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三里島核事故

三里島核事故

發布時間: 2021-07-17 14:38:46

⑴ 三英里島核事故的事故後果

由於在事故期間相當長時間堆心失水外露,部分堆心中溫度曾高達1900~2200℃,堆心嚴重損壞,大量裂變產物釋放到一迴路系統,並接著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電廠環境。在反應堆廠房積存的廢水總量約為2.5×10立方米,放射性核素儲量約為4.4×10居里,主要為Cs和I。輔助廠房內積存的廢水總量約為2.2×10立方米。
當放射性廢水流到反應堆廠房內時,惰性氣體即由水中析出而進入安全殼大氣。在事故開始後第 3天對大氣采樣表明,安全殼大氣中放射性總儲量約為1.3×10居里。雖然在處理事故過程中採用了各種措施以減少向環境的釋放,在整個事故應急期間(事故發生後第一周),還是向環境釋放了約 2.5×10居里的惰性氣體和約7.5居里I。此後,又通過電站通風口釋放出約7居里I。因而I的事故總釋放量約為14居里。事故後幾年內,仍不斷有少量的氣態流出物釋放到環境中。表1列出各年的釋放量。
在三英里島事故中,有3名工作人員因在事故期間進入輔助廠房受到過量照射。他們所受劑量分別是3.9、4.1和4.3雷姆。對三英里島事故後的輻照量,美國核管理委員會在1981年3月預計將會造成2000~8000人-雷姆的職業照射,而於 1984年10月又修訂為13000~46000人-雷姆的職業照射。表2列出了在事故後幾年工作中所造成的職業照射劑量。 對公眾的照射,估計在事故的應急期間(3月27日至4月7日),電廠附近50英里范圍內所受到的集體劑量約為3300人-雷姆,個人平均劑量(全身)為1.5毫雷姆。廠外任何個人最大劑量估計會小於 100毫雷姆。在此以後,雖仍有氣態放射性釋放,但對公眾造成的影響很小。估計1981年和1982年所造成的集體劑量只分別為0.22和0.59人-雷姆。
三英里島事故的原因雖然是由於設備事故引起的,但其根本原因是運行人員的誤操作。通過這一事故,暴露出在人員培訓和運行管理上的很多問題。事故發生後的處理又暴露出在制定和執行應急計劃上的嚴重缺陷。三英里島事故的放射性後果雖不太嚴重,但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對社會生活、社會輿論和世界核能利用的發展都曾帶來重大影響。

⑵ 三里島發生了怎樣的事故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距首都華盛頓往北約莫兩個半小時路程,哈里斯堡附近的三里島核電站(84萬千瓦),環境幽美,綠樹蔥蔥,河平如鏡。1979年3月28日日凌晨在這里發生了一次較大的事故。少量放射性物質釋放出來,許多人暫時疏散或離開了那一地區。新聞宣傳工具對這一事故作了詳盡的報道,因此在電站的整個地區及其更遠的地區引起了恐慌。這次事故涉及到廣大公眾利益及對核電站發展的影響。

⑶ 三厘島核反應堆事故是怎麼回事

美國三里島壓水堆核電廠二號堆於1979年3月28日發生的堆芯失水而熔化和放射性物質外逸的重大事故。這次事故是由於二迴路的水泵發生故障後,二迴路的事故冷卻系統自動投入,但因前些天工人檢修後未將事故冷卻系統的閥門打開,致使這一系統自動投入後,二迴路的水仍斷流。當堆內溫度和壓力在此情況下升高後,反應堆就自動停堆,卸壓閥也自動打開,
放出堆芯內的部分汽水混合物。同時,當反應堆內壓力下降至正常時,卸壓閥由於故障未能自動回座,使堆芯冷卻劑繼續外流,壓力降至正常值以下,於是應急堆芯冷卻系統自動投入,但操作人員未判明卸壓閥沒有回座,反而關閉了應急堆芯冷卻系統,停止了向堆芯內注水。這一系列的管理和操作上的失誤與設備上的故障交織在一起,使一次小的故障急劇擴大,造成堆芯熔化的嚴重事故。在這次事故中,主要的工程安全設施都自動投入,同時由於反應堆有幾道安全屏障(燃料包殼,一迴路壓力邊界和安全殼等),因而無一傷亡,在事故現場,只有3人受到了略高於半年的容許劑量的照射。
核電廠附近80千米以內的公眾,由於事故,平均每人受到的劑量不到一年內天然本底的百分之一,因此,三里島事故對環境的影響極小。

⑷ 三里島事故是怎麼發生的

在沒有發生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事故以前,國外核電站多年運行的情況表明,核設備(包括反應堆主體、燃料元件等)的事故較少,而常規設備(如閥門、泵、蒸汽發生器等非核設備)事故較多。因為對核設備的研製比較重視,例如燃料元件,經過長期的研製後,還在反應雄內外作多種形式的考驗,技術上達到了比較成熟的地步。工業上推廣的各類核電反應堆的核設備基本上末遇到嚴重的困難。而常規設備卻常出事故,成為核電站停電的主要原因。20世紀60年代初,汽輪機事故曾是核電站的主要事故。20世紀70年代以來,迴路設備事故又成為主要因素。如1972年內,美國核電站造成停電事故的主要部件是閥門、泵的軸密封和蒸汽發生器,其中蒸汽發生器的事故占總事故次數的40%,泵和軸密封事故佔20%。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距首都華盛頓往北約莫兩個半小時路程,哈里斯堡附近的三里島核電站(84萬千瓦),環境幽美,綠樹蔥蔥,河平如鏡。1979年3月28日日凌晨在這里發生了一次較大的事故。少量放射性物質釋放出來,許多人暫時疏散或離開了那一地區。新聞宣傳工具對這一事故作了詳盡的報道,因此在電站的整個地區及其更遠的地區引起了恐慌。鑒於這次事故涉及到廣大公眾利益及對核電站發展的影響,下面需著重敘述一下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三里島核電站是壓水反應堆結構。當時反應堆正在穩定地接近滿功率運行,清晨4時,蒸汽發生器給水系統出了點毛病(一台把汽輪機冷凝水送回去的給水泵發生了故障),因此汽輪發電機自動脫扣了,控制棒插入反應堆。反應堆功率下降,至此還沒有發生什麼事故。三台備用給水泵本應供應必要的給水,可是它們沒動,正如事後才搞清楚的,那是一個通往蒸汽發生器的閥門給錯誤地關閉了。8分鍾之後才發現這個錯誤,打開了閥門,但蒸汽發生器已經燒幹了。

因此,一次水冷卻劑溫度和壓力增加,頂開了穩壓器上的安全閥。這時,冷卻劑就跑到一個稱之為驟冷箱的容器里去了,驟冷箱是用來凝結和冷卻從反應堆系統內釋放出來的物質的。兩個小時之後操縱員才搞清楚穩壓器安全閥卡住了,一直保持開的狀態;因此大量冷卻劑被釋放出來,最後充滿了驟冷箱,冷卻劑沖破了箱上的安全膜而流出來。含有放射性的冷卻水灌進了安全殼廠房,一直流進疏水坑。同時,反應堆壓力繼續下降。隨後,緊急堆芯冷卻系統啟動了。高壓泵把水補進反應堆容器,根據操縱員的觀測,看來穩壓器已灌滿了水,這樣它就不起作用了。因此他們決定關閉緊急冷卻系統。後來又停了反應堆主泵。這樣嚴重缺水造成堆芯過熱並燒干。

雖然產生功率的裂變已經停止了,裂變產物衰變熱仍放出大量余熱,流過堆芯的冷卻劑流量不足以冷卻燃料棒,燃料棒受到某種程度的損壞。大量的放射性,特別是氙、氪之類的氣體與碘一道從反應堆釋放出來。根據設計,系統的疏水泵自動地把放射性水從安全殼抽進隔壁輔助廠房的貯存罐。貯存罐滿了,放射性物質經過過濾器跑到大氣中去。在沒法把水弄回安全殼的過程中又使一部分放射性物質釋放到大氣中去了。後來反應堆冷卻系統終於又恢復了運行,堆芯溫度開始下降。然而,有跡象表明,金屬,水反應產生了氫。有人認為在反應堆壓力容器頂部形成了一個大氣泡,其中的氣體有可能發生爆炸。所以,千方百計地幹了好幾天。以防爆炸。但是這個大氣泡是否真的存在也說不清楚。放射性氣體跑出來不久,就用裝在飛機、卡車和附近固定地點的探測器測量了大氣污染情況。最准確的估計是任何人所受的最大可能劑量都小於100毫雷姆。這個數據是根據一個人在廠區邊界連續照射了11天這樣一個假設計算出來的,而透視一次X光所受的放射性劑量也就是這個量級。

從三里島事故我們可以得到幾點啟示。要想找出所有問題的確切起因未必最重要,但我們可以引出許多重要的結論並評價事故可能產生的後果。這次事故是設計考慮不周、設備故障、操縱員誤操作等綜合原因造成的。設計上本不該讓改射性水有可能抽到安全殼外面去,而且任何人都不知道;比外,應設置監測儀器使操縱員充分了解系統的熱工水力狀態。設備失效主要是穩壓器閥門卡住。這次事故中整個設備運行相當好,但閥門、泵和開關存在許多失效事例。這些故章在製造過程中採取更嚴格的質量控制,在使用時採取更嚴各的檢驗保養是可以消除的。操縱員一而再、再而三地誤操作,包括關閉了給水管線閥門,對穩壓力器的狀況判斷錯誤,關閉了緊急冷卻系統泵和反應堆冷卻泵。

反應堆出事故後,他們立即對空氣、水、牛奶、魚、水果、肉類、土壤、河流沉積物等做了近一萬個取樣檢查試驗,並對50英里范圍內的200多萬居民進行抽查,之後在給總統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中說:「這次事故沒有對人們健康造成大的影響」。1985年9月,賓夕法尼亞衛生部公布的——項調查結果指出:「事件發生後,沒發現附近居民患癌率上升」,人們所受的輻射量「遠沒有比一次X光透視的多」。

⑸ 三英里島核事故的介紹

1979年3月28日凌晨,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東南16千米處的三英里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發生的一次放射性物質外泄事故。事故導致電站周圍80千米范圍內生態環境受到污染。這是人類發展核電以後首次引起世人注目的核電站事故。

⑹ 三里島事故的介紹

三里島核事故(Three Mile Island-2),簡稱TMI-2。1979年3月28日凌晨4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三里島核電站第2組反應堆的操作室里,紅燈閃亮,汽笛報警,渦輪機停轉,堆芯壓力和溫度驟然升高, 2小時後,大量放射性物質溢出。在三里島事件中,從最初清洗設備的工作人員的過失開始,到反應堆徹底毀壞,整個過程只用了120秒。6天以後,堆芯溫度才開始下降,蒸氣泡消失——引起氫爆炸的威脅免除了。100噸鈾燃料雖然沒有熔化,但有60%的鈾棒受到損壞,反應堆最終陷於癱瘓。此事故為核事故的第五級。(核事故共7個級別,級別越高,危害越大)

⑺ 三里島事故的原因是什麼

三里島核電站是壓水反應堆結構。當時反應堆正在穩定地接近滿功率運行,清晨4時,蒸汽發生器給水系統出了點毛病(一台把汽輪機冷凝水送回去的給水泵發生了故障),因此汽輪發電機自動脫扣了,控制棒插入反應堆。反應堆功率下降,至此還沒有發生什麼事故。三台備用給水泵本應供應必要的給水,可是它們沒動,正如事後才搞清楚的,那是一個通往蒸汽發生器的閥門給錯誤地關閉了。8分鍾之後才發現這個錯誤,打開了閥門,但蒸汽發生器已經燒幹了。

因此,一次水冷卻劑溫度和壓力增加,頂開了穩壓器上的安全閥。這時,冷卻劑就跑到一個稱之為驟冷箱的容器里去了,驟冷箱是用來凝結和冷卻從反應堆系統內釋放出來的物質的。兩個小時之後操縱員才搞清楚穩壓器安全閥卡住了,一直保持開的狀態;因此大量冷卻劑被釋放出來,最後充滿了驟冷箱,冷卻劑沖破了箱上的安全膜而流出來。含有放射性的冷卻水灌進了安全殼廠房,一直流進疏水坑。同時,反應堆壓力繼續下降。隨後,緊急堆芯冷卻系統啟動了。高壓泵把水補進反應堆容器,根據操縱員的觀測,看來穩壓器已灌滿了水,這樣它就不起作用了。因此他們決定關閉緊急冷卻系統。後來又停了反應堆主泵。這樣嚴重缺水造成堆芯過熱並燒干。

雖然產生功率的裂變已經停止了,裂變產物衰變熱仍放出大量余熱,流過堆芯的冷卻劑流量不足以冷卻燃料棒,燃料棒受到某種程度的損壞。大量的放射性,特別是氙、氪之類的氣體與碘一道從反應堆釋放出來。根據設計,系統的疏水泵自動地把放射性水從安全殼抽進隔壁輔助廠房的貯存罐。貯存罐滿了,放射性物質經過過濾器跑到大氣中去。在沒法把水弄回安全殼的過程中又使一部分放射性物質釋放到大氣中去了。後來反應堆冷卻系統終於又恢復了運行,堆芯溫度開始下降。然而,有跡象表明,金屬,水反應產生了氫。有人認為在反應堆壓力容器頂部形成了一個大氣泡,其中的氣體有可能發生爆炸。所以,千方百計地幹了好幾天。以防爆炸。但是這個大氣泡是否真的存在也說不清楚。放射性氣體跑出來不久,就用裝在飛機、卡車和附近固定地點的探測器測量了大氣污染情況。最准確的估計是任何人所受的最大可能劑量都小於100毫雷姆。這個數據是根據一個人在廠區邊界連續照射了11天這樣一個假設計算出來的,而透視一次X光所受的放射性劑量也就是這個量級。

⑻ 福島和三里島核事故

應該是福島的事故更加嚴重。雖然現在都被定為五級。
福島核事故如果沒有控制住,最終導致放射性物質的大量釋放。
從現在來看,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加上電力恢復,應該不會更壞的情況。
硼酸是反應堆用來控制反應性的物質,它的吸收中子截面比較大。一般反應堆運行中,也會有硼酸用來控制反應性,這次加硼酸也只是為了不讓反應堆再臨界,所以並不能說明什麼情況。

⑼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的事故經過

當天凌晨4時半,三哩島核電站95萬千瓦水堆電站二號反應堆主水泵停轉,輔助水泵按照預設的程序啟動,但是由於輔助迴路中一道閥門在此前的例行檢修中沒有按規定打開,導致輔助迴路沒有正常啟動,二迴路冷卻水沒有按照程序進入蒸汽發生器,熱量在堆心聚集,堆心壓力上升。堆心壓力的上升導致減壓閥開啟,冷卻水流出,由於發生機械故障,在堆心壓力回復正常值後堆心冷卻水繼續注入減壓水槽,造成減壓水槽水滿外溢。一迴路冷卻水大量排出造成堆心溫度上升,待運行人員發現問題所在的時候,堆心燃料的47%已經融毀並發生泄漏,系統發出了放射性物質泄漏的警報,但由於當時警報蜂起,核泄漏的警報並未引起運行人員的注意,甚至現時無人能夠回憶起這個警報。直到當天晚上8點,二號堆一二迴路均恢復正常運轉,但運行人員始終沒有察覺堆心的損壞和放射性物質的泄漏。
此後,賓州州長出於安全考慮於3月30日疏散了核電站5英里范圍內的學齡前兒童和孕婦,並下令對事故堆心進行檢查。檢查中才發現堆心嚴重損壞約20噸二氧化鈾堆積在壓力槽底部,大量放射性物質堆積在圍阻體,少部分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周圍環境中。

⑽ 三里島核電站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有多少

三里島核電站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大致如下:電站清理與恢復費用約4億美元;購買火電費用,事故發生後每月為1800萬美元,到1979年10月降到1000萬美元;疏散8公里內的3000多戶家庭(10000人)的賠款費約120萬美元,工資損失賠款約7.7萬美元;核管理委員會,由於該公司從1978年8月以來發生的17項違章操作而罰款約15.5萬美元。

這次事故的出現,對常規設備受到了重視,製造廠商接受了教訓。但其後果所帶來的影響,各人的看法很不一致。反對核電站的人認為,這次事故證明了他們的觀點,核電站不能確保居民的安全,所以核電站應該統統關閉,至少是停肆新堆。而支持核電站的人指出,三里島事故沒有傷一個人,緊急冷卻系統發揮了作用,在如此誤操作的情況下堆芯狀態比預計的要好,這次經驗教訓會使我們採取新的預防措施並對操縱員加強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