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獲利是從哪裡獲利。
大家總是在炒股,但是你們知道你們賺錢是從哪些方面賺的嗎?華爾通帶大家漲知識。
投資股票的獲利來源一般有這兩個方面: 一是公司分配盈餘時股東所得的股利,一是股票買賣間的價差。
一、股利
這其實和你所買股票的公司效益是有很大的關聯的,如果你所買股票的公司賺錢時,就會按照你所持有的股份占股份的比例,分配利潤相應給你,這樣的利潤就是股利。
但是須要注意的是,當公司不賺錢的時候,股東自然也就沒有股利了。股利一般可以分成兩種,一是股票股利;二是為現金股利。由於篇幅長,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二、股票價差
當市場上對某支股票的需求量大於供給量時,該股票的價格可能就會上漲。 因此,如果投資人能低買高賣,就能從中賺取當中的差價。
股票股利vs現金股利
如果你買了一支股票,就說明你是這家公司的股東,當公司賺錢時,股東也就有收益。通俗點說股利就是公司賺錢給股東分成。
股利通常有兩種:一是股票股利;另一就是現金股利。即統稱所說的送紅股和派現金。
股票股利
假設A公司去年每股純收益為4元。公司董事會決定這4元用等值的股票發給股東,這就是股票股利。至於4元的股票股利相當多少股票?如果你只有1,000股。公司每股賺4元,表示你總共可得到約4,000元的股利。由於股票的面值為一股10元,因此你可得到相當於400股的股票股利。而你的持股總數將增加為1,400股。
現金股利
援用前一個例子說明,如果公司將你應該得到的4,000元股利,用現金的方式給你發放,就是通常所說的現金股利。至於你的股票則沒有任何異動,還是維持在1,000股。
領取股利
在滬深股市,股票的分紅派息一般都由證券交易所及登記公司相互協助進行。在分紅時候,深市的登記公司會直接把分派的紅利直接登錄到股民的股票帳戶中,現金紅利就會通過股民開戶的券商轉到股民的資金帳戶上。滬市上市公司和深市處理股市的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不過現金紅利股民也是要到券商處履行相關的手續,即股民在規定的期限內到櫃台中將紅利以現金紅利權賣出,那麼紅利款項將會由券商劃入資金帳戶中。如果超過期限未辦理手續,就需要委託券商到證券交易所辦理相關手續。
2. 什麼叫股市的虧錢效應
「虧錢效應」,沒有聽說啊!
只聽說過「羊群效應」和「恐慌情緒」這些詞。
總之,都是說的「跟風」現象。
最近,「世界末日來臨」般的連續大跌,歷史上曾經的一幕再一次上演(以後,是不是還會繼續呢?)。當然了,所有人都虧錢。也是!我們的資本市場上,還沒有可以賣空的投資品種嘛!
我覺得,與其說是「虧錢效應」,不如說是「恐慌情緒再一次蔓延」來的確切。這種現象與「高歌猛進式的上漲」的現象,都是股市的「常規動作」。即使相對成熟的美國的資本市場,不也這樣嗎?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這極有可能是一年中的最佳買賣時點,是值得我們研究和關注的現象。
3. 什麼是賺錢效應
賺錢效應賺錢效應即因股市持續攀升,使原本用於即期的消費轉化為股票投資的一種過程。賺錢效應是一種過熱的投資行為,社會財富集中於投資,減少了消費,投資的部分就不會有盈利。賺錢效應其實是蠢才效應(轉載)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假設一個例子就能清楚的證明賺錢效應就是蠢才效應。就那上輪牛市到現在做個樣本,舉例證明一下。甲在股市從1000點漲到1500點的時候發現別人炒股或者是買基金賺了50%的利潤,於是他在這個賺錢效應下也去炒股或者是買基金開始投入了1萬元。等股市漲到了3000點的時候投入的1萬元已經變成2萬元了,確實賺到錢了,於是繼續投入2萬,那麼總的資金則是4萬。於是股市又漲到了6000點了。那麼此時以前的4萬就變成了8萬。確實對於他來說,賺錢顯得太簡單了,一年半的時間從開始投入的1萬到後來持續投入的2萬就變成了8萬,足足賺了5萬,或許比他這一年半的勞動收入所得還要多。於是又在這種賺錢效應下,產生了發飆的情況,再次投入了8萬,那麼總的資金就是16萬,藉此希望在今後的一兩年內在翻一倍變成32萬,那麼他就完全可以擺脫體力勞動的束縛成為一個純股民,而且還有比普通人員多的多的收入。但是股市並不是只靠賺錢效應就能持續的並且瘋狂的上漲的。從6000點以來,嘩的一下,5個月時間股市從6000點直跌大4000點,跌了1/3.於是16萬變成了10萬7不到,而總的投入成本卻高達11萬,那麼對於他來說,股市從1500點漲到6000點再跌會4000點,大盤依然上漲了167%,但是他卻實際虧損幾千塊。那麼這個時候他做什麼選擇呢?是認栽全部清倉走人還是繼續持有等待專機呢?或者是來個翻版的賺錢效應步驟呢?假定他是來個翻版的賺錢效應,於是在資金受損之後提取一半的資金出來,於是取出了5萬,於是股市又繼續暴跌到3000點,於是剩餘的資金又由5.67萬變成了3.78萬,又損失了將近2萬,那麼實際的總投入11萬變成了現在的5萬現金和3.78萬的資金共8.78萬,虧損2萬2,而實際大盤還是上漲了1倍。於是他又取出一半的資金1.9萬,嘩的一下,股市又從3000點跌倒了現在的2000點,於是剩餘的1.9萬繼續縮水變成了1萬。到此計算3年下來,總共的11萬變成了現在的8萬不到,同比大盤卻是上漲了33%。再假設今後3年內依然又一個過山車的股市行情,從2000點漲到10000點再跌回3000點。剩餘的不到1萬當股市漲到5000點的時候變成了2萬,於是在賺錢效應的驅動下又重新投入了2萬變成了4萬,於是股市在眾多的賺錢效應下繼續加大投入的「投資者」的驅使下又漲到了10000萬點,於是他的4萬依然變成了8萬,加上當初取出來還沒有全部投入的現金5萬,總體資產變成了13萬,比投入的11萬還賺了2萬,感覺比11萬存入銀行還要來的收益多。於是又多方籌資持續的投入了8萬,又變成了16萬總資產。開始股市再次證明用賺錢效應來投資的人其實是蠢才的這一事實。股市從10000點跌到了7000點,於是16萬再次變成了11萬2,相對而言大盤漲了367%,而他的實際收益卻是虧損2萬8。確實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他的股市戰績了。但是噩夢才剛開始,依照如上所訴的投資策略進行投資,於是他取出了5.6萬,留下5.6繼續在股市第一線,但是大盤卻從7000點跌到5000點,又跌了將近30%,那麼5.6萬繼續變成了4萬。於是又取出了2萬繼續留下2萬,股市跌到了3000點,這此剩下的2萬也就只有1.2萬了。如果之前就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他的戰績的話,那麼現在就難以找到字眼來形容他了。如果再有一個這樣的行情,而他依然還保持這樣的投資策略的話,那麼我除了用蠢的不能再蠢來形容他,我真的就不知道怎麼形容了。雖然上面只是一個例子,但是卻能完全反映出賺錢效應的愚蠢之處。雖然靠賺錢效應投資,不一定就得是在最高點投資最多,但是這也只不過是減少大家的損失而已,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因為總的來說,賺錢效應就是在高點所投資的數額就更大,而在低點卻只有少量的資金持股待漲。所以不管你是在什麼時候什麼點位追加的投資,只是影響你的投資收益與大盤漲跌幅度的差距大小,並不會有什麼其他實質性的改變。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老是拿賺錢效應說事呢?特別是很多專家學者也這樣說。基本上也就兩個可能。第一是故意誤導普通投資者。因為用賺錢效應投資的人越多,那麼對於他而言股市就能推的越高,而他好在更高的價位賣出股票,否則的話在高位沒有人願意繼續買入,那麼他就賣不出去。而在低點又可以買到股票,這樣他們既賺了上市公司給投資者的收益,還額外的賺了眾多投資者虧損的錢。如果我們用書獃子來形容只知道學習,卻不會運用學習的人的話,那麼用股獃子就應該是比較形象貼切的形容。這些人妄為專家學者,擁有專業的高級知識份子,不過是一群獃子罷了,吧有限的智力完全投入到了學習當中,而完全不知道變通,活學活用,完全的是生搬硬抄,最多也就是胡亂的剪切一些其他人的言論片段加以整合。更別說創新了。根本就不會自己認真仔細的去算一下完全用賺錢效應去投資股市的實際收益到底如何。只知道別人說這個賺錢效應,並且確實看到不少人確實是使用賺錢效應投資的。於是人雲既雲,於是一生只能是做評論的份,對於自己的實際資產的提升(既炒股的收益)不會有什麼作用。那麼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來說,由於自己的實際水平有限,現有資金能跟上大盤的漲跌就算是中等的了(或者是購買基金,但是基金的水平看起來也不怎麼高)。於是作為普通投資者,開始投入股市的住選戰略就顯得非常的重要。為什麼說股市中的普通投資者大多數都是虧損的多,賺錢的少。很多人十幾二十年下來,大盤漲了n倍(當然也跟股市裡的上市公司的逐漸增多有很大的關系),但是自己的實際收益卻是負數,我個人估計,就是跟普通投資者選用了賺錢效應去投資有極大的關系。上面已經舉例說明了,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的現有資金能跟說大盤的漲跌,但是一旦他選定了賺錢效應去逐漸加倉的話,最後的結果必定是在地位的投入少,而在越高的位置實際的總投入就越多,那麼一旦樂極生悲,股市從高位下跌,這個時候由於投入多而導致損失的也越多。而當股市從熊到牛否極泰來的時候,由於投入較少,那麼上漲的實際比例就會低。一個在地位的時候賺的少,而在高位的時候陪的多,自然總的資產漲跌相比大盤要差的多。如果說用賺錢效應去追加投資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並且是非常愚蠢的話。那麼只要稍微有一點應變能力的人(股獃子除外,因為他把僅有的智力都用在學習上了),就會想到賺錢效應的對立面上去。既然越賺錢越投入是錯誤的,那麼越賠錢越投入呢?我們同樣可以舉例來說明。前面的賺錢效應還是在1500點的相對低位來假設的,應該說已經算是比較照顧的了。(首先賺錢效應投資的人初始投入應該不會在最低點,因為在最低點沒有人賺錢,自然就談不上是使用賺錢效應投資的)那麼假設我是在6000點的時候開始投資的。開始投資了2萬,一下子6000點跌到了4800點2萬變成了1.6萬。於是我又投入1萬,變成了2.6萬,實際總投入3萬,虧損13.3%,而大盤跌幅為20%。跑贏大盤6.7%但是大盤依然暴跌,又跌了20%,跌到了3840點。那麼我的股票市值則為2.08萬。於是我又投入1萬,變成3.08萬,實際投入4萬,股票市值3.08萬,虧損23%,而大盤跌幅為36%。跑贏大盤13%接下來大盤繼續單邊下跌勢頭,從3840點跌到了3072點。那麼我的股票市值則為2.46萬,於是我又投入1萬變成了3.46萬,總投入5萬,虧損31%,而大盤跌幅將近50%。跑贏大盤19%。可是大盤繼續下跌2457點,我的股票市值則為2.77萬。於是我又投入1萬元,變成3.77萬,總投入6萬。虧損37%,而大盤下跌59%跑贏大盤22%。大盤仍然下跌到1965點,我的股票市值變成了3.01萬。我接著投入1萬元,變成了4.01萬,總投入7萬,虧損42.6%,而大盤跌幅為為67%。跑贏大盤22.4%。假設大盤繼續下跌20%為1572點沒有來到而踏空。所以大盤跌到1664點再漲會1965點的時候數據沒有變化。再假設大盤會在今後某一個時刻分別漲到2457點,3072點,3840點,4800點,6000點。大盤從1965點漲到2457點上漲了25%,那麼我的股票市值則從4.01萬變成了5.01萬,總體投入依然是7萬,虧損28.7%,而大盤依然是下跌了59%,跑贏了大盤30%。不管這個時候是取出1萬還是全額的留在股市裡,假設取出。(一般而言,既然大盤是從6000點跌到1664點在漲回到2457點的,那麼這個時候取出部分資金是不明智的,但是我們就這樣假設取出了1萬)。於是股市裡依然剩下了4萬的股票市值。大盤又漲到了3072點,股票市值變成了5萬,加上取出的1萬則為6萬,而總投入是7萬,就以投入6萬,股票市值5萬計算,虧損16.7%,而大盤下跌了將近50%,跑贏了大盤33.3%。於是我又從中取出了1萬。大盤持續上漲到3840點,剩下的4萬再次變成了5萬,加上已經取出的2萬合起來就是7萬。那麼這個時候我已經保本了,而大盤卻下跌了36%。於是我跑贏了大盤36%。我又取出1萬。大盤繼續上漲到4800點。4萬又變成了5萬,已經開始有1萬的正收益了。而大盤卻下跌了20%。我又取出1萬。大盤漲到6000點,4萬變成5萬。這個時候實際的資產就是股票市值5萬和取出的4萬,一共9萬。在大盤只是做了一個從6000到1664再從1664到6000的震盪,而我的現有的投入股市的資金的漲跌跟大盤同步,既沒有刻意抬高我的炒股水平,也沒有弄虛作假,純數學計算。只是一個投資戰略的問題,就讓我在投資水平中等和大盤維持震盪沒有漲跌的情況下輕松的就賺到了2萬元。而如果在低點的時候我不採取每上漲25%就取出部分資金的做法的話,賺到的利潤會更加大。或者是把每上漲25%取出1萬變成每上漲56%就取出2萬或者是其他更大的幅度的話,那麼利潤就不止2萬元。所以,作為普通投資者而言,就應該採取類似這樣的戰略來投資股市。越跌越買(這只是一個廣泛的策略,對於個股而言不適應,畢竟個股有破產倒閉的可能,適應如果是資金比較充足的話可以分散投資或者購買基金包括私募)。其實這跟著名的故事「田忌賽馬」有異曲同工之妙。孫臏並沒有改變馬的水平,但是卻比贏了齊王。同樣,我並沒有改變大家的投資水平,但是卻能跑贏大盤(當然前提條件是大家的投資水平中等,基本上現有的投資資金的漲跌能跟上大盤的漲跌。或者說買到的基金的損益要跟大盤同步)。只是一個戰略上的改變。越跌越買,那麼股市的點位越低,那麼總的投入就會越多,就能始終保證你在最底部擁有最多的股票(因為投入越大)。以當時來講,股市跌的越低,那麼上漲的可能就越大,上漲的幅度自然也就可能越大,而這個時候擁有越多的股票(或者說股票型基金),自然獲得的收益可能就越大,收益的幅度可能就越大。在事後來講,在股市的最底部擁有最多的股票,自然獲得的收益就會最大。而如果大家都認同了並且都這樣做了,那麼對於股市的平準就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而不會出現大的跌幅。股市就將步入成熟,進入一個超長期的蠻牛行情。那麼大家就可以大膽放心的在股市裡投資了。
4. 股票為什麼會有這么高的利潤
是的,股票的本質確實象你說的。就是參股獲取紅利。當前利潤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是人們對於它前景會有不同預期。而這種預期在不同時期可能相去甚遠。比如網路類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初大家還沒認識到它的發展潛力。股價一般也才幾美元。過了幾年人們看出它的巨大前景。盡管實際利潤並未見什麼增長。但大家覺得它很快就能賺很多錢。股價也就直線上升。好多網路股一下漲到上百美元了。可進入21世紀以後盡管網路公司業績確實有了可觀增長。但人們又認為它的盈利前景並不像原來預期的那麼好。納斯達克股價又來了個狂泄。紛紛又跌回了幾塊十幾塊。所以我不大同意樓上shiguanglaoren大師對於成熟市場的看法。在巨額利潤面前同樣會非常瘋狂的。巴菲特確實沒有參與網路股。但無論怎麼說他也是錯過了一個賺錢大機會。這在當時成了人家的笑柄。後來暴跌了總算掙回點面子。
所以說這股價效應產生於人們的預期。當然這還是種理性行為。另外還有人根本不考慮這些什麼利潤什麼的。純粹就當它賭博。就象猜骰子大小一樣,「預測」它要漲就買。他們的理論是我是傻瓜不要緊,只要後面還有更大的傻瓜來買我就能賺錢。這就毫無理性可言了。
5. 股市裡的杠桿效應是什麼
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所謂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是指負債籌資經營對所有者收益的影響。負債經營後,企業權益資本所能獲得的凈收益公式為:
權益資本利潤=(資本利潤率X總資本-負債利息率X債務資本)×(1-所得稅率)=(資本利潤率X(權益資本+債務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1-所得稅率)=(資本利潤率×權益資本+(資本利潤率-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1-所得稅率)
以上的企業資本利潤率-息稅前利潤率資本總額,即息稅前利潤率。因而可得權益資本利潤率的計算公式為:
權益資本利潤率=(資本利潤率十(資本利潤率-負債利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1-所得稅率)或=((資本利潤率×總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1-所得稅率))÷權益資本
可見,只要企業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財務杠桿作用就會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由於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利潤率大於企業投資利潤率。且負債比率(債務資本/資本總額)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於企業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而若是企業投資利潤率等於或小於負債利率,那麼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6. 股票收益率的問題
———————原創回答——————-————
你要解決股票問題,就要先下載證券分析軟體
常用的有大智慧和同花順
下載地址
大智慧:
http://www.skycn.com/soft/8630.html
同花順
http://www.skycn.com/soft/2064.html
以下以大智慧為例
下載安裝後 用一分鍾注冊一個簡單的賬號登錄上去
進入後點擊上面工具欄中的板塊,選擇板塊指數,就會出現板塊的分類行情
然後雙擊你想選擇的板塊,就會出現相應的板塊K線圖,然後把滑鼠移動到上方
的工具欄,會彈出一個菜單,在菜單中選 "F10"功能,就會出現相關板塊的的基
本面情況,其中包括你需要的 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等多項數據指標,大智慧軟體
里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數據,像股本結構等 你可以仔細找找,各方面的數據都
會有
有了數據,要做組合收益/組合風險最大的規劃模型,就要選出你要買的股票,具體的選股方法得看你的投資原理
附一些基本的選股原理和方法供你參考
http://..com/question/70303629.html?si=1
http://..com/question/40045310.html?si=1
然後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的選股票的條件量化,做成公式或者程序
然後把大智慧中的數據代入選股即可
具體實行上你還要注意買入和賣出的時機 因為即使是有投資價值的板塊或者股票,也難免在某個時候會出現暫時性的下跌,或者是暫時橫盤不動,所以最好再結合大盤的走勢進行投資。
7. 股票是如何贏利的它的漲跌是怎樣來的……
股票的盈利是根據它的消息面政策面來炒作它的未來。好比壓大小!
8. 股票中的復利效應是怎麼回事
復利是指你的本金+利息也能得到利息。
正常的利息只是表示你的本金能得到利息。
比如同樣是投資10萬,
你能找到一份年回報30%的投資,不按復利計算30年後將變成100萬。
如果你能找到一份年回報30%的投資,按復利計算30年後將變成26200萬。
連愛因斯坦都說復利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記得評最佳。
9. 為什麼說股市有財富效應,財富效應的具體體現是什麼
財富效應又稱實際余額效應。實際上正是由於資產的價格波動引起的。本意上,財富效應是為了說明,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導致資產持有人財富的浮動和邊際消費傾向之間的關系的。意在指人們資產越多,消費意欲越強這一規律。
個人認為,中國股市是目前世界上最不理性的股票市場,追漲、跟風買等現象尤為特出,一漲就滿天紅!這也很好解釋,股民賺錢了,就想消費,大部分不是消費在物質市場,而是仍然迴流到股市繼續購買股票(這里也可以把股票看成商品吧),而這恰恰是反映了:資產增加--消費這一財富效應。其實本人不贊成股市財富效應這樣的說法,一是因為定義有點混淆,二是沒有實際意義。可能這樣說的人有點諷刺的含義在裡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