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根家族的歷史
約瑟夫所在的哈特福是美國保險業的發祥地,但是當時的保險公司仍然屈指可數、寥寥無幾。1835年約瑟夫投資一家為火災承擔財產損失的保險公司,原本希望穩穩地撈上一把。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一場火災從天而降,約瑟夫的投資化成了灰燼。按常理說,一般的人遇到這種倒霉的事情,肯定會對這種投資從此望而卻步。事實也是如此,許多投資者在被這場火災燙傷後,都乖乖地夾起了尾巴,再不敢染指對火災承擔保險的保險公司。但是,有著商業血統的約瑟夫則與一般人的思路恰恰相反。他認為,由於這場火災的影響恰恰讓那些投保者從中嘗到了甜頭。如果繼續經營承擔火災保險的投資公司,不但投保者的熱情會有增無減,而且可以借這場火災的震懾作用抬高投保的價格。從另外一個方面說,也是由於這場火災的影響,繼續經營為火災提供財產保險的公司數目會銳減,此時投資保險業,不但能東山再起,撈回丟掉的損失,而且肯定能夠大發其財。
情況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那些從前的投資者看到要承擔賠償費,紛紛以低價轉讓自己的股份,而心中有數的約瑟夫則想方設法籌集到一筆資金,把這些股份全部買下,繼續經營那個在火災中倒霉的「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隨後,經過他苦口婆心地勸說,一個朋友也肯出資和他一起應付賠償事宜。
度過了償付賠款的危機後, 「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的信譽因此聲名大噪,投保者絡繹不絕,而投保費則比原來提高了一倍。約瑟夫在這場賭博中,不僅賺回了賠償費,而且還凈賺15萬美元,這就是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喜歡冒險賭博的爺爺。 金融寡頭J.P.摩根(J. Pierpont Morgan)是美國經濟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對美國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亦是1900年代美國最重要的實業家,他幫助美國基礎工業籌款,並在多個領域成就卓著——其中包括鐵路、鋼鐵、電話、電力、銀行、保險。J.P.摩根從一個無名小輩,經過艱辛的努力奮斗,在強手如林的金融界站穩腳跟,並一一擊敗對手,終於發展成為紐約市華爾街第一號人物,榮登美國經濟霸主的寶座。
「摩根式」的經營哲學是:不怕風險,勇於向強者挑戰,實現獨占鰲頭的目標,同時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
含著金鑰匙出生
J.P.摩根1837年4月17日出生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的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從他的祖父約瑟夫到他的父親J.S.摩根,摩根家族經商都很成功。他的父親J.S.摩根是新英格蘭地區的富商,起初搞乾菜批發,後與城裡著名的銀行家皮鮑狄合夥,在倫敦成立皮鮑狄公司,專門經營美國國債、州債、股票及國外匯兌等項買賣。他們生意興隆,成功地把大量英國游資引入資金極度匱乏的美國他日後的發展與其父背後的資助也是分不開的。J.S.摩根嚴厲地要求兒子J.P.摩根接管家族產業,幫他選定在瑞士、德國留學的課程,安排他在華爾街當學徒,而且大小事件都有可能成為他教訓J.P.摩根的事因。
自古英雄出少年
J.P.摩根從一開始就顯示了其善於抓住機會的超人能力。他大學畢業後,去父親朋友華爾街開設的鄧肯商行里實習。一次采購途中在新奧爾良碼頭,一位陌生白人問其是否想買咖啡,那人自我介紹說,他是往來美國和巴西的貨船船長,受託到巴西的咖啡商那裡運來一船咖啡。沒想到美國的買主已經破產,只好自己推銷。如果誰給現金,他可以半價出售。J.P.摩根考慮了一會兒,從最初的驚疑中清醒過來,覺得這樁生意不錯,決定買下這船咖啡。他帶上咖啡樣品到新奧爾良所有與鄧肯商行有聯系的客戶那兒推銷,但是沒人接受,他們反過來還勸告他,也許這些咖啡與樣品不符,何況以前還發生過船員欺騙買主的事。但摩根覺得,這位船長是個可信的人,他也相信自己的判斷力。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先以鄧肯商行的名義買下全船咖啡,並電告商行總部已買到一船廉價咖啡。然而鄧肯商行回電嚴加指責說,不許擅自用公司名義!立即取消這筆交易!無奈摩根只好發電報給倫敦的父親,向他求援。在父親的默許下,用父親在倫敦的戶頭,償還了原來挪用鄧肯商行的款項。他還在那位船長的介紹下,買了其它船上的廉價咖啡。
摩根贏了!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沒錯: 艙內全是好咖啡,非但如此,就在他積極聯系客戶的時候,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大幅減產,國際市場咖啡價格猛漲2-3倍。摩根大賺了一筆!他的冒險精神令熟悉他的人贊嘆不已,他那在商海中奮斗大半輩子的父親,也情不自禁誇贊孺子可教!
大發戰爭財
在父親的資助下,J.P.摩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對面成立了摩根商行。他的事業開始了!一座經濟的摩天大廈就這樣奠基了!
當時正處南北戰爭時期,有一天一位名叫克查姆的小夥子來拜訪他,還似乎是隨意提到1862年1月27日林肯總統頒布的「第一號命令」。這道命令決定2月下旬北方軍隊總動員,陸海軍全面進擊,南北戰爭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段北軍傷亡慘重。摩根一下子激動起來,他認為金價又要上漲了。那時的林肯政府常被軍費嚴重不足所困擾。後來曾任過俄亥俄州州長的波蘭·喬伊斯出任了財政部長,他開始實施「赤字政府」政策,盡管政府出現貨幣不足,除國債外喬伊斯還用高達7%的利息發行戰爭債券。結果一種反常現象出現: 如果北軍勝了金價就會下跌,反之就上漲甚至暴漲。他們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個投機的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他們會面後不久,北軍在布爾淵河戰役中大敗。為補充軍備,喬伊斯趕緊發行200萬美元戰爭債券,但是無人認購,最後只好通過紐約聯合銀行轉賣到倫敦。克查姆將情況迅速通告了摩根。他們很快又得知債券是經皮鮑狄倒手的。摩根同倫敦皮鮑狄商量後秘密買下大量黃金,一家一半。美國、英國到處都流傳著皮鮑狄購買黃金的消息,金價也隨之飛漲。人們開始了種種調查和猜測,因為這時北軍不止一處失利,金價上漲似乎與軍備、日用品、工業用品緊缺沒有聯系,那麼一定是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後面操縱。隨後《紐約時報》宣布這個操縱者找到了,他就是青年投機家J.P.摩根。這家報紙嚴厲批評蓄意導致金價暴漲的行為。但是批評歸批評,金價還是在暴漲。從這件事看得出年輕的摩根為了賺錢有些不擇手段,他父親對此的解釋是這孩子膽子太大了。隨後摩根僱傭了一個電報工作人員,專門跟前線軍官聯系,從而更確切地知道消息。無疑這些消息給摩根帶來了不少黃金。後來J.S.摩根獲得絕密情報,美國政府要賠償英國100萬英鎊的黃金。不用說,J.P.摩根又發大財了。
南北戰爭後,摩根商行日趨興旺。他從前的同事、鄧肯商行的查爾斯·達布尼及他的表弟古特溫都加盟了他的公司,公司的名字也因此改為達布尼·摩根商行。
隨著摩根一次次獲利,他也終於從一個無名小輩成長為華爾街的一顆新星。從而掀開了摩根輝煌事業的新篇章。
鷸蚌相爭摩根得利
1869年,摩根插手聞名的薩斯科哈那鐵路之爭。
薩斯科哈那鐵路是聯結美國東部工業城市與煤炭基地的大動脈。它起於紐約州首府奧爾巴尼,到賓夕法尼亞州北部的賓加姆頓,全長220多公里,賓加姆頓城有許多鐵路通往各煤炭產地,是著名的煤炭集散地。而且這條鐵路南接伊利鐵路,西達美國中部重鎮芝加哥,匹茲堡的鋼鐵和產油河的石油都可經此運抵紐約。所以在實業家眼裡,薩斯科哈那地方鐵路簡直就是條運錢的路。1869年8月,圍繞著這條鐵路的所有權問題,華爾街的投機家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爭奪是由在投機業上獨霸華爾街的年輕投機者喬伊·顧爾德發動的。為了奪取薩斯科哈那鐵路,他聯合了年輕力壯的吉姆·費斯克一起行動。他們聰明地利用華盛頓的金融緊縮政策,在渥多維劇場印刷虛有的公司交換債券,使鐵路半數左右的股份落入自己手中,同時行賄司法人員,在薩斯科哈那鐵路股東大會召開前,查封了薩斯科哈那總公司。紐約州法院同時下令,免去薩斯科哈那鐵路總裁拉姆傑的職務。隨後,顧爾德很快延長他所有的伊利鐵路到賓加姆頓准備宣布擁有薩斯科哈那鐵路的所有權。當他滿載武裝人員的列車駛入薩斯科哈那鐵路時,卻被拉姆傑率領全副武裝的公司職工們堵住,雙方發生了激烈沖突,死傷慘重,成為轟動全美的一大慘案,政府只有出動軍隊予以平息。
拉姆傑決心雪此奇恥大辱。他經人介紹,求助於已成為華爾街年輕金融投資家的摩根。摩根經再三考慮後答應給他幫助。辦法是與顧爾德上法庭,摩根要求拉姆傑僱用他的岳父崔西律師及其助手韓特律師,拉姆傑滿口應承,並許諾事成之後專門發行3000股新股,使摩根、達布尼、崔西和韓特均列為股東。法庭斗爭很快有效,法院為拉姆傑復了職。接著他們准備迎接股東大會的斗爭。崔西預料在大會上顧爾德和費斯克很可能以武力相威脅,摩根覺得岳父的想法是正確的,就與拉姆傑等人進行了周密的協商與布置。股東大會那天一大早,摩根、拉姆傑、崔西、韓特4人就趕到會場,卻見費斯克早帶著許多全副武裝的侍衛來了。看著他們如此緊張,摩根覺得滑稽。就在這時會場大廳入口傳來一聲斷喝: 「費斯克,不要動!」隨即四周冒出許多身著灰制服的奧爾巴尼郡警察,費斯克呆住了。在局長的指揮下,費斯克被逮捕。當然,沒有出示逮捕證,沒有公布他的罪行,遭受恐嚇的費斯克也忘記要求他們這樣做,就糊里糊塗地被押上馬車帶走了。由於弗斯克的被捕顧爾德破壞大會的計劃泡了湯,股東大會順利舉行。會上拉姆傑繼續擔任總裁職務,摩根則被選為薩斯科哈那鐵路的副總裁。步出會議大廳摩根情不自禁大笑。人們後來才知道,逮捕費斯克那戲劇性的一幕,完全是摩根一手策劃導演的,那些所謂「警察」、「警察局長」自然也是雇來的。
股東大會後摩根實際上取代拉姆傑,掌握了薩斯科哈那鐵路的實權。華爾街乃至全美國都對此議論紛紛,各種猜測紛至沓來。無形中摩根的知名度迅速提高,無人否認他第一次涉足鐵路投機業所獲得的巨大成功,並且有人把他喻為華爾街極有手腕、謀略和發展前途的新軍。《美國人物誌》這樣評價他: 「摩根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同當代最具有實力、擁有各種武器的金融資本家抗衡,他獲得了勝利,由此奠定了馳騁於企業大舞台的基礎,也開拓了他自己的人生。」
摩根集團的早期歷史,記錄了一去不返的壟斷時代
不過,摩根整合無序競爭產業的金融手段具有借鑒意義。
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鋼鐵業發展迅速,其後的
美西戰爭和布爾戰爭令鋼鐵價格一路上漲,利潤猛增,兼並事件比比皆是,但無序的價格戰也由此出現。摩根認為,要想在鋼鐵工業中建立正當的秩序,必須進行更大規模的兼並與改組。
摩根的父親基諾斯·斯賓塞·摩根從16歲開始就闖盪波士頓的商行,23歲開始自己經營一家資產為5萬美元的乾菜店的生意,並在那一年娶了金融家皮爾龐特之女為妻。後來,基諾斯·斯賓塞·摩根坐鎮英國倫敦,成為倫敦金融界令人刮目相看的金融大師。1837年4月17日,對世界經濟史和金融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在這個有著悠久商業傳統的家庭呱呱墜地。盡管這是一個同其他孩子一樣的普通人,但是華爾街未來的方向將因他的出生而改變。
從摩根的祖父約瑟夫到他的父親,摩根家族經商都很成功。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家庭氛圍與商業熏陶,摩根從年輕時就敢想敢幹,很富有商業冒險和投機精神。兩次投機奠定了摩根發達的基礎。摩根大學畢業後,父親介紹他到紐約一位朋友開的鄧肯商行實習生意。
2. 羅斯柴爾德家族和摩根家族資產有多少
羅斯柴爾德家族總共累積了相當於60億,摩根家族是世界的債主,資產在10萬億左右。
3. 問下摩根家族是什麼東東
「吸血鬼」這個名詞在二十世紀末的現代,是個不算陌生的名詞。
「專吸人血的惡魔」、「黑夜的吸血蝙蝠」這些怪名詞也應該是十七、八世紀才有的玩意兒,畢竟壞吸血鬼就那麼一些,早就教那些牧師們給釘死光光了,哪來那麼多吸血鬼半夜不睡覺的四處亂非吸人血的?再說這世上有「血」的生物這么多,他們又幹麼一定會挑上人類不可呢?吸血只是他們生存的一種方式,就像人要吃飯那般正常,何況人類不也為了「食」而去殘害別的生物嗎?他們也只是基於同等立場去吸人血,人類根
本沒有必要死咬著受害者的身份不放而去一再指責他們。
所謂「物竟天擇,適者生存」,在歷經了十七、八世紀一場慘絕人道的屠殺之後,吸血族群的數量大幅銳減,幾近絕滅,僅存留下的則是強者中的強者,他們可以不畏懼於陽光、十字架,甚至連獠牙都能收縮自如。
這些倖存者分布在全球各地,位於社會各種不同的階級,他們在形體上完全和人類相同,難以分辨,但是他們卻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有「摩根」這個姓氏。
若以王朝論之,摩跟家族的吸血鬼可以說是吸血族中的皇族,他們擁有最純正的血統,並且是用生殖的方式來製造同伴而吸血,也正因如此使得他們能比一般的吸血鬼更加優秀完美,更加禁得起上天的考驗。
近來更有個甚為驚人的消息傳出,那就是摩根家族的現任繼承者——凱斯.摩根,打算選妻,不少名門閨秀巴望可以獲得他的垂青。
然而這位摩根伯爵真的是動了凡心想娶妻嗎?算了吧!實乃是因為年屆三十的凱斯老兄,必須依照住在「永生居」的祖先們所訂的規矩,舉辦一場為期一個月的「血宴」來挑選新娘,以便產下符合「優生保健」的下任繼承者。
不過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其威力可直比隕星撞地球,超級震撼!
反正總而言之,有關於摩根家族的傳言數百年來也有上千則了,事情究竟是真是假也無人可知。而凱斯.摩根要選妻的消息就這樣傳呀傳的,傳到那好遙遠、好遙遠的東方國度……
4. 摩根家族到底有多少錢
多的數不過來,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銀行這些他都是大股東,你說有多少錢
5. 羅斯柴爾德家族、摩根家族還有洛克菲勒家族之間有什麼關系
沒關系。
原因:
《貨幣戰爭》將這三個家族拉上關系。但是許多新聞、網帖已經不厭其煩解釋過很多次,《貨幣戰爭》說的羅斯柴爾德都是錯的——羅斯柴爾德既沒有控制美聯儲,也沒有坐擁50萬億美元資產。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它發跡於19世紀初,其創始人是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奧地利維也納、德國法蘭克福、義大利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
2007年出版的小說《貨幣戰爭》中誇張估計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資產有30萬億美元,該家族的第六代掌門大衛·羅斯柴爾德說宋鴻兵的小說是完全的虛構杜撰,其家族財富並沒有小說中的那麼誇張。
(5)摩根家族擴展閱讀:
1、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的一個家族,創始人是約翰·洛克菲勒,該家族曾創辦洛克菲勒基金會,芝加哥大學等。洛克菲勒家族總部在紐約州的威斯特徹斯特縣境內,位於哈德遜河上游。
這個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財富標記」與美國乃至國際政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標准石油公司、大通銀行、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在「9 11」中倒塌的世貿大樓……翻開美國史,洛克菲勒家族無處不在。
從洛克菲勒家族神話的創始人約翰·戴·洛克菲勒算起,這個美國首屈一指的財富家族已經繁盛了六代。
2、摩根家族
摩根家族是一個商人家族,其祖先於17世紀初在新大陸的淘金浪潮中移民美國,定居在馬薩諸塞州。到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祖父約瑟夫·摩根的時候,賣掉了在馬薩諸塞州的農場,定居哈特福。代表人物有約翰·皮爾龐特·摩根。
摩根家族一直延續著賴以生存的商業傳統。約瑟夫·摩根最初經營一家小咖啡館。經過苦心經營稍有積蓄後,他先是出資經營一家很氣派的大旅館,然後又購買了運河的股票,成為汽船業和鐵路業的股東。
6. 摩根家族與羅斯柴爾德家族是什麼關系
摩根家族是由羅斯柴爾德家族扶植發家的。
1865年,不斷鞏固舊大陸金融支配性控制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不甘心有獨立於他們之外的西方國度存在。於是他們通過扶植摩根財團發展壯大來牽制影響美國。花旗,摩根,美國第一第二國民銀行都處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間接控制下,羅斯柴爾德家族達到了他的第一次頂峰。
(6)摩根家族擴展閱讀:
由於羅斯柴爾德家族過分抽調資金控制新大陸,導致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舊大陸的控制力急速下降。俾斯麥首相抓住了這個良機,通過普法戰爭賠款組建了德意志銀行,並且通過工業化和一系列眼花繚亂的並購,迅速組建了新的容克財團:德意志4大銀行團。歐洲崛起了新的金融集團。
因為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865年出現的這次戰略判斷失誤,家族的影響力下降,直接導致了摩根家族擺脫受到羅斯柴爾德家族控制的命運。
7. 摩根家族的介紹
摩根家族的祖先於17世紀初在新大陸的淘金浪潮中移民美國,定居在馬薩諸塞州。到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祖父約瑟夫·摩根的時候,賣掉了在馬薩諸塞州的農場,定居哈特福。摩根家族一直延續著賴以生存的商業傳統。約瑟夫·摩根最初經營一家小咖啡館。經過苦心經營稍有積蓄後,他先是出資經營一家很氣派的大旅館,然後又購買了運河的股票,成為汽船業和鐵路業的股東。但是,真正顯示其投機者和冒險家本色的當屬其在保險業的投資。
8. 花旗銀行是摩根家族的嗎
花旗銀行不是摩根家族的。
花旗銀行的前身是紐約城市銀行,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以後,由於業務每況愈下,曾一度依附於摩根公司。
50年代,美國爆發了大規模的企業兼並浪潮,紐約花旗銀行在競爭中壯大起來,於1955年兼並了摩根財團的第二大銀行隨後更名為第一花旗銀行,此時該行資產急劇擴大,實力增強,地位迅速上升,成為當時美國第三大銀行,資產規模僅次於美洲銀行和大通曼哈頓銀行。
(8)摩根家族擴展閱讀
在花旗的歷史上,有三個重要的名字:花旗銀行(Citibank)、花旗公司(Citicorp)和花旗集團(Citigroup),它代表著花旗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花旗銀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12年,是一家服務於紐約商人的金融機構。
花旗銀行的總部設在華爾街,到了19世紀末,已在美國的其他州和海外開設分行。同時花旗銀行也是第一個成立國際部的美國銀行,在1904年第一個推出旅行者支票。
1902年起,花旗銀行開始了向海外拓展,先後分別在新加坡、英國、中國大陸、香港、日本、菲律賓和印度開設分行(這時花旗在美國不可跨州開展業務,卻跨國開設分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花旗銀行
9. 誰知道羅斯柴爾德家族和摩根家族的關系
摩根家族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9世紀先扶植起來的大家族,做為在歐洲的代理。後來摩根家族 不受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控制,所以才又扶植起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用來壓制摩根家族。 道理上美國兩大家族實際上都是屬於法蘭克福羅斯柴爾德家族的。 至於1L所說的兩大黨派 跟美國兩大家族是沒有關系,兩大黨派 一直以來都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支持,你仔細看看貨幣戰爭,羅斯柴爾德擁有美聯儲百分之40的控制權,也就是是多美聯儲印刷美金100元40元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所以後來肯尼迪提出廢除羅斯柴爾德在美聯儲的股份,後來遭致暗殺有人就懷疑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做的。所以美國的幕後黑手就是羅斯柴爾德。至於你說誰厲害,摩根和洛克菲勒加起來 對付羅斯柴爾德 也不是個。羅斯柴爾德早就建立起了龐大的金錢帝國和情報網,還有自己殺手組織,傳說ED公司就是羅斯柴爾德背後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