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濟寧富人牛宜順,牛騰父子的華勤集團的主營業務是什麼
華勤集團的主營業務是汽車輪胎和工業用輸送帶。
B. 牛宜順的主要榮譽
先後獲得「兗州市勞動模範」、「濟寧市勞動模範」、「濟寧市優秀共產黨員」、濟寧市「八五功勛企業家」、「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優秀鄉鎮企業家」、「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2009年度風雲魯商」等40多項榮譽稱號,並連續當選山東省第九、十屆人大代表,2005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他所領導的公司先後榮獲國家農業部、化工部「中國行業最大規模鄉鎮企業」、「全國鄉鎮企業科技進步先進單位」、「山東省重合同守信譽企業」、「利稅雙過千萬優秀企業」、「AAA級信用企業」等榮譽稱號。
辦企思路 「我姓牛,也很喜歡牛。華爾街的牛顯得不太禮貌,我這個牛很禮貌,能拉車,還能抬頭看路。這是一個標志性建築,300年之後就成寶了,現在就有很多到這里來照相的。我們要做百年老店。在我們這里,任何的東西,包括一張紙、一支筆,都是國際化水平的。不管是思維、管理還是員工團隊精神,都與國際接軌。」這就是華勤集團董事長牛宜順的辦企思路。
C. 牛宜順的重視發展
在牛宜順眼中,股權和發展相比,發展更重要。「為什麼這樣說呢?一個企業,做小的時候,是你自己的,一旦做大之後,就是社會的,就應該將發展和社會責任擺在第一位。社會責任一是養員工,二是上繳稅收,給地方增加財力,再一個就是把周邊佔地的老百姓帶動起來。」據介紹,華勤周邊的農民也從企業用地上獲得了不錯的回報。
「企業不能光看股權,應該用股權換發展。只有發展起來了,股份才有意義。為什麼我這里有3個500強企業,我的思路就是這樣,誰跟我合資都行,我借用的就是你的先進技術。你選中的是中國的大市場,是我這個企業的環境,是我這個企業的經營團隊和凝聚力。不管誰跟我合作,人權我是牢牢控制,董事長是我的,我們員工隊伍不會散。只要抓住這,我認為永遠有主動權。」
此外,牛宜順還認為股權小的一方其實更加靈活:「誰的股權大,誰的付出就多。你可以空下來去做別的項目。我這個集團有很多產業,我把我原來的資產都變活了。這個干企業,你想往外抽資金是很難的,幹了以後再上,上了以後還怕落後再上。就像農村蓋房子一樣,拆了蓋,蓋了拆,一輩子都在蓋房子,一直窮。我把資產變活了,換成人民幣了,換成現金了,可以再去投資別的產業。」
1997年,國家提倡企業改制,牛宜順個人出資600萬元,一次性買斷企業內部集體資產產權,成了一家民營企業的老闆。第2年,他便開始了與法國德普勒公司的合資。「那時候我們經常跑煤炭部,煤炭部下屬一個單位介紹,說法國的一家叫德普勒的公司想在中國找一個合作夥伴,找的時間很長了,我們就和他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