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吳哥古跡有什麼特色
吳哥窟是東南亞主要的考古學遺址之一。佔地面積四百多平方公里,包括林地,吳哥窟遺址公園。這個公園有從九世紀到十五世紀高棉王國各個首都的輝煌遺跡,包括著名的吳哥Wat寺廟,在吳哥Thom,Bayon寺廟里有無數雕塑飾品。
在金邊西北約310公里處的吳哥古跡群,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現存古跡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全部用石頭建構以及精美的浮雕藝術是吳哥古跡的兩大特點。吳哥古跡始建於公元802年,前後用400餘年建成,共有大小各式建築600餘座,分布在約45平方公里的叢林中。
小吳哥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佔地195萬平方米,使用的石塊與埃及金字塔一樣多。它是一個受 12世紀的印度教影響很深的廟宇,是吳哥遺址中,唯一正門面對西方的神廟,廟宇中的五座高塔,是印度教諸神的居所,是整個宇宙的中心所在地,其中的山形廟中心塔高65米,是柬埔寨的象徵,被印在國旗上,小吳哥不僅以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著稱,更以各迴廊牆壁上雕刻的三千多個形態各異的仙女而聞名於世。
Ⅱ 吳哥窟石雕像 雕塑的知識
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吳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佛學古籍稱之為「桑香佛舍」。
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建造。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築,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於世。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作為吳哥古跡的重中之重,成為了柬埔寨一張亮麗的旅遊名片。一百多年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造型,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志,展現在柬埔寨的國旗上。
浮雕藝術
吳哥窟的圓雕並不出色。台基上的圓雕神像沉重而呆板,但浮雕卻極為精緻且富有真實感。在迴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干之上,都有浮雕。內容主要是有關印度教大神毗濕奴的傳說,取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話《乳海》,也有戰爭、皇家出行、烹飪、工藝、農業活動等世俗情景,裝飾圖案則以動植物為主題。其中圍繞主殿第1層台基的迴廊被稱為「浮雕迴廊」,長達800米,牆高2米余,壁面滿布浮雕。東壁的攪乳海圖,北壁的毗濕奴與天魔交戰圖,西壁的猴神助羅摩作戰圖等,均描繪神話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蘇利耶跋摩二世騎象出征圖則為世俗題材。這些浮雕手法嫻熟,場面復雜,人物姿態生動,形象逼真,且已採用重疊的層次來顯示深遠的空間,堪稱世界藝術史中的傑作。從里邊向外望,赫然發現,牆上有許多婀娜多姿的人像浮雕,據說是象徵仙女下凡,以千年前的雕刻技術來說,竟然能把仙女刻畫得如此活靈活現,而且每一尊的表情、面貌、衣著完全不同,真可說是鬼斧神工之作。 這一群手足舞蹈的美麗仙女叫做阿帕莎拉,又被喻為是東方的蒙娜麗莎,相傳是由浪花所變成的。宏偉的吳哥窟正因為有了這群俏麗的仙女環繞,而整個鮮活了起來。
除了牆外的仙女引人側目,走在神廟里,處處可見精美細膩的刻畫,有時是在柱子上,有時是在牆角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甚至是兩者交替的作品也都不難發現。就連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柵欄,當陽光透過窗子灑入長廊,更融合出一種人文與自然交錯的美感。
建築藝術
吳哥窟布局十分均稱,富有節奏。吳哥窟建築群,有兩種形式的對稱,鏡像對稱和旋轉對稱。從護城河、外郭圍牆到中心建築群,以橫貫東西方向的中軸線為中心,呈現准確的鏡像對稱:甚至廣場大道中軸線上南北兩個藏經閣、兩個水池,也對稱的分布在兩邊。從廣場大道望吳哥寺見正中一高塔,兩座較小的塔在左右對稱地陪襯著,構成一個山字形。寺廟頂層的五子梅花塔群,除了中軸對稱之外,有更嚴謹的兩種旋轉對稱:從東、西、南、北四方,呈現相同的山字形構圖,成90度旋轉對稱。還有第二組90度旋轉對稱:從西北、西南、東南、東北、四個對角方向看,也是一樣的山字形構圖。五座寶塔也只有如此安排,才有最大限度的對稱效果,四面八方地重復展示同一造型主題。
台基結構,源自希臘,傳入印度,從印度傳入真臘後,演變成為吳哥窟建築重要特色之一。可能是因為柬埔寨常遭受媚公河泛濫之災,時至今日許多民居任搭在高架上以避洪水,吳哥許多古跡都台基。十世紀初的巴肯寺有五層台基,十世紀中葉的空中宮殿有四層台基。吳哥的台基起初可能是避洪水,到後來台基發展成為吳哥建築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河水不到的高層建築,如吳哥窟第二三層的內院小藏經閣,也都有了台基。
十三世紀中葉吳哥窟的三重台基和五座中央寶塔更成為印度神話中須彌山的象徵。須彌山有五座山峰。巴肯山寺、空中宮殿雖有多重台基,但畢竟只有一座中心寶塔,還未能完全代表須彌山。吳哥窟頂層有五座寶塔,則完全地象徵須彌山的五峰。吳哥窟的台基,也從早期平整的簡單台基,演化為富有藝術性的須彌座形式,上下寬,中間略窄,構成束腰;束腰有水平棱裝飾,雄健而簡潔。台基在中國古典建築中,也占重要地位,多層台基也是常見的建築形式。吳哥窟台基和中國古典台基最大的差異,在於台基周邊的建築物;中式台基周邊常圍以高一米左右的望柱和石欄,吳哥窟的台基的周邊則圍繞著4-5米高的石柱回環畫廊。吳哥窟的多層台基比同層數的中式台基高出幾倍。
迴廊是吳哥窟另一個突出的建築藝術特色。吳哥窟的迴廊由三個元素組成,內側的牆壁兼朔壁,外向的成排立柱和雙重屋檐的廊頂。這三個元素除去明顯的實用功能之外,對於美感的貢獻,三者缺一不可。長長的畫廊,數十根立柱,一字排開,為吳哥窟的總體外觀,添加橫向空間的節奏感。畫廊的重檐,為吳哥窟的外觀添加縱向節奏感。迴廊首先出現於空中宮殿的頂層台基,而在吳哥窟發展到顛峰,三層台基各有迴廊,如同樂曲旋律的重復,步步高,步步增強,最終歸結到主體中心寶塔。
吳哥窟的長廊多種多樣,有的有石柱,凡有石柱的長廊或是一邊兩排石柱,或兩邊各兩排石柱,沒有一邊一排或兩邊各一排的格式。因為吳哥窟的長廊的拱頂較高,頂拱結構,不是由徑向楔形磚鑲砌而成的真拱,而是由兩段牆壁上方的石磚逐級水平內錯,最終在中線合攏,再放上蓋頂石而成的疊澀拱。這類疊澀拱頂跨度較小,如果只有單排石柱,單靠一道又高又窄的拱頂,難起防雨作用,因此必需加築偏廊,增加半個拱頂,加寬拱頂的總寬度,以起防雨的效果。因此在同一邊的兩排石柱,一排支撐主拱頂,一排支撐偏廊拱頂。吳哥窟凡有雙柱的長廊必有單邊偏廊,只有一邊看去是重檐;凡有四排石柱的長廊,即每邊各兩排石柱,則兩邊各有偏廊;從任何一邊看去都是重檐。長廊有兩排石柱的一邊是敞開的,另一邊是石牆壁。吳哥窟長廊的牆壁,有的是整片雕牆,中間不留窗子,有的開著明窗,可以外望,有的開著裝飾性的直葫蘆欞假窗;明窗之間或假窗之間的牆壁,裝飾著頭戴金冠,足帶金鐲的女神的浮雕。迴廊的出入通道,相當考究,有兩種形式:有塔的塔門和沒有塔的廊門。廊門像個亭子間,在與游廊成直角的方向,向外延伸兩三進,每進的亭子有拱頂,有二三對方柱,每進的頂上有雕刻精細的門楣和三角牆。長廊的布局有一字廊、迴廊和十字游廊三種形式;十字游廊通常和迴廊組成田字廊。從外郭到頂層的長廊形式如下:
外郭圍牆:直葫蘆欞虛窗雙柱重檐長廊。 基層圍囿:雕屏雙柱重檐迴廊, 中層圍囿:直葫蘆欞虛窗單檐迴廊, 頂層圍囿:明窗雙柱重檐迴廊, 頂層、中層田字閣:四柱十字重檐游廊。 吳哥窟的建築師巧妙地運用空間,用長長的大道顯示空間深度感,用迴廊的橫展,構造出建築物的寬闊感,用不同層面迴廊的透視重疊,構造出建築物的高峻感;吳哥窟雖無大型的中心建築,但其外觀可以媲美於一座龐大的中心建築。
吳哥窟的上圓下方的密檐石塔,上層實心,疊澀拱頂,下層和長廊有機地結合成為塔門,塔內設立神盦。圓形寶塔的輪廓,呈拋物線形,圍著八九層美觀的蓮花檐。吳哥的石塔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9世紀初,吳哥的塔是一座座獨立的密檐式塔,10世紀出現了排列在平台上的塔群,如豆蔻寺(921年)、東梅奔(951年)的雙子塔,而空中宮殿的中心塔則矗立在有迴廊的祭壇之上,11世紀初的茶膠寺(1001年)是典型古印度式金剛寶座塔,有五座寶塔在三階寶座之上。塔布蘢寺(1191年)的寶塔和長廊結合成為塔門長廊,這里可見吳哥窟外郭長廊原型。吳哥窟之所以被稱為高棉建築藝術登峰造極之作,正因為它有機地融合了前期建築藝術中的寶塔、長廊、迴廊、祭壇等要素:寶塔和迴廊融合成為塔門迴廊,塔門迴廊又和祭壇融合為一體,堆棧成為有多層塔門迴廊的祭壇。
Ⅲ 關於吳哥窟的故事
攪動乳海
攪動乳海是吳哥窟很著名的故事。講述的是修羅(天神)和阿修羅為了取得長生不老的甘露,約好一同攪拌乳海。
毗濕奴讓大家把草葯投入乳海,蛇王瓦蘇基纏繞曼荼羅山,作為攪海的杵。毗濕奴自己化身大海龜,作為曼荼羅山的支點。阿修羅持蛇頭,修羅吃蛇尾,雙方一起攪動乳海。畫面中共有88個阿修羅和92個帶著頭盔的修羅。
梵天、濕婆神、猴神哈奴曼(Hanuman)和拉克西米(Lakshmi,財富與繁榮女神)都出現在場景之中,攪拌乳海生成的飛天小仙女也在空中飛舞。攪拌乳海還生成了各種各樣海洋和陸地的生物。
(3)吳哥股票今日持倉擴展閱讀:
吳哥窟的整體布局,從空中乘坐熱氣球就可以一目瞭然:一道明亮如鏡的長方形護城河,圍繞一個長方形的滿是鬱郁蔥蔥樹木的綠洲,綠洲有一道寺廟圍牆環繞。綠洲正中的建築乃是吳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須彌山金字壇。
吳哥窟寺坐東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東的長堤,橫穿護城河,直通寺廟圍牆西大門。過西大門,又一條較長的道路,穿過翠綠的草地,直達寺廟的西大門。
在金字塔式的寺廟的最高層,可見矗立著五座寶塔,如骰子五點梅花,其中四個寶塔較小,排四隅,一個大寶塔巍然矗立正中,與印度金剛寶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間距寬闊,寶塔與寶塔之間連接游廊
Ⅳ 請同志們推薦幾個現價四到六元,未來一年來能漲50%以上的股票。
索芙特,該公司價位低,目前只有4塊錢,該公司是國海證券第一大股東,而且國海證券已經借殼ST集琦,該公司所持的股權增殖潛力巨大,漲到十塊以上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該公司處於歷史最低部
寧夏恆力,小盤,低價,股價好幾年前被暴炒過,長期無人問津,主力一直默默建倉,公司題材眾多,參股蘭州市商業銀行6000萬股,增殖潛力巨大,公司身處寧夏,俗話說,「邊疆有強庄」公司還正在開發地熱發電項目。目標價20元以上,連續9個季度主力增倉,股東帳戶連續9個季度減少。
ST邁亞,武漢著名化妝品公司麗花絲寶已經借殼,改名是早晚的事情,公司法人股以每股接近9元的價格成交,該股是兩市唯一一家股東為數連續12季度減少的,該公司為買殼花了6。27億元,目標價20元以上
Ⅳ 為什麼吳哥城會神秘消失
1431年,吳哥城在受到暹羅人連續7個月的圍城之後,被暹羅人佔領。來自今日泰國的暹羅人整箱整筐的帶走戰利品,打算第2年再來,但是,當他們再度來到吳哥城時,那兒只剩下一座空城,一個人也看不到。城中本來有100多萬居民,竟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如何消失的,也沒有知道他們到哪裡去了。
Ⅵ 吳哥城為什麼神秘的消失了
1431年,吳哥城在受到暹羅人連續7個月的圍城之後,被暹羅人佔領。來自今日泰國的暹羅人整箱整筐的帶走戰利品,打算第2年再來,但是,當他們再度來到吳哥城時,那兒只剩下一座空城,一個人也看不到。城中本來有100多萬居民,竟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如何消失的,也沒有知道他們到哪裡去了。
後來的幾個世紀里,吳哥城的建築盡為叢林吞噬,荒廢了500年後,才被姆奧公諸於世。目前吳哥城的維護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中,只要不受到其他災難的影響,相信這些壯麗絕倫的廟宇將能永遠保存下去,成為世人共同享有的瑰寶。
Ⅶ 吳哥巴揚寺神化的國王石像頭為什麼會重現於世的吳哥古城
歷史總留下很多遺憾,光陰總毀去太多珍奇。龐貝古城、瑪雅文化遺址已讓人們感慨不已,吳哥古城更在叢林之中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吳哥古城是柬埔寨的象徵,它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明珠。它與埃及金字塔、中國的長城、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觀」。12世紀前半葉,吳哥王朝進入全盛時期,信奉婆羅門教的高棉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為了祭祀「保護之神」毗濕奴,炫耀自己的功績,而建造了著名的吳哥窟(小吳哥)。
大吳哥位於吳哥窟的北部,是闍耶跋摩七世統治時期建造的新都。吳哥城規模非常宏偉壯觀,護城河環繞在周圍。城內有各式各樣非常精美的寶塔寺院和廟宇。在吳哥城中心的是巴揚廟,它和周圍象徵當時16個省的16座中塔和幾十座小塔,構成一組完美整齊的階梯式塔型建築群。重現於世的吳哥古跡,具有獨特和永久的魅力,這使世人為之傾倒、贊服,同時又使人們產生了無窮的遐想和許多疑問。
疑問之一,是何人建造了美妙絕倫的古城。它的每一塊石頭都是精雕細琢,遍布浮雕壁畫,其技巧之嫻熟、精湛,想像力之豐富,使人難以置信,以至於長時間流傳著吳哥古跡是天神的創造,不可能出自凡人之手的說法。在壘砌這些建築時,沒有使用粘合劑之類的材料,完全靠石塊本身的重量和形狀緊密相連,絲絲入扣。時至今日,吳哥古跡的大部分建築雖歷經滄桑,仍巋然不動。吳哥古跡充分向人們展示了柬埔寨人民高度的藝術才能和偉大的智慧。
疑問之二,通過對吳哥城的規模進行估計,在這座古城最繁榮的時候,至少近百萬居民生活在這兒。可是為什麼這樣一座繁榮昌盛的都城竟會淹沒在茫茫叢林里呢?它的居民為什麼都不見了呢?有人猜測,流行瘟疫或霍亂之類的疾病,使他們迅速地在極短時間內全部死去。還有人猜測,可能是外來的敵人攻佔這座城市後,將城裡的所有居民趕到某一地方做奴隸去了。
疑問之三,在柬埔寨歷史上,放棄吳哥是一個具有重要轉折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一度強大的吳哥王朝的瓦解。那麼,是不是有別的因素呢?中國一些學者認為,這種結局與暹羅人的不斷入侵有關,這使得高棉人做出了撤離吳哥的最終決定。自從暹羅人不斷強大後,使高棉人蒙受深重的災難和巨大的損失。日益衰竭的國力使高棉人無法應付暹羅人的挑戰,只好採取迴避的方法。O.W.沃爾特斯博士也有相似的看法。但是他認為,吳哥王朝的衰弱和抵抗力的喪失,並非完全是暹羅人所造成,而是高棉王族之間內部矛盾斗爭發展的後果。這時,暹羅人入侵,從而導致了吳哥王朝放棄古城之舉。
15世紀上半葉,吳哥王朝被迫遷都金邊,曾經繁華昌盛的吳哥城雜草叢生,逐漸被茂密的熱帶森林所湮沒。由於有關柬埔寨中古時代的史料極其缺乏,重現於世的吳哥古城只能有待後人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