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股票 » 北京君王股票代碼

北京君王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1-08-07 17:16:19

❶ 中國古代各個朝代的君王排序

中國朝代歷史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順序表: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民國再共和,
代代往下傳

傳說:前4439 ~ 2689年
開創:前2690 ~ 2350年
唐 :前2351 ~ 2251年
虞 :前2252 ~ 2204年
夏 : 前2205 ~ 1765年
商 : 前1766 ~ 1121年
周 : 前1122 ~ 255年
春秋: 前 770 ~ 476年
戰國: 前 475 ~ 221年
秦 : 前 221 ~ 207年
漢 : 前 206 ~ 219年
三國: 220 ~ 265年
魏 : 220 ~ 265年
蜀 : 221 ~ 263年
吳 : 222 ~ 260年
晉 : 265 ~ 420年
西晉: 265 ~ 316年
東晉: 317 ~ 420年
六朝: 220 ~ 589年
隋朝: 589 ~ 618年
唐朝: 618 ~ 906年
五代: 907 ~ 1279年
宋朝: 960 ~ 1279年
北宋: 960 ~ 1126年
南宋: 1127 ~ 1279年
金 : 1115 ~ 1234年
元朝: 1271 ~ 1368年

◎明朝
洪武: 1368 ~ 1398年
建文: 1399 ~ 1402年
永樂: 1403 ~ 1424年
洪熙: 1425年
宣德: 1426 ~ 1335年
正統: 1436 ~ 1449年
景泰: 1450 ~ 1456年
天順: 1457 ~ 1464年
成化: 1465 ~ 1487年
弘治: 1488 ~ 1505年
正德: 1506 ~ 1521年
嘉靖: 1522 ~ 1566年
隆慶: 1567 ~ 1572年
萬曆: 1573 ~ 1619年
泰昌: 1620年
天啟: 1621 ~ 1627年
崇禎: 1628 ~ 1644-年

◎清朝
順治: 1644 ~ 1661年
康熙: 1662 ~ 1722年
雍正: 1723 ~ 1735年
乾隆: 1736 ~ 1796年
嘉慶: 1796 ~ 1820年
道光: 1821 ~ 1850年
咸豐: 1851 ~ 1862年
同治: 1862 ~ 1874年
光緒: 1875 ~ 1908年
宣統: 1908 ~ 1911年

◎中華民國
1912 ………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

❷ 古代各朝皇第帝名稱及代號

中國皇帝(君王)包括正統朝代和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還有一些政變、奪權所建立的政權,再加上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中國皇帝共有1000多位呢! 附:南越、東越、閩越、東甌、匈奴、突厥、回紇(回鶻)、吐蕃、高昌、於闐、柔然、吐谷渾、渤海國(大震)、南詔(大蒙、大禮、大封民)、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國(前理 漢武帝劉徹 、後理)、大中、東夏(大真)(以上不包括十六國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 其中雲南列朝自世隆以下【南詔(大蒙、大禮、大封民)、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國(前理、後理)、大中】和東夏(大真)的君主稱皇帝;南越(呂後時)、於闐(五代時)的君主一度稱皇帝;南越、東越、閩越、東甌、高昌、於闐、吐谷渾、渤海國(大震)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君主稱王;匈奴的君主稱單於;回紇(回鶻)、柔然的君主稱可汗;吐蕃的君主稱贊普。 十六國時期:漢趙、後趙、成漢、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後秦、胡夏9個政權稱皇帝,後涼、北燕2個政權稱天王,前涼、西秦、南涼、北涼、西涼5個半獨立政權稱王。 其中: 漢趙劉淵304年—308年稱漢王; 後趙石勒319年—328年稱趙王,328年—330年稱天王,石虎335年—349年稱天王; 成漢李雄304年—306年稱成都王; 前燕慕容皝337年—348年、慕容儁348年—352年稱燕王; 後燕慕容垂384年—386年稱燕王,慕容盛400年—401年、慕容熙401年—407年稱天王; 南燕慕容德398年—400年稱燕王; 前秦苻健351年—352年、苻堅357年—385年稱天王; 後秦姚萇384年—386年稱萬年秦王,姚興399年—416年稱天王; 胡夏赫連勃勃407年—418年稱天王。 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前蜀(907—925,之前是唐朝的蜀王)、後蜀(934—965,之前是後唐的蜀王)、吳(927—937,902—919年是唐朝的吳王,919—927年稱大吳國王)、南唐(937—958,之後是稱國主)、閩(933—945,之前是後梁、後唐的閩王)、南漢(917—971,之前是後梁的南海王)、北漢的君主稱皇帝,吳越、楚、南平3個半獨立政權的君主稱王。 說文曰:「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皇帝之制,始於秦,始皇帝政制之,乃取三皇五帝之名。皇帝自稱「朕」,其下皆稱「陛下」。皇帝之言曰「諭」,皇帝之命曰「詔」。滿蒙入主中原,雖得天下,但不法古聖,殺戮甚眾,禮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人尚如此,況皇帝乎?故以下之表,無滿蒙之君號。至於鮮卑之北魏,雖法中原,但吾無典可考,不敢造次,留此以待後來之君子。 秦 嬴姓 趙氏 [4] [5] (皇帝之名由此始) 始皇帝 諱政 二世皇帝 諱 胡亥 三世皇帝 諱 子嬰 漢 劉氏 太祖高皇帝 諱邦 孝惠皇帝 諱盈 太宗孝文皇帝 諱恆 高宗孝景皇帝 諱啟 世宗孝武皇帝 諱徹 孝昭皇帝 諱 弗陵 中宗孝宣皇帝 諱詢 高宗孝元皇帝 諱 ?#93; 統宗孝成皇帝 諱驁 孝哀皇帝 諱欣 元宗孝平皇帝 諱衎 世祖光武皇帝 諱秀 顯宗孝明皇帝 諱庄 肅宗孝章皇帝 諱炟 穆宗孝和皇帝 諱肇 孝殤皇帝 諱隆 恭宗孝安皇帝 諱祜 敬宗孝順皇帝 諱保 孝沖皇帝 諱炳 孝質皇帝 諱纘 威宗孝桓皇帝 諱志 孝靈皇帝 諱宏 孝獻皇帝 諱協 魏 曹氏 太祖武皇帝 諱操 祖文皇帝 諱丕 烈祖明皇帝 諱叡 邵陵縣公 諱芳 高貴鄉公 諱髦 元皇帝 諱奐 蜀漢 劉氏 昭烈皇帝 諱備 孝懷皇帝 諱禪 吳 高祖武烈皇帝 諱堅 世宗桓皇帝 諱策 太祖大皇帝 諱權 會稽王 諱亮 景皇帝 諱休 末皇帝 諱晧 晉 司馬氏 太祖高皇帝 諱懿 世宗景皇帝 諱師 太宗文皇帝 諱昭 (世祖追尊) 世祖武皇帝 諱炎 孝惠皇帝 諱衷 孝懷皇帝 諱熾 孝湣皇帝 諱鄴 中宗元皇帝 諱睿 肅宗明皇帝 諱紹 顯宗成皇帝 諱衍 康皇帝 諱岳 孝宗穆皇帝 諱聃 哀皇帝 諱丕 廢皇帝 諱奕 太宗簡文皇帝 諱昱 烈宗孝武皇帝 諱曜 安皇帝 諱 德宗 恭皇帝 諱 德文 南朝 宋 劉氏 高祖武皇帝 諱裕 少帝 諱 義符 太祖文皇帝(初謚中宗景皇帝) 諱 義隆 世祖孝武皇帝 諱駿 前廢帝 諱 子業 太宗明皇帝 諱彧 後廢帝 諱昱 順皇帝 諱准 南朝 齊 蕭氏 太祖高皇帝 諱 道成 南齊世祖武皇帝諱賾 前廢帝 諱 昭業 後廢帝 諱 昭文 高宗明皇帝 諱鸞 煬皇帝 諱 寶卷 和皇帝 諱 寶融 南朝 梁 蕭氏 高祖武皇帝 諱衍 太宗簡文皇帝 諱綱 元皇帝 諱繹 敬皇帝 諱 方智 南朝 陳 陳氏 高祖武皇帝 諱 霸先 世祖文皇帝 諱蒨 廢帝 諱 伯宗 高宗孝宣皇帝 諱頊 後主 諱 叔寶 隋 楊氏 太祖武元皇帝 諱忠 高祖文皇帝 諱堅 世祖明皇帝 諱廣 世宗孝成皇帝 諱昭 世宗恭皇帝 諱侑 唐 李氏 高祖 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諱淵 太宗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諱 世民 高宗 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諱治 則天順聖皇後/武周聖神皇帝 諱曌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諱顯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諱旦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諱 隆基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 諱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諱豫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 諱適 順宗至德弘道大聖大安孝皇帝 諱誦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 諱純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 諱恆 敬宗睿武昭湣孝皇帝 諱湛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 諱昂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 諱炎 宣宗聖武獻文孝皇帝(一稱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諱忱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 諱漼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 諱儇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 諱曄 昭宣光烈孝皇帝 諱祝 宋 趙氏 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諱 匡胤 太宗神功聖德文武皇帝(一說為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諱炅 真宗應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諱恆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諱禎 英宗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諱曙 神宗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諱頊 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諱煦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諱佶 欽宗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諱桓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諱構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聖武明聖成孝皇帝 諱昚 光宗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諱敦 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諱擴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 諱昀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諱禥 恭宗懿聖皇帝 諱顯 端宗裕文昭武湣孝皇帝 諱昰 金 完顏氏 (1) 金太祖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聖武元皇帝 完顏旻 (本名阿骨打,1115-1123) (2) 金太宗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 完顏晟 (1123-1135) (3) 金熙宗弘基纘武庄靖孝成帝(初謚閔宗武靈帝) 完顏亶 (1135-1149) (4) 海陵王 完顏亮 (1149-1161) (5) 金世宗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帝 完顏雍 (1161-1189) (6) 金章宗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仁孝帝 完顏璟 (1189-1208) (7) 金衛紹王 完顏允濟 (1208-1213) (8) 金宣宗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帝 完顏珣 (1213-1223) (9) 金哀宗 完顏守緒 (1223-1234) (10) 金末帝 完顏承麟 (1234) 元 孛兒只斤氏 廟號 謚號 汗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年號 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禪汗 孛兒只斤忽必烈 1260年~1294年 (中統1260年~1264年,至元1264年~1294年) 成宗 欽明廣孝皇帝 完澤篤汗 孛兒只斤鐵穆耳 1295年~1307年 (元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兒只斤海山 1308年~1311年 至大 仁宗 聖文欽孝皇帝 普顏篤汗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1312年~1320年 (皇慶1312年~1313年 延祐1314年~1320年) 英宗 睿聖文孝皇帝 格堅汗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1321年~1323年 至治 晉宗 致孝皇帝(泰定帝) 也孫鐵木兒 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1324年~1328年 泰定 無 德孝皇帝(元天順帝) 阿里加巴汗 孛兒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順 文宗 聖明元孝皇帝 札牙篤汗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1328年~1329年 1329年~1332年 天歷 1328年~1330年至順 1330年~1332年 明宗 翼獻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圖土孛兒只斤和世琜 1329年 寧宗 沖聖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1332年 至順 惠宗 順帝 圖干鐵木耳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 1333年~1368年 (至順1333年 ,元統 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明 朱氏 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諱 元璋 惠宗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乾隆追謚為恭閔惠皇帝)諱 允炆 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原謚太宗) 諱棣 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 高熾 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 瞻基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 祁鎮 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憲宗追謚為恭仁康定景皇帝) 諱 祁鈺 憲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 見深 孝宗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 佑樘 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 厚照 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 厚熜 穆宗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諱 載垕 神宗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 翊鈞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諱 常洛 熹宗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諱 由校 思宗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諱 由檢 安宗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朱以海謚為質宗續天繼道庄愍敬肅昭文康武惠悼懿孝赧皇帝) 諱 由崧 紹宗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諱 聿鍵 昭宗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 諱 由榔 文宗貞天應道昭崇德毅寧文宏武達仁閔孝節皇帝 諱 聿鐭 敬宗忠天隆道昭義欽成靖文襄武奮仁睿孝和皇帝 諱 常清 平宗揆天顯道知仁貞信德文奮武靖肅敦康元皇帝 諱 本鉉(其人是否存在尚有爭議) (監國)明義宗侍天制道恭和襄定獻文敬武明德肅仁成皇帝 諱 以海(朱一貴謚,原為魯王,但其並未稱帝,故此謚號並無意義) (監國)明懿宗秉天正道元睿良敏敦文簡武思仁貞孝考帝 諱 術桂(朱一貴謚,原為寧靖王,但其並未稱帝,故此謚號並無意義) 清 愛新覺羅氏 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1616年~1626年(在位11年) 天命 福陵 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 1627年~1643年 (在位17年)天聰/ 崇德 昭陵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愛新覺羅福臨 1644年~1661年(在位18年) 順治 孝陵 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1662年~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 景陵 世宗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愛新覺羅胤禛 1723年~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 泰陵 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歷 1736年~1795年(在位60年) 乾隆 裕陵 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愛新覺羅永琰 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 嘉慶 昌陵 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愛新覺羅綿寧 1821年~1850年(在位3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庄儉顯皇帝:愛新覺羅奕詝 1851年~1861年 (在位11年)咸豐 定陵 穆宗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愛新覺羅載淳 1862年~1874年(在位13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愛新覺羅載湉 1875年~1908年(在位34年) 光緒 崇陵 恭宗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愍皇帝(非官方):愛新覺羅溥儀 1909年~1912年(在位3年) 宣統 獻陵 中華帝國 袁氏(非正式) 洪憲皇帝:袁世凱 1915年~1916年(在位不到1年)洪憲 袁林

❸ 中國十大君王排名

第一的皇帝定然是秦始皇
第二皇帝漢武帝劉徹
第三皇帝光武帝劉秀
第四的便是隋文帝楊堅
第五的則是唐太宗李世民
第六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第七的則是宋太祖趙匡胤
第八的元太祖成吉思汗
第九的則是明成祖朱棣
最後一個則是清聖祖康熙

❹ 北京經歷了多少個朝代,共有多少位君王

先秦至秦漢
在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年—前221年)薊國就在北京地區建立城市,後燕國打敗薊國,後遷都薊,稱為燕都或燕京。

秦代為薊縣,為廣陽郡守駐地。

漢高帝五年,被劃為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 本始元年更為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

兩晉至隋唐五代
直至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治范陽。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歷經前燕、前秦、前燕、後燕和北魏的統治而不變。

直至隋開皇三年廢除燕郡。但很快在大業三年,隋朝改幽州為涿郡。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後北京成為范陽節度史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曾經在這里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後,復置幽州,屬盧龍節度史節制。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里建立割據政權,自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

遼朝
遼朝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南京,改幽州為南京析津府,開泰元年改號燕京。

金朝
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此後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

元朝
成吉思汗於1216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為中都路大興府。至元四年,開始在金中都東北郊修建元大都。 至元九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蒙古文為Khanbalik,漢字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

明朝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明成祖)發動靖難戰爭、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升為北京,稱為「行在」。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南京作為留都。

清朝
清朝入關後隨即佔領北京,亦稱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

近代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定都南京,1912年遷都北京,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而此時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仍稱順天府。直至民國三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直轄於北洋政府。

北伐戰爭後,中國的首都遷到南京,北京被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同時撤銷京兆地方。1930年6月,北平被降為河北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佔領,並成立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收復北京,並重新更名北平。

1949年1月31日,中國共產黨軍隊得到北平控制權。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重新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宣告成立。

❺ 中國的皇帝分別是哪幾位

夏代年表: 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發、癸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年表: 湯、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遷殷前) 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後期年表: 盤庚(遷殷後) 公元前1300年 小辛| 在位50年 小乙 前1251年 武丁 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 前1191年 祖甲| 廩辛| 在位44年 康丁 前1148年 武乙 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 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 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紂)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 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 昭王 前995年——前997年 在位19年 穆王 前976年——前992年 在位55年 (共王當年改元) 共王 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 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 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 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 厲王 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 (共和當年改元)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 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 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周朝帝王年表 武王b.c.1134 b.c.1116 成王b.c.1115 b.c.1079 康王b.c.1078 b.c.1053 昭王b.c.1052 b.c.1002 穆王b.c.1001 b.c.947 共王b.c.946 b.c.935 懿王b.c.934 b.c.910 孝王b.c.909 b.c.895 夷王b.c.894 b.c.879 厲王b.c.878 b.c.828 宣王b.c.827 b.c.782 幽王b.c.781 b.c.771 平王b.c.770 b.c.720 桓王b.c.719 b.c.697 庄王b.c.696 b.c.682 僖王b.c.681 b.c.677 惠王b.c.676 b.c.652 襄王b.c.651 b.c.619 頃王b.c.618 b.c.613 匡王b.c.612 b.c.607 定王b.c.606 b.c.586 簡王b.c.585 b.c.572 靈王b.c.571 b.c.545 景王b.c.544 b.c.521 悼王b.c.520 b.c.520 敬王b.c.519 b.c.476 元王b.c.475 b.c.469 貞定王 b.c.468 b.c.442 哀王b.c.441 b.c.441 思王b.c.441 b.c.441 考王b.c.440 b.c.426 威烈王 b.c.425 b.c.402 安王b.c.401 b.c.376 烈王b.c.375 b.c.369 顯王b.c.368 b.c.321 慎靚王 b.c.320 b.c.315 赧王b.c.314 b.c.256 惠王b.c.255 b.c.249 秦朝帝王年表 庄襄王 b.c.249 b.c.247 始皇帝 b.c.246 b.c.210 二世b.c.209 b.c.207 三世b.c.207 b.c.207 漢朝帝王年表 (西漢)高祖 b.c.206 b.c.195 惠帝b.c.195 b.c.188 少帝恭 b.c.188 b.c.184 少帝弘 b.c.184 b.c.180 文帝b.c.180 b.c.157 景帝b.c.157 b.c.141 武帝b.c.141 b.c.87 昭帝b.c.87 b.c.74 宣帝b.c.74 b.c.49 元帝b.c.49 b.c.33 成帝b.c.33 b.c.7 哀帝b.c.7 b.c.1 平帝b.c.1 a.d.5 孺子嬰* 6 8 (新)王莽 9 23 (西漢)更始帝 23 25 (東漢)光武帝 25 57 明帝57 75 章帝75 88 和帝88 105 殤帝105 106 安帝106 125 北鄉侯 125 125 順帝125 144 沖帝144 145 質帝145 146 桓帝146 167 靈帝167 189 弘農王 189 189 獻帝189 220 三國帝王年表 〔魏〕文帝 220 226 明帝226 239 齊王239 254 高貴鄉公 254 260 元帝260 265 〔蜀〕昭烈帝 221 223 後主223 263 〔吳〕*大帝 222 252 會稽王* 252 258 景帝258 264 烏程公* 264 280 晉朝帝王年表 (西晉)武帝 265 290 惠帝290 306 懷帝* 306 311 愍帝313 316 (東晉)元帝 317 322 明帝322 325 成帝325 342 康帝342 344 穆帝344 361 哀帝361 365 廢帝365 371 簡文帝 371 372 孝武帝 372 396 安帝396 418 恭帝418 420 南北朝帝王年表 〔宋〕武帝 420 422 少帝422 424 文帝424 452 孝武帝 452 464 廢帝464 465 明帝465 472 後廢帝 472 477 順帝477 479 〔齊〕高帝 479 482 武帝482 493 ?林王 493 494 海陵王 494 494 明帝494 498 東昏侯 498 501 和帝501 502 〔梁〕武帝 502 549 簡文帝 549 551 豫章王 551 552 元帝552 554 貞陽侯 554 555 敬帝555 557 〔陳〕武帝 557 559 文帝559 566 臨海王 566 568 宣帝568 582 後主582 589 〔北魏〕道武帝 386 408 明元帝 409 423 太武帝 424 452 南安王 452 452 文成帝 452 465 獻文帝 465 471 孝文帝 471 499 宣武帝 499 515 孝明帝 515 528 孝庄帝 528 530 敬帝530 531 節閔帝 531 531 出帝531 532 孝武帝 532 534 〔東魏〕孝靜帝 534 550 〔西魏〕文帝 535 551 廢帝551 553 恭帝554 556 〔北周〕孝閔帝 557 557 孝明帝 558 560 武帝560 578 宣帝578 579 靜帝579 581 〔北齊〕文宣帝 550 559 廢帝559 560 孝昭帝 560 561 武成帝 562 565 後主565 577 幼主577 577 隋朝帝王年表 文帝581 604 煬帝* 604 617 恭帝617 618 唐朝帝王年表 高祖618 626 太宗626 649 高宗649 683 中宗683 710 睿宗684 684 (周)武後 684 705 睿宗710 712 玄宗712 756 肅宗756 762 代宗762 779 德宗779 805 順宗805 805 憲宗805 820 穆宗820 824 敬宗824 826 文帝826 840 武帝840 846 宣帝846 859 懿宗859 873 僖宗873 888 昭宗888 904 哀帝904 907 五代帝王年表 〔後梁〕太祖 907 912 末帝913 923 〔後唐〕庄宗 923 925 明宗925 933 閔帝933 934 廢帝934 936 〔後晉〕高祖 936 942 出帝942 946 〔後漢〕高祖 947 947 隱帝948 950 〔後周〕太祖 951 954 世宗954 959 恭帝959 959 宋朝帝王年表 (北宋)太祖 960 976 太宗976 997 真宗997 1022 仁宗1022 1063 英宗1063 1067 神宗1067 1085 哲宗1085 1100 徽宗1100 1125 欽宗1125 1127 (南宋)高宗 1127 1162 孝宗1162 1189 光宗1189 1194 寧宗1194 1224 理宗1224 1264 度宗1264 1274 恭宗1274 1276 端宗1276 1278 衛王1278 1279 遼帝王年表 太祖907 925 太宗925 947 世宗947 951 穆宗951 969 景宗969 982 聖宗982 1031 興宗1031 1055 道宗1055 1101 天祚帝 1101 1125 金帝王年表 太祖1115 1123 太宗1123 1135 熙宗1135 1149 帝亮1149 1161 世宗1161 1188 章宗1188 1208 永濟* 1208 1213 宣宗1213 1223 哀宗1223 1234 元帝王年表 太祖1206 1228 太宗1229 1241 海迷失 1241 1246 定宗1246 1248 海迷失 1248 1251 憲宗1251 1259 世祖1260 1294 成宗1294 1307 武宗1307 1311 仁宗1311 1320 英宗1320 1323 晉宗1323 1328 天順帝 1328 1328 文宗1328 1329 明宗1329 1329 文宗1329 1332 寧宗1332 1332 順帝1333 1367 西夏帝王年表 景宗1032 1048 毅宗1048 1068 惠宗1069 1086 崇宗1086 1138 仁宗1139 1193 桓宗1194 1205 襄宗1206 1210 神宗1211 1222 獻宗1223 1225 李晛1226 1227 明朝帝王年表 太祖1368 1398 惠帝1398 1402 成祖1402 1424 仁宗1424 1425 宣宗1425 1435 英宗1435 1449 景帝1449 1457 英宗1457 1464 憲宗1464 1487 孝宗1487 1505 武宗1505 1521 世宗1521 1566 穆宗1566 1572 神宗1572 1620 光宗1620 1620 熹宗1620 1627 思宗1627 1644 清朝十二帝王年表 太祖1616 1626 努而哈赤 太宗1626 1643 皇太極 世祖1643 1661 順治 聖祖1661 1722 康熙 世宗1722 1735 雍正 高宗1735 1796 乾隆 仁宗1796 1820 嘉慶 宣宗1820 1850 道光 文宗1850 1861 咸豐

❻ 跪求這只股票上市的代碼是多少(如圖)

姓名,傳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蘊含了人的精、氣、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人體符號,而且對人的情緒、智力、婚戀、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著一定的影響.給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領和方法,還是自己起為好,因為只有你們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們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麼。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說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個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過,另一方面,古語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膚發父母所賜,故為人子,應懷感恩之心。",雖然現在我們一般不說這個了,但
做為父母的我們,孩子的名字還是自己起更加有意義:
一.給孩子起名字要注意的原則:
1、音韻的靈動力:名字念起來會產生聲音的磁場,好的名字悅耳,不佳的名字會形成干擾,不少藝術家或作家都會另外取一個名字或另取字型大小,如:張大千(原名張員)。好名字不僅會令人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認同。
2、避免諧音: 父母若打算自己幫寶寶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來是否有不雅的諧音,以免日後徒生困擾。如:吳理茂、曾豪孝、雨玲(雨淋)、尉琮(喂蟲)。最好是名字取好後,多念幾遍,看看聽起來是否流暢。
3、注意字義: 父母若想為孩子取名字,必須先了解字的意義,因為有些字並不常見,或者換了旁側的部首,卻意義不佳,所以最好在取名字前,查閱康熙字典確定字義。
4、八字: 有些是參考寶寶的八字來幫寶寶取名,即利用八字來了解寶寶的先天命格,如:是否陰陽協調、五行均等,再借著取名來調和、改善寶寶的運勢。幫寶寶命名可以依照八字命盤、再參考格局、筆畫,最後找出合適的字義。比如由八字得知寶寶個性任性刁蠻,建議可用,如:理、德、修、維,來修飾孩子的個性。
5、生肖: 不少父母在取名字時,常會因生肖來選擇字,如:龍年時男生常取名為龍。或者某些生肖,適合用某些字,如:蛇喜歡待在小洞,蛇年出生的寶寶,可以選擇:哲、啟、善、唯等字。
6、單名: 一般而言,單名好記且響亮,但是就單名欠缺地格、外格,除非命格好者,否則不適合使用,或者可再取字或號作為輔助,如:孫文,字中山;李白,字太白。
7、筆畫的八十一靈動: 可分別算出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總格)的八十一靈動,並觀察其五行的相生相剋關系。總格(這樣的筆畫數格局很不錯,但人生有較多波瀾重疊)這樣的筆畫數是不錯的格局,有這樣筆畫數的人,大都能克服困難,開創格局。)
8、三才五格: 五格是由姓名的筆畫中算得,五格的筆畫可算出相應的五行,接著即可了解五格及五行間相生相剋與吉凶關系,取名字時,最重要在於五行是否協調,再者才是筆畫好不好。三才是指天格、人格、地格間的組合並系。取名字時可參考康熙字典的字義和筆畫,因為有些字必須以偏旁部首來算,才能得到正確的筆畫。
二,基本要領:
1,以父姓加固定的字派(有的家譜規定必須使用)加一個有特定意義的字;
2,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一個有特定意義的字,組成三個字的姓名;
3,以孩子父姓加上一個有特定意義的字,組成單名(容易造成重名);
4,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兩個有特定意義的字,組成四個字的名。
三,「有特定意義的字」可以是:
1,孩子出生的季節,如春天出生的用「春」字,秋天出生的用「秋」字;
2,孩子出生的日子,如國慶日出生的用「國慶」「建國」「建華」;
3,孩子出生的時晨,如早晨出生的用「曉光」「晨光」;
4,孩子出生的地點:如「京生」「津生」「滬生」「渝生」;
5,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男孩用「健、英、偉」,女孩用「慧、娟、淑」等。
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1,盡量不用多數人都使用的常用字,以避免重名;
2,盡量不用多數人容易念錯的生辟字,以避免難認;
3,盡量不用筆畫繁多和字形不正的字,以避免難寫;
4,盡可能使用好聽的褒意詣音,不用不順耳的貶意詣音;
5,盡可能使用多音調,即三個字避免同一聲調,念起來響亮有起伏感;
6,在父母的姓字上多下功夫,或拆其字形,或用其字音,但要慎用疊音。
五,具體建議:
1,買本相關的書,了解一些命名數理和生辰八字五行相生相剋的知識。
2,如果憑想像實在想不出理想的字,不妨查查字典。
3,現在給孩子取名,最好是用四個字的名,即父母兩人的姓加上兩個字:
如男孩用「夫子」「健夫」,女孩用「慧子」「純子」等,四個字的
名不易重名,別具一格,好處多多,將逐步流行。
4,一般來說,男孩取名用字應含陽鋼之氣:如「英」「強」;女孩取名用字應含賢淑之意:如「慧」「娟」。而有時男女反用則孩子長大後各方面都比較優秀。
總而言之,取名的總體原則是:好聽、易記、畫簡、雅緻、義深。
下面是很多好聽的男孩女孩的名字,說不定其中就有適合你們孩子的名字:
一些好聽的女孩名字範例:
雅靜(優雅文靜)
夢潔(一個夢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純潔)
夢璐(如夢幻般的女孩,璐,諧音露,露字為日月結合的靈之美.智慧且不誇張)
惠茜(賢惠,茜只是名字好聽)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對女孩的稱呼,沒什麼意義)
語嫣 (嫣:美好鮮艷 )
桑榆(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愛公主啦)
香怡(香氣怡人)
靈芸(在古代,有一個叫薛靈芸的少女,長得容華絕世,貌賽貂禪,他被當時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進宮做寵妃,願您的女兒也象她一樣美麗,雙手靈巧)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愛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麗,珍珠一樣令人喜愛)
茹雪(茹,諧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純潔,善良)
正梅(為人正直,能承受各種打擊)
美琳(美麗,善良,活潑)
歡馨(快樂,與家人生活得非常溫馨)
優璇(優,各個方面都很優秀;璇,像美玉一樣美麗,受人歡迎)
雨嘉(雨,純潔;嘉,優秀)
婭楠(婭,諧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聽)
明美(明白事理,長得標志美麗,有著花容月貌)
可馨(一個美麗的可人兒。能與家人生活得非常溫馨)
惠茜(賢惠,茜只是名字好聽)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對女孩的稱呼,沒什麼意義)
香茹(香,死後留香百世,茹,沒什麼大意義)
月嬋(比貂禪還漂亮美麗,比月光還溫柔)
嫦曦(像嫦娥一樣有著絕世美麗容貌,像晨曦一樣朝氣蓬勃,有精神)
靜香(文靜,象明朝時期的香妃一樣美麗,文雅,貞烈)
夢潔(一個夢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純潔)
凌薇(氣勢、朝氣都凌人,薇,祝她將來成為一代名人)
美蓮(美麗如蓮花一樣,還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
雅靜(優雅文靜)
雪麗(美麗如雪)
依娜(有伊人風采,娜一般指姑娘美麗,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溫柔,聰明,漂亮)
怡香(香氣怡人)
珺瑤 珺:美玉 瑤:美玉
夢瑤 瑤:美玉
婉婷(婉寓意「和順、溫和」「婷「寓意「美好」)
睿婕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雅琳( 以「雅」入名,寓意「超脫、優雅」)
靜琪(安靜又乖巧的女孩)
彥妮 彥:古時候指有才學有德行的人 妮:指女孩子
馨蕊 馨:香氣
靜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雪慧 冰雪聰慧
淑穎 賢淑,聰穎
樂姍 姍:女子走路時婀娜的樣子
玥怡 怡:心曠神怡
芸熙 熙:光明
鈺彤 鈺:美玉 彤:紅色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斕的雲,多用於人名
天瑜 瑜:美玉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夢瑤 瑤:美玉
靜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詩琪 (詩情畫意;美玉)
美萱 萱:一種忘憂的草
雪雁 (在雪花中飛舞的飛雁)
煜婷 (照耀;亭亭玉立)
笑怡 怡:心曠神怡
優璇(優,各個方面都很優秀;璇,像美玉一樣美麗,受人歡迎)
雨嘉(雨,純潔;嘉,優秀)
婭楠(婭,諧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聽)
雨婷(溫柔,聰明,漂亮)
玥婷 玥: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珠 婷:美好
芸萱 萱:一種忘憂的草
馨彤 馨:香氣 彤:紅色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瓏)
語嫣 (嫣:美好鮮艷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氣很濃 )
羽馨 (羽緞;溫馨)
靖瑤 (靖:平安 瑤: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傳說中一種忘憂的草 )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對女孩的稱呼,沒什麼意義)
靈芸(在古代,有一個叫薛靈芸的少女,長得容華絕世,貌賽貂禪,他被當時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進宮做寵妃,願您的女兒也象她一樣美麗,雙手靈巧)
欣妍(開心愉快,妍是美麗)
玉珍(象玉一般美麗,珍珠一樣令人喜愛)
茹雪(茹,諧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純潔,善良)
正梅(為人正直,能承受各種打擊)
美琳(美麗,善良,活潑)
歡馨(快樂,與家人生活得非常溫馨)
優璇(優,各個方面都很優秀;璇,像美玉一樣美麗,受人歡迎)
雨嘉(雨,純潔;嘉,優秀)
婭楠(婭,諧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聽)
明美(明白事理,長得標志美麗,有著花容月貌)
可馨(與家人生活得非常溫馨)
惠茜(賢惠,茜只是名字好聽)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對女孩的稱呼,沒什麼意義)
香茹(香,死後留香百世,茹,沒什麼大意義)
月嬋(比貂禪還漂亮美麗,比月光還溫柔)
嫦曦(像嫦娥一樣有著絕世美麗容貌,像晨曦一樣朝氣蓬勃,有精神)
靜香(文靜,象明朝時期的香妃一樣美麗,文雅,貞烈)
夢潔(一個夢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純潔)
凌薇(氣勢、朝氣都凌人,薇,祝她將來成為一代名人)
美蓮(美麗如蓮花一樣,還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
雅靜(優雅文靜)
雪麗(美麗如雪)
韻寒(即蘊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後的一切風度與姿色)
夢璐(如夢幻般的女孩,璐,諧音露,露字為日月結合的靈之美.智慧且不誇張)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瓏)
欣妍(開心愉快,妍是美麗)
曼玉(曼妙身材,婷婷玉立)
歆瑤( 歆:心悅,歡愉 瑤:美玉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氣很濃 )
靖瑤 (靖:平安 瑤: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傳說中一種忘憂的草 )
佑怡( 怡:好心情 )
嫿禕 (嫿:形容女子嫻靜美好 禕:形容事物美好 )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規 )
若翾 (翾:飛翔 )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紋的雲彩)
詩茵(詩:寓意文雅、浪漫)
靜璇 (聰明文靜)
婕珍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沐卉 (卉:草的總稱 沐:如雨般濕潤 )
琪涵(有美玉一般內涵的女孩)
佳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意思是猶如上好美玉一樣白璧無暇!)
雪麗(美麗如雪)
依娜(有伊人風采,娜一般指姑娘美麗,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溫柔,聰明,漂亮)
怡香(香氣怡人)
韻寒(即蘊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後的一切風度與姿色)
夢琪、憶柳、之桃、慕青、問蘭、爾嵐、元香、初夏、沛菡、傲珊、曼文、樂菱、痴珊、恨玉、惜文、香寒、新柔、語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藍、春兒、語琴、從彤、傲晴、語蘭、又菱、碧彤、元霜、憐夢、紫寒、妙彤、曼易、南蓮、紫翠、雨寒、易煙、如萱、若南、尋真、曉亦、向珊、慕靈、以蕊、尋雁、映易、雪柳、孤嵐、笑霜、海雲、凝天、沛珊、寒雲、冰旋、宛兒、綠真、盼兒、曉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煙、半夢、雅綠、冰藍、靈槐、平安、書翠、翠風、香巧、代雲、夢曼、幼翠、友巧、聽寒、夢柏、醉易、訪旋、亦玉、凌萱、訪卉、懷亦、笑藍、春翠、靖柏、夜蕾、冰夏、夢松、書雪、樂楓、念薇、靖雁、尋春、恨山、從寒、憶香、覓波、靜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千蘭、新波、代真、新蕾、雁玉、冷卉、紫山、千琴、恨天、傲芙、盼山、懷蝶、冰蘭、山柏、翠萱、恨松、問旋、從南、白易、問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亦寒、寒雁、憐雲、尋文、樂丹、翠柔、谷山、之瑤、冰露、爾珍、谷雪、樂萱、涵菡、海蓮、傲蕾、青槐、冬兒、易夢、惜雪、宛海、之柔、夏青、亦瑤、妙菡、春竹、痴夢、紫藍、曉巧、幻柏、元風、冰楓、訪蕊、南春、芷蕊、凡蕾、凡柔、安蕾、天荷、含玉、書蘭、雅琴、書瑤、春雁、從安、夏槐、念芹、懷萍、代曼、幻珊、谷絲、秋翠、白晴、海露、代荷、含玉、書蕾、聽白、訪琴、靈雁、秋春、雪青、樂瑤、含煙、涵雙、平蝶、雅蕊、傲之、靈薇、綠春、含蕾、從夢、從蓉、初丹。聽蘭、聽蓉、語芙、夏彤、凌瑤、憶翠、幻靈、憐菡、紫南、依珊、妙竹、訪煙、憐蕾、映寒、友綠、冰萍、惜霜、凌香、芷蕾、雁卉、迎夢、元柏、代萱、紫真、千青、凌寒、紫安、寒安、懷蕊、秋荷、涵雁、以山、凡梅、盼曼、翠彤、谷冬、新巧、冷安、千萍、冰煙、雅陽、友綠、南松、詩雲、飛風、寄靈、書芹、幼蓉、以藍、笑寒、憶寒、秋煙、芷巧、水香、映之、醉波、幻蓮、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夢、爾曼、念波、迎松、青寒、笑天、涵蕾、碧菡、映秋、盼煙、憶山、以寒、寒香、小凡、代亦、夢露、映波、友蕊、寄凡、憐蕾、雁楓、水綠、曼荷、笑珊、寒珊、谷南、慕兒、夏嵐、友兒、小萱、紫青、妙菱、冬寒、曼柔、語蝶、青筠、夜安、覓海、問安、曉槐、雅山、訪雲、翠容、寒凡、曉綠、以菱、冬雲、含玉、訪楓、含卉、夜白、冷安、靈竹、醉薇、元珊、幻波、盼夏、元瑤、迎曼、水雲、訪琴、谷波、樂之、笑白、之山、妙海、紫霜、平夏、凌旋、孤絲、憐寒、向萍、凡松、青絲、翠安、如天、凌雪、綺菱、代雲、南蓮、尋南、春文、香薇、冬靈、凌珍、采綠、天春、沛文、紫槐、幻柏、采文、春梅、雪旋、盼海、映夢、安雁、映容、凝陽、訪風、天亦、平綠、盼香、覓風、小霜、雪萍、半雪、山柳、谷雪、靖易、白薇、夢菡、飛綠、如波、又晴、友易、香菱、冬亦、問雁、妙春、海冬、半安、平春、幼柏、秋靈、凝芙、念煙、白山、從靈、爾芙、迎蓉、念寒、翠綠、翠芙、靖兒、妙柏、千凝、小珍、天巧。妙旋、雪楓、夏菡、元綠、痴靈、綺琴、雨雙、聽楓、覓荷、凡之、曉凡、雅彤、香薇、孤風、從安、綺彤、之玉、雨珍、幻絲、代梅、香波、青亦、元菱、海瑤、飛槐、聽露、夢嵐、幻竹、新冬、盼翠、谷雲、憶霜、水瑤、慕晴、秋雙、雨真、覓珍、丹雪、從陽、元楓、痴香、思天、如松、妙晴、谷秋、妙松、曉夏、香柏、巧綠、宛筠、碧琴、盼蘭、小夏、安容、青曼、千兒、香春、尋雙、涵瑤、冷梅、秋柔、思菱、醉波、醉柳、以寒、迎夏、向雪、香蓮、以丹、依凝、如柏、雁菱、凝竹、宛白、初柔、南蕾、書萱、夢槐、香芹、南琴、綠海、沛兒、曉瑤、聽春、凝蝶、紫雪、念雙、念真、曼寒、凡霜、飛雪、雪蘭、雅霜、從蓉、冷雪、靖巧、翠絲、覓翠、凡白、樂蓉、迎波、丹煙、夢旋、書雙、念桃、夜天、海桃、青香、恨風、安筠、覓柔、初南、秋蝶、千易、安露、詩蕊、山雁、友菱、香露、曉蘭、白卉、語山、冷珍、秋翠、夏柳、如之、憶南、書易、翠桃、寄瑤、如曼、問柳、香梅、幻桃、又菡、春綠、醉蝶、亦綠、詩珊、聽芹、新之、易巧、念雲、曉靈、靜楓、夏蓉、如南、幼絲、秋白、冰安、秋白、南風、醉山、初彤、凝海、紫文、凌晴、香卉、雅琴、傲安、傲之、初蝶、尋桃、代芹、詩霜、春柏、綠夏、碧靈、詩柳、夏柳、采白、慕梅、樂安、冬菱、紫安、宛凝、雨雪、易真、安荷、靜竹、代柔、丹秋、綺梅、依白、凝荷、幼珊、憶彤、凌青、之桃、芷荷、聽荷、代玉、念珍、夢菲、夜春、千秋、白秋、谷菱、飛松、初瑤、惜靈、恨瑤、夢易、新瑤、曼梅、碧曼、友瑤、雨蘭、夜柳、香蝶、盼巧、芷珍、香卉、含芙、夜雲、依萱、凝雁、以蓮、易容、元柳、安南、幼晴、爾琴、飛陽、白凡、沛萍、雪瑤、向卉、采文、樂珍、寒荷、覓雙、白桃、安卉、迎曼、盼雁、樂松、涵山、恨寒、問楓、以柳、含海、秋春、翠曼、憶梅、涵柳、夢香、海藍、曉曼、代珊、春冬、恨荷、憶丹、靜芙、綺蘭、夢安、紫絲、千雁、凝珍、香萱、夢容、冷雁、飛柏、天真、翠琴、寄真、秋荷、代珊、初雪、雅柏、憐容、如風、南露、紫易、冰凡、海雪、語蓉、碧玉、翠嵐、語風、盼丹、痴旋、凝夢、從雪、白楓、傲雲、白梅、念露、慕凝、雅柔、盼柳、半青、從霜、懷柔、憐晴、夜蓉、代雙、以南、若菱、芷文、寄春、南晴、恨之、夢寒、初翠、靈波、巧春、問夏、凌春、惜海、亦旋、沛芹、幼萱、白凝、初露、迎海、綺玉、凌香、尋芹、秋柳、爾白、映真、含雁、寒松、友珊、尋雪、憶柏、秋柏、巧風、恨蝶、青煙、問蕊、靈陽、春楓、雪巧、丹萱、凡雙、孤萍、紫菱、尋凝樂珍、寒荷、覓雙、白桃、安卉、迎曼、盼雁、樂松、涵山、恨寒、問楓、以柳
一些好聽的男孩名字範例:
辰逸 (讓人覺得很舒服的名字,且和「沉毅」「誠意」二詞同音)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皓軒 (意為:光明磊落,氣宇軒昂)
擎蒼 (頂天立地,男兒本色)(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
擎宇(不喜歡上面的哪個還可以選這個,意思相同)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燁磊 (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興盛的意思;「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英傑(英俊傑出)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俊馳(出自成語:俊才星馳)
雨澤 (恩惠像雨一樣多)
燁磊 (光明磊落)
偉奇(偉大、神奇)
晟睿(「晟」是光明、興盛的意思,讀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廣大無邊)
修潔(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潔:整潔)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樣子 )
遠航(好男兒,就放他去遠航吧)
旭堯 (旭:旭日 堯: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
聖傑 (聖:崇高 傑:傑出 )
俊楠 (俊:英俊 楠:堅固 )
鴻濤 (鴻:旺盛,興盛 )
偉祺 (偉:偉大 祺 :吉祥 )
榮軒 (軒:氣度不凡 )
越澤 (澤:廣博的水源)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皓軒 (意為:光明磊落,氣宇軒昂)
擎蒼 (頂天立地,男兒本色)(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
擎宇(意思同上)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子軒 (軒:氣度不凡 )
睿淵 (睿智;學識淵博)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哲瀚 (擁有廣大的學問)
雨澤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輝 (建造輝煌成就)
晉鵬( 晉:進也,本義,上進 鵬:比喻前程遠大 )
天磊 (磊:眾石累積 )
紹輝( 紹:繼承 輝:光輝 )
浩南 (浩:浩大 )
澤洋 (廣闊的海洋 )
鑫磊 (鑫:財富 )
鵬煊 (煊:光明,讀xuān )
博文 (文韜武略,博大精深 )
昊強 (昊:蒼天,蒼穹 )
越澤 (越過廣闊的水源 )
旭堯 (旭:旭日 堯:為傳說中上古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偉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
子騫 (騫:高舉,飛起 )
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
鶴軒 (鶴:閑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風華 (風華正茂 )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
明輝 (輝:光明 )
偉誠 (偉:偉大 誠:誠實 )
明軒 (軒:氣度不凡 )
紹輝 (輝:輝煌 )
健柏((柏:松柏,是長壽的象徵。「健柏」就是健康長壽的意思)
英傑(英俊傑出)
修傑(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軒 (懿:美好;軒:氣宇軒昂)
燁偉 (燁:光耀)
苑博 (博:博學)
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鶴軒 (鶴:閑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蒼天,蒼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紅色)
鴻煊 (鴻:大也 煊:光明)
博濤 (博:博學)
苑傑 (傑:傑出)
黎昕 (昕c彬:形容文雅
鶴軒 鶴:閑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蒼天,蒼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紅色
鴻煊 鴻:大也 煊:光明
博濤 博:博學
苑傑 傑:傑出
黎昕 昕:明亮的樣子
燁霖 燁:光明
哲瀚 (擁有廣大的學問)
雨澤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輝 (建造輝煌成就)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俊馳(出自成語:俊才星馳)
雨澤 (恩惠像雨一樣多)
燁磊 (光明磊落)
國豪(國人因它而自豪)
偉奇(偉大、神奇)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廣大無邊)
修傑(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樣子 )
遠航(好男兒,就放他去遠航吧)
雄偉
俊楠 (俊:英俊 楠:堅固 )
鴻濤 (鴻:旺盛,興盛 )
偉祺 (偉:偉大 祺 :吉祥 )
榮軒 (軒:氣度不凡 )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晉鵬 晉:進也,本義,上進 鵬:比喻前程遠大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昊天 思聰 展鵬 笑愚 志強 炫明 雪松 思源 智淵 思淼
曉嘯 天宇 浩然 文軒 鷺洋 振家 樂駒 曉博 文博 昊焱
立果 金鑫 錦程 嘉熙 鵬飛 子默 思遠 浩軒 語堂 聰健

❼ 中國古代君王蕭桐是誰

貌似沒有這個君王,中國古代蕭姓皇朝有兩個,即南北朝時間的南齊和南梁,網路有這兩個朝代的帝王世系表,可以搜索查看。

❽ 帝王潔具上市多久了股票號是多少

「帝王潔具」的公司名稱是帝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代碼 002798 上市日期 :2016-05-25,現證券簡稱 帝歐家居
英文名稱 D and O Home Collection Co., Ltd.
注冊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簡陽市賈家鎮工業開發區
辦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大道中段天府三街19號新希望國際大廈A座15層
主營業務:亞克力板和亞克力衛生潔具的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
經營范圍:製造、銷售:衛浴產品、水暖材料、建材,相關產品出口及相關原材料進口;紙箱加工與製造;潔具產品的安裝、維修及售後服務、咨詢服務;設計、製造、銷售、安裝:傢具、櫥櫃,以及提供售後服務。(以上經營范圍不含國家法律法規限制或禁止的項目,涉及國家規定實施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除外,涉及許可證的憑相關許可證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❾ 歷代君王

中國歷代皇帝表上古時代
1、炎帝 神農氏 2、黃帝 軒轅氏
3、少昊 金天氏 4、顓頊 高陽氏
5、帝嚳 高辛氏 6、帝摯 高辛氏
7、唐堯 放勛 8、虞舜 重華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 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2、惠帝盈 7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
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

3 中國歷代皇帝表
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
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 淵 6年 2、劉 和 l年 3、劉 聰 8年 4、劉l 傑 l年 5、劉 曜 l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l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4 中國歷代皇帝表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5 中國歷代皇帝表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l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l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繼沖 l年。
南漢:9O5--97l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32年。

6 中國歷代皇帝表
三、劉 玢 1年。
四、劉 晟 l6年。
五、劉 鋹 l3年。
吳越:893--978 建都:錢塘
一、錢 鏐 41年。
二、錢元瓘 lO年。
三、錢 佐 6年。
四、錢 倧 l年。
五、錢 俶 40年。
北漢:951--979 建都:太原
一、劉 崇 4年。
二、劉 鈞 l4年。
三、劉繼恩 l年。
四、劉繼元 1l年。
後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與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趙姓,歷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義,太平興國,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禎,天聖,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頊,熙寧,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國,在位25年。
九、欽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歷九帝,趙姓。建都:臨安(杭州)。
一、高宗構,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興,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紹熙,在位 5年。
四、寧宗擴,慶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寶慶,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顯,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興,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歷十一帝.奇渥溫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鐵木耳,元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愛育萬拔力八達,皇慶,在位 9年。
五、英宗碩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孫鐵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順帝阿速吉八,大順,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歷,在位 2年。
九、文宗圖鐵木耳,至順,在位 5年。
十、寧宗懿璘質班,至順,在位 l年。
十一、順帝托權鐵木耳,元統,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記載十位,天順未列入。
據明初官修《元史》記載,自成吉思汗建國迄元順帝出亡(l206--l368),通稱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歷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樂,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熾,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鎮,正統,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鈺,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鎮,天順,在位 8年。(復辟)
八、憲宗見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載垕,隆慶,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鈞,萬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啟,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檢,崇禎,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號弘光 Z}(n
唐王 朱聿鍵,年號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號永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歷十帝(入關前兩個皇帝:清太祖,年號天命和清太宗,
年號天聰不計在內)。滿族,愛新覺羅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臨,為順治,在位l8年。
二、聖祖玄燁,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歷,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顒琰,為嘉慶,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寧,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為咸豐,在位1l年。
八、穆宗載淳,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載湉,為光緒,在位34年。
十、溥 儀,為宣統,在位 3年。
中華民國
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皇帝 袁世凱,年號洪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