,克溥子,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京闈。
朱克濟,康熙十七年(1678年)舉人。
郭藩,康熙十七年(1678年)舉人,見進士。
郭治,康熙十七年(1678年)舉人,見進士。
劉鏻,康熙二十三年(16845年)舉人,京闈。
傅永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
任士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
朱輝珏,鼎延孫,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京闈。
鄧圻,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
李紹鄴,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舉人。
鄧苞瑞,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舉人。官石城知縣。 靖玉柱,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舉人。
朱丕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舉人。
蔣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舉人,見進士。
鄧鍾岳,秉恆曾孫,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舉人,京闈,見進士。
臧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舉人。官淄川縣教諭。
朱續志,輝珏子,康熙五十年(1711年)舉人,見進士。
歸璉,康熙五十年(1711年)舉人,京闈,見進士。
杭士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舉人。
杭浚,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解元。
高之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傅永祥,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劉肇慶,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何世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鄧澤大,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舉人。
安洪德,躍拔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官四川雅州知府。
鄧澤永,澤大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見進士。
朱續京,輝珏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
朱續澤,輝珏子,雍正元年(1723年)舉人,官甘肅安定知縣。
胡士英,雍正元年(1723年)舉人。
張圻,雍正二年(1724年)舉人。
朱輝召,雍正二年(1724年)舉人。
鄧鍾音,鍾岳弟,雍正四年(1726年)舉人,官揀選知縣。
王福仁,臨元孫,雍正四年(1726年)舉人,京闈,官榮成教諭。
劉鶴年,雍正四年(1726年)舉人。
鄧鍾敘,鍾岳弟,雍正七年(1729年)舉人。
鄧鍾一,鍾岳弟,雍正七年(1729年)舉人。
蔣熉,雍正七年(1729年)舉人,官海陽教諭。
安洺德,洪德弟,雍正十三年(1735年)舉人,京闈。
鄧汝礪,鍾音子,乾隆元年(1736年)舉人,官莒州學正。
任兆熙,彥昉曾孫,乾隆元年(1736年)舉人,見進士。
陳珩,乾隆三年(1738年)舉人。
鄧汝明,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官欽天監時憲科博士。
鄧汝襄,鍾敘子,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
鄧汝賢,鍾一子,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官濰縣教諭。
任兆松,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
劉丙升,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
李雲杭,乾隆九年(1744年)舉人,官寧海學正。
竇五桂,乾隆九年(1744年)舉人。
任宣錫,彥昉孫,乾隆九年(1744年)舉人,京闈,官貴州普安縣知縣。
李倓,乾隆十二年(1747年)舉人,見進士。
祝三祝,乾隆十二年(1747年)舉人,官長山教諭。
郭作謀,乾隆十五年(1750年)舉人。 鄧鍾岱,乾隆十七年(1752年)舉人。
任兆駿,宣錫子,乾隆十七年(1752年)舉人,官廣東番禺知縣。
傅永綍,以漸孫,乾隆十七年(1752年)舉人,京闈。仕至浙江台州府同知。
李季亨,乾隆十八年(1753年)舉人。
任銳錫,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舉人,解元。
鄧玉樞,澤大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舉人。
朱光雯,續京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舉人,仕至登州府教授。
張兆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舉人。
鄧汝敏,鍾岳次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舉人,仕至溫州總捕同知。
朱續罩,鼎延曾孫,乾隆三十年(1765年)舉人,京闈。
李擢,乾隆三十年(1765年)舉人。
王用明,乾隆三十年(1765年)舉人,官山西芮城知縣
鄧汝功,鍾岳長子,改名汝勤,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舉人,見進士。
董酉亭,改名猷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舉人,見進士。
王作喆,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舉人。
丁文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見進士。
任天元,改名逢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福建大挑知縣。
趙大利,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
范珹,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京闈。
朱績,乾隆四十四年(1755年)舉人,仕至直隸元氏縣知縣。
王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舉人。
靳文鍾,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舉人,官景山官學教習,報滿即選知縣。
任兆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舉人,北闈,仕至蘇州知府。
靳文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舉人,大挑江蘇知縣,官太湖同知,江寧藩
庫大使。
朱光岩,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見進士。
梁本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
葉起元,改名蘭,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大挑江西知縣。
張象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
葉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舉人。
趙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舉人,見進士。
王衍慶,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舉人,仕至福建興化知府。
馮瀚,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舉人,見進士。
臧曇,改名新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舉人,官江蘇鹽城知縣。
朱光碧,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梁本恭,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見進士。
任廷佑,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劉溶,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傅秉寬,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任郿佑,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北闈,見進士。
靳文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見進士。
梁本寬,乾隆六十年(1795年)舉人。
楊兆煜,嘉慶三年(1798年)舉人,官即墨教諭。
王志誠,嘉慶三年(1798年)舉人。 吳塤,嘉慶五年(1800年)舉人。
朱棨年,嘉慶五年(1800年)舉人,官黃縣教諭。
傅京輝,嘉慶五年(1800年)舉人,見進士。
王篤慶,嘉慶六年(1801年)舉人,見進士。
葛建杓,嘉慶十二年(1807年)舉人。
楊景芳,嘉慶十五年 (1810)舉人。(賀州同古壩人)
畢亨,榜名以田,原為文登人,嘉慶初遷至東昌,嘉慶十二年(1807年)舉人,大挑江西知縣。
傅繩勛,嘉慶十八年(1813年)舉人,見進士。
李保泰,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舉人。
李霖澤,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舉人,見進士。
李懷敏,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舉人,官福山教諭。
楊以增,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舉人,見進士。
鄧琳枝,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舉人,仕至曹州府學訓導。
靳登泰,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舉人,見進士。
朱崇慶,道光元年(1821年)舉人,見進士。
楊玠 ,道光元年(1821)舉人。(賀州同古壩人)
王寶藩,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
邱鳳苞,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
劉塤,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
李汝霖,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見進士。
任文甲,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
葉俊昌,道光十一年(1831年)舉人,見進士。
潘榮漢,道光十一年(1831年)舉人,官直隸曲陽知縣。
葉林昌,道光十一年(1831年)舉人。
李朴,道光十一年(1831年)舉人,十二年壬辰(1832年)恩賜國子監學正。
王恩泰,道光十四年(1834年)舉人,官河南鞏縣知縣。
葉錫麟,道光十七年(1837年)舉人,官高苑縣教諭。
安慶瀾,道光十七年(1837年)舉人,見進士。
傅浚,道光二十年(1840年)舉人。
浦雯若,道光二十年(1840年)舉人。
任文鑒,天元子,道光二十年(1840年)舉人,時年62歲。
王厚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舉人,署安徽鳳陽知府。
鄒石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舉人,見進士。
王寶權,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舉人,見進士。
任矩曾,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舉人。
葛文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舉人,官候補知縣。
劉錦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舉人,官諸城縣教諭。
張維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舉人,官高苑縣訓導。
朱學篤,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舉人,見進士。
傅沅,咸豐元年(1851年)舉人,官山西大寧、福建將樂知縣。
王師曾,咸豐元年(1851年)舉人,見進士。
張芳亭,咸豐元年(1851年)舉人。
楊紹和,咸豐二年(1852年)舉人,見進士。
李宗泰,咸豐二年(1852年)舉人,見進士。
傅斯懌,咸豐二年(1852年)舉人,見進士。
朱學箋,咸豐九年(1859年)舉人,見進士。
周世干,咸豐九年(1859年)舉人。
楊紹程,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
蕭含英,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山東高原儒教正堂。
相龍章,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大挑一等試用知縣。
高承基,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官江蘇布政司理問。
孫夢麟,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見進士。
范志泰,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官益都教諭。
王寶台,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
傅潽,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官內閣中書,浙江嚴州府同知,升知府。
王師德,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官分發兩淮試用鹽大使。
靳春泰,文鍾子,同治三年(1864年)舉人,官陽信縣訓導,欽賜國子監學正。
鄔 彬,同治六年(1867年)舉人,官至刑部主事,任七品員外郎
楊保彝,以增孫,紹和子,同治九年(1870年)舉人,仕至候選道。
朱名達,同治九年(1870年)舉人,官滕縣教諭。
任鎔,同治九年(1870年)舉人。
任環增,同治九年(1870年)舉人,北闈。
潘士峨,同治十二年(1873年)舉人,官朝城縣教諭。
彭福源,同治十二年(1873年)舉人,官招遠縣教諭。
葉允平,光緒二年(1876年)舉人,官臨朐縣教諭。
任金如,光緒二年(1876年)舉人,官山西墳口通判。
顧仲安,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見進士。
朱名通,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
楊毓春,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官山西候補知縣。
李延慶,光緒十一年(1885年)舉人,見進士。
周之渭,改名晉祺,光緒十一年(1885年)舉人,官新城訓導。
景鍾馴,光緒十一年(1885年)舉人。
鄒道沂,光緒十四年(1888年)舉人。
孟智偉,光緒十五年(1889年)舉人,官朝廷尚書。
傅昉安,光緒十七年(1891年)舉人。
王一鶴,光緒十七年(1891年)舉人,官安徽候補知縣。
任光弼,光緒二十年(1894年)舉人。
余培干,光緒二十年(1894年)舉人官,臨朐縣訓導。
傅旭安,光緒二十年(1894年)舉人。
葉嗣淇,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舉人,官廣西候補知縣。
靳綬熙,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舉人,官河南候補知縣。
王博文,光緒二十三年 (1897年) 舉人,官河南三門峽。
『伍』 清朝貴州文武舉人名錄
杭齊蘇,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見進士。
傅以漸,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見進士。
任克溥,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見進士。
毋光啟,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
劉世永,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
龐如龍,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見進士。
劉元運,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見進士。
杭如蘇,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京闈,邳州知州。
楊逢春,順治三年(1646年)舉人,見進士。
馬如錦,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青州教授。
鄧秉恆,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見進士。
王臨元,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見進士。
周希聖,順治五年(1648年)舉人。
傅予潤,順治八年(1651年)舉人,見進士。
李景明,順治十一年(1654年)舉人,京闈。
朱訓誥,順治十四年(1657年)舉人,見進士。
杭克贊,順治十七年(1660年)舉人。
許聖朝,康熙二年(1663年)舉人,見進士。
傅正揆,康熙二年(1663年)舉人,見進士。
韓鼎盛,康熙二年(1663年)舉人,見進士。
李輔世,康熙八年(1669年)舉人,見進士。
耿願魯,康熙八年(1669年)舉人,見進士。
薛天瑞,康熙八年(1669年)舉人。
邢彰,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
蘇俊,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
彭軏,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京闈,見進士。
孫光岳,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京闈。
任彥昉,克溥子,康熙十一年(1672年)舉人,京闈。
朱克濟,康熙十七年(1678年)舉人。
郭藩,康熙十七年(1678年)舉人,見進士。
郭治,康熙十七年(1678年)舉人,見進士。
劉鏻,康熙二十三年(16845年)舉人,京闈。
傅永徵,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
任士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
朱輝珏,鼎延孫,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京闈。
鄧圻,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
李紹鄴,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舉人。
鄧苞瑞,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舉人。官石城知縣。
靖玉柱,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舉人。
朱丕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舉人。
蔣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舉人,見進士。
鄧鍾岳,秉恆曾孫,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舉人,京闈,見進士。
臧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舉人。官淄川縣教諭。
朱續志,輝珏子,康熙五十年(1711年)舉人,見進士。
歸璉,康熙五十年(1711年)舉人,京闈,見進士。
杭士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舉人。
杭浚,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解元。
高之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傅永祥,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劉肇慶,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何世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舉人。
鄧澤大,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舉人。
安洪德,躍拔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官四川雅州知府。
鄧澤永,澤大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見進士。
朱續京,輝珏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
朱續澤,輝珏子,雍正元年(1723年)舉人,官甘肅安定知縣。
胡士英,雍正元年(1723年)舉人。
張圻,雍正二年(1724年)舉人。
朱輝召,雍正二年(1724年)舉人。
鄧鍾音,鍾岳弟,雍正四年(1726年)舉人,官揀選知縣。
王福仁,臨元孫,雍正四年(1726年)舉人,京闈,官榮成教諭。
劉鶴年,雍正四年(1726年)舉人。
鄧鍾敘,鍾岳弟,雍正七年(1729年)舉人。
鄧鍾一,鍾岳弟,雍正七年(1729年)舉人。
蔣熉,雍正七年(1729年)舉人,官海陽教諭。
安洺德,洪德弟,雍正十三年(1735年)舉人,京闈。
鄧汝礪,鍾音子,乾隆元年(1736年)舉人,官莒州學正。
任兆熙,彥昉曾孫,乾隆元年(1736年)舉人,見進士。
陳珩,乾隆三年(1738年)舉人。
鄧汝明,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官欽天監時憲科博士。
鄧汝襄,鍾敘子,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
鄧汝賢,鍾一子,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官濰縣教諭。
任兆松,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
劉丙升,乾隆六年(1741年)舉人。
李雲杭,乾隆九年(1744年)舉人,官寧海學正。
竇五桂,乾隆九年(1744年)舉人。
任宣錫,彥昉孫,乾隆九年(1744年)舉人,京闈,官貴州普安縣知縣。
李倓,乾隆十二年(1747年)舉人,見進士。
祝三祝,乾隆十二年(1747年)舉人,官長山教諭。
郭作謀,乾隆十五年(1750年)舉人。
鄧鍾岱,乾隆十七年(1752年)舉人。
任兆駿,宣錫子,乾隆十七年(1752年)舉人,官廣東番禺知縣。
傅永綍,以漸孫,乾隆十七年(1752年)舉人,京闈。仕至浙江台州府同知。
李季亨,乾隆十八年(1753年)舉人。
任銳錫,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舉人,解元。
鄧玉樞,澤大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舉人。
朱光雯,續京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舉人,仕至登州府教授。
張兆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舉人。
鄧汝敏,鍾岳次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舉人,仕至溫州總捕同知。
朱續罩,鼎延曾孫,乾隆三十年(1765年)舉人,京闈。
李擢,乾隆三十年(1765年)舉人。
王用明,乾隆三十年(1765年)舉人,官山西芮城知縣
鄧汝功,鍾岳長子,改名汝勤,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舉人,見進士。
董酉亭,改名猷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舉人,見進士。
王作喆,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舉人。
丁文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見進士。
任天元,改名逢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福建大挑知縣。
趙大利,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
范珹,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京闈。
朱績,乾隆四十四年(1755年)舉人,仕至直隸元氏縣知縣。
王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舉人。
靳文鍾,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舉人,官景山官學教習,報滿即選知縣。
任兆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舉人,北闈,仕至蘇州知府。
靳文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舉人,大挑江蘇知縣,官太湖同知,江寧藩
庫大使。
朱光岩,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見進士。
梁本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
葉起元,改名蘭,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大挑江西知縣。
張象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
葉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舉人。
趙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舉人,見進士。
王衍慶,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舉人,仕至福建興化知府。
馮瀚,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舉人,見進士。
臧曇,改名新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舉人,官江蘇鹽城知縣。
朱光碧,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梁本恭,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見進士。
任廷佑,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劉溶,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傅秉寬,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
任郿佑,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北闈,見進士。
靳文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見進士。
梁本寬,乾隆六十年(1795年)舉人。
『陸』 舉人是什麼
中國古代地方科舉考試中試者之稱。原意為舉到之人,為應舉者的通稱。唐代以各地鄉貢中試者,需入京應試,故有此稱。宋為鄉試(貢舉考試)各科中試者的統稱。俗稱舉子。宋舉人被解送禮部前,須經考試,略如後之鄉試。舉人在禮部應試落第者,仍須再應鄉舉,可方參加下科考試。舉人登科即可授官,但無「出身」,可免丁役。金、元亦如此。明清沿襲,為鄉試中試者的專稱,俗稱孝廉。且作為一種出身資格,即初步具備入仕資格。清末又有法科舉人、理科舉人等。光緒三十一年(1905)起,考試回國留學生,最優者給予進士出身,優等及中等者給予舉人出身,並各加某學科字樣。
舉人是參加全省范圍的科舉考試(鄉試)及格後所取得的資格,亦稱作孝廉。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因其在秋季故又叫秋闈。鄉試由進士出身的各部官員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長官擔任監考官。參加鄉試的考生必須是秀才,地點在各省的貢院。鄉試分三場,內容是八股文、試帖詩、表、判、論、策等等。試卷要由專人謄寫後才交給考官,以防作弊。確定了及格的名單後張榜於巡撫衙門前,此時正值桂花飄香,所以此榜也叫做桂榜。中了舉人也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日後即使會試不中也有作學官、當知縣的機會。
『柒』 清乾舉人王用明是哪裡人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