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走勢 » 國內目前股票市場的信用交易

國內目前股票市場的信用交易

發布時間: 2021-07-19 01:34:54

1. 跪求金融市場信用交易的意義以及弊端,金融衍生交易的意義和弊端,消費者信用的作用和風險。

資本市場作為舶來品,多年來我國一直跟在西方後面照搬西方成熟模式,缺乏創新與特色。信用交易制度在成熟市場國家已經被廣泛運用且證明效果良好,目前在國內受到各方熱捧,擬訂中的《證券法(草案)》也明確採納了這種制度。筆者認為,信用交易制度的出台,應充分考慮到我國投資者的素質和風險承受能力,券商的風險監控水平以及監管機構的監管經驗,應當慎行。
在現行法制環境下,證券融資融券交易被歸於禁止之列。《證券法》明確規定「證券交易以現貨進行交易」,禁止證券公司「從事向客戶融資或者融券的證券交易活動」。但現實中,雖然監管部門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但券商挪用客戶保證金為股民「透支」情況仍然盛行,方式越來越隱蔽,引起的訴訟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必釀成金融風險。「堵」不如「疏」,不如使之合法化,通過制訂規范的操作流程和風險監控程序讓處於半地下的融資融券活動從隱蔽走向規范,及時暴露出什麼問題也可以及時控制風險。
眾所公認我國的證券市場是單邊市。行情好大家都爭相殺入賺錢,行情跌則爭相斬倉止損,客觀上形成了「共振」效應,加倍放大了股指的振盪幅度。據統計,從1996年到2002年,我國股票市場的年平均波動幅度達30%左右。參與各方利益高度一致,一賺俱賺,一損俱損,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導致市場一味地追高。而在完善的融資融券制度下,可以通過買空、賣空組合鎖定收益與損失,即使遭遇熊市也可以利用做空機制迴避風險,使市場本身具備價格穩定器的作用。而且長時間以來,伴隨市場的低迷,我國滬深股市均交投慘淡,常常一天成交量兩市加起來不到100億元。而證券市場要實現其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維持一定的交易活躍程度是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說,拓展券商的融資融券渠道,進而活躍股市交易,是應時之需。
目前我國的證券行業處於全面虧損局面。據統計,近兩三年來每年中國證券公司虧損均高達數百億元。相當多券商處於虧損甚至破產邊緣,券商的困境最終會形成連鎖反應傳遞到整個金融市場,形成金融風險。而目前國內券商的贏利方法有限,收入仍大部分來自交易手續費,收入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股市行情的好壞。開辟信用交易,為券商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有利於我國證券業成功實現盈利模式的轉變,培養一批優秀的券商。
信用交易雖具有上述好處,但使用不當,也易滋生弊端。當信用交易失控之際,往往會形成市場震盪,暴漲暴跌。對投資者來說,融資融股會促使其過度投機,掌握不當會造成快速破產,危及券商經濟利益和社會秩序。信用交易也容易給市場造成一種資金充足的假象,以致管理者對市場供需情況不能真正掌握,當問題發生後,缺乏經驗的監管當局會嘗試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股市,在短期內一刀切,必然造成券商和透支者集中平倉,將給已經十分脆弱的股市再度打擊,雪上加霜。
因此,筆者認為,信用交易的推行,必須嚴格設定交易品種,加強對參與方的資格認證,並控制信用額度與交易規模,改革完善現有漲跌停等風險交易制度並輔之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的適時監控系統。監管機構也要提高監管水平,對可能產生的風險做好充分准備工作。實踐中應選擇一些優質券商和優質股票進行試點,逐步放開、擴大,從點到面,從試行到完善,不能操之過急。(

2. 金融股票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投資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後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徵的是可以創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學是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金融的特徵: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經濟學上的信用,是一種商品交易的形式,對應於現貨交易(即時清結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最能體現信用的原則與特性。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信用已與貨幣流通融為一體。
(2)信用交易的應有特點
a. 一方以對方償還為條件,向對方先行移轉商品(包括貨幣)的所有權,或者部分權能;
b. 一方對商品所有權或其權能的先行移轉與另一方的相對償還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信用交易的發生是基於給予對方信任。
2. 金融原則上必須以貨幣為對象。
3. 金融交易可以發生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

3. 股票市場中的融資融券是什麼意思怎麼回事

融資融券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證券(融資交易)或借入證券並賣出(融券交易)的行為。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修訂前的證券法禁止融資融券的證券信用交易。

融資是借錢買證券,證券公司借款給客戶購買證券,客戶到期償還本息,客戶向證券公司融資買進證券稱為「買空」;

融券是借證券來賣,然後以證券歸還,證券公司出借證券給客戶出售,客戶到期返還相同種類和數量的證券並支付利息,客戶向證券公司融券賣出稱為「賣空」。

(3)國內目前股票市場的信用交易擴展閱讀:

在完善的市場體系下,信用交易制度能發揮價格穩定器的作用,即當市場過度投機或者做莊導致某一股票價格暴漲時,投資者可通過融券賣出方式沽出股票,從而促使股價下跌;反之,當某一股票價值低估時,投資者可通過融資買進方式購入股票,從而促使股價上漲。

對於證券公司的融資渠道現在可以有基金等多種方式,所以融資的放開和銀行資金的入市也會分兩步走。在股市低迷時期,對於基金這類需要資金調節的機構來說,不僅能解燃眉之急,也會帶來相當不錯的投資收益。

4. 股票信用交易怎麼辦理

股票信用交易,又叫保證金交易或墊頭交易,也是通常所說的買空賣空,這就是當投資者在看好後市但資金又不充足時,以將購入的股票為擔保向經紀人借入一定的款項來購買股票,或在看空後市時但沒有股票,以一定數額的資金為擔保向經紀人融通股票而賣出股票的行為。
股票的信用交易可分為保證金多頭交易和保證金空頭交易。
1、保證金多頭交易及融資交易,亦稱多頭交易。當投資人預料股票行情將上漲,他想立即買入而後在合適的時機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但他手中現金不夠,於是通過股票信用交易方式,按照規定比例預交一部分價款,其餘的差額部分由經紀人設法墊付,這就是保證金多頭交易。在保證金多頭交易中,投資人可以少許的現款買入價值較大的股票。當股票行情上漲後,投資者可將股票拋出,再將借款本息償還與經紀人,從而獲得較多的盈利。
2、保證金空頭交易即融券交易,也稱賣空交易。當投資者預期股票價格將下降時,他想從股票的下跌中得到好處,但其手中股票不多甚至一點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可藉助於信用交易方式,向經紀人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而後由該經紀人墊付股票,同時將股票出售,這就是保證金空頭交易。當一段時間股價下跌後,投資人再以市價買進同等數額的股票歸還與經紀人,扣除傭金和墊款的利息後,其餘額就是投資人賣出買進差價利潤。

5. 信用交易對股票市場有何影響

一般情況,當客戶非常看好一隻股票,就會在劵商那裡繳納一部分保證金,餘款由卷商墊付,讓卷商買入特定數量的指定的證劵(融資)。當客戶感覺一隻股票很差將來下跌的時候,就會從卷商那裡借來股票賣出,等股票下跌的時候買入股票歸還卷商(融卷)。所以,當有人借錢買股票,說明他很看好這個股票,或者借股票賣錢的時候他認為股票會下跌。我們在做股票分析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一直股票有沒有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劵賬戶。如果有並且是買入,我們可以認為該股票未來上漲的概率大,參與交易的買方能量較大。

6. 股票市場中的融資融券是什麼意思怎麼回事

股票市場中的融資融券是什麼意思?怎麼回事?融資融券交易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或保證金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證券(融資交易)或借入證券並賣出(融券交易)的行為。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從世界范圍來看,融資融券制度是一項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融資融券交易業務流程:融資交易中,投資者向證券公司交納一定的保證金,融入一定數量的資金買入股票的交易行為。投資者向證券公司提交的保證金可以是現金或者可充抵保證金的證券。而後證券公司向投資者進行授信後,投資者可以在授信額度內買入由證券交易所和證券公司公布的融資標的名單內的證券。如果證券價格上漲,則以較高價格賣出證券,此時只需歸還欠款,投資者就可盈利;如果證券價格下跌,融入資金購買證券,這就需要投資者補入資金來歸還,則投資者虧損。融券交易中,投資者向證券公司交納一定的保證金,整體作為其對證券公司所負債務的擔保物。融券交易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和規避風險的途徑。如果投資者預期證券價格即將下跌,可以借入證券賣出,而後通過以更低價格買入還券獲利;或是通過融券賣出來對沖已持有證券的價格波動,以套期保值。

7. 國內炒股比較有名的游資

國內炒股比較有名的游資?熱錢是指游資,或叫投機性短期資金,在商業詞典中熱錢的定義為:「迅速移向能提供更好回報的任何國家的流動性極高的短期資本。而上海證券研發中心認為,傳統意義上的熱錢主要指國際短期資本,但是根據中國國情熱錢既包括國際短期資本,也包括中長期資本。熱錢的目的在於用盡量少的時間以錢生錢,是只為追求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純粹以投機盈利,而不是製造就業、商品或服務。2011年10月新增外匯占款近四年來首度出現負增長,海外熱錢撤離中國。對中國經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熱錢又稱游資,是投機性短期資金,只為追求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熱錢炒作的對象包括股票、黃金、其他貴金屬、期貨、貨幣、房產乃至農產品例如紅豆、綠豆、大蒜。從2001年至2010年十年間,流入中國的熱錢平均為每年25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同期外匯儲備的9%。熱錢與正當投資的最大分別是熱錢的根本目的在於投機盈利,而不是製造就業、商品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