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中國華西村

中國華西村

發布時間: 2021-07-18 20:32:07

A. 中國的華西村是哪個省的

華西村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區東,華士鎮西。被國內外各界人士,贊譽為
「天下第一村」

B. 中國第一村華西村是怎麼富起來的

中國第一村華西村是通過堅持集體所有制,興辦鄉鎮企業富裕起來的。

1964年冬,華西村制定了「五個一」的《華西十五年遠景規劃》,實行以隊為基礎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華西村實行大隊統一核算。

2012年,華西村總收入524.5億,華西村旗下華西集團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2010年,華西村的人均收入達8.5萬元。

(2)中國華西村擴展閱讀

華西村有名的景點有80多處,華西金塔是它的標志性建築,七級十七層,高98米。2012年,華西村總收入524.5億。

華西村旗下華西集團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華西獲得了「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化典範村示範點」、「全國鄉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鄉鎮企業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並譽為「天下第一村」。

C. 中國華西村的故事是什麼

  • 華西村:位於無錫市江陰市華士鎮,譽滿海內外的華夏第一村,全村3萬多人,被美國媒體評為中國的新加坡。2004年該村人均工資收入12.26萬元,相當於當年全國城鎮居民收入的13倍,農民收入的41倍。全村戶均存款至少100萬,每家至少有一輛私家車。2005年集體總收入超過300億。

  • 華西於1961年建村,最初面積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40多年來,在吳仁寶老書記的帶領下,華西人努力發揚「艱苦奮斗,團結歸口,服務分配,實績到位」的華西精神,建設了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

  • 近年來,華西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範村民委員會」、「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化典範村示範點」、「全國鄉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鄉鎮企業先進企業」、「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工業園」等殊榮。並被國內外各界人士,贊譽為 「天下第一村」!華西金塔是它的標志性建築,七級十七層,高98米。

  • 華西村,始終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動搖。目前,村民家家住300到600平方米的別墅,有1000萬到1億的資產,有1到3輛小汽車。2005年,華西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全村還建有塔群、隧道、龍西湖、橋文化、天安門、山海關、世界公園、農民公園、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長龍、萬米長廊、萬米長城等80多個旅遊景點。自改革開放以來,已接待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來考察、訪問。現在,每年遊客接待量在1000萬人以上。

D. 江蘇華西村為什麼叫中國第一村

「中國第一村」華西村,位於江蘇省江陰縣,至今乃是中國農村改革成功的樣本之一。從上世紀60年代的一貧如洗,到1999年3500萬A股上市,成為全國第一家農村經濟綜合開發的上市公司再到現在全村年銷售收入突破400億元,華西村一路狂飆一路歌。

華西村原名叫華西大隊,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是我國農村的先進典型,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農村普遍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華西村實行大隊統一核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農村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華西村頂著很大的壓力還是實行大隊核算。在我國農村取消人民公社後,華西大隊改為華西村。

華西村,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村共有80戶,1520人,面積0.96平方公里。從2001年起,吳仁寶和華西人創造性的提出了「一分五統」,和周邊的16個村一起組成了大華西村,面積由原來的0.96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來的200多人增加到3萬多人。

現在,華西村村民每戶至少擁有一輛汽車,戶戶都有100萬元至1000萬元人民幣的存款。每年1-8月,華西村共完成銷售376億元,上交稅金5.5億元。

E. 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在什麼地方

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位於江陰市區東,華士鎮西。

華西村有名的景點有80多處,華西金塔是它的標志性建築,七級十七層,高98米。2012年,華西村總收入524.5億,華西村旗下華西集團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

華西獲得了「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化典範村示範點」、「全國鄉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鄉鎮企業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並譽為「天下第一村」。

(5)中國華西村擴展閱讀

人民日報:江蘇江陰華西村新時代里再領跑

2017年10月18日一大早,華西村就沸騰了。村龍希廣場聚滿了人,等著收看十九大開幕直播。「我們吳協恩書記是十九大代表,這是他的光榮,也是全體華西人的驕傲!」

村黨委委員陶葵忠激動地說。村民除了集中看電視,還盯著手機、電腦屏幕,5萬多名幹部群眾以不同方式都在關注十九大。

「十九大報告里提到的關於『三農』的政策讓我們倍受鼓舞。」陶葵忠說。過去5年,華西村不僅產業遍及全國多地,還搭上了「一帶一路」快車走向世界。目前,華西人已經實現小康,人均年收入達9.05萬元。

在村黨校四樓會議室,華西特色青年藝術團的50多名員工正在收看直播。聽完總書記報告,團長計麗靜表示,我們要以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的意識,創作和編排出更多寓教於樂、寓教於人的好節目。

「華西村正在推進制度、用人、股份這三項改革。」村委會副主任趙志初說,我們要進一步圍繞十九大精神,結合華西實際學、結合發展要求學、結合自身工作學,努力把華西打造成一個「農村都市」。

F. 中國最富有的4個村子,華西村排在最後,其它3個是哪些

中國最富有的4個村子,華西村排在最後,其它3個是哪些?

中國新經濟建設以來,城市面貌與經濟均以一種突飛猛進的速度發展,劃分特別行政區,開展局部經濟建設,各地的經濟都有著不小的改善。除了知名的經濟圈、經濟省會、大都市之外,我們國家還有著發展飛快的經濟村,曾經紅極一時的華西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年華西村藉助村內優勢和政府的經濟扶持,開展戰略經濟建設,一度成為中國最富有的村子之一。但是,除了華西村之外,還有三個中國最富有的村子,且排名都在華西村之上,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其實我們中國還是有很多富有的村子的,同時也有很多不好的例子。例如華西村,經濟發展起來之後因為失誤的操作和市場的變化,經濟瞬間一落千丈,運營也舉步維艱,只能勉強維持,“經濟第一村”的頭銜也失之交臂。而當年穩居第一的華西村,現如今也排在了一眾村子的後面。

以上僅是筆者觀點,歡迎留言區評論補充。

G. 中國第一村華西村為什麼那麼有錢,並且每家都有存款幾百萬

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富有的原因:
吳仁寶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擔任華西村的黨支部書記,帶領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06年全村實現銷售超300億,2010年超500億元,每戶村民的存款最低600萬元--2000萬元。華西村黨委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經營管理之路。他們在處理積累與分配的問題上一直堅持這樣一個原則:少分配、多積累,少拿現金、多入股,凡村辦企業的工人,每人每月只領取30%的工資,其餘的70%存在企業作為流動資金,到年底一次性兌現。獎金通常是工資的三倍,但並不發給職工,而作為股金投入企業,第二年開始按股分紅。對承包企業的超利潤部分實行「二八」分成,二成上交村裡,八成歸企業分配。留給企業的部分,10%獎給廠長,30%獎給管理人員,30%獎給職工,30%作企業積累。承包者個人所得的獎金以入股形式留在企業,作為風險抵押金。
華西村位於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村共有380戶,1520人,面積0.96平方公里。2009年,華西村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是中國目前最富有的村子。

H. 中國華西村的故事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9-04 09:52 華西村:位於無錫市江陰市華士鎮,譽滿海內外的華夏第一村,全村3萬多人,被美國媒體評為中國的新加坡。2004年該村人均工資收入12.26萬元,相當於當年全國城鎮居民收入的13倍,農民收入的41倍。全村戶均存款至少100萬,每家至少有一輛私家車。2005年集體總收入超過300億。原莊主:吳仁寶 現莊主:吳協恩
華西村,位於江蘇省江陰市區東,華士鎮西。華西於1961年建村,最初面積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40多年來,在吳仁寶老書記的帶領下,華西人努力發揚「艱苦奮斗,團結歸口,服務分配,實績到位」的華西精神,建設了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近年來,華西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範村民委員會」、「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化典範村示範點」、「全國鄉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鄉鎮企業先進企業」、「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工業園」等殊榮。並被國內外各界人士,贊譽為 「天下第一村」!華西金塔是它的標志性建築,七級十七層,高98米。
華西村,始終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動搖。目前,村民家家住300到600平方米的別墅,有1000萬到1億的資產,有1到3輛小汽車。2005年,華西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全村還建有塔群、隧道、龍西湖、橋文化、天安門、山海關、世界公園、農民公園、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長龍、萬米長廊、萬米長城等80多個旅遊景點。自改革開放以來,已接待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來考察、訪問。現在,每年遊客接待量在1000萬人以上。
「個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華西富了,堅持做到「三不忘」(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及經濟欠發達地區)。2001年6月份以來,通過「一分五統」的方式,將周邊16個村納入華西共同發展。目前,一個面積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3萬人的大華西,人心所向,一呼就應,文明富裕,穩定和諧。今後五年內,華西還要投入資金5.2億元,搬遷村民2700戶,在「山北」建設一個「萬畝農林科技示範園區」。這樣,既可以通過「拆老廠房建新廠房,拆老屋基建新公寓房(別墅『修修補補』)」的方式,節約土地2500畝,又能建成一個以「糧、果、樹、漁」匯聚的生態旅遊觀光園。
新的2006年,村黨委老書記吳仁寶同志,又被中央確定為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第一個全國重大典型後,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巨大的影響。現在,按照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的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華西村又制訂了新的「十一五規劃」。也就是「十一五規劃」內,要實現「五個五」(到2010年,實現年銷售500億,幸福、富裕5萬人,花5個億到外省、市合作搞5個旅遊景點,建一座50萬平方米的物流「商貿城」,接待國內外遊客500萬人,迎接建村50周年)的新目標,實現經濟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努力建設一個更加文明富裕、協調和諧的「天下第一村」!
千百年來,從中國農村裡只走出去過零星的暴發戶,一個區域的整體富裕則是從未有過的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絕大多當數農民終於告別了飢寒的威脅,日益走上了小康之路。更有些地區,從本地的實際出發,堅持集體經濟,實現了共同富裕。典型的如江蘇的華西村、北京的韓村河村、河南的南街村等等。這類明星村的共同特徵是,都有一個願意幫助群眾集體致富、團結有效率的黨支部和村委會,都有一個目光長遠且有威望的領頭人,都拋棄了單一的農業經營,有一個或幾個具有相當規模的龍頭產業。在物質方面得到較好滿足的同時,這些村莊的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如何,採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樣的效果,積累了什麼樣的經驗?帶著這些問題,我參加了北京大學研究生赴華西村學習考察團,用一周的時間,對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情況進行了了解。華西村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組建的,現有380戶人家、1500多人。70年代,華西村開了間小五金廠,從此沖破單一農業經濟,走上了農副工綜合發展之路。1995年,該村為中國鄉鎮企業最大經營規模第三名,最高利稅總額第一名。目前全村95%以上的勞動力投入了工業生產。村民收入來源有基本工資、超產增效獎金和公共福利。村裡沒有一個暴發戶,也沒有一個貧困戶。 黨支部和村委會是華西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者,村裡保持著"一套班子、幾塊牌子"的組織結構,下屬"精神文明開發公司"負責具體策劃實施。華西村黨支部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由來已久。華西村是六十年代農業學大寨運動的典型,當年的不少模範人物,今天仍在村領導班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現今起著精神文明宣傳教育作用的設施多是在八、九十年代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陸續建造的。這些設施主要包括:展現創業歷程的華西之路農民公園;貫通全村、彩繪畫棟的萬米長廊;作為華西村象徵建築的華西金塔;功能齊全的體育,天下第一村"的氣勢,又兼顧了教育與實用的功能。如華西之路農民公園既是村史教育基地,同時也是休憩場所;多少年來在農民心目中視為神聖之物的寶塔,現在成了華西人接待親朋、飲食購物娛樂的賓館;而匯集了各國代表性建築的世界公園,則不僅是只供觀賞的建築模型,還是可以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所有這些,都體現出華西人講求實際、不務浮華的農民的智慧。

I. 中國第一村的華西村究竟富裕到什麼程度

很富很富,富到你想像不到的程度。

交通方面非常便利,而且華西村有修建自己的停機坪,遊客可以坐直升機俯瞰華西,可以說是非常奢侈了。

總之,華西村的富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J. 中國的華西村在哪裡它真的是一個村

華西村華西村位於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村共有380戶,1520人,面積0.96平方公里。2009年,華西村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中文名稱:華西村行政區類別:鄉村所屬地區:江蘇省江陰市電話區號:0510郵政區碼:214400面積:0.96平方公里西村位於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1996年被農業 華西村地標:空中華西村大樓 高度328M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村共有380戶,1520人,面積0.96平方公里。2009年,華西村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是中國目前最富有的村子。 華西村從2001年起,吳仁寶和華西人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統」(一分,就是村與企業要分開,把新合並的16個村規劃成12個村,合並後的原村委會還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選舉。五統,一是經濟由華西統一管理,二是勞動力在同一條件下統一安排,三是福利由華西統一發放,四是村莊由華西統一規劃建設,五是華西村黨委統一領導。) .和周邊的16個村一起組成了大華西村,面積由原來的0.96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來的2000多人增加到3萬多人華西村是全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華西村人均工資收入12.26萬元。同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華西人的收入是全國農民的41.76倍、城鎮居民的13.01倍。2009年,華西村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吳仁寶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擔任華西村的黨支部書記,帶領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10年,全村實現銷售超300億元,每戶村民的存款最低600萬元--2000萬元。[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華西村原叫華西大隊,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是我國農村的先進典型,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農村普遍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華西村實行大隊統一核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華西村頂著很大的壓力還是實行大隊核算。在我國農村取消人民公社之後,華西大隊改為華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