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走勢 » 去年股票那些大跌

去年股票那些大跌

發布時間: 2021-07-18 22:35:09

㈠ 這幾年大跌股票有哪些

大多數股票軟體里都有智能選股的功能,例如在錢龍股票行情系統中用滑鼠點擊:功能--選股器--條件選股,選擇連跌數天,將選股周期改為"年線",並修改計算參數,例如要看三年的就改為3(要看五年的就將參數改為5),這樣系統就可以幫你在深滬股市的2464隻股票中找出連跌三年的股票了,

㈡ 某人去買一種股票,該股票去年跌了20%,今年上漲______才能回到原價位

設原價是1;
1×(1-20%)=0.8;
(1-0.8)÷0.8,
=0.2÷0.8,
=25%;
答:今年要上漲25%,才能使該股票才能回到原價位.
故答案為:25%.

㈢ 某人去年買一種股票,該股票去年跌了20%,問今年上漲百分之幾朝能保持原值

股價下跌20%,要想回到下跌前的價位就要上漲25%。{1÷(1-20%)-1=1/(1-0.2)-1=1/0.8-1=1.25-1=0.25;0.25*100=25%}。

㈣ 最近哪些股票跌的厲害

跌的厲害說明是下跌趨勢,那麼在完成一個完整,有效的底部形態之前,不會開始上漲。實話實說,你找這種股票,風險大於利潤,我舉一個反例給你看


所以這個網友甚至懷疑我讓他當接盤俠。
但事實證明,是不是很快時間,從我說的日期,兩只都上漲超過20%?去頭去尾15%的獲利不難吧?

㈤ 股市為什麼大跌

1因為今年股市的故事,概念講完了。
2而最具有投資價值的互聯網,環保,金融等高科技電子行業為主的創業板中小板今年最高也將近翻了3倍了,現在還2倍多,漲幅夠大,失去講股市,講概念的投資價值。
3請耐心等待創業板的大跌,未來的投資價值在創業板,不過得耐心啊
4股市已經成下跌趨勢了,你可能看最有股市,概念的創業板股指。

股市圈錢無度。1上市公司IPO找股市要錢。2國家稅收找股市要錢。3證券公司等服務單位找股市要錢。4金融巨鱷等股市高手找股市要錢。5上市公司高管套現找股市要錢。6國有企業改革股票流通出來找股市要錢哥們你想要等牛市難啊,要知道中國股市還是在發展初期而已,市場,法律等等還還不完善。二十多年了上證平均一直徘徊在一千多點,可以說牛市只有一個。05年的9百多點到07年6千多點。20多年才來一次,而且那些泡沫導致後來幾年的擠泡沫傷痛,讓新任證券會官員被人罵,因為好多人都拿6千點為點數來跟現在點數對比。不要等傳說中的牛市,那需要國家大發展(如06.07國家大基建)和大泡沫相結合才可能出現,可能我們這輩子都無法見到了其實去年創業板才500多點,一年內最高漲到1400多點,漲幅將近3倍,好多個股已經翻了5,6倍,這能不能說是某行業的牛市。所以兄弟你不要看整個股市的牛市,難啊,酒股(喝酒傷身),建材,鋼鐵有色,基建(產能過剩)為主的上證,利潤率那麼低,就鋼鐵現在聽說賣一頓都買不了一個冰棍,你還能期待他大漲嗎?所以我們不要期待股市的牛市,而是要期待板塊行業的牛市。當然目前創業板在高位,今年的概念,故事已經講完,炒完。。IPO即將重啟,所以我們不要在這個時候建倉,耐心等待創業板的調整,多頭不死,下跌不止,激情過後是一地雞毛,潮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我們要做一直有耐心的狩獵者。 未來的發展是互聯網,金融,傳媒,電子,環保等高科技為主的第三產業為主的股票。這些板塊會不斷的熊市,牛市。。俗話說,那麼多人都往股市要錢,股民不靠點技術,經驗去賺其他股民的錢,難道還奢望去賺上市公司的錢嗎。有波動才有暴利。

㈥ 股市大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影響股市價格有兩大因素,一個是公司內在價值,另外一個是市場的投機行為。

這兩個因素相互作用。使股票市場的價格圍繞價值不停的波動。內在價值實際上是由公司經營的客觀因素決定的,由於他只是部分的影響市場的價格。而且內在價值因素一般是需要通過大量的分析研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近似的確定內在價值究竟是多少。進而通過投資者的感覺和決策來間接的影響市場的價格。格雷厄姆將價值投資成功的根本原因。歸功於股票價格所形成的投資機會,當股票價格低於內在價值,提供給投資者低價買入的機會。當股票價格高於內在價值,提供給投資者高價賣出的機會。

當然,股票的下跌還受國家政策、行業情況、大盤環境、外圍市場、突發事件等系列因素影響,但歸結起來,還是因為這些因素影響了買賣關系,造成了心理博弈和人為操縱。

㈦ 中國股市為何去年暴漲今年暴跌.能說詳細點嗎

05年隨著股改的結束,人們預期股改很成功,而且國民經濟走勢良好,股市逐步由熊市到牛市轉變,到2007年初,股市都是處於穩步的漲幅。2007年之後,隨著股市行情的看好,輿論媒體的唱多,越來越多的人投入股市,國外資金瘋狂湧入,本來健康穩定的股市出現了連續暴漲,泡沫嚴重,風險巨大,股市已經處於透支狀態,不再是健康的股市。而從去年年底中石油上市的高定價,到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股改後遺症解禁壓力的顯現,股市神化突然破滅,具體看來有內外因素:
外因主要有,美國的次貸危機,這是影響最大的外因,導致國外經融市場的動盪和蕭條,直接影響到全球的經濟狀況,中國的經濟也難免不受到其影響。其次是油價的大幅上漲,現在石油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越來越高,油價上漲導致很多行業運營成本增加,利潤下降,企業壓力巨大。第三,周邊地區的經濟環境和股市環境不好!直接導致周邊股市的下挫,從而影響到國內的股市。
內在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國內通貨壓力巨大,由於人民幣升值因素,國外熱錢的瘋狂湧入,國家為了控制熱錢,一直從事貨幣從緊政策,這間接的凍結了股市中的大部分流動資金。而且中國的股市經過了前幾年的瘋長,泡沫嚴重,今年和明年又是大小非解禁高峰年份,但是市場里資金卻明顯不足。所以股票市場內外壓力都很大,大跌在所難免。
但是中國經濟總體走勢是好的,最然最近兩年是比較困難的,但是不該其總體的發展上升走勢,所以股市現在也是最艱難的時刻,後市繼續看好,只要度過了這個難關,後面就是彩虹!

㈧ 這次股票大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太明白不過了,中石油上市,浦發銀行再融資,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政府為了打壓股市的手段,為什麼這么做,奧運會用了多少錢?國庫快空了,通貨膨脹壓力,存款金額減少,國債賣不出去。總之,政府沒錢了,肯定會從大夥口袋裡掏的。這次受害的就是散戶們

㈨ 股市為何大跌

當前股市大跌的原因:

多數將目光指向了超日債違約事件引發的海外市場對中國信用風險暴露的過度解讀,以及上周末公布的宏觀數據低於預期引發通縮擔憂、維穩時點結束、新一輪IPO等疊加因素。而具體到行動上,基金經理也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降倉位。

「黑天鵝」來了
3月10日,A股大幅低開探底,行業板塊盡墨,中石油全天試圖護盤,數度拉升,無奈銀行、保險及有色砸盤勢頭兇猛,最終跌幅超過5%的個股達到738隻。滬指以跌破2000點整數關口點位1999.06點收盤,下跌2.86%,創今年以來最大跌幅。
當天,亞歐股市也被波及;其中日經225指數跌1.01%,香港恆指下跌1.7%。相較而言,歐美情況好很多,歐洲股市周一收盤跌0.5%,美國道指下跌0.21%。
值得注意的是,10日當天,國內期市也遭遇「黑天鵝」,滬銅、鐵礦石、螺紋鋼、焦煤、玻璃等多個品種跌停;另外,橡膠跌逾4%,滬銀跌逾3%。
此後兩個交易日,雖連續藉助地產等藍籌股脈沖來維穩指數,但未見匯金、社保等「國家隊」護盤。3月12日,股指寬幅震盪,滬指一度跌破前低1984點,但在銀行等權重板塊帶動下回升,截至收盤,滬指跌0.17%,報收1997.69點。
隨著拋售越趨激烈,最常聽見的問題是市場究竟何時見底。A股曾於2012年12月、2013年6月及2014年1月跌至約2000點水平,每次觸及2000點水平後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反彈。不過反彈幅度越來越弱,高點也越來越低。
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3月12日向記者表示,對比每一隻上證成份股於2005年及2008年市場觸底時的估值及其目前估值,並以相應的市值加權平均來計算,目前上證指數[-0.17%]的估值仍較前期的底部高出15%-20%,當前滬指跌破2000點並不奇怪,此輪市場底部理論上約為1600點至1800點之間。
洪灝強調,銀行股估值是滬指走勢的關鍵,若銀行估值未能回升,上證指數可以跌得更低。此外,必須密切觀察銅和鐵礦石期貨及周期性股板塊表現,現在2000點只是一道馬其諾防線,隨時可破。
蝴蝶效應
誰是這場突如其來下跌的幕後黑手?海外投資者和海外媒體紛紛指向超日債違約所引發的蝴蝶效應。
3月4日晚, ★ST 超日發布公告稱,「11 超日債」本期利息將無法於原定第二期付息日3月7日按期全額支付,僅能按期支付共計人民幣400 萬元,而全部應付利息為8980萬元。該債券系深交所上市的民營企業高收益債,CCC評級,2017年到期,年付利息,規模10億元。
這是中國公募債券領域出現的第一單違約。
目前來看,蝴蝶效應真或假很難有答案,只是在時間上或可印證:超日債違約事件3月5日發生後,國內股市和期市反應並不強烈,但由此揭示的信貸違約風險上升,在海外投資者之間連續發酵,並在3月7日(上周五)觸發倫銅暴跌近4%,為兩年來單日調整之最。
隨之而來的負面因素還有,3月9日中國PPI數據和2月出口增速下滑推波助瀾,大宗商品價格急跌,市場對經濟增長前景謹慎,從而導致焦煤、鐵礦等期貨品種走跌。
據一位海外投行人士向記者透露,他最近幾天在和海外投資者接觸中了解到,海外投資者多認為,部分中國公司以銅作為借貸抵押,如果企業違約,貸款人有機會斬倉賣銅;但市場憂慮超日債只是冰山一角,中國有大量企業以銅作融資,拋售可能會觸發連鎖效應,引發銅價再下跌。
針對這種現象,高盛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明確指出,過去幾年來,銅融資是中國影子銀行系統中另一個重要的套利工具,這些影子交易產生金融杠桿,而如今,融資的循環即將告終。
記者注意到,有悲觀的海外投資者甚至認為,超日債違約可能會令多米諾骨牌效應擴散,變成另一場雷曼危機。
擔心或許不是空穴來風。事實上,3月份城投債到期量確實已開始增加,而即將到來的二季度還會迎來鋼鐵、有色和煤炭等過剩產能行業信用債和信託產品到期的高峰。
據同花順[0.04% 資金 研報]數據統計,目前A股上市公司發行的未到期的公司債[-0.07%]還有460起,合計規模為6706億元。記者注意到,其中就有和★ST超日處在同一行業的天威保變[-5.09%資金 研報],其3月11日公告去年巨虧52億元。此外還有去年預虧30億元的華銳風電[-1.90% 資金 研報],這兩家公司分別發行了總計為16億元和28億元的公司債。
讓投資界關注的是,美銀美林認為,超日債違約可能引起連鎖反應,或將令超日債成為中國的「貝爾斯登時刻」,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信貸風險。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期間,隨著次級抵押貸款價格下挫,貝爾斯登的兩只對沖基金被迫申請破產保護,這家陷入困境的銀行於同年3月被出售給摩根大通。6個月後,雷曼兄弟宣布破產。
基金經理降倉位
「從規模上看,超日違約與雷曼事件相比僅屬小事,投資者擔心的是,超日債違約或會引發投資者拋售公司債,市場恐慌並影響經濟。幸好,從近一周國內公司債市場看,並未出現大幅下跌。」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強調。
交銀施羅德基金固定收益部孫超稱,從超日債近一年運行狀況看,國內市場對超日債違約已有預期;在微觀個體方面,超日債的發行主體是典型的產能過剩行業(光伏行業),此次付息違約可以視為信用風險的局部、可控釋放。
孫超認為,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鼓勵企業兼並重組,本是應有之義。在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後續類似的個體信用風險可能會繼續暴露;但在底線思維下,個體信用風險並不足以引發系統性和區域性的金融風險。而市場所關心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性質則與超日債違約截然不同。
有意思的是,對於超日債違約對市場的影響,國外研究機構更為悲觀。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向記者指出,國外和國內對中國經濟的擔心不是同一個方面的,最近一些信託和公司債方面的違約,讓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是不是能夠持續保持增長產生了一些懷疑。
但在她看來,公司債違約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但中國整個金融系統的流動性非常充裕,目前中國出現類似雷曼事件的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非常小。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表示,互相傳導的投資者情緒或是壓死市場的稻草,海外期市大跌的負面情緒勢必傳遞到A股市場,「3月7日晚大宗商品全面暴跌,其中鐵礦石、銅都是典型的中國元素,除了海外QE的因素,很難說與中國經濟較弱脫得開干係。」
楊德龍向記者透露,最近基金經理調倉方向是減持小盤股、成長股,轉戰到食品飲料、醫葯等行業,並且在最近兩周的大幅調整中,基金經理順勢降低了股票倉位,目前股票型基金的倉位已降至85%左右,偏股型在80%左右。楊德龍的調研顯示,上周調整前,股票型基金整體倉位還在89%左右。
誰是新的成長點
全國兩會上不斷傳出的消息顯示,2014 年將是內地資本市場的改革年。
證監會主席肖鋼3月1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鑒於目前QFII 占市值的比例還很低,因此仍有很大的潛力,將進一步擴大QFII和RQFII的額度,證監會也正與有關部門處理QFII 的稅收政策等問題。
與此同時,3月以來,市場中有關IPO結束暫停繼續推進的討論亦開始增多。上周末,證監會、交易所分別表示,爭取今年出台退市改革辦法,盡快出台創業板再融資等,發審會將在3月份啟動,但當月或不會有企業發行。這些表態都意味著新一輪IPO重啟已迫在眉睫。
楊德龍表示,除了融資銅等渲染恐慌情緒的外圍消息、近期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當前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之外,IPO技術性暫停的結束預期也對股市產生壓制。
萬家基金認為,IPO重啟以及一季報和去年年報將導致股票行情出現分化,在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的情況下,對主題投資將開始轉向謹慎。

博時新興成長[0.19%]基金經理韓茂華也認為,近期進入了上市公司年報的密集披露期,接下來一段時間,市場對主題類的炒作可能會相對冷卻一些。
在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師陳李看來,短期市場仍舊偏弱,需要等待風險的釋放,但未來預計仍有結構性行情,只是傳統老主題上漲最快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等到風險期過後,陳李建議關注醫療服務、信息安全相關的軟硬體、LED等「次新」主題,「只要未來能看到新的訂單或者新的項目,市場就會給予更高的估值。」
長江證券[0.24% 資金 研報]分析師鄧二勇也認為,短期市場處於脆弱期,配置上,改革元年去杠桿約束下經濟整體下行趨勢難改。

㈩ 08年股市為什麼大跌

前段時間投機過度
今年全球經濟形勢還有中國國內的經濟形勢都不好

在市場缺少信心和良好的經濟支撐的時候 必然會出現過頭的暴跌

感覺目前已經跌過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