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除權和復權有什麼區別
除權,是指上市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股票給股東,以增加公司的總股數;還有上市公司向股東配股也是除權的一種形式。前復權: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貳』 請問股票的復權和除權一樣嗎
除權是經過公示計算後採用新的股票價格
復權是不進行公示計算,恢復為原來股價運行狀態的股票價格走勢
剛除權後的股票,指標系統都是亂的,因此要用前復權後的走勢來進行判斷
『叄』 股票中的除權和復權分別是什麼意思謝謝!
除權主要是分紅送配,比如每股股價10元,分紅1元後,除權價是9元,復權價還是10元
『肆』 股票裡面的除權,復權是什麼意思
通俗點解釋
上市公司通過送股後,股票的數量多了,但股票的價值不變,所以股票的價格就低了,在K線圖上出現了一個缺口,這叫除權。
不復權就是看除權後的K線圖上的股票價格。
後復權就是在K線圖上以除權後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前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前復權就是在K線圖在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一般看盤軟體都有快捷鍵來看復權價(大智慧是ctrl+t)。看盤還是應該看復權後的,不然用均線分析會受到影響等
『伍』 股票軟體復權前後 和除權有什麼區別
你好,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然後用相同成本進行比較。復權可以消除由於除權除息造成的價格走勢畸變,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所謂不復權,就是除權後,不人工填補股價走勢圖上的巨大空隙,任由斷層存在。
前復權就是以目前股價為基準,保持現有價位不變,縮減以前價格,把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簡單說就是把除權前的價格按現在的價格換算過來,復權後現在價格不變,以前的價格減少。
前復權公式: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現金紅利)/(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後復權是指在K線圖上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簡單說就是把除權後的價格按以前的價格換算過來,復權後以前的價格不變,現在的價格增加。通過後復權我們可以看出該股上市以來累計漲幅,如果當時買入,參與全部配送、分紅,一直持有到目前的價位。
後復權公式: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現金紅利
除權(XR)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簡單來說,除權會使總股數增加,股價下調,股票總的價值不變。股票名稱有XR的字樣時,表明當日是這只股票的除權日。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陸』 股票除權,前復權,不復權,後復權,復權是什麼意思
我通俗點解釋吧
上市公司通過送股後,股票的數量多了,但股票的價值不變,所以股票的價格就低了,在K線圖上出現了一個缺口,這叫除權。
不復權就是看除權後的K線圖上的股票價格。
後復權就是在K線圖上以除權後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前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前復權就是在K線圖在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一般看盤軟體都有快捷鍵來看復權價(大智慧是ctrl+t)。看盤還是應該看復權後的,不然用均線分析會受到影響等
『柒』 除權和前復權是什麼意思
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股票除權、除息之後,股價隨之產生了變化,但實際成本並沒有變化。如:原來20元的股票,十送十之後為10元,但實際還是相當於20元。從K線圖上看這個價位看似很低,但很可能就是一個歷史高位。
除權(exitright,XR),涉及兩種情況,一種是指股票的發行公司依一定比例分配股票給股東,作為股票股利,此時增加公司的總股數,還有一種是指股票的發行公司向股東配股。派發股票股利的舉例如下:配股比率為25/1000,表示原持有1000股的股東,在除權後,股東持有股數會增加為1025股。此時,公司總股數則膨脹了2.5%。配股的意思即是公司向老股東發行股票。除了股票股利之外,發行公司也可分配「現金股利」給股東,此時則稱為除息。(紅利分為股票紅利與現金紅利,分配股票紅利對應除權,分配現金紅利對應除息。)
除權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
除權產生是因為投資人在除權之前與當天購買者,兩者買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內含的權益不同,顯然相當不公平。因此,必須在除權當天向下調整股價,成為除權參考價。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