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萬八千里」究竟是多遠
十萬八千里
【用法】:作賓語;形容相距極遠
詳細釋義 【解釋】:形容相距極遠。也形容差距很大。
出處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十萬八千里。』」
示例 【示例】:編著歷史的人,說那是老袁有意指使的,固有事實相去~。(馮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四章)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筋斗雲一個筋斗便是十萬八千里;唐僧由長安出發到達靈山行程十萬八千里。 中文有很大的特點就是虛詞,十萬八千里就是一個虛詞,泛指很遠,是沒法強求精確距離的,意會就行了
B. 十萬八千里有多遠開車有幾天
10萬8千里,是5萬4千公里,穩定120km/h的速度要450小時,約19天。當然這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關於單位換算:
長度
1)1 千米(km)= 0.621 英里(mile)
2)1 米(m)= 3.281 英尺(ft)= 1.094 碼(yd)
3)1 絲米(dmm)=1 忽米(cmm)=1 絲=0.01 毫米=0.001 厘米
4)1 厘米(cm)= 0.394 英寸(in)
5)1 厘米(cm)=10 毫米(mm)
6)1,000,000,000 納米 = 1 米(m)
7)1,000,000 納米 = 1 毫米(mm)
8)1,000 納米 = 1 微米(μm)
面積
1)1 平方公里(km²)= 100 公頃(ha)= 247.1 英畝(acre)= 0.386 平方英里(mile²)
2)1 平方米(m²)= 10.764 平方英尺(ft²)
3)1 公畝(are)= 100 平方米(m²)
4)1 公頃(ha)=15 畝=1hm²=10000 平方米(m²)= 2.471 英畝(acre)=0.01 平方千米
(其中h表示百米,hm²的含義就是百米的平方)
5)1 平方英里(mile²)= 2.590 平方公里(km²)
6)1 英畝(acre)= 0.4047 公頃(ha)= 4.047×10 平方公里(km²)= 4047 平方米(m²)
7)1 平方英尺(ft²)= 0.093 平方米(m²)
C. 十萬八千里有多遠
大聖一個筋斗雲的距離!也是三藏西天取經的距離!
D. 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十萬八千里究竟是多遠
十萬八千里約相當於現在的54000公里,古人一里相當於現在五百米,也就是兩里相當於現在一公里,所以十萬八千里相當於現在54000公里,地球的赤道長度為40075.02千米,也就是說孫悟空一個筋斗可以繞地球差不多一圈半。
孫悟空是西遊記的主角,是一隻石猴子,但在小說中又是擬人化的一隻猴子,而且屬於神話人物,而且是咱5000年文明古國的英雄偶像。
傳說孫悟空最大的本事就是筋斗雲,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筋斗在詞典里是跟斗的意思,就是用頭抵地,身體顛倒翻過去,這種翻跟斗的時間沒有一個准確計量,大概1秒鍾的時間左右吧,為了便於計算,這里就採用1秒鍾1個筋斗的計量。
十萬八千里就是5.4萬千米,1秒鍾5.4萬千米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但是還沒有光速快,光速每秒鍾約30萬千米,5.4萬千米只是光速的18%,即便如此,這個速度已經比現在人類發射的航天器要快多了。
筋斗雲是中國神怪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法術之一。
E. 十萬八千里等於多少千米
1公里=2里,十萬八千里=五萬四千公里
1公里=1千米,十萬八千里=五萬四千公里=54000千米
F. 十萬八千里到底是多遠
古代一里合現在500米。
十萬八千里=108000*500=54000000米。
G. 十萬八千里是多少米,多少千米
一般一里是500米,108000*500=54000000米=54000千米(或公里)
請參考採納。
H. 西遊記中說十萬八千里有多遠的
單位是里,即108000里。數字演算是正確的,不過結果是54000千米,就是54000公里。地球赤道一圈大約40000公里左右,所以說十萬八千里繞地球赤道兩圈半不對,但繞一圈還是富裕的。
一里路等於半公里路等於500米!
一公里等於一千米!
十萬八千里等於四萬四千公里!也就是44000米!
(8)十萬八千里是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自《西遊記》之後,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小說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鄧志謨的《鐵樹記》、《飛劍記》、《咒棗記》、許仲琳的《封神演義》等。《西遊記》對戲曲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清代宮廷大劇《昇平寶筏》是西遊戲,十本,240出。《西遊記》不但有續作、仿作,對後世的小說、戲曲、寶卷、民俗都產生影響,清朝子弟書里都有《西遊記》的鼓詞,可見影響之大。
I. 十萬八千里等於多少公里
十萬八千里是五萬四千公里,一公里等於兩里。
1 千米(公里)= 1000 米(公尺)= 1 0000分米(公寸)=10 0000厘米(公分) = 100 0000 毫米(公釐)=2000(里)
1929年民國推行計量改革以來,一里特指一市裡,舊稱一華里。用於計算路程、地理距離。如:里程碑(設於路邊計算里數的標志)。里作為計量單位,源於中國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廢除之後,由面積單位演化為長度單位。
(9)十萬八千里是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古代的」里「與相關度量衡:
據史料記載,唐代長安城周長67里,目前考古調查約35.5公里,相當於唐代530米。秦漢時期一隻腳的標准值為23.1厘米,但考古調查結果基本為23-23.7厘米,隋唐時期一隻腳的長度相似。-
相對於表面數據,歷代度量衡的實際值各不相同。秦漢以六尺為步,一尺長約23厘米。隋唐以五尺為一步,一尺長約30厘米。相比之下,人類的步伐幾乎沒有變化。一步(左右)基本上是1.4-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