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交易 » 持倉的股票突然成本價上升

持倉的股票突然成本價上升

發布時間: 2021-07-18 15:58:37

Ⅰ 持倉股為什麼成本價會變化

優先股是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的一種股權擔保。它的名稱是「首選」,因為它的所有者在普通股的所有者之前獲得了股息。在沙灘上,寫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只

Ⅱ 港股通持倉股票未變動但成本價為什麼會增加

港股通持倉股票未變動但成本價增加是因為股市中買賣股票,會產生一定的手續費。持倉過程中繳納的手續費,也要算在持倉成本中。

港股通買賣規定范圍內的聯交所上市股票。它的范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和同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的A+H股公司股票。

(2)持倉的股票突然成本價上升擴展閱讀:

港股通由投資者委託內地證券公司,經由上證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港交所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港股股票。

滬股通由投資者委託香港經紀商,經由港交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上證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 A股股票。

Ⅲ 為什麼股票持倉成本比買進成交價要高呢高出的成本怎麼來的

炒股持倉成本總是比買入價高,這個問題也許很多股民投資者根本還弄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尤其是一些股市小白,對這個問題一頭霧水。

比如一隻股票以10元買入1手,但明明成交價是10元,而為什麼持倉成本顯示是10.05元,多出5分錢的成本,這5分錢的成本到底怎麼來了?

答案是這5分錢是買入股票的手續費,說准確一點這5元是券商傭金,券商傭金直接加在持股成本之上,所以持倉成本要比買入價格高。


所以答案已經很明顯了,股票的買入價是10元,實際持倉成本是10.05元,多出的0.05元成本乘以1手,實際持倉成本增加了5元,完全符合券商傭金的收費標准。

按照以此類推:

假如券商傭金是50元,持倉成本變成10.5元;

假如券商傭金是500元,持倉成本變成15元了;

綜合通過上面得出答案,持倉成本與買入價是絕對不相等的,持倉成本都會比買入價要高。

原因是當買入股票的時候已經把券商傭金費用都計算在持倉成本之上了,所以會造成持倉成本要比成交價高。

不管買入的股票成交價有多高或者多低,最終的持倉成本都要高於買入價,這就是股市的神奇之處。

Ⅳ 為什麼股票的持倉成本價可以自己改變

這是為了方便用戶進行自我調控,而其賬戶實際的股票市值、總資產、資金余額等等關鍵數據均不會因此而變動。

Ⅳ 我的持倉為什麼成本價突然變高了。 我有隻股票年初買的,成本7.97,今天一看變成8.02了,尼瑪,

可能是計算的公式改了,你自己可以算出來,差不多就行了,實際忘了成本對你炒股更好,發現不對不管成本不成本的,不能只有賺錢才賣

Ⅵ 股票上市持倉價和成本價的關系

你好,持倉成本=購買成本(就是成交價乘以成交數量)+稅費成本(主要是券商傭金和印花稅,印花稅現在只在賣的時候收了,傭金還是買賣都要收,另外上海的股票還有過戶費)。
所以持倉成本總是會比成交價高一點,很正常的。
股票買入價要加傭金、加稅金(現在買入免稅金)再加過戶費(深股無過戶費),得出總金額,除以股數,等於每股的成本價。因為賣出股票,還要付傭金、付稅金、付過戶費,所以你實際計算股票的盈虧成本時,要將賣出的費用加上去才對。證券公司對一支股票在清倉前,多次買賣操作,成本是滾動計算的。
持倉價和成本價之間的區別
其實成本價就是我們買入股票時的價格,而持倉價則是我們當前持倉的價格,這其中包含了我們買入股票的價格和交易的傭金與稅費,因此持倉價就是我們當前所持有的股票倉位的價格。
我們打個比方來說,比如我們再5元的價位上買入了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10元的時候,我們賣出500股,這個時候我們的本錢已經收回來了,而另外500股的持倉價格則為0,也就是說哪怕是這500股全部都配光了,我們也不會出現虧損,只不過如果這樣我們的成本價依然會再次回歸到5元。當然,這樣計算是為了說明的更簡單一些,實際上我們的買入賣出交易是有手續費和印花稅等交易費用的,這個我們在實際應用中應當計算到成本裡面去。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Ⅶ 為什麼我的股票成交價格和持倉里的成本價不一致

1、可能是軟體或者網路的原因。此種可能性較小。
2、你的持倉成本是你購買股票的價格,加交易傭金,所以持倉成本比實際成交價格高。
3、以前持有該股票,之前的持倉成本也會影響本次購買後的成本。
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繼續追問

Ⅷ 股票持倉的時候,我連續兩天沒動,為什麼我的成本價會不斷的增加,

你這里的成本價,是把買入和賣出所有手續費都算進去了,意思是告訴你,以成本價賣出,就不虧錢。資產總值3145.82元,盈虧去顯示是132.62元,是因為盈虧是把賣出手續費預扣了,而資產是沒有預扣賣出手續費的。所以兩者只是相差了一個賣出的手續費。

Ⅸ 為什麼持倉成本價會變

在一個時期內連續分批(買入、賣出)交易某金融產品或衍生品(例如股票或期貨)後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現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即(單位)持倉成本。
在交易中券商使用的委託系統中股票持倉成本價均使用以下兩種方法計算: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舉例:
用戶某日以10元買入某股票1000股,交易費用50元,則成本價為(1000*10 50)/1000=10.05
如用戶第二日賣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算盈利,不攤薄到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舉例:
用戶第二日以11元賣出此股票500股,交易費用25元,兌現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盈利部分直接計入資產總額,持有股票的成本價不變仍為10.05元。
如用戶第二日繼續買入此股票,則持有股票的成本價會根據其買入的成本情況,進行攤薄。
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 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2、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3、如買入金額小於盈虧金額,則成本價為負值,此種情況需要T 0操作,進行高拋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