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走勢 » 股票點數10怎麼計算

股票點數10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 2021-08-15 05:27:28

Ⅰ 股票交易所的點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上證綜合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準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該指數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價走勢。其計算方法與深綜合指數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對新股的處理。
上證綜指的計算,當有新股上市時,一個月以後方列入計算范圍。

深證綜合指數:

深證綜合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從1991年4月3日開始編制並公開發表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規定1991年4月3日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點。綜合指數以所有在深圳證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其基本計算公式為:即日綜合指數=(即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每當發行新股上市時,從第二天納入成份股計算,這時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調整。
新股票上市後「基日成分股總市值」=原來的基日成分股總市值+新股發行數量×上市第一天收盤價

當某一成份股暫停買賣時,將其暫時剔除於指數計算外,若有成份股在交易其間突然停牌,將取其最近成交價計算即時指數,直到收市後再作必要的調整。對於除權除息,由於保持總市值不變,因而指數保持不變。深證指數因編制採用的是先進的加權指數法,且抽樣廣泛,代表性強,不僅具有長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確反映股價運動的總趨向。

股票每天有漲有跌,當上漲股票佔全部權重比例較大大盤就會上漲,反之就下跌。影響大盤指數漲跌除了全部股票的大多數上漲或下跌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權重較大的股票,也就是總股本較大的公司,比如:600028中國石化占上證綜指的10.92%,他的上漲與下跌會影響滬綜指的走向。

Ⅱ 一隻股票的點數怎麼計算

股票點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 :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Ⅲ 大盤點數怎麼算出來的

大盤點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

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

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

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 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3)股票點數10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中,股票點數的實質就是利用一個投資組合的收益率來標識股市的漲跌趨勢,當這個投資組合的收益率相對為正時,大盤點數就上漲;當這個組合的收益率為負時,大盤點數就下跌。

股票指數雖不是各種股票價格的一個簡單平均數,但股票指數的漲跌與股票價格密切相關,特別是當權數確定以後,股票價格是股票指數的唯一變數。

當股市上所有的股票價格都上漲的時候,股票指數必然上漲,當所有的股票價格都下跌時,股票指數也必然下跌,但當絕大部分股票的價格上漲的時候,因為權數的關系,股票指數不一定上漲;反之,當絕大部分股票的價格下跌時,股票指數也不一定就下降。

股票指數的漲跌一方面與股票價格有關,更重要的是,它決定於指數投資組合中的權數,也就是決定於權數較高的股票。如在上海股市中,其綜合指數計點的投資組合是所有的股票,並以各個股票的總股本為權數。

這樣,總股本大的股票,其價格的變化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要大些。在1993年,上海股市上市公司的平均總股本也就1億多,而當時申能的總股本達到24億,是上海股市名副其實的「大哥大」。

所以申能股票的漲跌就基本能左右股票指數的上漲或下跌,一些機構大戶就常常利用申能股票的這種特點來操縱股市。

Ⅳ 股市的點數是如何計算

股價指數
所謂股價指數,又稱股票價格指標,是股市中反映各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的一種比例數或指標。它是根據十幾種或幾十種、甚至數百種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綜合編制而成。股價指數通常以某一段時間或某年某月某日的具體日期為基期,基期的股價指數為一常數,以後各期的股價指數的計算公式為:各期的股價指數=計算期股價平均值基期股價平均值×常數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步驟分為四步:
第一步,選擇樣本股。選擇一定數量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股票價格指數的樣本股。樣本股可以是全部上市股票,也可以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樣本股的選擇主要考慮兩條標准:一是樣本股的市價總值要佔在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市價總值的相當部分;二是樣本股價格變動趨勢必須能反映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總趨勢。
第二步,選定某基期,並以一定方法計算基期平均股價。通常選擇某一有代表性或股價相對穩定的日期為基期,並按選擇的某一種方法計算這一天的樣本股平均價格或總市值。
第三步,計算計算期平均股價並做必要的修正。收集樣本股在計算期的價格並按選定的方法計算平均價格。有代表性的價格是樣本股收盤平均價。
第四步,指數化。將基期平均股價定為某一常數,並據此計算計算期股價的指數值。
上證指數系列
作為國內外普遍採用的衡量中國證券市場表現的權威統計指標,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並發布的上證指數系列是一個包括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上證綜合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債券指數、基金指數等的指數系列,其中最早編制的為上證綜合指數。為推動長遠的證券市場基礎建設和規范化進程,2002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原上證30指數進行了調整並更名為上證成份指數(簡稱上證180指數)。上證成份指數的編制方案,是結合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現狀,借鑒國際經驗,在原上證30指數編制方案的基礎上作進一步完善後形成的,目的在於通過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樣本股票,建立一個反映上海證券市場的概貌和運行狀況、能夠作為投資評價尺度及金融衍生產品基礎的基準指數。上證50指數是根據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支股票組成樣本股,以便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龍頭企業的整體狀況。上證紅利指數挑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支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上海證券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
上證指數系列從總體上和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品種價格的變動情況,可以反映不同行業的景氣狀況及其價格整體變動狀況,從而給投資者提供不同的投資組合分析參照系,隨著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漸重要,上證指數也將逐步成為觀察中國經濟運行情況的「晴雨表」。
為保證指數編制的科學性和指數運作的規范性,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了國內首個指數專家委員會,就指數編制方法、樣本股選擇等提供咨詢意見。
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專家委員會由國內外專家組成,國外成員主要來自國際主要指數公司的資深專家、指數投資專家,國內成員主要來自經濟、金融界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專家和學者。前香港證監會副主席吳偉驄擔任上證所指數專家委員會主席。專家委員會負責對上證所指數編制方法、指數維護規則等方面的評估、建議和審定,保障指數編制及指數運作的科學性、透明性、精確性。對樣本股資格進行評判和審定,保證指數樣本符合編制規則的要求。專家委員會還對指數運作、指數發展等方面提供建議。
一般情況下,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專家委員會每半年定期召開一次會議,也可以根據需要召開臨時會議。專家委員會的有關決議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運作機構的名義發布,一般在非交易日發布。 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於2002年10月11日,於2001年11月即開始運作,是國內成立的首個指數專家委員會,確保了指數決策的權威、獨立、透明。
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指數共計4大類計16種。如圖1-25 所示。
圖1-25 上證指數系列
上證指數和上證180指數
上證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以現有所有上市的股票為樣本,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進行編制。其計算公式為:今日股價指數=今日市價總值基期市價總值×100具體計算方法是,將基期和計算日的每支股票的收盤價(如當日未成交,則延用上一日收盤價)分別乘以該支股票的發行股數,得到每支股票在基期和計算日的市價總值,再將每支股票的市價總值相加後求得基期和計算日的市價總值,再相除後乘以100即得股價指數。
但如遇上市股票增資擴股或新增(刪除)時,則需要進行修正。其計算公式調整為:本日股價指數=本日市價總值新基準市價總值×100上證成份指數(簡稱上證180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原上證30指數進行了調整並更名而成的,其樣本股是從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場代表性的180種樣本股票,基點為2002年6月28日上證30指數的收盤指數3299

Ⅳ 股票的點數是怎麼計算的啊,比如3000點,謝謝

先來了解什麼叫指數:
所謂指數就是指的是n個數值以一定的權值相加後得到的結果,比如a的值是30,佔60%的比重,b值是50,佔40%比重,那麼這個目前的指數就是30*60%+50*40%=38;
而大盤指數呢,一般就是指所有股票股價經過一定的權值加權之後所獲得的一個值,他的變化與所有股價的變化都有關,也反映整體大勢的變化。
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 19日為基準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該指數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份走勢。其計算方法與深綜合指數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對新股的處理。
所以看大盤就可以知道現在的大部分股票的走勢,然後再判斷自己應該進行什麼操作(是買入還是賣出)

Ⅵ 股票點數怎麼得出

大盤指數的定義及其計算方法
一、指數的定義

股票指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

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 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 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二、指數的計算方法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Ⅶ 股票漲停那10%是怎麼算出來的

漲停價位的計算是:前一日收盤價+(前一日收盤價×10%)。
比如600236 :

(3日收盤價)13.15+(13.15×10%)=13.15+1.32(尾數4舍5入)=14.47。
今日實際漲幅為:10.04%。由此可看出,由於10%的尾數要4舍5入,故會造成有的股票實際漲幅。大於10%,而有的會小於10%。反之,跌幅也是如此。另,ST漲跌幅為5%.權證不設漲跌幅。

Ⅷ 股票點數的計算方法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的計算 。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Ⅸ 股票多少點是怎麼計算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9)股票點數10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缺點:

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

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

Ⅹ 股票點數怎麼算的

先來了解什麼叫指數:
所謂指數就是指的是n個數值以一定的權值相加後得到的結果,比如a的值是30,佔60%的比重,b值是50,佔40%比重,那麼這個目前的指數就是30*60%+50*40%=38;

而大盤指數呢,一般就是指所有股票股價經過一定的權值加權之後所獲得的一個值,他的變化與所有股價的變化都有關,也反映整體大勢的變化。

大盤一般指上證綜合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 19日為基準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該指數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份走勢。其計算方法與深綜合指數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對新股的處理。
所以看大盤就可以知道現在的大部分股票的走勢,然後再判斷自己應該進行什麼操作(是買入還是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