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浪微博投資者老牛提款方便嗎好提嗎jb
我倒是清楚這s個問h題說m實話f小地c方我也玩了好t幾a個了,最後c還是r來了t【黃·p金f·城】。x,實p力怎麼樣你q去看下g就知道了。現在我一直在里b面p玩a呢,朋友d要m是來的話,我們一起m玩c。u來試o試不就p知道了啊
B. 有沒有人看過新浪炒股即修佛的博客
這個博客聽說過,我有朋友一直在關注他的博客喲~~之前我朋友說熊市都能賺錢我還不太相信,看了你的問題,我也要去關注一下。畢竟現在不管男女,賺錢才是硬道理。至於水平高低,有待我的驗證。
C. 新浪那些排名靠前的炒股博客,哪個博客對新手選股幫助大的我是新手
「能忍善捂」,是多次說過的一個操作理念。
確切講,就是上升趨勢捂股,下降趨勢捂錢的精髓解讀。
事實說明,股市投資收益是和操作次數不成正比的,而且,越是虧損嚴重的資金,其操作頻率通常都比較高。既然操作質量和操作次數不成正比,為什麼不通過降低操作數量而追求操作質量?
任何一波中級趨勢的形成,市場個股都會有不同程度地表現,只要投資者不是盲目地持有《這個傷心概念板塊》個股,基本上在一輪中級趨勢之後獲得非常不錯的投資收益。
當然,捂股絕對不是一頓亂捂,這一點《捂股:如何越捂越賺》做了詳細介紹。
也許,很多人並沒有想過,頻繁換股操作,今天追這個熱點,明天搶那種題材,後天換市場看好的某某黑馬股,最後獲得的收益,遠遠沒有安心守侯一隻「三低」潛力股強。
998點到6124點單邊大牛市;
1664點到3478點的大B浪反彈。
市場出現了很多翻番個股,07年的大牛市八成以上的股票漲幅甚至是幾倍以上的上漲,半數以上的股票漲幅超過10倍。然而,這個期間,市場上持股收益也獲得幾倍收益的投資者並沒有多少!
假如我們安心持有一隻「三低」個股,一直順應趨勢做下去,一直到中長期趨勢掉頭的時候再賣,甚至是選擇跌停價格賣出,其收益都是豐厚得不得了,很多投資者,很多投資者的家庭命運將就此改變。
還有一個話題,那就是關於看盤分析的問題。
市場操作手法有多種多樣,對此不可否定。一個市場的大眾意見趨於相同的情況是不可出現的,即使有,也只是在某個特定時期。
我對各種操作手法的理解是這樣的。
短線,從買進到賣出,時間周期應該是三周;中線,從買進到賣出,時間周期應該是三個月;長線,從買進到賣出,時間周期應該是三年。
就短線來說,選取市場熱點,跟准波段操作,顯得非常重要。通常說,一個市場熱點的出現,主力最少會進行三周左右的運做,如果少於這個時間周期,不足以支持主力的建倉、拉高和出貨。再著來說,如果一個熱點維系時間不能夠超過三周,那麼,這個熱點就太短命,不利於資金的從容進出,投資者的跟進就沒有必要。一般講,弱市中的題材股和概念股都走不了多遠,作為主力而言,逆市而動,本身就有風險,因此,在大勢偏弱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注重區分熱點的性質。
就中線而言,通常這樣的熱點都會比較持久,一是產業政策的出台,二是經濟周期的變化,三是大主力的調倉等等,都會為市場製造中線機會,如果再從技術面考證,我們會發現,周線級別的技術指標通常會發生轉向上行信號,比如7月5日開始的A股周K線技術指標就有明顯的向上轉向跡象,對能夠先於大盤走強,特別是先於大盤收復30日線的個股,通常都是市場熱點,都是市場強勢股,投資者可安心持股,只要周線指標不進入超買狀態,不再重新向下殺跌,就不必為分時指標的起起伏伏而驚慌失措。做股票,做投資是件快樂的悅智活動,如果炒股生活緊張到每天都要綳緊神經去看那些分時指標的變化,常此下去,必定折壽。
就長線來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家5年規劃等,都會制訂產業熱點,這些政策基本上都是公開發表在政府論壇以及社會媒體,每一位投資者都有條件閱讀、研究。這些政策、法規、條例都會指引出新一輪市場熱點,時間跨度都在3、5年,可見,這是基本面分析高手們潛心做好功課的絕佳時機。封起每年都會編寫年度投資規劃,像《2010年選股思路》等等。只要投資者在大趨勢的掌握上不出現重大差錯,只要等到市場悲觀、恐慌時期勇敢買進相關的產業龍頭,或者是建倉極具轉型潛力的「三低」(低價、低市值、低估值)對象,三、五年後,都會獲得幾倍、上十倍的投資收益。
看盤分析,技術指標是一個關鍵組成因素,但是,這個技術指標應該是中長期技術指標,應該是建立在對大趨勢上的推敲和確定上,絕對不是那些分鍾級別的東西,那些東西只會令人心態浮躁,朝令夕改,對做好長期投資有百害而無一益!
看盤分析,重技術分析,不惟技術分析,應該科學、系統地把產業政策,上市公司的具體基本面情況有機結合。技術分析如果脫離了政策面,違背個股實際價值會失去生命力,所做的投資策略就會禁不起市場考驗。封起的《實盤日誌》有技術分析的元素,更多的是多看官方的其他基本面數據以及來自上市公司的第一手資料,特別是市場大眾通常忽略,或者是沒有別主力資金發現,存在重大轉機的經濟數據變化,這樣對我們發掘潛力股,發掘後續龍頭股非常有幫助。
我想,炒股應該是這樣去炒,這樣去操作。
它的道理,就像歌曲「再也不能這樣活」所唱的那樣:
(炒股)生活就象爬大山
(炒股)生活就象趟大河
(把技術面和基本面、政策面等元素有機結合才能夠)一步一個深深的腳窩
一個腳窩一支歌!
D. 新浪有哪些股票高手的博客
到股票博客上面找排名,不過很多排名是以非法手段做出來的也不可信
E. 新浪股票頻道的那些博客,那些股評真的讓人無語,有同感的頂一下,感覺都像個江湖騙子,
這個市場里沒神,買股票還是要靠自己,多學習,多積累。
F. 老牛看盤談股:怎樣從K線圖上發現股市主力的蹤跡
閃牛分析:主力機構和大規模資金投資的目的跟散戶一樣是為了賺錢,不一樣的只是資金規模大。不同主力的資金來源情況不同,實施不同的操作計劃,管理上精心策劃,執行操作前有周密計劃,有更多的前提與准備條件。而游資的做盤類型,在市場表現上最清楚的操作軌跡大體不外乎四個階段,就是吸籌階段,震倉洗盤階段,拉升階段,派發階段。在這四個階段里,都有不同的盤面變化,從K線圖上留下的蹤跡,可以說明主力做盤實力的強弱,操盤的成功或者失利。
舉例華陽科技 (600532 ,,,),揭示主力機構的操作手法。
該股自2010年7月5日最低點6.20元開始,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中間連續四個漲停板,主力利用拉高吸收籌碼方法,換手率達到200%,主力的籌碼已收集了很多。一般的投資者關注可以,但也有一部分人跟隨主力不拋,一直等著再來一波。可是短期內主力就不拉升,而是用時間換空間的方式洗盤震倉,從啟動點拉升後再回到原點。此時,估計被套牢的也不想看了,短線客沒有耐性等待也被逼出局,放棄籌碼去追逐熱點了。這個股票到底是什麼題材,後來會連續拉升7個漲停板。這樣兇猛的手法,雖然在股市上曾經有過相似的操作手法,但是捕捉這類股票,在技術上也可以發現蛛絲馬跡。就是利用一個普通的OBV指標,就可以勘察主力的資金流動方向,使用這個指標的技巧就在於在區間交易密集中抓住信號。如該股在2010年4月到9月區間運行中,OBV指標與股價趨勢方向不同,股價的幅度震盪空間大,而OBV指標的震盪幅度很小,表明主力資金沒有抽離;股價波動比較大,是說明市場給予追捧人氣旺盛,交易活躍。該主力機構控盤能力還沒完全達到預期效果,所以須順應市場的熱情來培育更高的人氣,以便為後市拋售打下接盤的基礎。當股價炒到2011年5月11日最高點19.09元時,其諧音(要走)暗示語已發出。在該股的走勢上,13.75元的頂與19.09元的頂用OBV指標來看,頂部明顯背離,價格創新高的頂指標沒創新高,說明該股主力已經派發。主力即將完成拋盤,清倉離場,該股也將煙消雲散,未來很可能會沉寂相當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