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壓榨法和浸出法制油的優缺點以及占市場的比例是多少原因是什麼
浸出法佔8成以上,因為壓榨法成本較高。不算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但就出油率來看,化學方法浸出法大概20%左右,而壓榨法作為純物理方法出油率僅有13%左右,成本區別一目瞭然。
至於優缺點么,從食用的角度來看,壓榨法較浸出法有百益而無一害,各種營養成分、有效成分保存相對完美,就是價格確實貴些。
② 壓榨法與浸出法的區別
壓榨法是用物理壓榨方式,從油料中榨油的方法。它淵源於傳統作坊的制油方法,現今的壓榨法是工業化的作業。
浸出法是用化工原理,用食用級溶劑從油料中抽提出油脂的一種方法。
區別:
壓榨保留了油脂一定的濃香,浸出提煉油脂更徹底。
在生產風味油脂,如濃香花生油、芝麻油等時,為了保留油脂一定的濃香味,就得採取壓榨法(
通過壓榨前的高溫蒸炒才能出香味),而不採取浸出法。但壓榨後的油餅內存留著的油脂,還得用浸出法充分地抽提出來,再加工成成品油。再如,一些專門從事大批量非風味油生產的大型企業,它可以只用浸出法,也可以在用浸出法之前,先有個預榨過程,即用壓榨法從大量油料中榨出一部分油脂,再用浸出法從油餅中抽提出其餘的油脂。這樣兩種方法的互補,既充分利用了來之不易的原料,又減少了溶劑的用量。
③ 大豆油如何壓榨
食用油的生產過程都需要經過壓榨和提煉這兩個程序。
(1)壓榨過程
食用油壓榨方法分為機械壓榨(分為高溫物理壓榨和低溫物理壓榨)和溶劑壓榨(也稱浸出法)。
高溫物理壓榨法,先用螺旋式的壓榨器將油籽壓碎,然後經過120℃高溫、高壓將油壓榨出來。
浸出法一般採用的溶劑是乙烷(六號輕汽油),乙烷能將油籽中百分之九十八的油榨出。之後,再議150℃高溫將溶劑蒸發。一部分乙烷會留在油內,乙烷對人體有害,而且對環境的破壞也非常大。
因為生產效率問題,一般大型食用油製造廠都會採用溶劑和高溫高壓來提取油籽的油分。但高溫對油的質量破壞影響也很大。
當然還有一些生產商為保持食用油的質量,會以低溫物理壓榨法,將油壓出。這種方式的壓榨器將油籽壓碎,用高壓將油榨出。這種方法的效率比高溫、溶劑法低很多,出油率大約只有60%,但是可以完全保證食用油的質量。
(2)提煉過程
壓榨的過程中,經過高溫高壓、溶劑等程序後,油會變得惡臭、顏色灰暗,所以大型食用油生產商通常都會將食用油提煉,去除雜質。提煉過程包括漂白、除臭、去膠、添加色素、香味等。
以低溫物理壓榨的食用油,通常不需要這些步驟,主要以過濾為主,保留了油籽的風味,包括天然香味、天然色素、微量元素等等。
可見,油的壓榨方法對食用油的成品質量影響非常大,不容忽視。
(3)壓榨法擴展閱讀:
大豆油取自大豆種子,大豆油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油脂。大豆油的種類很多,按加工方式可分為壓榨大豆油、浸出大豆油;按大豆的種類可分為大豆原油,轉基因大豆油。
從營養價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櫚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亞油酸50-60,亞麻油酸5-9%。微溶於乙醇,能以一定比例溶解與丙酮、甲苯、二甲苯等有機溶劑。
④ 水蒸氣蒸餾法 壓榨法 萃取法的比較
蒸餾法:把液態的物質加熱使其蒸發,又把其蒸汽冷卻凝成液態收回。目的是去除原液體中的雜質。如果有兩種液體混在一起了,但它們的沸點不同,就可以加熱,使低沸點汽化,再冷凝。而高沸點的沒汽化或汽化不多,從而分離開兩種液體。壓榨法:是用壓力把含在固體中的液體擠壓出來。像擰乾衣服一樣的道理。如榨油。萃取法:是用溶劑把固態物溶化,和不能溶化的固態物分開的辦法。兩種或多種固態物混在一起時就用這辦法進行分離。上面已經講了三種方法的不同,它們用於不同的場合,不好說誰好誰不好。
⑤ 機械壓榨法制油的機理
壓榨過程中,壓力、黏度和油餅成型是壓榨法制油的三要素。壓力和黏度是決定榨料排油的主要動力和可能條件,油餅成型是決定榨料排油的必要條件。
1)排油動力:壓力轉化為動力,使油排出。
2)排油深度:壓榨取油時,榨料中殘留的油量可反映排油深度,排油深度與壓力大小、壓力遞增量、黏度影響等因素有關。
3)油餅成型:排油的必要條件就是餅的成型。
①物料含水量;
②排渣、排油量
;③物料應封閉在容器內,形成塑性變性的空間力場。
優點:工藝簡單,配套設備少,適應性強,生產靈活,油品質量好,色澤淺,風味純正。
缺點:油餅殘油量高,出油效率較低,動力消耗大,零件易損耗。
⑥ 浸出和壓榨的區別
浸出和壓榨是食用油生產的兩種常見的工藝方法。在介紹它們之前,先要說明一點,它們都是國家許可的食用油生產方式,沒有優劣之分。
浸出和壓榨最大的區別在於獲取食用油的方式不同。壓榨主要是使用機械壓榨的方式將油脂從油料中提取出來,而浸出則是使用溶劑萃取的方式將油脂從油料餅中提取出來。由於提取方式的不同,在食用油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生產設備也有不同。
壓榨使用的設備一般是榨油機,而浸出使用的設備是浸出設備和精煉設備。從設備成本上看,浸出設備的成本要比壓榨設備的成本高一些。但是使用浸出方法能獲取更多的食用油,殘油率在1%之下,而壓榨的殘油率一般在7-8%左右。
當選擇用浸出還是壓榨生產食用油時,要考慮產量,市場要求,成本預算等各種因素。只有仔細認真分析才能選到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希望這條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⑦ 食用油壓榨法和浸出法工藝的區別
食用油有兩種製取工藝:壓榨法和浸出法。
壓榨法利用施加物理壓力把油脂從油料中分離出來,來源於傳統作坊的制油方法,現在的壓榨法已經是工業化的作業。壓榨法由於不涉及添加任何化學物質,榨出的油各種成分保持較為完整,但缺點是出油率低。
相對於壓榨法這種非常古老的生產方法,浸出法選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溶劑,利用油脂與所選定溶劑的互溶性質,通過溶劑與處理過的固體油料中的油脂接觸而將其萃取溶解出來,並用嚴格的工藝脫除油脂中的溶劑。與壓榨法相比,浸出法制油粕中殘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生產條件良好;油料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兩種方法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油料品種 。我國植物油料種類繁多,不同油料的化學成分、含量、物理性狀有差別。壓榨法和浸出法這兩種油脂製取工藝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原料。
一般來說,高含油油料採用預榨——浸出法,如油菜籽等;低含油油料採用直接浸出法,如大豆等;而某些油料中可產生特殊風味的油脂,為保持其產品不失去原有的風味,多採取壓榨法取油,如芝麻油、花生油等油脂的生產。
如有幫助請採納,手機則點擊右上角的滿意,謝謝!!
⑧ 水代法和壓榨法製作的香油的優缺點分別是什麼
水代法:
優點:
具有濃郁或顯著的芝麻油香味。健康、營養價值高。
該方法採用優質飲用水輕松實現油胚分離,取油過程無需添加任何化學溶劑,所以不存在任何化學溶劑殘留。同時,水代法生產工藝使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因為比重大而從香油中沉澱了出來,因此,用這種方法製取的香油是完全健康的。
小磨香油主要採用的是「水代法」生產。石磨磨製石磨磨製過程低溫、低壓,過程溫度僅60—65℃,所以不會破壞香油中的芳香味物質及功能性營養成份。
缺點:
製作周期長,生產規模較小,出油率低,成本高。
壓榨法:
優點:
製作周期較短,出油率高,可以大規模機器生產,減少人力物力。
缺點:
香味清淡,是普通的芝麻油,沒有濃郁的香油味。
⑨ 壓榨法適用范圍
A、玫瑰油、薄荷油等揮發性強的芳香油往往適宜用蒸餾法提取,A正確;
B、萃取法提取有效成分時,要求原料的顆粒要盡可能細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機溶液中,B錯誤;
C、柑橘、檸檬等易焦糊的原料往往適宜用壓榨法提取,C錯誤;
D、玫瑰油、薄荷油、熏衣草油等芳香油主要通過蒸餾法獲得,D錯誤.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