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收益 » 期權池股票

期權池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7-17 00:05:31

Ⅰ 如何設置期權池

一、期權的含義:

員工期權計劃(Employee Stock Option Program),英文簡稱 ESOP,是將部分股份提前留出,用於激勵員工(包括創始人自己、高管、骨幹、普通員工),是初創企業實施股權激勵計劃(Equity Incentive Plan)最普通採用的形式,在歐美等國家被認為是驅動初創企業發展必要的關鍵要素之一。

中國公司法框架下股權必須與注冊資本對應,因而無法預留股權。靈活的做法:

1、創始人代持。設立公司時由創始人多持有部分股權(對應於期權池),公司、創始人、員工三方簽訂合同,行權時由創始人向員工以約定價格轉讓。

2、員工持股公司。員工通過持股公司持有目標公司的股份。可避免員工直接持有公司股權帶來的一些不便。中國上市前一般採用這個做法。

3、虛擬股票。在公司內部建立特殊的賬冊,員工按照在該賬冊上虛擬出來的股票享有相應的分紅或增值權益。華為的做法。

九、注意事項:

1)不能口頭承諾。

2)應與員工充分溝通,保障計劃涉及的信息公開透明,使其對自己的權益有合理判斷及預期。

Ⅱ 期權池裡的期權購買方式和支付對象

期權池是在融資前為未來引進高級人才而預留的一部分股份,用於激勵員工(包括創始人自己、高管、骨幹、普通員工),是初創企業實施股權激勵計劃(Equity Incentive Plan)最普通採用的形式,在歐美等國家被認為是驅動初創企業發展必要的關鍵要素之一。

期權與股權不同,股權代表所有權,期權代表的則是在特定的時間、以特定的價格購買特定所有權的權利,它可被視作是員工與公司之間關於股權買賣的一份合同。 行權之後獲得的股份是普通股。

支付對象:

在創業初期給不出高薪水的情況下吸引高級人才;
補償管理層及骨乾的創業風險;
給員工歸屬感,使員工與股東利益一致;
解決長期激勵問題,留住人才。

購買方式:
1、創始人代持。設立公司時由創始人多持有部分股權(對應於期權池),公司、創始人、員工三方簽訂合同,行權時由創始人向員工以約定價格轉讓。
2、員工持股公司。員工通過持股公司持有目標公司的股份。可避免員工直接持有公司股權帶來的一些不便。中國上市前一般採用這個做法。
3、虛擬股票。在公司內部建立特殊的賬冊,員工按照在該賬冊上虛擬出來的股票享有相應的分紅或增值權益。華為的做法。

你說的購買方式主要體現再勞動合同上面,公司與員工簽訂合同,載明以下基本事項:
1)期權對應的股份數額;
2)行權價格(Strike price)。一般來說,A輪融資之前的價格都非常低或者免費送,隨著公司前景的不斷明朗,價格也隨之上升。定價的原則是跟授予時的每股公允價值相對應,同時考慮到對招聘人員的激勵作用。
3)期權計算的起始日(Grant Date),即開始授予期權的時間,一般是從入職當天起計算。
4)授予(Vesting)的期限,即合同對應的全部期權到手(Vested)的時間,一般為4年。一般地,期權按月授予,也就是說,每個月到手1/48(以4年為例),到手即意味著可以行權(Exercisable)。
5)最短生效期(Cliff),一般設定只有員工在公司工作滿一定時間,期權的承諾才開始生效,一般是1年。也就是說,如果員工在公司工作不滿1年,離職時是不能行權的,而一旦達到1年,則期權立即到手1/4,此後每個月另到手1/48,直至離職或全部期權到手。
6)失效期限(Cut-off Period)。員工離職後,必須在一定的時期內決定是否行使這個購買的權利,通常會設定為180天。

Ⅲ 股票期權激勵了企業高管嗎

給若乾的初創公司做過期權計劃,所有的創始人無一例外都有一個美好的初衷,讓跟隨的人看到希望,為一個美好的未來一起沖。期權的目的是激勵和約束,但是如何讓跟隨的人有歸屬感和認同感,期權計劃作為管理手段之一讓其具有可執行性和高含金量,拙見如下:

1,國內公司成立後,可以做一個股權期權計劃結合代持手段,行權條件滿足勞動合同年限和績效考核指標等。核心點,讓員工心甘情願購買,不是白送。其實國內階段的期權只是針對認可公司發展覺得有投資價值的員工/高管才有效,一般員工只會當作一個分紅計劃。

2,當國內公司吸收到外來資本的投資的時候,這個時候公司的期權才會凸顯價值,一方面代持期權池的股東可以保證表決權不會因新來的資本股東受到稀釋的影響;二是新來投資人肯定會重視這些潛在的股東對股權的影響;三,期權計劃的受益者肯定是公司改制為股份公司的股東,同樣,如果設置VIE 結構,本土公司的期權計劃受益者當然也包含在離岸公司當中。

3,VIE中所有的期權計劃的終極目標敲鍾分錢,否則都是一紙空文。相比之下,在國內階段獲得期權成為股東等待收購或分紅反而更實在點,當然前提是公司有價值,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4,期權,代表暴富的機會,代表美好的未來。對於員工來說,無論公司是否會在哪裡敲鍾,不管期權給多少,我認為,給了期權就簽,有份機會總是好的。對於公司來說,期權計劃要慎重,期權不是一顆爛白菜,它是防止稀釋的利器也是激勵員工的梅林。

Ⅳ 雷軍他們有投資股票嗎

在股權結構上,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持股比例為31.4%,如計入總股本ESOP員工持股計劃的期權池,則雷軍的持股比例為28%。
具體數據上,雷軍持有31.4124%的股份、林斌持有13.3286%、黎萬強持3.2375%、黃江吉持3.2375%、洪鋒持3.2207%、許達來持2.9312%、劉德持1.5494%、周光平持1.4317%、王川持1.1149%、晨興集團持股17.1931%,其他投資者持有21.3430%。

Ⅳ 如果我給了期權給員工。然後到了行權期,如果員工行權的情況下,那員工該佔有公司多少股份,或者多少股權

創業初期,公司一般會預留一部分股權作為期權池,用於未來實施股權激勵。

期權池的大小沒有明確的規定,根據統計的案例,國內 A 股上市公司預留給員工的激勵股份比例是10%-20%,有些公司也會發放25%的股份,大約價值 2.5 億人民幣。

較大的期權池對員工和投資人具更大吸引力,所以現在的公司會更傾向於設立更大的期權池。

Ⅵ 請問沒有期權池如何辦什麼叫增發期權池

最早的期貨(或股票)交易場所是一個略低於地面的池子形狀,俗稱「交易池」,內部設有掛單的板子等,交易員們在裡面喊價成交。而不同的品種分別設立不同的交易池,你如果要做兩個品種就必須在兩個交易池中來回穿梭。
期權池就是進行期權交易的場地,這樣分類主要是便於管理,因為早期是沒有計算機系統的,而現在通過計算機系統可以將各個分類交易的品種合在一起同時交易。
但目前國外很多交易所為了維持喊價交易的活躍氣氛,仍然採取了交易池人工喊價交易的方法。

Ⅶ 期權池的期權的實現方式

中國公司法框架下股權必須與注冊資本對應,因而無法預留股權。靈活的做法:
1、創始人代持。設立公司時由創始人多持有部分股權(對應於期權池),公司、創始人、員工三方簽訂合同,行權時由創始人向員工以約定價格轉讓。
2、員工持股公司。員工通過持股公司持有目標公司的股份。可避免員工直接持有公司股權帶來的一些不便。中國上市前一般採用這個做法。
3、虛擬股票。在公司內部建立特殊的賬冊,員工按照在該賬冊上虛擬出來的股票享有相應的分紅或增值權益。華為的做法。

Ⅷ 原始股與期權有什麼區別麻煩告訴我

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期權(option)又稱為選擇權,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

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在期權的交易時,購買期權的一方稱作買方,而出售期權的一方則叫做賣方;買方即是權利的受讓人,而賣方則是必須履行買方行使權利的義務人。

「原始股」這個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很多人在買擬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發行的股份時,會將之稱做原始股,因為這個股份的價格沒有體現二級市場流通性所賦予其的增值,定價基礎很「原始」。總之,股權(有限責任公司)、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都是股東基於股東資格而享有的一種所有者權利(為了回答的簡便,先都叫股權吧)。簡單的說,拿到股權,說明已經是公司的股東了。

「期權」是一種權利,是公司授予激勵對象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以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條件購買本公司一定數量股份的權利,這個權利可能會在公司上市後行使,也可能會在上市前行使。簡單的說,拿到期權,只表明,其只是可能會是公司的股東。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的背後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參考來源: 網路 股票 網頁鏈接

Ⅸ 金融概念,期權池與期權的區別

有區別,期權池一般是作為對公司有貢獻的人的一種獎勵,用來勉勵他們努力為公司做貢獻,期權是一種金融保險,比如你手裡有一份股票,但是你不知道未來股票是漲還是跌,因此可以買一份保護性看跌期權

Ⅹ 什麼是期權如何操作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源於十八世紀後期的美國和歐洲市場,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期權定義的要點如下:

1、期權是一種權利。 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家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力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2、期權的標的物。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期權出售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期權是可以「賣空」的。期權購買人也不定真的想購買資產標的物。因此,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物交割,而只需按價差補足價款即可。

3、到期日。雙方約定的期權到期的那一天稱為「到期日」,如果該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行,則稱為歐式期權;如果該期權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間執行,則稱為美式期權。

4、期權的執行。依據期權合約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行為稱為「執行」。在期權合約中約定的、期權持有人據以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固定價格,稱為「執行價格」。

(10)期權池股票擴展閱讀:

期權的風險

期權交易中,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同,使買賣雙方面臨著不同的風險狀況。對於期權交易者來說,買方與賣方部位均面臨著權利金不利變化的風險。這點與期貨相同,即在權利金的范圍內,如果買的低而賣的高,平倉就能獲利。相反則虧損。與期貨不同的是,期權多頭的風險底線已經確定和支付,其風險控制在權利金範圍內。

期權空頭持倉的風險則存在與期貨部位相同的不確定性。由於期權賣方收到的權利金能夠為其提供相應的擔保,從而在價格發生不利變動時,能夠抵消期權賣方的部份損失。雖然期權買方的風險有限,但其虧損的比例卻有可能是100%,有限的虧損加起來就變成了較大的虧損。

期權賣方可以收到權利金,一旦價格發生較大的不利變化或者波動率大幅升高,盡管期貨的價格不可能跌至零,也不可能無限上漲,但從資金管理的角度來講,對於許多交易者來說,此時的損失已相當於「無限」了。因此,在進行期權投資之前,投資者一定要全面客觀地認識期權交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