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市轉牛市時,什麼股票會先漲
沒有固定的,一般來說,從小到大,從題材到權重。
1664點到現在,經歷了,水泥基建題材股——中小板——有色煤炭——鋼鐵金融地產。
國慶、軍工和創投前一段炒作了,估計還沒完,還有一段炒的,當然這類純題材炒作,風險是特別大的。
2. 什麼情況會造成股票價格上漲或者下跌大於10%
1、新股上市第一天,不受到漲停、跌停的限制,可以大於10%。
2、個別停牌2、3年的股票,經過重組成功後,也可以不受到漲停、跌停10%的限制。
3. 多少資金可以讓一支股票一天漲10%
1.要看流通盤的大小,當然大盤股要漲停比小盤股要漲停花的錢多得多.比如中信證券.
2.要看機構的持股量,在牛市中,機構重倉的股要漲停就容易,因為機構可以輕易接下獲利盤,
但熊市中(比如現在),就相反,你是私幕千萬不要想去做基金重倉股,不然千萬機構拋盤你那點錢吃不消.
3.要看大盤行情,大盤好,個股就好做,不用多少錢就拉上漲停了,大盤不好,你千辛萬苦拉上去還得給打下來.
4.要看個股和行業當天有沒有利好,有利好,跟風盤多,就不花多少錢.
5.要看是熱門股還是冷門股,在熊市中,熱門股有太多散戶了,機構不會去拉,就難漲停了.所以現在漲停的大多是冷門股.
4. 在熊市如何發現上漲的個股,請高手回答!
大盤在回落中,必然有大小反彈,相當於小牛市,抓住,就先有了一個收益,大反彈完成後大盤回落,這會突破前高點的個股,可以介入,是超級黑馬,在回落末,大盤又小反彈,這時有的個股已到底,連續3個漲停板,介入,超級黑馬。
熊市做短線,危險性大,如果大盤形式不好,找起來也很麻煩,為10%下的收益,從幾千隻股票里找,很辛苦,不值得,
所以股票做漲勢,不做跌勢,這就要你判斷何為反彈了。
5. 炒股高手有沒有可能保持每年10%的穩定收益,不管牛市熊市都跟存銀行拿利息一樣穩定
「能忍善捂」,是封起多次說過的一個操作理念。
確切講,就是上升趨勢捂股,下降趨勢捂錢的精髓解讀。
事實說明,股市投資收益是和操作次數不成正比的,而且,越是虧損嚴重的資金,其操作頻率通常都比較高。既然操作質量和操作次數不成正比,為什麼不通過降低操作數量而追求操作質量?
任何一波中級趨勢的形成,市場個股都會有不同程度地表現,只要投資者不是盲目地持有《這個傷心概念板塊》個股,基本上在一輪中級趨勢之後獲得非常不錯的投資收益。
當然,捂股絕對不是一頓亂捂,這一點《捂股:如何越捂越賺》做了詳細介紹。
也許,很多人並沒有想過,頻繁換股操作,今天追這個熱點,明天搶那種題材,後天換市場看好的某某黑馬股,最後獲得的收益,遠遠沒有安心守侯一隻「三低」潛力股強。
998點到6124點單邊大牛市;
1664點到3478點的大B浪反彈。
市場出現了很多翻番個股,07年的大牛市八成以上的股票漲幅甚至是幾倍以上的上漲,半數以上的股票漲幅超過10倍。然而,這個期間,市場上持股收益也獲得幾倍收益的投資者並沒有多少!
假如我們安心持有一隻「三低」個股,一直順應趨勢做下去,一直到中長期趨勢掉頭的時候再賣,甚至是選擇跌停價格賣出,其收益都是豐厚得不得了,很多投資者,很多投資者的家庭命運將就此改變。
還有一個話題,那就是關於看盤分析的問題。
市場操作手法有多種多樣,對此不可否定。一個市場的大眾意見趨於相同的情況是不可出現的,即使有,也只是在某個特定時期。
我對各種操作手法的理解是這樣的。
短線,從買進到賣出,時間周期應該是三周;中線,從買進到賣出,時間周期應該是三個月;長線,從買進到賣出,時間周期應該是三年。
就短線來說,選取市場熱點,跟准波段操作,顯得非常重要。通常說,一個市場熱點的出現,主力最少會進行三周左右的運做,如果少於這個時間周期,不足以支持主力的建倉、拉高和出貨。再著來說,如果一個熱點維系時間不能夠超過三周,那麼,這個熱點就太短命,不利於資金的從容進出,投資者的跟進就沒有必要。一般講,弱市中的題材股和概念股都走不了多遠,作為主力而言,逆市而動,本身就有風險,因此,在大勢偏弱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注重區分熱點的性質。
就中線而言,通常這樣的熱點都會比較持久,一是產業政策的出台,二是經濟周期的變化,三是大主力的調倉等等,都會為市場製造中線機會,如果再從技術面考證,我們會發現,周線級別的技術指標通常會發生轉向上行信號,比如7月5日開始的A股周K線技術指標就有明顯的向上轉向跡象,對能夠先於大盤走強,特別是先於大盤收復30日線的個股,通常都是市場熱點,都是市場強勢股,投資者可安心持股,只要周線指標不進入超買狀態,不再重新向下殺跌,就不必為分時指標的起起伏伏而驚慌失措。做股票,做投資是件快樂的悅智活動,如果炒股生活緊張到每天都要綳緊神經去看那些分時指標的變化,常此下去,必定折壽。
就長線來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家5年規劃等,都會制訂產業熱點,這些政策基本上都是公開發表在政府論壇以及社會媒體,每一位投資者都有條件閱讀、研究。這些政策、法規、條例都會指引出新一輪市場熱點,時間跨度都在3、5年,可見,這是基本面分析高手們潛心做好功課的絕佳時機。封起每年都會編寫年度投資規劃,像《2010年選股思路》等等。只要投資者在大趨勢的掌握上不出現重大差錯,只要等到市場悲觀、恐慌時期勇敢買進相關的產業龍頭,或者是建倉極具轉型潛力的「三低」(低價、低市值、低估值)對象,三、五年後,都會獲得幾倍、上十倍的投資收益。
看盤分析,技術指標是一個關鍵組成因素,但是,這個技術指標應該是中長期技術指標,應該是建立在對大趨勢上的推敲和確定上,絕對不是那些分鍾級別的東西,那些東西只會令人心態浮躁,朝令夕改,對做好長期投資有百害而無一益!
看盤分析,重技術分析,不惟技術分析,應該科學、系統地把產業政策,上市公司的具體基本面情況有機結合。技術分析如果脫離了政策面,違背個股實際價值會失去生命力,所做的投資策略就會禁不起市場考驗。封起的《實盤日誌》有技術分析的元素,更多的是多看官方的其他基本面數據以及來自上市公司的第一手資料,特別是市場大眾通常忽略,或者是沒有別主力資金發現,存在重大轉機的經濟數據變化,這樣對我們發掘潛力股,發掘後續龍頭股非常有幫助。
我想,炒股應該是這樣去炒,這樣去操作。
它的道理,就像歌曲「再也不能這樣活」所唱的那樣:
(炒股)生活就象爬大山
(炒股)生活就象趟大河
(把技術面和基本面、政策面等元素有機結合才能夠)一步一個深深的腳窩
一個腳窩一支歌!
6. 熊市大盤跌,有個股漲嗎
無論什麼行情都會有上漲的股票。只是要有正確的選擇確實很難
7. 熊市能賺到錢嗎 平均每天有多少股票漲和多少股票跌大概多少就行 熊市漲停的股票多嗎
我的回答是絕對可以賺到錢。
在茫茫熊市中賺錢的大有人在,這就像在6100點的大牛市中虧錢的大有人在一樣。個人認為,想要在股市中轉到錢,靠的是你有沒有魄力、有沒有眼光、有沒有心態,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你有沒有這方面的財氣。
在熊市中每天漲的股票與跌的股票大約是四六開,當然我指的是在平穩的行情下而且當天沒有太大的漲跌幅。而漲停的家數平時很少出現,如果在大盤上漲的時候則一般有兩三家。
你應該是個新股民吧?感覺你對熊市的概念有些極端,熊市並非十天里有八九天都是跌的,也並非八九成股票都在跌,而是漲跌互現。只不過牛市中是進二退一或進三退一,而熊市中是進一退二或進一退三的格局。而且那時20個點就是大漲,40個點就叫大幅跳水了,一天如果有80個億的成交量我們就驚呼放出天量了。股市是需要資金推動的,可想而知,那時這么小的成交量怎麼可能有大幅拉升。
所以說,那時不好賺錢,但絕不是賺不到錢,因為不管多麼差的行情每天也都有股票在漲,就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了。(提示一點,熊市和牛市的操作思維是不一樣的,具體怎麼不一樣那就說來話長了,有機會可以私下聊。)
8. 在熊市中為什麼個股票能漲幾十個點,甚至翻倍它有哪些必要條件
首先是大的環境A股從08年到14年熊6年了截止到15年6月15號5000多點顯然不是市場認為的高點,後期的回調演變成股災可能有人為因素,很多機構被套在裡面需要自救,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盤子要小,跌速和跌幅要大。基本上就是這些
9. 熊市過後多久股票會漲
這個問題有點片面,可以有這么幾個答案
1、前兩天的情況不屬於熊市的概念,只是人為的惡意做空導致,10年之前應該不會出現此現象,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股指期貨。現在仍然屬於牛市階段,只不過國家希望是慢牛
2、經過大跌之後幾乎所有的股票都會反彈,只是反彈的高度取決於一個是大盤的反彈,第二取決於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是不是前期屬於泡沫太高
3、被明確公告即將退市、暫停上市的會有繼續下跌的可能
4、大跌期間被證監會突發調查的公司,也有繼續下跌的風險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10. 過去幾年熊市中,有股票大漲嗎
有很多的。比如2015年的杠桿牛市5178點時,貴州茅台的最高價是220元;現在呢,大盤從5178點下來,已經跌去40%多,而茅台不僅沒有跌,反而漲了2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