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維多利亞女王和現任伊麗莎白二世是什麼關系
維多利亞女王其實是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的「二曾」祖母。她們中間隔了三代人。
維多利亞女王於1819年5月24日出生時,很少有人認為亞歷山德拉·維多利亞會成為女王。 她的祖父是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她的父親愛德華王子與一位德國公主:薩克斯·科堡·薩爾費爾德(Saxe-Coburg-Saalfeld)維多利亞結婚後生下了小維多利亞,是她們的獨女,維多利亞母親是德國人。
1820年1月23日,維多利亞父親愛德華(Edward)去世,使得維多利亞(Victoria)成為第四順位繼承人。 幾天後的1月29日,喬治三世國王去世,其兒子喬治四世繼位。 當喬治四世於1830年去世時,下一個有繼位權利的弗雷德里克(Frederick)已經去世。
因此,維多利亞最年輕的叔叔威廉(William)獲得了王冠。 但是威廉四世沒有孩子,直到他於1837年去世時,就在維多利亞剛過完18歲生日之後她便於1838年6月28日加冕成為了維多利亞女王。
溫莎宮的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Elizabeth Alexandra Mary)於1926年4月21日出生於約克公爵和公爵夫人家庭。而伊麗莎白的父親約克公爵,是維多利亞女王兒子愛德華七世的孫子。 伊麗莎白(Elizabeth)小名常被稱為「麗麗白」她有一個妹妹叫瑪格麗特(1930年8月21日至2002年2月9日)。 伊麗莎白出生後,排在皇位繼承第三位,僅次於她的父親和他的哥哥威爾士親王愛德華。
當愛德華七世的兒子喬治五世國王於1936年去世時,王位歸伊麗莎白的叔叔愛德華(Edward)繼承,但愛德華愛美人不愛江山為了迎娶兩次離異的美國人沃利斯·辛普森(Wallis Simpson)他竟然提出了退位。 之後伊麗莎白的父親成為英國喬治六世國王。
喬治六世於1952年2月6日去世,為伊麗莎白(Elizabeth)繼任鋪平了道路,之後伊麗莎白繼位並成為自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以來英國首位女王。為了區別英格蘭的伊麗莎白女王使用了二世的稱號。
維多利亞的家庭
按照當時的慣例,女王必須有國王和配偶,而她的叔叔試圖將她許配給德國的阿爾伯特親王(1819年8月26日至1861年12月14日)。這是一位與她有親戚關系的王子。 經過短暫的相處,兩人於1840年2月10日結婚。在阿爾伯特1861年去世之前,兩人共育有9個孩子。 其中一位愛德華七世後成為英國國王。而她的其他孩子分別嫁給了德國,瑞典,羅馬尼亞,俄羅斯和丹麥的王室。
⑵ 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鍾情一生的,到底是什麼
倫敦時間5月1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溫莎城堡舉行90歲生日慶典。女王身著藍色套裝,一頭銀發精神矍鑠,和丈夫菲利普親王乘坐馬車到底慶典現場。
想必不少人對這位英國老太太都十分熟悉,這位現任英國女王,英聯邦元首、國會最高首領,於1952年2月6日登基,1953年6月2日加冕女王,成為迄今為止英國皇室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曾經有人看見女王駕駛著自己的路虎愛車到溫莎堡大公園內的王室教堂做禮拜。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0歲大壽之日,路虎至少就贊助了60輛以上的SUV,包括最新款式的運動版攬勝(參數|圖片)。當然,活動不包含原本皇室與貴族們擁有的路虎車輛,還有皇家衛隊的衛士(參數|圖片)車隊等等。所以在這場馬會上,除了馬之外,舉目所見的汽車,幾乎都是路虎,路虎在皇室貴族的地位展露無一
為什麼今天英女王還在自己開車?為什麼英國有眾多的豪華品牌,英女王卻選擇了路虎?曾經有記者問過女王這些問題,她的回答是:「別忘了,戰爭時期我是一個機械師,我還開過軍用卡車。」
⑶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這個很簡單!
18世紀到19世紀,英國成為當時強大的海盜國家。成為歐洲的霸主。為了滿足本國資產階級的發展。到處殖民。
而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就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殖民地設立總督,管理殖民地,至今,由於傳統,所以,以上三國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就是英國女王,被稱為總督。在這里,國家元首隻是虛位,沒有實權!
⑷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年齡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今年93歲,1926年4月21日出生至今已經93歲了。
在加冕之後伊麗莎白和丈夫菲利普親王搬到了倫敦市中心的白金漢宮。但是像之前所有的國王一樣,伊麗莎白並不喜歡居住在白金漢宮。對她而言,位於倫敦西部的溫莎城堡才是她的家。伊麗莎白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外訪最多的國君。
1953年至1954年她和菲利普花了半年時間周遊世界,她也成為第一個訪問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斐濟的在位君主。1957年10月她到美國進行國事訪問,1959年則又訪問了加拿大。
1961年她首次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她訪問過大多數歐洲國家和許多歐洲以外的地區,並經常出席英聯邦首腦會議。
在伊麗莎白繼位初期有許多人認為一個「新伊麗莎白時期」即將到來。但是事實上她必須面對的英國是一個分崩離析的落日帝國、逐漸衰弱的軍事與經濟強權和逐漸瓦解中的鬆散組織英聯邦。她不斷努力試圖保持前殖民地與英國的特殊關系,在一些時候她為保持這種關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⑸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死了以後誰來當女王
伊麗莎白二世,92歲了,大冬天還能光著腿,一時半會兒死不了
⑹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都有些什麼權利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都有些什麼權利?
現在的英國女王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1953年登基。要說英國女王還有沒有權力,那肯定有,只是她手中的這些權力已經遠遠不能和古代的君王相比了。
還有其他的權力,就不一一列舉了,簡單地說,英國女王的權力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就是統而不治。她有代表國家對外宣戰媾和的權力,但是她並沒有治理國家的實權,雖然實權掌握在內閣首相,但是英國女王是有罷免和解散議會的權力的,只是英國女王從來不用這個權力,也不知道他以後會不會用。就像伊麗莎白女王曾說,每一位首相都由她任命授權,盡管他們當中有些人她個人並不一定認可,但只要是議會選出來的,她都會進行任命儀式。其實,寫到這我有個疑問,相信你們也會有,如果英國女王任性一次,選出來的首相我就不任命,那結果會怎樣呢?當然,她的這個權力一旦用了,那就是大事。
⑺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
喬治六世。
喬治六世(英語: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全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亞瑟·喬治·溫莎。
英國國王(1936年12月11日—1952年2月6日在位),喬治五世次子,退位的愛德華八世之弟。由於長期吸煙,喬治六世患有嚴重的肺癌。1952年2月6日,喬治六世因血栓形成在睡夢中去世,遺體安葬在溫莎城堡。
他是最後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在位)、最後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1949在位),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1949在位)。他的女兒伊麗莎白二世是現任英國女王,外孫是現任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王子。
(7)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擴展閱讀:
伊麗莎白二世的母親:
伊麗莎白·安吉拉·瑪格麗特·鮑斯-萊昂(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 Bowes-Lyon,1900年8月4日—2002年3月30日),英王喬治六世的夫人,1936年至1952年間的英國王後,號伊麗莎白王後(Queen Elizabeth)。
她也是喬治六世的繼位者、現任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母親。自1952年起,她的官方頭銜是,「伊麗莎白王後,女王的母親」(Queen Elizabeth,The Queen Mother),中文通譯為「伊麗莎白王太後」。
伊麗莎白是最後一位愛爾蘭王後以及印度皇後。伊麗莎白最為人所周知的是她在二次大戰所扮演的正義角色,希特勒甚至形容她是「歐洲最危險的女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伊麗莎白·鮑斯-萊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喬治六世
⑻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有幾個孩子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一共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下列是女王的子女及子孫: 大兒子查爾斯·菲利浦·阿瑟·喬治(1948年11月14日出生),威爾士親王,1981年7月29日與蘇格蘭貴族黛安娜·斯賓塞小姐結婚。黛安娜王妃於1997年8月31日因車禍死於法國巴黎。 孫子 威廉·阿瑟·菲利浦·路易斯(1982年6月21日出生),2011年4月29日與凱特·米德爾頓結婚(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廉的長子喬治·亞歷山大·路易斯(2013年7月22日下午4點24分出生) 威廉的長女夏洛特·伊麗莎白·黛安娜 (2015年5月4日 上午8點34分出生) 孫子 亨利·查理斯·阿爾伯特·大衛(1984年9月15日出生) 女兒 安妮·伊麗莎白·愛莉斯·路易斯(1950年8月15日出生),王室長公主,1973年12月14日與馬克·安東尼·彼得·菲利浦斯結婚,1992年4月28日離異,1992年12月12日又與蒂姆西·勞倫斯結婚。 外孫 彼得·馬克·安德魯·菲利浦斯(1977年11月15日出生),2008年5月17日與奧特姆·凱麗結婚。2010年12月29日長女薩凡娜·菲利普斯誕生.,2012年3月29日次女伊斯拉·伊麗莎白·菲利普斯誕生。 外孫女 扎拉·安妮·伊麗莎白·菲利浦斯(1981年5月15日出生),2011年7月30日與邁克·廷德爾結婚。 二兒子 安德魯·阿爾伯特·克里斯汀·愛德華(1960年2月19日出生),約克公爵,1986年7月23日與莎拉·瑪格利特·弗格森結婚,1996年5月30日離婚 孫女 比阿特麗斯·伊麗莎白·瑪麗(1988年8月8日出生) 孫女 歐吉妮·維多利亞·海倫娜(1990年3月23日出生) 三兒子 愛德華·安東尼·理查德·路易斯(1964年3月10日出生),威塞克斯伯爵,1999年6月19日與蘇菲·利絲瓊斯結婚 孫女 路易斯·愛麗絲·伊麗莎白·瑪麗(2003年11月8日出生) 孫子 詹姆斯·亞歷山大·菲利浦·提奧(2007年12月17日出生)
⑼ 伊麗莎白一世、伊麗莎白二世、維多利亞女王之間是什麼關系
關系:伊麗莎白一世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現任女王,1952年即位,溫莎王朝。維多利亞女王於1837-1901在位。維多利亞女王是伊麗莎白二世爺爺的奶奶。
英國女王即英國女性君主。英國君主是英國及英國海外領地的國家元首,現在的男性君主稱為國王(King),女性君主稱為女王(Queen)。
女王的權力分配:
在即位之後,基本上男性國王能承擔的事務,她們也能承擔,但親自帶兵打仗除外,不過,17世紀之後,君主親自帶兵打仗的情況已越來越少見,因此也不見得是嚴重的問題。
女王結婚之後與丈夫之間權力如何分配也是一個問題。有不少女王,結婚後就將主要王權交給丈夫,甚至把王位也讓出,如瑞典女王埃里奧諾拉。也有的女王結婚後能將丈夫和整個江山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如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
更有甚者,有的女王選擇了終身不婚,以保證自己的權力不旁落,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
女王含義:
全稱:托上帝洪福,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英聯邦元首,國教(聖公會)信仰的保護者。
這代表英國的女王不僅僅是英國的女王還是: 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格瑞那達、牙買加、巴布亞紐幾內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露西亞、索羅門群島、吐瓦魯的女王。
(9)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擴展閱讀:
著名女王:
1、瑪麗一世
瑪麗一世,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 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任也是倒數第二位君主。 她主要事跡是曾努力把英國從新教恢復到羅馬天主教(1555年)。 為此,她曾處決了差不多三百個反對者,因而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
2、伊莉莎白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
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富有的國家之一。
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間開始確立。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莉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3、安妮女王
安妮女王,安妮是詹姆斯二世與王後安妮·海德的次女。1683年,與丹麥王子喬治結婚。1701年,英國議會通過「嗣位法」,安妮成為威廉三世的繼承人。1702年,安妮即位為英國女王。1707年,英格蘭議會與蘇格蘭議會合並,實現兩個國家真正的聯合。
由於安妮身體虛弱和無後嗣的憂慮,托利黨領袖、國務大臣博林布洛克子爵曾與安妮的弟弟、老王位覬覦者詹姆斯·愛德華聯系,希望他能以放棄天主教信仰來換取王位繼承權,但遭到拒絕。
1714年,安妮女王在駕崩前任命施魯斯伯里公爵為政府中至關重要的財政大臣,確保了王位由信仰新教的漢諾瓦選帝侯喬治繼承。
4、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在位時間次於伊麗莎白二世最長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她在位的63年期間(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為「維多利亞時代」,1914年以後,英國開始走向衰落。
5、伊麗莎白二世
伊莉莎白二世,全名伊莉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英聯邦 以及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國國教會的最高首領。
她的頭銜全稱為「托上帝洪福,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英聯邦元首,國教(聖公會)信仰的保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