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這段時間股票有好多大跌的跌幅都在10%以上的
這種情況都是因為分紅派息除權造成的。
具體可看該股的F10.
把K線圖的顯示調成前復權,就可以正確顯示K線走勢了。
具體可看:http://..com/question/100786817.html
http://..com/question/100043065.html
⑵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⑶ 10月份的股市機會與風險,哪個會更大
股市風險與機會並存。10月股市不會出現系統性的指數個股齊漲機會,仍然是結構性的揉搓行情,指數震盪,板塊輪動,個股分化。
股市永遠都是機會與風險共存的,如果一定要對比機會與風險哪個更大,只能從指數系統性上漲下跌的概率分析,從指數大的方向看,目前仍然處於上漲趨勢,中長線無憂,短線量能萎縮,上攻前期高點動能不足,中長期均線技術指標需要進一步修復。
近期海外的不少zhan爭沖突,都預示著全球軍事進入新的發展趨勢,無人機地位和作用不斷提升,相關個股在於後期的優勢地位將不斷顯現,從市場邏輯來看,如果後期危機升級,相關板塊個股在市場中的地位將類似於上半年的醫葯、疫苗板塊,7月初我重點提示過軍工、航空發動機補短板,那麼現如今,經過第一階段的初步休整,提示大家繼續關注相關板塊和個股,尤其無人機方向。
⑷ 最近跌得最慘的股票有哪幾支
1、2015年9月份,由於受到大盤指數暴跌的影響,中國股市中,大部分的股票都暴跌,都跌得很慘,有的跌了好幾倍。在股市中,沒有下跌最慘的股票,只有更慘的股票。個股方面,華勝天成、廣電網路、綿世股份等30餘股漲停,通化金馬、節能風電、江南化工等30多股連續跌停。
2、近期來,中國大陸股市繼續演繹暴跌,上證綜指三周跌幅達28.6%,創下1992年來最大的三周跌幅。金價周一急跌超過4%,至五年低位,因在亞洲交易時段早盤,上海和紐約市場突然遭遇一波拋售,引發一次小規模閃崩,使金市數年來最大規模的拋售雪上加霜。A股市值蒸發超17萬億元(約2.8萬億美元)相當於10個希臘的GDP。
⑸ 10月股票跌幅超過百分之40的
你這個選股方式有問題!
牛市過後,別說跌40%,跌90%都一大片,你以為在跌40%抄低很牛,看看2008年那些股走上勢吧!建議還是學好基本功,再入股市。
選股思路應該是:大跌中比較抗跌的,業績有支撐,獨家經營的,無污染產業,成長性佳的
請採納,謝謝!
⑹ 08年10月份到12月份跌的最厲害的股票有哪幾只
600396\600868\000709
⑺ 歷史上股票跌得最慘的是哪一年啊
從1992年到201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8次熊市,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993年的這一輪熊市跌幅最大。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7)股票哪只大跌10月擴展閱讀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參考資料:騰訊財經-中國股市七次熊市
⑻ 每年10至明年1年股市下跌嗎
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回應,A股在近兩年先後重新加入MSCI、豐時羅素國際指數等世界上僅次於的國際指數體系,很多外資對沖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就是這些國際指數,因此在A股劃入這些國際指數之後,外資對A股的配備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減少。現在外資持有人A股的規模大概是1.6萬億元,和A股50多萬億元的市值比起,佔到比將近3%,將來外資對於A股的配備還不會進一步減少。隨著A股月劃入豐時羅斯國際指數,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劃入因子從5%提及10%,預計下半年外資還將加快流向A股市場,成為A股市場聲浪動力。
今年以來,波動與橫盤是A股的常態,但總體展現出來說,A股市場為投資者獲取了很多機會,各主要指數均有比較顯著的漲幅。截至目前,滬深300指數年內漲幅已近30%,這是最近10年來僅次於2009年與2014年全年的漲幅;同時,作為成長股的代表,創業板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也低約將近35%,這個成績是創業板開板10年來僅次於2015年和2013年的展現出。此外,同期展現出的港股不盡如人意,恆生指數年內漲幅僅有1.86%。10年股市大盤指數
10年股市大盤指數10年股市大盤指數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回應,2020年國際指數對A股的擴容步伐將持續,不會有更多「活水」流向A股市場。目前外資在A股總市值中佔到比僅為3%,如未來提高至10%,將不會在相當大程度上轉變A股的投資者結構。
10年股市大盤指數
證券市場的市調機制涵括股票范圍,不斷擴大至只包括所有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鑒於目前的市調機制從未被啟動時,對市場參與者來說冷靜期仍較為陌生,故港交所建議保持原先建議,將證券市場的市調機制涵括的股票范圍不斷擴大至只還包括所有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並將恆生綜合大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指數成份股的啟動時門坎分別定於±10
⑼ 十月份漲得最猛的股票是哪一隻
股票是高風險的投資,不建議追漲殺跌。上車晚了,下車就遲了。
⑽ 十月份的股市要大跌啊是不
你的這種猜想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國慶的這波熱潮也許會刺激股市在十一前的幾天有一股上升的行情,國慶之後也許會有一定波動,至於你說的大跌還是大漲都很難說清楚。
我個人認為大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目前股市的大盤指數不在一個很高的值上,甚至說是在一個低位,從國家的控制和政策上應該是刺激市場讓股市恢復一定的信心和經濟的復甦,假如無特殊原因,股市應該會保持一種上升的趨勢。
至於橫盤震盪應該是不可避免的,我其實也有這種顧慮,每逢假日慶典之後股市就有下跌行情,我認為這是一個規律,不過真的不需要太緊張的。
我還是相信我們的政府的,相信這個市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