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除權當天為什麼我的股票沒有送,反而下跌一半
600795:10送7轉3派0.78元
送7股需扣稅、轉贈3不扣稅,分紅0.78元會當做10送7的紅股稅金扣掉。
股票送紅股和紅利後都會攤薄折算,實際上比如你10元成本買入1000股600795,送股之後會變成2000股,但價格會從10元折半成5元。
紅股紅利一般都是在除權除息日的第二天才能到帳。
⑵ 我在國泰君安買的股票,為什麼他們派送紅利,送股,轉增股要除權既然送了又要除權,那不等於沒送
這個和在哪個證券公司開戶沒關系,從法律層次上說,股東的分紅權是一種自益權,是基於投資者作為股東個體身份所具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上市公司分紅送股必須要以某一天為界定日,以規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那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在這一天仍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所有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這部分股東名冊由登記公司統計在冊,在固定的時間內,所送紅股自動劃到股東賬上。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二天再買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已不能享受公司分紅,具體表現在股票價格變動上,除權日當天即會產生一個除權價,這個價格相對於前一日(股權登記日)雖然明顯降低了,但這並非股價下跌,並不意味著在除權日之前買入股票的股東因此而有損失,相對於除權後「低價位」買入股票但無權分享紅利的股東而言,在「高價位」買入但有權分享紅利的股東,二者利益、機會是均等的。
⑶ 怎麼看每10股送紅股,究竟送不送啊股權登記日就說送,除權除息日就沒有說送了.
股權登記日(含)以前買入股票,享受送股待遇,價格也高;除權就不享受了,價格也下來了。
⑷ 選股票的時候應該上除權還是不除權還有什麼復權是怎麼回事
選股時最好不要除權,因為除權的股票大多技術指標都被破壞了,選股後再除權這樣方便新手看這股票是走填權還是貼權也就是漲還是跌。
除權、除息之後,股價隨之產生了變化,往往在股價走勢圖上出現向下的跳空缺口,但股東的實際資產並沒有變化。如:10元的股票,10送10之後除權報價為5元,但實際還是相當於10元。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部分投資者的正確判斷,看似這個價位很低,但有可能是一個歷史高位,在股票分析軟體中還會影響到技術指標的准確性。
所謂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例如某股票除權前日流通盤為5000萬股,價格為10元,成交量為500萬股,換手率為10%,10送10之後除權報價為5元,流通盤為1億股,除權當日走出填權行情,收盤於5.5元,上漲10%,成交量為1000萬股,換手率也是10%(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具有同樣的成交量水平)。復權處理後股價為11元,相對於前一日的10元上漲了10%,成交量為500萬股,這樣在股價走勢圖上真實反映了股價漲跌,同時成交量在除權前後也具有可比性。
向前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向後復權,就是保持先前的價格不變,而將以後的價格增加。上面的例子採用的就是向後復權。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向前復權的當前周期報價和K線顯示價格完全一致,而向後復權的報價大多低於K線顯示價格。例如,某隻股票當前價格10元,在這之前曾經每10股送10股,前者除權後的價格仍是10元,後者則為20元。
上市公司分紅送股必須要以某一天為界定日,以規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那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在這一天仍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所有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這部分股東名冊由登記公司統計在冊,在固定的時間內,所送紅股自動劃到股東賬上。
-(股票除權)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二天再買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已不能享受公司分紅,具體表現在股票價格變動上,除權日當天即會產生一個除權價,這個價格相對於前一日(股權登記日)雖然明顯降低了,但這並非股價下跌,並不意味著在除權日之前買入股票的股東因此而有損失,相對於除權後「低價位」買入股票但無權分享紅利的股東而言,在「高價位」買入但有權分享紅利的股東,二者利益、機會是均等的,後者並無何「損失」。
例如:
某股10送3股,股權登記日當天股民甲以收市價10元,買進1000股共花本金10000元(不含手續費、印花稅),第二天該股除權,除權價為7.69元,此時股民甲股票由原來的1000股變為1300股,以除權價計算,其本金仍為10000元,並沒有損失。
!!!!!!!!!!!!
總之,除權是指上市公司欲進行分紅送股或者增資擴股,在股票除權日須對該股票的除權後價格進行重新確定和計算。通常做法是將該股票除權日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按照規定的除權公式,扣減含權差價,即是除權後的價格,投資者將在此除權價格基礎上進行競價買賣。
所謂填權,則是指除權後該股票價格出現上漲,將除權前後的價格落差部分
完全補回的情形。若該股票價格完全恢復到除權前的價格水平,則稱之為完全填權。
⑸ 為什麼除權的股票不能買
除權的股票一般處在下跌趨勢,後續走勢短期也很難判斷,不適合做短線
⑹ 為什麼高送轉股票要除權,這跟送沒送有什麼區別
高送轉就是一個數字游戲,股本擴大,股價降低,在除權時點,保證了股票的市值保持不變,對場外的投資者來說,事實上給他們造成一個錯覺:覺得股價好便宜,容易吸引散戶入場,這往往成為了機構出貨的有利條件。其實本質上,對持有股票的投資者而言,送與不送是一回事情,你不會增加盈利,現在回答你為什麼要除權,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你持有一隻股票1000股,股價10元,你的市值就是10000元。現在公司決定10送10,不考慮其他的稅費影響,送股利之後,你應該持有2000股股票,此時股價會除權到5元,這樣你的市值仍然是2000*5=1000*10=10000元不變。試想一下,如果股價不除權,仍然是10元,會是什麼後果?你的市值一下子變成了2000股*10元/股=20000元!好了,這等於上天白白送給你10000元市值了,在送轉之日你按10元拋掉股票,你賬戶了白白多了10000元現金。怎麼可能會有這么好的事情呢,不然凡是有送轉的股票大家都去搶錢去了。
⑺ 為什麼除權的股票不能買
除權的股票當然可以買。因為股票除權意味著股本的擴張以及股價的下跌,除權前後的總股本是相同的。股票除權後有兩種走勢:貼權和填權。貼權就是股價下跌低於除權價,而填權就是股價上升高於除權價。因此只要你看好公司前景,看多公司股價,就可以大膽買入,以期填權行情的到來。
對於買入除權股票的行為來說,風險和收益其實是共存的。不少股票由於股權擴大股數增多,但公司效益無法同步增加,就會造成股票每股收益的下滑,收益下滑的現實或預期會使二級市場的股價隨之下降,走貼權行情,對於這樣的股票就不可買入。若股權擴大後攤薄後的每股效益能夠同步跟上,就會給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提升帶來想像空間,表現在二級市場的股價也會上升,這樣的股票就會走填權行情,要積極買入這樣的股票。
⑻ 高送轉股票要除權,和不送轉不一樣嗎/為什麼都喜歡
主要是一個預期作用,高送轉表示業績好,送完除權過後會有一個填權過程,股價又回升,相當於漲了
⑼ 股票除權是什麼為什麼除權的股票不能買
現在我們越來越多的人用自己多餘的錢財來買理財產品其中就包括我們對於股票行業的投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炒股。這件事情因為炒股伴隨著的是這個企業或公司發展的情況,以及在國家政策下是否符合社會的利益,以及是否有不正當的違法行為會對其股票進行股票除權,如果發現各企業出現了問題會進行除權股票,除權是在股票發行公司給股東發股票全期間,該股票在交易市場上出去發行公司賠發給股東的那部分權值,由於證券交易市場發行股票。
如果是剛剛出過全的股票,會有這些特徵,比如說過高,並且伴隨著不破低這兩個慣性。其實還有就是真突破,或者假跌破。就是走勢一直很高或者一直很低,這樣的事情就可能會出現是剛剛除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