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交易 » 萬科大股東增持股票

萬科大股東增持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7-19 03:21:04

Ⅰ 萬科最新股權結構變化圖,分析萬科現在什麼情況

萬科股權之爭的劇情可謂跌宕起伏,一次又一次震驚整個財經圈,期間各種劇情的峰迴路轉更是讓「吃瓜」群眾跌破眼球。萬科A自昨日復牌以來,已經連續2個跌停。昨日被631萬手大單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而今天再次一字跌停,被700萬收賣單死死壓在跌停板上。「700多萬手大單,心都在滴血啊!」面對萬科A的復牌,盡管早有預期,但持股小散仍然難以接受怨聲載道。
至少2個板,是本人預料之中的。萬科A首個跌停,市值蒸發近300億,除了持股小散心碎了一地之外,寶能也不好過。
昨晚,萬科內斗又現新劇情:萬科最大的自然人股東劉元生站出來打破僵局,力挺王石為首的管理層。劉元生向證監會等7部門發舉報信,質疑華潤寶能的關系,懷疑華潤寶能就是一夥的。對此,而華潤方面認為劉元生舉報涉嫌造謠中傷,將採取法律行動。此外,華潤方面在萬科A復牌當天還再度向公司管理層發難,真是錯綜復雜。
在萬科復牌這場大戲中,最引人矚目無疑是萬科將會有幾個跌停,而動用高杠桿比率在二級市場買入大量萬科股票的寶能繫到底會不會因此爆倉,則是焦點之最。
按照此前萬科披露的數據,寶能的持倉成本應該在15.3元—15.5元左右,而據萬科相關人士透露,「算上寶能的融資成本等因素,其持股成本應該在17元左右」。
這意味著如果萬科出現連續3個跌停(3個跌停後萬科A股價為17.8元/股),那麼寶能將會面臨資金上的壓力。寶能在萬科停牌的幾個月時間里,應該是准備充足的資金。不排除在連續幾個跌停後,寶能繼續低位增持萬科A的可能。萬科的股價應該也不至於出現4個跌停的情況,H股的大漲其實已經給出了不少信號,其爆倉的可能性不大,寶能要自救,寶能有可能趁股價跌下來再加倉,估計明天撬開板了。
今日是復盤第二天,今天趨勢一直到尾盤,600多萬手封單吃掉了100多萬手,尾盤剩下了500萬手多一個零頭!
無論如何,倘若明天萬科跌停板打開,那麼對於持有萬科的基金而言,其贖回壓力是最大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拚命跑,大家別沖進去當接盤俠!若是不開板,大盤大概率繼續維持強勢,開板的話,建議逢高減倉。騰訊眾創空間,一個去創業的平台。

Ⅱ 萬科股權之爭為什麼內亂不影響股價

「萬寶之爭」升級為「三國殺」
由於「門口野蠻人」寶能的「插足」,市值超過2700億元的萬科A從去年12月停牌至今已有半年之久。但就在原定復牌的截止時間6月18日來臨之際,這場萬科「話語權」的爭斗因為可能出現的股權佔比變化而又起波瀾。
據6月18日萬科發布的公告顯示,前一天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方案的議案》,萬科擬以發行股份的形式購買深圳地鐵持有的深圳地鐵前海國際100%股權,初步交易價格為456.13億元,全部交易以對價交易發行股份方式支付。
增發完成後,深地鐵將獲得萬科20.65%的股權,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華潤、寶能系(深圳鉅盛華、前海人壽)的股份同時將被稀釋。因涉及事後審核,萬科A自6月20日開始起繼續停牌,待取得深交所審核結果後另行通知復牌。
熟料這一結果卻引起了原第一大股東華潤的質疑。除了傳出華潤的三名董事在6月17日的萬科董事會上對增發預案投了反對票,華潤也在6月18日在官方微信上發文稱:不認同以增發股票收購資產的方式符合萬科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並直指萬科發公告前未通報全體董事是否已獲得獨立法律意見,也未將公告內容提交全體董事,此舉嚴重損害了董事圈裡和董事會尊嚴。如果萬科不重新審視重組預案存在的問題,在未來的董事會或股東大會上提出相同方案進行表決,華潤將會繼續投反對票。
有市場人士指出,作為萬科多年來的第一大股東,華潤一直被視為是萬科管理層的支持者。直到「萬寶之爭」的初期,萬科也曾向華潤求助增持。但此次對增發重組預案的質疑,則使得原本的「萬寶之爭」演變和升級為「三國相殺」的局面。
最終「坐下來談」的可能性較大
值得關注的是,「萬寶之爭」的原主角之一——寶能系,早在今年春節前與華潤會晤後,就逐漸低調。此次「華萬之爭」被爆出後,有媒體報道稱,國資委原則上同意華潤收購寶能名下萬科股份,這一說法已被華潤否認。
不過在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夏強看來,萬科股權之爭的演進並不是所謂建立在「話語權」分配上的爭執,「資本方不可能簡單的因為一己私利而爭斗不休。」他說,該事件其實反映出產業資本對優質資產控股權的爭奪。至於華潤為何現在提出質疑,除時間節點的考慮,可能還有對引入深地鐵方式的眾多探討。
按照程序,萬科收購預案已創提交深交所審核,一般來說,深交所需要1到2個月的審核時間,期間有可能要修改預案,並提交董事會二次審議,然後再召開股東大會審議。另外在「野蠻人」寶能的「攪局」之後,目前萬科的股權結構已不再鬆散,除寶能、華潤和安邦三大股東外,排名靠前的股東也大多為機構,股權集中度已經較高。市場人士由此認為,包括寶能在內其他股東的發聲將會是一個關鍵空間因素。
「萬科股權之爭一波三折,最終解決估計還得『坐下來談』。」華安證券投顧屈放分析,目前幾方都不能說佔有決定性優勢,所以股票也需要在談判達成一致,取得相對平衡、滿意的結果下復牌,「畢竟萬科議案沒有迅速通過的話,股價大跌也是相關方不願看到的。」
事件本身可寫進並購「教科書」
在引發市場關注的同時,這次事件也成為財經圈內鬧騰熱門。
「從萬科關聯獨董可以看出獨董制度的缺憾。」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獨立董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認為,萬科關聯獨董公開坦言迴避表決,說明被監管者、投資人寄予厚望的中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即「獨董不獨」和「獨董不懂」,難怪中小股東批評獨立董事是花瓶。劉紀鵬對華商報記者說,無論是萬科購並重組的復雜性、綜合性還是各股東間對控制權爭奪的關注度,這次事件持續時間長,市場關注度高,「這個案例都可以寫入資本市場購並歷史的教科書。」在各方談判的基礎上,最終結果還是股東代表大會說了算。

Ⅲ 寶萬之爭後,萬科股票是跌了,王石能留在萬科嗎

我的判斷是寶能成功控股萬科,王石出局。

Ⅳ 王石40%的股權分給管理層給誰了

大家會誤以為歸個人的40%是王石的個人股份,其實,這40%是股改前職工個人的股份佔比,即529.868萬股,股改後總股本變大,佔比只有12.84%,王石的股份只是這12.84%中的一小部分!$萬科A(SZ000002)$

1988年深圳市政府萬科股份化改造方案,按王石的好友秦朔「王石為什麼對民營企業開炮?」一文所說:「1988年深圳市政府批准萬科股份化改造方案,原現代企業公司以凈資產1324萬元摺合1324萬股,國家佔60%,職員佔40%,公開募集社會資金2800萬元。最後總計4100萬股的股份中,萬科職工股應得的股票約為500萬出頭。按照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股改文件,這部分只能有10%量化到個人名下,其餘的由集體持有。

很客觀地說,與那些完全是依靠自己奮斗、只是不得不帶個「紅帽子」的創業企業相比,萬科先天就是國企,按照當時政府的股改規定,您為首的創業者能夠量化到自己頭上的股份比例非常有限(當然你們放棄的股權價值累積至今也是天價了,這就是我為什麼主張萬科董事會要長期性地從報酬上善待您的原因)。」

在同花順軟體上查上市公司中的歷次股本變動,可知秦的文章說出了事情真相,1988年開始股改,上市前凈資產1324.67萬元摺合1324.67萬股,一元一股,國家佔60%,即794.8萬股,職員佔40%,即529.868萬股。1991.年1月29日完成股改上市募集股民資金2800萬元,也是一元一股,摺合2800萬股,總股本變成4124.67萬股,經過這次股改上市,社會公眾股佔67.88%,地方國資佔19.28%,職工佔12.84%,且大部分是集體持有,量化到王石個人頭上的股份很小,他最後放棄了那一小點股份。不知是王石的誤導還是財經媒體故意錯誤報導,連央視財經《遇見大咖》的報道也是說:「4100萬股份中,40%歸個人,60%歸政府,而王石主動放棄了個人擁有的股權。

」這里有兩個錯誤,一是把股改前政府與個人股份佔比當成了股改後股份佔比,4100萬股份是股改後的總股本,此時根本不可能有40%歸個人,60%歸政府,如果這樣說股民的2800萬股份在哪?二是這樣報道的結果,大家會誤以為歸個人的40%是王石的個人股份,其實,這40%是股改前職工個人的股份佔比,即529.868萬股,股改後總股本變大,佔比只有12.84%,王石的股份只是這12.84%中的一小部分。長期以來大家都錯誤地以為萬科是王石的,王石可以控股萬科而他沒有這樣做,事實是當時的制度、觀念和輿論根本不允許他這樣做,也根本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除非他一開始就單干,所以,確切的說法應是萬科的王石而不是王石的萬科。萬科後經多次增發向市場募集資金,原第一大股東也從地方國資換成了央資華潤,後來華潤佔比也僅15.23%,是第一大股東,但不是控股股東,所以,萬科不是國企,國資委管不著,萬科只是一個有第一大股東的公眾公司,也就是王石說的混合制。

萬科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呢?萬科的總經理郁亮一次向當時華潤的老總宋林匯報工作,談萬科的遠大規劃,宋林問:「那股東的利益在哪呢?」誠如第一大股東央企華潤尚且如此無奈,可見王石背後的力量和王石有多大的權利和自由,但是,這種混合制當時並沒有阻礙萬科的發展,相反萬科得以高速發展。

可以說,王石及管理團隊是有巨大貢獻的,但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以前的無利害關系的管理人員現在都成了既得利益者,為確保既得利益,管理層明著一個盈安合夥人金鵬資管計劃,背後一個德盈資管計劃,被曝已購買萬科7.79%股權,涉及資金60億元,資金來源成謎。這是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而寶能的突然闖入令王石們驚慌失措,一下子打亂了他們的計劃,這才是王石不顧一切反對的原因。

王石在天山峰會上說:「這么多年來,(萬科)一直是國有股占第一大股東,我過去設計是這樣的,現在是這樣的,將來也會是這樣的。所以民營企業,不管我喜歡你,不喜歡你,你要想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我就告訴你,我不歡迎你。」這是王石的真情表露,後來王石公開道歉說這不是他的本意。大家都知道,前一個發言是在完全自主無壓力下的言論,後一個道歉是一個在巨大壓力下的言論,很明顯,前一個是真情,後一個是假意。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萬科如同混進了雞群中的一隻鴨子,由於這只鴨子是從雞窩中孵化出來的,雞媽媽把他當兒子,小雞把他當兄弟,而水中的小鴨也把他當兄弟,這給了他充分的自由,可以在岸上吃食,也可以在水中吃食,而其他小鴨子一上岸找食就會被雞媽媽驅趕,由於兩邊吃食所以長得特別碩大,一天,這只小鴨子說:「雞比鴨好」,小鴨子們不願意了,說:「你憑什麼看不起我們,你也是一隻鴨。」這只鴨子後來說:「呃,對不起,看不起你們就是看不起我自己。」

就算如此,王石也只說出了一半,他的真實意圖是混合制下他的完全自由和控制權,這也是他所說的萬科文化。由於萬科可以享受國企的好處,也可以有私企的自由,所以,他一再說要國企當第一大股東,他沒有說出來的是,他不要國企當控股股東,這就是他設計的混合制,這種特殊混合制遍查房地產行業不會有第二家。按他的意思,一個國資華潤也好,三個國資類華潤也好,每家都持股不過15%,最關鍵的是,每家股東都給他完全的自由,最好的結果是,王石及管理層也持股15%,如此股權結構,沒有一家獨大,也沒有一家股東能給他以約束。大家知道,再好的領導放在一個完全無約束和監督的位置久了,都會出現腐敗,都會攫取自己的利益,這也是他們一明一暗兩個資管計劃來固化利益的本質。這樣的股權結構,國資委管不著,中央巡視組更管不著,至於其他股東根本不放在眼裡。

可以說,他不是不歡迎民企,他是想一直這樣模糊身份,遊走於公私之間,兩邊叨食和不受約束,這就不難解釋他為何死抱著國企大腿不放了,當然,如果華潤現在控股,王石必然會以改革急先鋒面目跳出來反對,他要的不是公司的控股權,而是公司的控制權,誰來爭奪公司的控制權,他就給誰急。王石說他不歡迎寶能的原因有兩條,一信用不夠,二不是國企。當年華潤想控股萬科的時候,華潤的信用夠不夠?而且還是央企,結果被人攪黃,再說當年的君萬之爭,君安信用足夠又是國企,王石一樣堅決反對,所以說,信用不夠和不歡迎民企掩蓋了王石的本意,只是說辭借口而已。假設寶能現在公開說他不再增持股份,像華潤一樣不管事,相信王石會接受現實改口說,國企民企都一樣,也不會再提什麼信用不夠了,他現在反復說的這兩條有些人就相信了,而且有些官員也相信了。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寶能不說這話,一聲不吭,反做搶奪狀,王石內心的恐懼可想而知,驚慌之下說錯話就在所難免了,寶能的行為反倒讓中小股東們為之喝彩,王石現在再也不提他代表中小股東們的利益了,而在此之前,他在回憶錄中反復提到,當初設計混合制的目的就是要分散大股東的權利,而他代表的是中小股東們的利益,我現在想知道的是,這個董事長現在既不代表中小股東們的利益,又不代表大股東的利益,你代表誰的利益呢?總不能任性地說我就代表我自己。

王石及管理層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這將極大地打擊公司的年輕人,公司會逐漸失去活力,他的合夥人資管計劃遠不如員工持股計劃更能激勵全體員工,他們只想固化自己的利益,那最合適的合作對象就是類華潤一樣的央企,但這樣的央企也的確是太少了,所以王石找重組對象真的很難,一個只出錢不管事的主真是不好找,國企如此,民企更不會像華潤那樣。所以,王石現在有三大任務:一是找只出錢不管事的主,二是無論如何不能讓別人控股,三是要固化管理層的既得利益。如果說在寶能突入之前悄悄地完成這三大任務還是有可能的,但如今在聚光燈下完成這三大任務是不可能的。

王石在寶能增持到24%時情急之下中午緊急停牌,臨時去找這樣只出錢不管事的主,大家都知道這是假重組,還沒影的事就停牌,幾年前郁亮就知道會有這樣的危險,假設真有這樣只出錢不管事的主,還會等到今天嗎?王石自己也清楚,他現在難啊,只能說自己還在找這樣的主,請多給我時間。可是,誰願做這樣的冤大頭呢?只有一個可能,城下之盟以解王石當下之圍,也就是說,萬科只能私下給對方輸送利益,否則沒人當這冤大頭,而這是對萬科極大的損害,是對股東極大的損害。

如果王石仍像過去一樣胸懷理想,一心為公司為股東利益著想,這樣的混合制當然很好。但是,大家看到的是王石的奢華和遊山玩水,在回應外界說他遊山玩水、疏於管理,以至於造成如今局面時,王石表示:沒有任何人指責萬科企業管理不成功、經營業績不好。說到此,王石話鋒一轉,表示:就用這點精力(來管理),這是水平;「我天天遊山玩水,企業做得很好」。這是何等的驕傲自滿!三國中的呂布武藝高強,能征善戰,最後老巢被人給端了,你說他水平高還是不高?從古自今英雄豪傑凡驕奢淫逸者最終無不敗亡。王石現在想用這種混合制來固化他的利益到老死為止,如果是為公司為股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股東們應十分地感謝他,但他現在的所做所為不是,大家看到的是一個完全負面的形象。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面性,而且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好的事物不在陽光下也會發霉變壞,混合制在沒有既得利益集團時是好的,在有既得利益集團時就可能變壞,混合制只有在能約束監督管理層的情況下才有效,否則,就變成了管理層獲取利益的工具和幌子。

信用不夠,不歡迎民企,萬科的混合制,這些在王石的反復說明下大家終於明白了事情的本質,王石的高大上形象正在快速地萎縮,令人痛惜。萬科的王石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一個行業的明片,為萬科,為中國的房地產業曾經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現在時代變了,風氣變了,作為一位年近古稀的董事長,還是保留榮譽,光榮地退下吧。讓年青人去折騰,讓他們去拚搏,這個世界是年輕人的,放下萬科,才有萬科。 因為創業,才有騰訊眾創空間。

Ⅳ 誰能盡量簡單說說萬科寶能系股權之爭是怎麼回事

我跟你講!我這個答案才是事實的真相!
股權之爭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事件。
首先,要明白,房地產對於中國來說意味著什麼?誰控制了地產,誰就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其次,我給你縷一下這個事件的過程,就能發現個中疑點。
1
寶能舉牌萬科,王石表示不歡迎。
2
華潤增持
3
寶能增持一段時間後,華潤不增持了。
4
潮汕大佬齊聚寶能,恆大開始舉牌
5
王石找到深鐵,華潤和寶能公開反對
6
深鐵接手華潤所持全部萬科股權
7
寶能發聲明說歡迎深鐵入股萬科
8
寶能不再增持
9
證監
保監接連發聲敲打寶能
華潤增持,是要防止寶能成為最大股東,意味著華潤挺王石。
華潤不再增持,說明華潤不挺王石了。
恆大舉牌,就是潮汕系挺寶能的意思。
這里深鐵最NB,一開始華潤和寶能都反對深鐵進來,到最後深鐵接手了全部華潤所持股份,為什麼?這之後寶能的聲明,說明寶能也認慫了。
為什麼這之後證監和保監才出來敲打寶能?而不是之前?
最後,這個事件整個背後的內涵是這樣的:
萬科作為中國最大的地產公司,與我開頭說的話對應,代表我國的地產業控制權。而寶能則是潮汕系的馬前足,潮汕系背後有一股影響我國很深遠長久的正治背景,你可以查查「N個代表」的發源地,寶能就代表這個勢力。而華潤同樣也是一股勢力,你可以好好查查華潤的歷史沿革,華潤不再增持,就代表這股勢力和寶能的勢力形成的妥協或交易。而王石最終找到了深鐵,深鐵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叫深圳遠為。。你可以查查。這就是現在我國最叼的勢力,在它面前,華潤都認慫了。所以沒有任合代價就股權給交了。而寶能認慫,說明他背後的勢力被這股勢力給打爆了。兩監出來敲打,意思就是。小伙兒,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Ⅵ 萬科、寶能與恆大這次股權之爭的圖表!

恆大入場並一舉成為萬科第四大股東,讓熱鬧不已的萬科股權之爭又多了新的看點。
8日,萬科發布關於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稱,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一致行動人分別於2016年7月25日至2016年8月8日之間,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萬科A股股份5.52億股,占公司總股份的5.00%。成交均價為18.06元/股。
公告顯示,此次收購方在資產、業務、人員方面互相獨立,並未簽訂一致行動協議,但因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恆大地產集團控制,構成一致行動人。
值得一提的是,股權收購相關方均為恆大的眾多原創關聯公司,本次權益變動前,各信息披露義務人均未迅速持有萬科股票。而在此次權益空間變動完成後,廣州市昱博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57億股,占萬科總股本1.42%;廣州市奕博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65億股,占總股本1.49%;廣州市悅朗騰達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73億股,佔比1.57%;廣州市凱軒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116萬股,持股佔比0.37%,廣域投資、欣盛投資、仲勤投資持股佔比均為0.05%。
公告指出,收購萬科的主要原因是認可萬科的投資價值。同時在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並結合萬科的業務發展及其股票價格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繼續增持或減持萬科股份。
而這一變動意味著,在4日被曝出購買萬科股票後,恆大又著手收購萬科0.32%股份。總代價約為99.66億元。代價由恆大的內部資源支付。

Ⅶ 求簡要說明一下萬科和寶能的股權爭奪

2015年7月10日,前海人壽通過二級市場購入萬科A股5.52億
股股份,之後又將持有萬科的份額猛增至15.04%。2015年8月底至
9月初,華潤通過兩次增持,使其持有萬科A的股份達到15.29%,
奪回第一大股東之位。2015年12月4日以來,隸屬寶能系的鉅盛
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持續增持萬科。據港交所披露的信
息同時顯示,截至12月11日,寶能系共計持股占萬科總股本約
22.45%,成功拿下萬科第一大股東地之位。2015年12月18日,證
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市場主體之間收購、被收購的行為
屬於市場化行為,只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監管部門不會
干涉。同日,萬科A、H股緊急停牌,籌劃股份發行、重大資產重
組及收購資產事宜,而在停牌前夕,安邦增持萬科股份至7.01%。
12月23日,萬科與安邦先後相互發表聲明支持對方。

Ⅷ 寶能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有沒有上市最近最熱的話題就是寶能收購萬科,比如說寶能增持萬科100分51的股

沒有上市!你不會是萬科第一大股東,第二,加入萬科持有寶能51股份這和寶能持有萬科51股份沒有任何聯系,因為兩個公司是獨立體!

Ⅸ 增持是為了主力出貨,那麼為什麼要增持

1、增持不是為了主力出貨。
2、增持通常是大股東買入自家的股票,可以理解為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利好)
3、增持也可能是小股東的買入,也可以理解為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也有可能是為了爭奪公司的控股權,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為重大利好。(參見去年萬科A的股權爭奪大戰)
4、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表面上大股東增持,暗地裡配合莊家出貨。大股東增持是利好,股民看到大股東增持,會預期股價短期內會上漲,進而也跟著增持。當背後,可能莊家卻是大肆的出貨。不過,這情行情現在已經很少了,一方面這種方法太老套,有點經驗的老股民會比成交量看來莊家的操作手法。另一方面,目前證監會的監察很嚴,通過交易席位和後台大數據,能夠識別出這種幕後交易,對莊家來說風險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