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貨幣金融學學習總結
1.貨幣各職能:⑴價值尺度 ⑵流通手段 ⑶貯藏手段 ⑷支付手段 ⑸世界貨幣
2.貨幣層次的劃分,依據和和層次:貨幣層次的劃分是依據它們的主要職能和流動性差異從而給出不同層次的經驗統計上的貨幣定義。 通常劃分為 M0=流通中現金 M1=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 M2=M1+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商業銀行儲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機構存款 M4=M3+L L為流動性資產
3.貨幣制度的演變,各個貨幣制度的內容:在貨幣制度發展史上曾存在四種不同貨幣制度,依次為銀本單位制,金本單位制,金銀復本單位制,金單本位制,紙幣制度。 ⑴銀本單位制是最早的時間最長的貨幣制度,這種貨幣制度滿足了當時商品經濟並不發達的社會需要,隨著經濟發展,大宗商品交易增加,暴露出其價值不穩定的缺點。⑵由於商品交易種對金銀需求都增加,白銀用於小額交易,黃金用於大宗買賣從而形成了金銀復本位制,其先後經歷了平行本位制,雙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種形態。 ⑶金本單位制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單位制度,它在實行國家內貨幣數量適當。在實行國家內貨幣的對外匯率相對穩定。後由於世界經濟規模擴大,黃金存量有限而難以維持。
金本單位制特點:⑴金鑄幣可以自由鑄造,而其他金屬貨幣則限制鑄造 ⑵金幣可以自由流通,價值符號可以自由兌換金幣⑶黃金可以在各國之間自由輸入
紙幣制度主要內容:⑴紙幣發行權由國家壟斷,在中央銀行制度建立後,一般由國家授權中央銀行發行,以保證發行紙幣的收入歸國家所有⑵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是法定貨幣,在一國范圍內具有無限法償能力⑶紙幣不能兌現⑷在紙幣制度下,廣泛實行非現金結算方法,以提高結算和支付的准確性,並節約現金流通費用。
紙幣流通與貨幣流通的區別與聯系:聯系主要表現在它們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約。區別:⑴這兩個規律適應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⑵這兩個規律和商品價格總額關系不同⑶這兩個規律發揮作用的條件不同
信用基本特徵:具有到期歸還和支付利息2個特徵。
現代信用形式的種類及特點:主要形式有高利貸信用,商業信用,銀行信用,國家信用,消費信用和國際信用。
高利貸信用特點:1.高利貸資本來源於商人.官吏.宗教機構,主要用於生活性消費,因而與社會生產沒有直接的密切聯系。2.高利貸具有資本的剝削方式,卻不具有資本的生產方式。
商業信用特點:1.商業信用的主體是廠商 2.商業信用的客體是商品資本 3.商業信用和產業資本的動態一致
銀行信用的特點:1.銀行信用的主體與商業信用的主體不同 2.銀行信用的客體是單一形態的貨幣資本 3.銀行信用與產業資本的動態不完全一致 4.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需求變化不同
國家信用的特點:1.國家信用包括國內信用和國外信用 2.國家信用的產生與國家財政直接相關 3.國家信用所籌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政府的各項支出
消費信用的特點:1.擴大需求,提高消費,刺激經濟發展,緩解消費者有限的購買力與不斷提高的生活需求矛盾 2.是有利的促銷手段,可開拓銷售市場,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 3.給經濟增加了不穩定的因素,容易造成需求膨脹
國際信用特點:國際信用是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上發生的借貸行為
商業信用的局限性:1.商業信用的規模受到廠商資本數量的限制 2.商業信用受到商品流轉方向的限制
銀行信用的克服:銀行信用克服了商業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擴充了信用的范圍,數量和期限,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越來越多的借貸資本集中在少數大銀行手中,銀行規模越來越大,貸款數額不斷增大,貸款期限不斷延長,銀行資本與產業資本的結合日益緊密,銀行信用提供的范圍也不斷擴大
票據:具有一定格式並可用以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
承兌:指在票據到期前,由付款人在票據上作出表示承認付款的文字記載及簽名的一種手續
本票:是由出票人對收款人發出的發出的在一定期間內支付一定金額的債務憑證
匯票: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間內向收款人支付的一定金額的債務憑證
商業承兌匯票:信用買賣中,由購貨人承兌的匯票
銀行承兌匯票:由銀行受購貨人委託承兌的匯票
金融機構體系構成:現代金融機構體系通常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由以經營信貸業務為主的銀行和以提供各類融資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相關金融監管機構共同構成的系統。
商業銀行的職能: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信用創造 4金融服務 5調節經濟
商業銀行的業務: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其他業務
商業銀行的功能:資金融通功能 調控功能
商業銀行的道德風險:商業銀行運行中既有銀行機構自身以及從業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形成的內部道德風險,又有銀行機構客戶不講誠信、不按信貸合同規定運用資金等所引致的外部道德風險
商業銀行的逆向選擇:是指由於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和市場價格下降產生的劣質品驅逐優質品,進而出現市場交易產品平均質量下降的現象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及期間關系:1.安全性原則 2.流動性原則 3.盈利性原則 應該首先堅持安全性原則,在保證安全性原則的前提下,爭取最大的盈利性。在安全性與盈利性相沖突的情況下,則應該設法提高銀行資產的流動性
金融市場的類型:1.按融資期限劃分,可分為貨幣市場,資本市場2種 2.按融資工具劃分,可分為證券市場,商業票據市場,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3種 3.按交易對象劃分,可分為資金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 4.按地域范圍劃分,可分為國內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主體:機構投資者,長期投資者,投機者
金融市場的功能:1.聚集和分配資金功能 2.資金期限轉換功能 3.分散與轉移風險功能 4.信息集散功能
直接融資:直接融資是通過最終貸款人和最終借款人直接結合來融通資金,其間不存在任何金融中介機構的融資方式
間接融資:間接融資是指最終貸款人通過金融中介機構來完成向最終借款人融出自己的過程
直接融資優點:1.資金供求雙方聯系緊密,有利於資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2.籌資的成本較低而投資收益較大
缺點:1.直接融資雙方在資金數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 2.直接融資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較間接融資的要弱,兌現能力較低 3.直接融資的風險較大
間接融資優點:1.靈活方便 2.安全性高 3.提高了金融的規模經濟
缺點:1.資金供求雙方的直接聯系被割斷了,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者對企業生產的關注與籌資者對使用資金的壓力和約束力 2.中介機構提供服務收取一定費用增加了籌資的成本
名義利率:沒有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
實際利率:指在物價不變,貨幣購買力不變條件下的利率,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後的利率
市場利率:指由貨幣資金的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利率
官方利率:指由一國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或中央銀行確定的利率
固定利率:在整個借貸期限內,利率不隨借貸供求狀況而變動的利率
浮動利率:指利率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定期調整的利率
決定和影響利率的因素:1.平均利潤率 2.借貸資本的供求關系 3.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 4.國際利率水平 5.預期通貨膨脹率和通貨緊縮 6.匯率
古典利率理論內容和意義:利率具有自動調節經濟,使其達到均衡的作用:儲蓄大於投資時,利率下降,人們自動減少儲蓄,增加投資;儲蓄少於投資時,利率上升,人們自動減少投資,增加儲蓄.利率與貨幣因素無關,利率不受任何貨幣政策的影響
可貸資金利率理論:利息產生於資金的貸放過程,則考察利率的決定就應該著眼於可用於貸放資金的供給與需求,對可貸資金的需求並非一定完全來自投資,還可能來自窖藏
IS-LM分析的利率理論:認為流動性偏好利率和古典利率理論都忽略了收入因素,都不能確定利率水平,認為應該把貨幣因素和實物因素綜合起來進行分析,並把收入作為一個與利率相關變數加以考慮,認為利率受制於投資函數,儲蓄函數,流動性偏好函數,貨幣供給量四大要素。
利率期限結構理論:是指某個時點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與到期期限的關系及變化規律。包括預期假說,市場分割理論,期限選擇和流動性升水理論
資本市場概念:指以中期或長期投資為基本特徵的金融市場,也稱為長期金融市場或者證券市場
股票的定義: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作為入股憑證並藉以活期股息收入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特徵:1.無期性 2.參與性 3.流動性 4.風險性 5.收益性
股票分類:1.普通股和優先股 2.國家股,法人股和個人股
債券定義:是債務人依照法定程序發行,承諾按約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並在特定日期償還本金的書面債務憑證
債券特點:1.期限性 2.安全性 3.流動性 4.收益性
債券分類:1.政府債券與企業債券 2.定息債券,貼現債券,浮動利率債券與累計利率債券 3.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 4.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 5.注冊債券,記名債券和不記名債券 6.國內債券和國際債券
股票與債券異同點:同包括都具有流動性,收益性,都有一般有價證券的共性。異包括持有者權利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穩定性不同,分配和清償順序不同
貨幣市場:指以短期金融工具為媒介進行期限在一年以內融資活動的交易市場,又稱短期資金市場或短期金融市場
同業拆借:指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其他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臨時性資金拆出拆入的市場
票據貼現:指持票人需要資金時,將其持有的未到期的商業票據,經過背書轉讓給商業銀行並貼付利息,商業銀行從票面金額中扣除利息後,將餘款支付給持票人的票據行為
再貼現: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以貼現過的票據作抵押的一種放款行為
轉貼現:貼現銀行需要資金時,持未到期的票據向其他銀行辦理貼現的一種行為
回購協議:指按照交易雙方的協議,由賣方將一定數額證券臨時性地售予買房,並承諾在日後將該證券如數買回,同時買方也承諾在日後將買入的證券售回賣方
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央銀行有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職能
中央銀行支付清算主要內容:組織票據交換清算,辦理異地跨行清算,為私營清算機構提供差額清算服務,提供證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務,跨國支付服務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1.幣值穩定 2.充分就業 3.經濟增長 4.國際收支平衡
貨幣政策中介指標選擇標准:1.相關性 2.可測性 3.可控性
具體指標內容:1.貨幣供給量 2.利率 3.其他可供選擇中介指標
法定存款准備金政策:優點是其對所有存款貨幣機構的影響是平等的,對貨幣供給的影響是強而有力的,效果明顯,收效迅速。缺點是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變動對經濟的震動太大,其輕微的變動就會帶來超額准備金的大量減少,緊縮效果過於劇烈。法定準備金率的提高很容易引起整個金融體系流動性不足,使整個金融體系面臨危機。
再貼現政策:優點1.再貼現率的升降會影響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持有準備金或借入資金的成本,從而影響它們的貸款量和貨幣供給量 2.再貼現政策對調整信貸結構有一定的效果 3.再貼現政策具有告示效應 4.再貼現政策可以防範金融恐慌 缺點1.從控制貨幣供給量來看,再貼現政策不是一個理想的控制工具 2.調整再貼現率的告示效應是相對的,存在出現負面效應的可能 3.再貼現政策主要是利用再貼現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利差方向或者利差大小來影響商業銀行的借款決策
公開市場操作:優點1.公開市場操作的主動權完全在中央銀行,其操作規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銀行自己控制 2.公開市場操作可以靈活精巧地進行,用較小的規模和步驟進行操作,可以較為准確地達到政策目標,其操作不會因變動劇烈而帶來不良影響 3.公開市場操作可以經常性,連續性地微幅調整貨幣供給,具有較強的伸縮性,是中央銀行進行日常性調節的理想工具 4.公開市場操作具有較強的可逆轉性,當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發現錯誤時,可立即逆向使用該工具,即可糾正其錯誤,而不致造成過大損失 5.公開市場操作可迅速進行 缺點1.公開市場操作較為細微,技術性強,政策意圖告示作用較弱 2.需要以較為發達的有價證券市場為前提
現金交易數量說:貨幣的唯一功能是充當交換媒介,貨幣並不能滿足人們的慾望,人們需要貨幣僅僅是因為貨幣具有購買力,可以用來交換商品和勞務
現金余額數量說:當人們基於便利和安全動機而保留在手邊的現金余額就是貨幣需求
交易說與余額說比較:它們都發展了貨幣需求的古典理論,認為貨幣需求與收入成比例。主要差別在於,現金交易數量說強調了技術上的因素,並排除了在短期內利率對貨幣需求的任何可能的影響,而余額說卻強調了個人選擇,沒有排除利率的影響
流動性偏好說內容:就是指人們寧願持有流動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現金和活期存款而不願意持有股票和債券等雖能生利但較難變現的資產。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由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共同決定,個人和企業收入的取得與支出之間往往存在著時間差以及現實經濟生活中常有各種意外情況出現或者人們出於投機目的,因而需要經常在手邊保留一定貨幣余額。
流動性偏好說意義:它是古典劍橋學派理論的擴展,在分析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上精細的多
流動性偏好說不足:理論與現實世界種的不確定狀態不符,同時也不能解釋投資者在實際行為種所遵守的資產分散原理
原始存款:指客戶以現金形式存入銀行的直接存款
派生存款:指銀行由發放貸款而創造出的存款
基礎貨幣:也稱高能貨幣或強力貨幣,是由流通中的通貨和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組成
貨幣乘數:是指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
存款貨幣創造過程:是通過不斷的存款貸款過程,通過乘數效應放大貨幣供應量的
存款貨幣創造條件:1.部分准備金制度 2.部分現金提取
影響貨幣供給的因素:1.存款准備金 2.超額存款准備金 3.現金持有量 4.存款數量
⑵ 貨幣金融學 第九版
先把名詞理解,接下來就容易多了。下面是貨幣金融學學習總結1.貨幣各職能:⑴價值尺度 ⑵流通手段 ⑶貯藏手段 ⑷支付手段 ⑸世界貨幣2.貨幣層次的劃分,依據和和層次:貨幣層次的劃分是依據它們的主要職能和流動性差異從而給出不同層次的經驗統計上的貨幣定義。 通常劃分為 M0=流通中現金 M1=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 M2=M1+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商業銀行儲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機構存款 M4=M3+L L為流動性資產3.貨幣制度的演變,各個貨幣制度的內容:在貨幣制度發展史上曾存在四種不同貨幣制度,依次為銀本單位制,金本單位制,金銀復本單位制,金單本位制,紙幣制度。 ⑴銀本單位制是最早的時間最長的貨幣制度,這種貨幣制度滿足了當時商品經濟並不發達的社會需要,隨著經濟發展,大宗商品交易增加,暴露出其價值不穩定的缺點。⑵由於商品交易種對金銀需求都增加,白銀用於小額交易,黃金用於大宗買賣從而形成了金銀復本位制,其先後經歷了平行本位制,雙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種形態。 ⑶金本單位制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單位制度,它在實行國家內貨幣數量適當。在實行國家內貨幣的對外匯率相對穩定。後由於世界經濟規模擴大,黃金存量有限而難以維持。金本單位制特點:⑴金鑄幣可以自由鑄造,而其他金屬貨幣則限制鑄造 ⑵金幣可以自由流通,價值符號可以自由兌換金幣⑶黃金可以在各國之間自由輸入紙幣制度主要內容:⑴紙幣發行權由國家壟斷,在中央銀行制度建立後,一般由國家授權中央銀行發行,以保證發行紙幣的收入歸國家所有⑵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是法定貨幣,在一國范圍內具有無限法償能力⑶紙幣不能兌現⑷在紙幣制度下,廣泛實行非現金結算方法,以提高結算和支付的准確性,並節約現金流通費用。紙幣流通與貨幣流通的區別與聯系:聯系主要表現在它們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約。區別:⑴這兩個規律適應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⑵這兩個規律和商品價格總額關系不同⑶這兩個規律發揮作用的條件不同信用基本特徵:具有到期歸還和支付利息2個特徵。現代信用形式的種類及特點:主要形式有高利貸信用,商業信用,銀行信用,國家信用,消費信用和國際信用。高利貸信用特點:1.高利貸資本來源於商人.官吏.宗教機構,主要用於生活性消費,因而與社會生產沒有直接的密切聯系。2.高利貸具有資本的剝削方式,卻不具有資本的生產方式。商業信用特點:1.商業信用的主體是廠商 2.商業信用的客體是商品資本 3.商業信用和產業資本的動態一致銀行信用的特點:1.銀行信用的主體與商業信用的主體不同 2.銀行信用的客體是單一形態的貨幣資本 3.銀行信用與產業資本的動態不完全一致 4.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需求變化不同國家信用的特點:1.國家信用包括國內信用和國外信用 2.國家信用的產生與國家財政直接相關 3.國家信用所籌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政府的各項支出消費信用的特點:1.擴大需求,提高消費,刺激經濟發展,緩解消費者有限的購買力與不斷提高的生活需求矛盾 2.是有利的促銷手段,可開拓銷售市場,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 3.給經濟增加了不穩定的因素,容易造成需求膨脹國際信用特點:國際信用是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上發生的借貸行為商業信用的局限性:1.商業信用的規模受到廠商資本數量的限制 2.商業信用受到商品流轉方向的限制銀行信用的克服:銀行信用克服了商業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擴充了信用的范圍,數量和期限,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越來越多的借貸資本集中在少數大銀行手中,銀行規模越來越大,貸款數額不斷增大,貸款期限不斷延長,銀行資本與產業資本的結合日益緊密,銀行信用提供的范圍也不斷擴大票據:具有一定格式並可用以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承兌:指在票據到期前,由付款人在票據上作出表示承認付款的文字記載及簽名的一種手續本票:是由出票人對收款人發出的發出的在一定期間內支付一定金額的債務憑證匯票: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間內向收款人支付的一定金額的債務憑證商業承兌匯票:信用買賣中,由購貨人承兌的匯票銀行承兌匯票:由銀行受購貨人委託承兌的匯票金融機構體系構成:現代金融機構體系通常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由以經營信貸業務為主的銀行和以提供各類融資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相關金融監管機構共同構成的系統。商業銀行的職能: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信用創造 4金融服務 5調節經濟商業銀行的業務: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其他業務商業銀行的功能:資金融通功能 調控功能商業銀行的道德風險:商業銀行運行中既有銀行機構自身以及從業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形成的內部道德風險,又有銀行機構客戶不講誠信、不按信貸合同規定運用資金等所引致的外部道德風險商業銀行的逆向選擇:是指由於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和市場價格下降產生的劣質品驅逐優質品,進而出現市場交易產品平均質量下降的現象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及期間關系:1.安全性原則 2.流動性原則 3.盈利性原則 應該首先堅持安全性原則,在保證安全性原則的前提下,爭取最大的盈利性。在安全性與盈利性相沖突的情況下,則應該設法提高銀行資產的流動性金融市場的類型:1.按融資期限劃分,可分為貨幣市場,資本市場2種 2.按融資工具劃分,可分為證券市場,商業票據市場,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3種 3.按交易對象劃分,可分為資金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 4.按地域范圍劃分,可分為國內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金融市場主體:機構投資者,長期投資者,投機者金融市場的功能:1.聚集和分配資金功能 2.資金期限轉換功能 3.分散與轉移風險功能 4.信息集散功能直接融資:直接融資是通過最終貸款人和最終借款人直接結合來融通資金,其間不存在任何金融中介機構的融資方式間接融資:間接融資是指最終貸款人通過金融中介機構來完成向最終借款人融出自己的過程直接融資優點:1.資金供求雙方聯系緊密,有利於資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2.籌資的成本較低而投資收益較大缺點:1.直接融資雙方在資金數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 2.直接融資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較間接融資的要弱,兌現能力較低 3.直接融資的風險較大間接融資優點:1.靈活方便 2.安全性高 3.提高了金融的規模經濟缺點:1.資金供求雙方的直接聯系被割斷了,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者對企業生產的關注與籌資者對使用資金的壓力和約束力 2.中介機構提供服務收取一定費用增加了籌資的成本名義利率:沒有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實際利率:指在物價不變,貨幣購買力不變條件下的利率,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後的利率市場利率:指由貨幣資金的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利率官方利率:指由一國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或中央銀行確定的利率固定利率:在整個借貸期限內,利率不隨借貸供求狀況而變動的利率浮動利率:指利率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定期調整的利率決定和影響利率的因素:1.平均利潤率 2.借貸資本的供求關系 3.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 4.國際利率水平 5.預期通貨膨脹率和通貨緊縮 6.匯率古典利率理論內容和意義:利率具有自動調節經濟,使其達到均衡的作用:儲蓄大於投資時,利率下降,人們自動減少儲蓄,增加投資;儲蓄少於投資時,利率上升,人們自動減少投資,增加儲蓄.利率與貨幣因素無關,利率不受任何貨幣政策的影響可貸資金利率理論:利息產生於資金的貸放過程,則考察利率的決定就應該著眼於可用於貸放資金的供給與需求,對可貸資金的需求並非一定完全來自投資,還可能來自窖藏IS-LM分析的利率理論:認為流動性偏好利率和古典利率理論都忽略了收入因素,都不能確定利率水平,認為應該把貨幣因素和實物因素綜合起來進行分析,並把收入作為一個與利率相關變數加以考慮,認為利率受制於投資函數,儲蓄函數,流動性偏好函數,貨幣供給量四大要素。利率期限結構理論:是指某個時點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與到期期限的關系及變化規律。包括預期假說,市場分割理論,期限選擇和流動性升水理論資本市場概念:指以中期或長期投資為基本特徵的金融市場,也稱為長期金融市場或者證券市場股票的定義: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作為入股憑證並藉以活期股息收入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特徵:1.無期性 2.參與性 3.流動性 4.風險性 5.收益性股票分類:1.普通股和優先股 2.國家股,法人股和個人股債券定義:是債務人依照法定程序發行,承諾按約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並在特定日期償還本金的書面債務憑證債券特點:1.期限性 2.安全性 3.流動性 4.收益性債券分類:1.政府債券與企業債券 2.定息債券,貼現債券,浮動利率債券與累計利率債券 3.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 4.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 5.注冊債券,記名債券和不記名債券 6.國內債券和國際債券股票與債券異同點:同包括都具有流動性,收益性,都有一般有價證券的共性。異包括持有者權利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穩定性不同,分配和清償順序不同貨幣市場:指以短期金融工具為媒介進行期限在一年以內融資活動的交易市場,又稱短期資金市場或短期金融市場同業拆借:指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其他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臨時性資金拆出拆入的市場票據貼現:指持票人需要資金時,將其持有的未到期的商業票據,經過背書轉讓給商業銀行並貼付利息,商業銀行從票面金額中扣除利息後,將餘款支付給持票人的票據行為再貼現: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以貼現過的票據作抵押的一種放款行為轉貼現:貼現銀行需要資金時,持未到期的票據向其他銀行辦理貼現的一種行為回購協議:指按照交易雙方的協議,由賣方將一定數額證券臨時性地售予買房,並承諾在日後將該證券如數買回,同時買方也承諾在日後將買入的證券售回賣方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央銀行有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職能 中央銀行支付清算主要內容:組織票據交換清算,辦理異地跨行清算,為私營清算機構提供差額清算服務,提供證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務,跨國支付服務貨幣政策最終目標:1.幣值穩定 2.充分就業 3.經濟增長 4.國際收支平衡貨幣政策中介指標選擇標准:1.相關性 2.可測性 3.可控性具體指標內容:1.貨幣供給量 2.利率 3.其他可供選擇中介指標法定存款准備金政策:優點是其對所有存款貨幣機構的影響是平等的,對貨幣供給的影響是強而有力的,效果明顯,收效迅速。缺點是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變動對經濟的震動太大,其輕微的變動就會帶來超額准備金的大量減少,緊縮效果過於劇烈。法定準備金率的提高很容易引起整個金融體系流動性不足,使整個金融體系面臨危機。再貼現政策:優點1.再貼現率的升降會影響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持有準備金或借入資金的成本,從而影響它們的貸款量和貨幣供給量 2.再貼現政策對調整信貸結構有一定的效果 3.再貼現政策具有告示效應 4.再貼現政策可以防範金融恐慌 缺點1.從控制貨幣供給量來看,再貼現政策不是一個理想的控制工具 2.調整再貼現率的告示效應是相對的,存在出現負面效應的可能 3.再貼現政策主要是利用再貼現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利差方向或者利差大小來影響商業銀行的借款決策公開市場操作:優點1.公開市場操作的主動權完全在中央銀行,其操作規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銀行自己控制 2.公開市場操作可以靈活精巧地進行,用較小的規模和步驟進行操作,可以較為准確地達到政策目標,其操作不會因變動劇烈而帶來不良影響 3.公開市場操作可以經常性,連續性地微幅調整貨幣供給,具有較強的伸縮性,是中央銀行進行日常性調節的理想工具 4.公開市場操作具有較強的可逆轉性,當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發現錯誤時,可立即逆向使用該工具,即可糾正其錯誤,而不致造成過大損失 5.公開市場操作可迅速進行 缺點1.公開市場操作較為細微,技術性強,政策意圖告示作用較弱 2.需要以較為發達的有價證券市場為前提現金交易數量說:貨幣的唯一功能是充當交換媒介,貨幣並不能滿足人們的慾望,人們需要貨幣僅僅是因為貨幣具有購買力,可以用來交換商品和勞務現金余額數量說:當人們基於便利和安全動機而保留在手邊的現金余額就是貨幣需求交易說與余額說比較:它們都發展了貨幣需求的古典理論,認為貨幣需求與收入成比例。主要差別在於,現金交易數量說強調了技術上的因素,並排除了在短期內利率對貨幣需求的任何可能的影響,而余額說卻強調了個人選擇,沒有排除利率的影響流動性偏好說內容:就是指人們寧願持有流動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現金和活期存款而不願意持有股票和債券等雖能生利但較難變現的資產。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由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共同決定,個人和企業收入的取得與支出之間往往存在著時間差以及現實經濟生活中常有各種意外情況出現或者人們出於投機目的,因而需要經常在手邊保留一定貨幣余額。流動性偏好說意義:它是古典劍橋學派理論的擴展,在分析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上精細的多流動性偏好說不足:理論與現實世界種的不確定狀態不符,同時也不能解釋投資者在實際行為種所遵守的資產分散原理原始存款:指客戶以現金形式存入銀行的直接存款派生存款:指銀行由發放貸款而創造出的存款基礎貨幣:也稱高能貨幣或強力貨幣,是由流通中的通貨和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組成貨幣乘數:是指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存款貨幣創造過程:是通過不斷的存款貸款過程,通過乘數效應放大貨幣供應量的存款貨幣創造條件:1.部分准備金制度 2.部分現金提取影響貨幣供給的因素:1.存款准備金 2.超額存款准備金 3.現金持有量 4.存款數量
⑶ 貨幣金融學。
按單利計算5年後可得到的現金 = 50000 x (1 + 7% x 5)= 67500元
按復利計算5年後可得到的現金 = 50000 x (s / p,7%,5),或 = 50000 x (1 + 7%)^5
查復利終值表或使用函數計算器可得原式 = 50000 x 1.40255 = 70127.5元
(式中^5表示5次方 )
現在需要一次存入銀行的款項 = 150000 x (p / s,9%,6 ),或 = 150000 / (1 + 9%)^6
或 = 150000 x [ 1 / (1 + 9%)^6 ]
查復利現值表或使用函數計算器可得原式 = 150000 x 0.59627 = 89440.5元
(式中^6表示6次方 )
⑷ 貨幣金融學問題
布雷頓體制崩潰後,金銀本位制就不再實行,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實行金銀本位。目前的貨幣體系主要有兩種。1:浮動匯率,其實質就是信用貨幣體系,大國用國力與軍力,控制世界貿易以及原材料市場(比如石油只能用美圓交易.)2.聯系匯率,小國則用聯系匯率,其實質是固定匯率,以某一大國的貨幣做為參考,固定比價,借某大國的貨幣信用來保證本幣的信用.(比如港幣,還有以前的人民幣都是固定匯率.)
⑸ 貨幣金融學的內容提要
本教材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本教材以金融的三大支柱――貨幣、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為主線,沿著貨幣→金融資產→金融市場運行→金融機構營運→宏觀調控與監管→金融風險控制→金融發展與創新的思路,闡述、介紹金融學的基本原理和現實問題,既注重金融運行的微觀化和市場化,又注重金融控制的整體化與制度化。本教材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色:一是系統性,既要系統反映貨幣金融學的既有成果,又立足於繼承和發展;二是務實性,盡量克服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缺陷,注意聯系中國現階段的實際,尤其是注重吸納改革開放以來具有普遍意義的成果;三是新穎性,較多地納入國內、國外最新的被實踐檢驗能夠成立的學術思想和理論觀點,並在附錄資料選取上予以配合;四是相關性,注意與相關學科的聯系,克服以往學科設置的孤立性和封閉性,使其具有開放性;五是適度性,在內容的深度、廣度以及份量上注意符合本科層次的教學要求。
本教材共分為五篇,即導言篇、貨幣篇、金融市場篇、金融機構篇、金融發展篇。本教材可供高等學校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金融部門員工職業培訓及自學參考。
⑹ 貨幣金融學
12題選C,二級市場不創造經濟權益憑證的統,只交易已有的經濟權利憑證。由此定義,其他三項皆不符合二級市場交易的特點。
8題選A,證券公司從事的融資活動主要是直接融資,資金的期限和規模在未經改變的情況下直接流向資本融入方,而保險、銀行、農信社一般會通過理財產品、商業保險計劃、定期存款等產品對資金規模進行集合,授予利率以及改變期限。
18題選A,信用的最大特點是在無任何商品交換的情況下讓渡一段時間的資金使用權。
⑺ 貨幣金融學理論問題
所謂流動性,既變現能力,指你將手中的資產轉換成現金的時間及數量。股票你隨時可以將手中的股票轉賣給他人從而獲得現金,故而流動性較好,而定期存款,你無法轉賣給他人,要提前支取有利息上的損失,故而流動性差。 而且,存款存在銀行不將它變為具有較強升值能力的產品,如黃金等,貨幣有很大的可能會貶值,即錢不值錢。而股票,會獲得較大的利潤,錢生錢
⑻ 貨幣經濟學,貨幣金融學側重點是什麼具體的,
貨幣金融學,這個詞語現在用的略微少點,不如《貨幣銀行學》這樣普遍。不過《貨幣金融學》是上海財經大學戴國強先生編寫的一部經典教材。
首先你應該弄清楚這幾個經濟學名詞概念:原先的課程名稱叫貨幣銀行學,是經濟類基礎課程。後來貨幣銀行學更多加入了一些國際金融的知識,兩者合並後學科變為現在財經類高校的《金融學》。這是學科由來和演變過程。所以漸漸的有人也叫它貨幣金融學。
再說貨幣經濟學。理解貨幣經濟學首先你要明白經濟和金融的區別和聯系。其實現在的很多人甚至是專業財經類的學生也不清楚這兩者倒底是什麼關系。簡單說:經濟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是經濟的核心。經濟是一級學科門類,概念含義要廣泛得多;而金融又更細化,專指資金的融通。
所以,明白上面這些,相信你就明白各科的側重點了:貨幣經濟更多是與經濟的結合,貨幣金融更多與金融結合,前者要比後者廣度上廣,後者要比前者深度上深。
不過最後要注意的是,經濟金融類一定要打好基礎,很多東西都是通的,初階段的時候不管什麼課程都要好好學以培養經濟金融素養。這種細微的側重點差別在學的過程中不要太重視,學完之後瞭然於胸,倒是更有價值。
願你有得。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