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收益 » 股票牛短時長

股票牛短時長

發布時間: 2021-07-15 13:46:06

『壹』 中國股市有多少次牛市,時間間隔是多長

1.第一輪牛熊更替:100點——1429點——400點(跌幅超過50%)

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2.第二輪牛熊更替:400點——1536點——333點(跌幅超過50%)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3.第三輪牛熊更替:333點——1053點——512點(跌幅超過50%)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4.第四輪牛熊更替:512點——2245點——998點(跌幅超過50%)

第四輪牛熊更替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持續5年之久的此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在第四輪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現出來的「一波三折」行情,極好地化解了股市階段性暴漲過程中所聚集的泡沫,這極有利於牛市行情的延長:512點(2006年1月)——1510點(1997年5月)——1047點(1999年5月)——1756點(1999年6月)——1361點(2000年1月)——2245點(2001年6月)。

請注意:由於處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調」,其跌幅均未超過前期上漲的最高點的1/2,因此,筆者才將它視為一種「回調」,而不是一輪獨立的「熊市」行情。第四輪牛熊更替與前三輪牛熊更替的主要區別在於:第四輪行情是一輪「慢牛」行情,它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上漲,同時也對稱地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點——1500點——1200點——1000點。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漲,才有後來「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這樣,這一輪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後持續9年的時間。

5.第五輪牛熊更替:998點——4081點——?(跌幅超過50%)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幅超過50%,故標志著此輪熊市目標位的正式確立。正常的技術性反轉,再加上「股改」的東風,2005年5月,管理層啟動股改試點,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1000點附近再次啟動,2006年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

2006年11月20日,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日,上證指數首次沖上2500點關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

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

2007年5月14日,大盤再次創下記錄4081點。

2007年10月16日,大盤創造歷史最高點6124.04點。

其後,由於股改承諾的大小非解禁,估值偏高,平安再融資,CPI值不斷升高,人民幣匯率升高,美國次貸危機等問題。大盤一度回落到2008年4月22日的3147.79點。當天最低點已破3000點。

中國股市正式從牛轉熊。

1、現在中國股市是熊市。第十一次熊市:2015年6月12日~迄今(5166~4478)。

2、中國股市的牛熊歷史: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後,1380%);

第一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386)(半年時間,-73%);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三個月後,303%);

第二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325)(17個月,-79%);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一個半月,223%);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1052~577點)(八個月,-45%);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三天,59%);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926~512)(八個月,-45%);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17個月,194%);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1510~1025)(兩年,-33%);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兩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兩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九個多月,109%);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2年12月4日(3478~1949)(三年多,-39%);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九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013年6月25日(2444~1849)(四個多月,-19%);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兩個多月,15%);

第十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014年3月12日(2270~1974)(六個月,-11%);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一年三個月,162%)。

『貳』 中國股市牛短熊長將要結束

我從來都覺得是熊短牛長。
拋開市場早期的波動不算,從94.7--2001.6長達7年的牛市,之後是2001.6-2005.6的四年熊市。然後又是2005.6-2007.10兩年多的牛市,2007.10-2008.10隻有一年的熊市。
都是牛市長,熊市短。

『叄』 股票牛市一般持續多長時間

這個很短而已,中國的股市牛市一般存活1個星期到3個月左右,但是你要明白中國股市不穩定是出名的,不能亂聽媒體宣傳。

『肆』 股市中的短中長線各是多少時間

短線:幾天到2個星期左右,包含隔日的超短線

中線:一月到半年

長線:半年以上。

(4)股票牛短時長擴展閱讀

中長線是指你建倉價格到平倉價格其持倉時間長,還有波動幅度大。一般是指價格在某個低點或者頂點位置上,你購買多空後一直保持持有。這個過程就叫中長線交易。 建倉一般使用交易圖表的月線圖周線圖作為參考圖。

中長線交易和短線交易的指標都是通用的,如普遍使用的均線、MACD、STOCH、趨勢線等都可以用,關鍵是如何將這些指標組合成自己的交易系統。通過時間周期的調節、資金管理、心態管理等一系列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自己的中長線交易系統

短線交易是指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大股東,在法定期間內,對公司上市股票買入後再行賣出或賣出後再行買入,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

短線交易的目的是最大的利用資金最大化的追求利潤。這是短線交易環球金匯的根本目的,因為我們進行的是一次長期的股票投機行為而不是或者從來不是為了贏得這張股票所代表的公司和分享這個公司所可能帶來的利潤。

參考資料:網路-中長線網路-短線交易

『伍』 A股為什麼熊長牛短

首先分析一下這個詞語的背後含義,這個「牛短」指的是上漲的時間短,不是空間少,熊長也是一樣,漫漫下跌的時間長。 打開中國證券市場的全景K線圖,發現確實是牛短熊長,大量的交易時間都是不斷的下挫,上漲就是那麼短短的幾個月,比如2001年-2005年跌了四年,快速上漲也就是1年,接著就是暴跌1年,漲跌加起來的時間總是漲的時候小過跌的時間,這一切的原因何在呢?筆者認為主要是三大原因造成的!一:股市受到的政策干預性的因素太大,從證券市場成立以來,市場就在救市和打壓市場的怪圈中循環,每當市場產生狂熱,打壓的大棒就會出現,其實市場漲跌本身就有自己的規律,你不去干涉,最終它自會調整,但我們的部門就喜歡扮演干涉者的角色,把自己神化,打扮成上帝的模樣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其實與其說干涉成功,不如說市場內在的規律在起作用,於是暴漲之火在突遇冷水澆滅後又出現矯枉過正,日益低迷冷清的市場又使得管理層不得不出台利好使之人為轉向,於是,所有人都會看到,市場不是暴漲,就是暴跌,在這場循環中政策一直扮演者推手的作用,看看08年的印花稅調整,07年的半夜雞叫,96年的人民日報社論,94年的三不政策,雖然干預並不能阻礙市場的最後運行格局,但製造了短期的暴漲暴跌卻是有目共睹的!二:投資者其實對於中國證券市場一直缺乏持有的信心,一旦遭遇市場系統化風險,拋售便成為必然的選擇,為什麼缺乏信心呢?其實太多的投資者一直認為中國證券市場就是一個大賭場,根源在於上市公司大多常年是鐵公雞一毛不拔,整體市場缺乏分紅的良性機制,有的只是送股的數字游戲,一個只顧圈錢,不圖回報的市場,從骨子裡是沒有投資價值的,有的只是籌碼的擊鼓傳花,自然塌方是家常便飯,雖然有股指期貨,融券做空,筆者認為深層次的矛盾不解決,光憑幾項做空的工具,不會改變中國證券市場暴漲暴跌的本質!三:中國證券市場一直充滿了趨勢交易者,其實趨勢交易者是個偽命題,市場是神秘莫測的,趨勢交易者的前提就是自己可以發現趨勢,這和未來難以預測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筆者認為趨勢交易者不過是追漲殺跌的代名詞而已,因為投資者,交易者,缺乏對於趨勢的判斷力,於是只能通過追漲殺跌迴避,於是大家可以看到,一旦市場出現一輪升勢,就會有大量的投資者跟風追進,馬太效應下,暴漲就會發生,市場規律就是暴漲必有暴跌,所以我們大家都可以看到,市場往往在經過一段短時間的暴漲後,先進來的投資者開始獲利退出,剩下的中小投資者抵抗,於是市場再度開始緩慢的下挫,一場又一場暴漲完或者暴跌,或者陰跌的游戲不斷重復上演! 以上三大原因構成了中國股市為什麼牛短熊長的核心原因,沒有提及的原因不是主要核心點,從此中國證券理論界關於中國股市為什麼牛短熊長的爭論原因希望到此結束! 筆者希望管理層切實加大力度推動中國證券市場的深層次改革,否則中國證券市場不過是披著光鮮外衣的病人,一旦寒風刮來,立即倒地不起,受傷害的還是善良的廣大普通投資者,保險公司,公募基金,甚至私募基金,和中小投資者一樣,基礎都是老百姓的儲蓄資金

『陸』 一般來說 股市牛市能有多長時間

這個嗎沒有定論的,幾個月到幾年的都有可能,但總是比熊市短

『柒』 股票分時圖雄長牛短什麼意思

不是分時圖,是大A市場熊長牛短。上漲的時間很短,下跌或盤整的時間很長

『捌』 中國股市牛市的周期是幾年

中國股市牛市的周期如下:

1、第一輪牛熊更替:100點——1429點——400點(跌幅超過50%) 。

2、第二輪牛熊更替:400點——1536點——333點(跌幅超過50%)。

3、第三輪牛熊更替:333點——1053點——512點(跌幅超過50%) 。

4、第四輪牛熊更替:512點——2245點——998點(跌幅超過50%)。

5、第五輪牛熊更替:998點——4081點——?(跌幅超過50%)。

」拓展資料「: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幅超過50%,故標志著此輪熊市目標位的正式確立。 正常的技術性反轉,再加上「股改」的東風,2005年5月,管理層啟動股改試點,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1000點附近再次啟動,2006年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

2006年11月20日,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日,上證指數首次沖上2500點關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 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 2007年5月14日,大盤再次創下記錄4081點。 2007年10月16日,大盤創造歷史最高點6124.0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