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選股票
你好,關於如何選股,以下分享一些方法:
首先 是選擇你要操作的股票類型,如大盤股,小盤股,銀行股,科技股之類的。大盤股有盤大穩定的特徵,漲也慢跌也慢,小盤股則極容易波動。
其次 看業績,選擇業績較好的股票,當然這個問題並不絕對業績不好的股票並不是說就不會漲,但業績的好壞還是可以分析出一支股票的大概情況的,也可以關注一下那家公司有利好消息,有利好消息的股票基本能有一段好的走勢,當然例外的也有
再次 看股票的前期走勢,分析一些股票的前期走勢,如一支股票前段時間都處於低迷狀態,經分析未來可能會有一段上揚走勢,那買進這類股票的絕對沒問題的,但這就對股民的分析能里有極大的要求,沒有很強的分析能力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選股時應該綜合上述內容來分析,這些都是基礎的分析技巧,適合新手,而老股民很多不願意去接觸新股票,更願意在自己操作過的熟悉的股票中尋找選股對象,新手可以參考下老股民的意見,當然以參考為主,切不可輕易聽信他人的說法,要在得到外界信息後在加一自身的處理分析,才能判斷出別人說的是對是錯。
要記住選股的基本原則
第一. 有較好的安全邊際;
第二. 行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三. 產品清晰便於了解;
第四. 經營穩健;
第五. 最好是行業里的龍頭企業;
第六. 未來有較大的成長性。
三.選股的程序
第一步.檢查自己的選股動機;
第二步.確定長期投資的理念並制定基本的選股原則;
第三步.選擇行業;
第四步.對行業進行細分;
第五步. 選擇行業里的龍頭股或細分行業龍頭股;
第六步.建立海選股票池(不超過300個)(普通投資者可以利用基金重倉股、滬深300和次新股里的股票作為海選股票);
第七步.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備選組合30隻);
第八步.再深入分析選出精選組合(約10隻);
第九步.根據資產組合原則配置自己的組合。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❷ 股票池是什麼
候選股票。你也可以建立股票池。基金公司的的股票池一般由投資團隊創立,然後由基金經理從中進一步篩選,最後由投資總監拍板。然後由操盤手買入。
❸ 基金經理如何選股,研究員又是怎樣去添加股票池的呢
基金經理選股:一般通過公司股票池,從中進行優化和配置,決定建倉量。
調研:一般為投行員工到上市公司公關。(否則不能接觸到公司高管和涉及到公司未來發展和財務相關數據,投行員工素質要求較高。)
股票池的建立:依賴行業研究員、市場調研、投行提供的數據
理論基礎:一般都會按照不同的風格來進行搭配。比如:混合型基金:會建立數據模具來進行推理和預測。然後按照比例分配原則。股票建倉水位,債券建倉水位,可轉債建倉水位等綜合配置。
❹ 股票池是什麼意思 如何建立股票池
股票池是基金投資對象備選庫的業內通俗稱謂。
通過一個好的股票池,投資者可以從中挑選自己看中的股票進行分析,結合自己的情況和盤面變化,再從中選出適合自己買入的股票。
通常是某些股票投資者或者推薦機構,機構投資者,以股票K線技術,或者公司基本面、結合行業產業背景、經濟基本面和產業政策、宏觀政策,財務報表等某方面或者綜合指標所甄選的,用來隨著市場變化情況所選出的備選投資股票名單的稱呼。
❺ 如何選股建立個人股票池
在股市中中小投資者一般以小盤股為主,根據市場大盤階段性上漲的特點,可適時配置部份績優低位低估諸如券商、地產、家電等藍籌作為市值配售參於新股申購。
為了操作上的方便,需要提前精選個股,一般四季度開始到次年2月完成,建立個人年度股票池並適時替換。
選股需做好扎實功課:財務報表分析;‚上市公司調研或實地考察(有條件或資金量較大的);及時了解上市公司信息及年度經營、投資計劃等相關動態變化。
對新興產業為主的中小創個股,主要結合資產質量(股本、凈資產、凈利潤、未分配利潤)諸個指標綜合分析,對未分配的小盤次新股要高度重視,這些都有可能出現翻倍牛股,新股上市事先研究,至少需要觀察1個月以上。
列入年度股票池的個股需要長期觀察,了解個股波動運行特點及莊家的操盤手段。每個票都有莊家,大小不同而已,莊家洗盤的手法是不一樣的,有兇狠的,也有溫和一些的。
選入年度股票池個股一般不超過10隻。根據情況需要更換,個人操作可從年度股票池選取,按資金量,大戶3-4隻,中戶2-3隻,小戶10萬以下的1-2隻足矣,持股太多資金分散不便操作。
因此,選股的質量很重要,三無股票需要剔除,只有股質好的股票,選用後才能堅定持有,即使突發事件股市大跌,低位依舊可以加倉,優質成長股暴跌中泥沙俱下也能很快恢復上漲或走出獨立行情。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前期不防先用個模擬盤練習一段時日,從模擬中找些經驗,等有了好的效果再運用到實戰中去,這樣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實在把握不準的話可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也要靠譜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❻ 如何透過財務指標篩選優質股票
利用財務指標能否篩選出未來一年二級市場表現優異的股票?梳理2002-2007年度的年報財務數據,並對六大類、24個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進行定量分析可以發現,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等六大指標在甄選優質股票上能力優異,而財務指標間的強強聯合能產生更強大的選股能力,但是,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也會因股票組合規模的大小而變化,適用100隻股票組合的財務指標與適合30隻股票組合的大相徑庭。
證券研究人員一般使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研究股票,他們對於個股投資價值的發掘主要基於未來基本面改善的預期,因而側重於對上市公司未來利好信息的挖掘,這其實是從時機的角度來判斷個股的投資機會。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利用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信息發掘優質公司,也是一種可行的選股方法。
一般而言,歷史基本面穩健且優良的公司作為優質資產,投資風險較低,具備長期投資價值。而從量化財務的角度,從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信息中找出優質公司的共同特徵,並與各家公司進行比對,也可以發掘出哪些公司的股票在接下來的年度能有超越市場的表現。
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與風險
從財務角度刻畫上市公司質量的指標比較多,大致可以分為盈利能力、經營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以及成長能力等六大類。這六大類指標均由若干更具體的、可計算的財務指標組成,我們從中選取了24個財務指標,包括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等,來刻畫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質量,希望通過觀察這些指標,較為具體地了解公司的歷史基本信息,並發現哪些基本面信息與二級市場的投資業績有最直接的關聯。
同時,我們構建了選股能力指標(SSC)來刻畫單一財務指標與二級市場業績的關聯性強弱,其具體設計為:利用上市公司2002-2007年度的年報數據,從滬深300指數的非金融成分股中選出財務指標表現最好的前若干只股票構建組合,觀察這些股票在下一年報跨度期間的收益率。年報跨度期間從年報披露完畢的4月30日到下一年度的4月30日,根據收益率高低確定這24個指標的重要性得分,每年收益率最高的財務指標賦值24,收益率最低的指標賦值1。這樣,每個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SSC)可以用公式進行表達,也就是每個財務指標在6年間的重要性得分均值與所有指標平均水平的差值除於該指標得分的標准差。
假定股票組合規模為30隻,根據這一組合在6個年報跨度期間的累計收益率,我們對這24個財務指標按選股能力進行了排序。對比所有指標的選股能力,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等六大指標在甄選優質股票上能力優異,平均累計收益率都顯著地大於其餘指標,其中,盈利能力類指標3個,營運能力類指標兩個,經營能力類指標僅1個。
從風險的角度看,這些財務指標在選股能力上的波動值得關注。波動越大,用來選股的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指標選股能力的波動程度,可以用重要性得分在6個年度跨度期間的標准差來衡量。波動性大的財務指標用來衡量股票的投資價值時必須慎用, 因為它們選出股票組合的業績穩健性比較差。
我們把最穩健的銷售毛利率指標和波動最大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負債合計指標在2002-2007年度的重要性得分情況進行了對比,顯然,後一償債指標的選股業績穩健性比較差,而銷售毛利這樣指標的選股業績則非常穩健。
不同股票組合規模適用不同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有可能隨著股票規模的變化而變化,有的指標對甄選小規模組合的股票非常有效,但甄選大量股票時則效率較低,有的指標可能恰恰相反。為此,我們分別構建了30隻、50隻、100隻股票規模的組合,每個規模下選股能力最強的指標賦值24,選股能力最弱的指標賦值1,結果發現每個指標在不同規模下的選股能力強弱不同。以銷售毛利率為例,這一指標對於小規模股票比較有效,當股票規模上升時,其能力則不斷下降。
我們對於上述30隻股票規模下最有效的六大指標進行的敏感性分析發現,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甄選小規模優質股票能力較強,而對大規模股票則效率較低,其餘3個指標,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選股能力的規模敏感性較小。
而在100隻股票的規模下,這24個財務指標中選股能力最強的六大財務指標中,營運能力類的有兩個,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盈利能力類的有兩個,包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ROE、凈資產收益率;經營能力類和成長類指標各有一個,為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攤薄)(同比增長率)。可以看出,隨著股票組合規模的擴大,投資的主題元素顯得較為多元。從財務指標的平均累計收益率來看,這六大財務指標的平均累計收益率也顯著大於其餘指標,只是隨著股票規模的擴大,這種相對優勢不如小規模股票組合那麼大。
在那些選股能力優於平均水平的財務指標中,選股能力波動最大的是總資產凈利率,波動最小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波動大顯示該指標選股能力不穩健,由此選出的股票組合業績不那麼穩定。
財務指標強強聯合選股能力更強
以上結論都是基於單指標展開,而把財務指標強強聯合,有可能產生更強的選股能力。
還是以30隻股票規模為例,利用2002-2007年年報對單指標選股能力最強的前6大指標回溯出較優的權重配置,該選股體系著重配置銷售毛利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流動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主要強調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在該體系下,精選的30隻股票組合的期末收益率為357.57%,高於單指標選股的業績,也高於簡單的平均權重選股體系的業績。
基於財務指標選股的超額收益較明顯
策略指數不僅需要具備穩健的Alpha,而且需要成分股的規模適中,使得調整流動性充足,並避免單只股票的配置比例受限,因此,50隻成分股也許是個合適的規模,相關指數表現的穩健性會強於30隻的組合,因此,我們運用上述分析方法構建了「非金融策略50指數」。
以2002-2007年年報數據來看,銷售毛利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營業外收支凈額/利潤總額、總資產周轉率等六大財務指標與二級市場的業績關聯性最強,單指標選股能力居前,這六大指標與30隻規模偏好的指標非常近似。根據歷史回溯的較優權重顯示,盈利能力指標仍然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其次是營運能力指標,經營能力指標的權重相對最小(附圖)。每年平均配置50隻成分股,「非金融策略50指數」的回溯業績與滬深300指數相比,超額收益較明顯。
財務指標可用於股票池篩選和策略指數設計
基於以上研究可以發現,對於30隻規模的股票組合,盈利能力指標較為重要。不過,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對股票組合規模敏感,在不同的股票規模要求下,財務指標的選股效率會有差異,例如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甄選小規模優質股票能力較強,而對大規模股票則能力較弱,對於100隻股票組合最有效的幾個財務指標與適合30隻股票組合的大相徑庭。
進一步研究發現,財務指標間的強強聯合能產生更強大的選股能力,對於30隻規模的股票組合需著重配置銷售毛利、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和流動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主要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
財務指標選股能力指標可用於股票池篩選,財務指標選股能力的研究結論也有助於設計相應的策略指數,利用既定規模下選股能力較強的財務指標組合構建基本面策略指數,我們回溯的「非金融策略50指數」主要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經營能力,其回溯業績顯著優於滬深300指數。
❼ 如何篩選有效的alpha 因子
如何尋找Alpha。對於Alpha模型的構建,核心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尋找Alpha?也就是說,Alpha到底源自哪裡?從海外市場的先進研究經驗來看,因子模型是現代金融理論中發展較為成熟,且應用較為廣泛的證券投資技術。因此,基於這些研究成果,我們可以遵循著因子模型的分析邏輯,來尋找出可能會給我們的投資帶來Alpha的有效因子。
回到A股市場,一個股票能夠取得高收益的原因往往有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在於盈利能力強、成長性好、財務狀況良好、市場熱點等等的一系列因素。然而,由於股票數量和各種指標龐大而繁雜的數據量,難以通過人手去對每一隻股票作出分析和比較。此時,我們需要運用數量化的方法,通過金融工程技術將以上所述的各種影響因素轉化為量化因子,從而構建起一個大容量的量化因子體系,實現自動化地從龐大的股票池和海量的資料庫中挑選出具有Alpha(即超額收益)的投資標的。結合A股市場的運行特徵,我們最後共篩選和歸納出了12個大類的Alpha量化因子,從而試圖從各個方面去捕捉Alpha收益的來源。
❽ 股票池是什麼意思
股票池(stock pool):一般是指從兩地上市公司2000多支股票中,選出比較有操作意義的一些股票,放入一個池中,供投資者結合自己的情況和盤面變化,再從中選出適合自己買入的股票。股票池體現的是一種股票投資組合,也就是通常說的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將一筆錢分散投資到幾支股票,有利於降低投資風險。通常股票池內幾支股票的選擇是有講究的,比如要不同行業搭配、高收益(同時意味高風險)與低風險(同時意味低收益)搭配、長短期搭配等等。
主要內容:
通過一個好的股票池,投資者可以從中挑選自己看中的股票進行分析,結合自己的情況和盤面變化,再從中選出適合自己買入的股票。
通常是某些股票投資者或者推薦機構,機構投資者,以股票K線技術,或者公司基本面、結合行業產業背景、經濟基本面和產業政策、宏觀政策,財務報表等某方面或者綜合指標所甄選的,用來隨著市場變化情況所選出的備選投資股票名單的稱呼。
❾ 在構建多因子模型之前,如何對單因子效果進行檢驗
在構建多因子模型之前,如何對單因子效果進行檢驗?
結果分析:
20日RSI回測10日年化收益27.2%,回測5日年化33.9%。我們還對4日、8日、14日RSI因子進行檢驗,發現4日RSI因子的效果較差,8日、14日、20日RSI因子效果相似,比較有效。
❿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是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採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
其基本思想是將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擺在首位、強調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滿足各方利益關系。
拓展資料:
為了提高公式中的CFt因子來達到增加企業價值Vo的目的,我們可以通過提高企業收益水平、合理投資、利潤分配政策最優化來實現。
①.提高收益水平 ,增加企業收入。增加企業生產經營性收入的主要途徑是擴大銷售量,增加營業利潤率。這也是企業的基本職能。
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企業銷售的商品增加,就可以增加銷售收入,提高企業收益水平。
因此,企業要想獲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須千方百計地擴大商品、產品銷售,增加主營業務利潤。降低企業成本費用。
②.合理投資。投資活動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企業對投資方案的評價和分析,其依據主要是投資的現金流量。
由於現金流量的計算避免了一些人為因素的干擾,具有一定的客觀性;
而且體現投資資金投入和回收的時間性;
並能全面體現投資的經濟效率。對於企業投資來說,無論是企業一般項目投資,還是證券投資;
無論是營運資金投資,還是固定資產投資;現金流量都是投資決策的重要指標,也是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但同時,進行正確的投資決策,選擇最優的投資方案,它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增大現金流量,使企業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減少企業發生償債危機或支付困難所產生的風險,從而使企業資金能高效地運轉,產生最大效益,進而實現企業價值的增長。
③.利潤分配政策最優化。由股利政策理論可知,在完全有效資本市場中,股利政策不會影響公司價值。
然而,在不完全的資本市場中,股利政策直接影響公司價值,而且股利政策成為公司財務經理人員面臨的一個重要財務政策,尤其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育不成熟的不完全的資本市場環境,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與公司價值高度相關。因而要設計最優股利分配政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