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薦股中的買入,持有,增持的區別
買入:手中沒有該股票,看好該股票,買進股票。
持有:己方已持有的股票份額。
增持:一般在買進某股票後依舊看好,進行的購買,增加持有股票份額的行為。
薦股顧名思義就是推薦股票。
一般具備薦股的人員需要是正規的證券師。當然,現在網路的普及,很多的網站或者QQ群也開始薦股.
投資著在利用薦股時一定要權重投資風險!
注意投資者不要以為所有的薦股都是上升股,有些莊家薦股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資金介入,在利用薦股的時候一定要明確自己介入的風險性。
❷ 請問股票中的評級買入、增持、推薦、謹慎推薦等各是什麼關系,應該如何排列順序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我們給予如下解答:
買入就是意願很強烈,最值得買入的意思。
增持就是手裡已經有了可以再增加一點倉位的意思。
推薦就是可以考慮買入的意思。
謹慎推薦就是可能買入有風險,因為謹慎考慮的意思。
買入>增持>推薦>謹慎推薦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❸ 什麼叫增持股票
增持一般有以下幾種意思:
1.一般機構對好的優秀的有發展潛力的股票,開會或者做研究的時候會給與這只股票增持的評價,出了增持的評級,還有買入,強力推薦,觀望,減持,審慎推薦以及推薦跟中性。
2.大股東覺得公司的業績很好,有發展潛力,增持股份可以最大程度體現自己的利益,進行增持股票。
還有理性提醒一點,不要因為機構評級增持就盲目買入,不要追高。 機構評級增持不代表他就增持了該股。
❹ 股票中 推薦 強烈推薦 買入 增持的尺度是怎麼遞增的哪個推薦強度更大
一般都是出現在券商研報里,在報告的最後都有解釋說明。通常以大盤或者滬深300指數作為基準。以中信證券的研報舉例:強烈推薦:強於基準15%以上推薦:強於基準5%-15%中性:基準的正負5%以內迴避:弱於基準5%以上因此,強烈推薦〉推薦(買入、增持大致等同於推薦)〉中性〉迴避另外,一般對於板塊的推薦只有三個等級:推薦、中性、迴避。
❺ 關於增持股票的問題
增持不需要申請吧?只要公告就行.
不需要在規定的時間買,自己什麼時候想買就買.
老闆買90就是增持90啦.
不需要交代資金來源.
增發嘛,那個隨便,想全額就全額,想給別人點機會就給.
❻ 股票「增持」和「買入」有什麼區別
首先,增持是證券業中的一句行話,顧名思義就是增加持有,也可以叫加倉。如果是股票評級中看到增持,就是說可以適量買入的意思,比買入這一個直接進行買入的評級低一點。如果是上市公司發公告說有大股東股票增持股票的情況就是說大股東比較看好公司的股票,增加持股數量。
再來區分一下增持和買入的的概念意義。"增持"指增加手上的股數並持有,說明你手上的股票很有潛力,後市還有上漲空間。"買入"就是說這支票現在有買點出現,可以買進了,後市還有上漲空間。
也可理解為「買入」:看好,股價會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增持」:有繼續上升的可能。
(6)推薦增持股票嗎擴展閱讀:
股票相關術語:
1、A股 A Share
A股是中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市場於1990年成立。
2、B股 B Share
B股是中國大陸公司發行的人民幣特種股票,在國內證券交易所上市,以外幣交易。B股市場於1992年建立,2001年2月19日前,僅限外國投資者買賣。2001年2月19日後,B股市場對國內投資者開放。
3、保證金Margin
在證券市場融資購買證券時,投資者所需繳納的自備款。
4、買入報價和賣出報價 Bid and Ask
兩者合在一起稱為「報價」。買入報價指的是一個買家願意支付的最高價,賣價出報價指的是一個賣家願意接受的最低價格。
❼ 請問:股票評級中的「買入」、「增持」、「推薦」等級別的含義。
這個根本沒意義,也沒依據,根本不具有參考價值,就是忽悠
買入,有時候則是主力在出貨,告訴小散去接貨
推薦也有出貨的嫌疑
增持,也是
所以不需要看些東西。
要看的股票的歷史位置,K線形態等等。有用些
❽ 推薦、謹慎推薦、增持、買入按股票好壞排列是怎麼樣的
這個語氣輕重而已。排列由弱到強為 謹慎推薦--推薦--增持--買入!不過這些都沒什麼用,都是說了等於白說的。券商專門忽悠人!
❾ 買入 增持 推薦 股票里那種評級最好
推薦的還可以看看,買入和增持的,已經晚了,他們又不是高手,都後知後覺的,反正我手裡股票是在我賺了25%後才有人出來推薦。
❿ 股市中的評級有推薦、買進、強烈推薦、增持是怎麼回事
這只是機構對基本面的評判給出的意見,但是如果你統計他們的歷史評級的績效,就知道,牛市中還好,熊市和盤整市場,對的幾率很低。
有的機構甚至會利用這些評級出貨,強烈推薦發出之後,賣出自己持有的部位。
真正要好好炒股,學習的方向有這么幾個
基本面 要會看股票公司的財報 所處行業 所在行業中的低位 成長性怎麼樣 現在的股價估值如何 和同行業股票相比如何 未來有無外延式並購 有無資產注入預期等等
技術面 均線 K線 量能 以及一些技術指標 比如KDJ MACD CCI ENE等等 用來找具體的買賣點
籌碼面 這個做為散戶能得到的信息不多 主要就是從大宗交易,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和龍虎榜去發現
但是記得 學這些內容要學習正確的 經過實證有效的 而不是網路出來的大路貨色
舉個例子
陽線吞噬 就是陽包陰 無論你在哪裡找的知識 都會告訴你後市看多吧
但在A股二十年的統計中 陽線吞噬之後的走勢 漲跌對半的概率 那麼這種技術分析有用么?
更不要說 如果一段上漲後出現的陽線吞噬 叫做雙人殉情 後市七成要下跌 比如2638之後出現的那2次 和1月9日3147那一次 4月11也是
相反的例子是貫穿線 後市上漲的概率超過七成 你看看創業板這幾個月出現的三次貫穿線 是不是每次都出現短線反彈? 包括這次1月17日的
這還只是K線 還有成交量 籌碼面 形態等等綜合知識去研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