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指數型消極投資策略有哪些
樓主你好,現在市場上利息基本在1.5%-2%之間,股票配資是沒有區域限制的。掘墓鞭屍
❷ 積極型的投資策略和消極型的投資策略各有什麼優缺點
1、積極型的投資策略:
優點是容易把握最佳交易機會,缺點是風險大。
2、消極型的投資策略:
優點是風險相對小些,缺點是容易錯失最佳交易機會。
消極投資策略與「積極投資策略」相對。採取市場投資組合(即均衡情況下的最優風險資產投資組合)和無風險資產投資相結合的投資策略。通過兩者比例的不同,使不同投資者的風險-收益偏好得到滿足。
(2)消極的股票投資策略包括擴展閱讀
消極型投資相信市場有效的投資者往往採用消極的投資策略,消極型投資如隨機購買股票。根據風險分散原理.單個股票不能分散非系統風險,消極型投資於是市場上產生了一種投資方式—市場組合投資,這就是指數基金。
風險分散和市場有效假設理論導致了指數基金這種新穎的投資工具的產生。消極型投資指數基金是指按照某一指數的編制原理而構建組合進行投資的基金。消極型投資由於省去了技術分析和基礎分析採用的調研、資料等費用,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用低於其他投資方式。
❸ 根據對的不同判斷,可以將股票投資組合策略分為積極型和消極型
是的。
如果用戶對於後市看好,則可以增加進攻型股票,如周期類股票,有色金屬等。
如果用戶對於後市看淡,則可以增加防禦型股票,如高股息類股票,醫葯股等。
❹ 積極的股票投資策略有哪些
每個人的投資策略都不一樣,消極的投資策略就是不投資,積極的投資策略就是進行投資
❺ 常用的股票投資策略有哪些
1、 股票多頭策略:純股票多頭策略是指基金經理基於對某些股票看好從而在低價買進股票,再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
2、股票多空策略:在投資組合中加入融券、股指期貨、期權等對沖工具,具體有阿爾法策略、套期保值策略、趨勢策略等。阿爾法策略就是通過持有股票組合多頭,同時做空股指期貨完全對沖掉股票組合的Beta暴露,而達到完全的市場中性。此類基金的凈值漲跌幅基本不受市場波動影響,收益主要源於股票組合跑贏大盤的超額收益。套期保值策略操作手法類似於阿爾法策略,但該策略並不像阿爾法策略是從消除Beta的維度出發,而是在大盤出現明顯下跌時做空股指期貨以達到套期保值、減少基金凈值回撤的目的。趨勢策略涉及到個股的多空投資以及股指期貨的雙向操作,目的是在個股或整個市場出現明顯趨勢的時候增大收益區間。個股的多空策略即持有被低估的股票,賣出被高估的股票,這樣無論在牛熊市中都可獲取收益。另外,還有通過雙向投資股指期貨來擴大收益的機構。
❻ 有哪幾種股票投資策略
炒股票是短線參與,賺差價,低買高賣,選擇熱門股,題材股,這類股票波動比較大;投資股票是長期持有,賺上市公司成長的錢,選擇白馬藍籌股,這種股票業績穩定增長。基本上都是這兩種,做好了都能夠賺錢。其實能不能賺錢關鍵不在於哪種投資策略,而是我們能不能很好的執行策略,有不有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希望採納。
❼ 股票投資策略主要有哪幾種
股票交易系統是自己選股、買賣、持倉的行為指南。是否有一套適合自己、適應市場的交易系統,是能否持續穩定盈利的關鍵。
1、自選股
應該建立自己的自選股股票池,動態管理、持續跟蹤自選股,時機到來時可買入。自選股票的選股邏輯: 熱點題材股、成長股、困境逆轉股、低估股、資產突變重組股、套利股等。
2、組合原則:適當分散
當出現買點時,應利用組合的方式進行買入,注意適當分散投資。可以避免滿倉或者重倉單一股票的黑天鵝事件和長時間不漲或者被套的心態急躁問題。股票組合應該是不同行業、不同題材的股票。
3、順勢而為
順勢加倉持倉、逆勢減倉或空倉,絕對不用逆勢而為。嚴格遵守生命線操作紀律,當大盤和個股的價格運行在生命線上時做多,反之看空。生命線主要指均線,一般短線操作是10日均線、中長線操作20日或者30日均線。
4、倉位管理
分批買入和賣出,當出現入場時機時,應分批買入多隻股票,同理當賣出時機出現時,也應該分批賣出,注意自己的倉位控制。當大盤強勢放量上漲,個股普漲時,應重倉操作;反之則需要減倉或者空倉。
5、持續完善操作系統
依據上面的幾點,即可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統。平時操作時,需嚴格按操作系統進行操作。操作系統建立後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操作,不斷改進完善自己的操作系統,確保自己持續穩定的盈利。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在不熟悉操作前不防先用個模擬盤去練練,從模擬中找些經驗,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實在把握不準的話還可追蹤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❽ 股票投資策略有哪些
美股研究社總結以下幾點投資方法:
1、固定投入法
"固定投入法"是一種攤低股票購買成本的投資方法。採用這種方法時,其關鍵是股民不要理會股票價格的波動,在一定時期固定投入相同數量的資金。經過一段時間後,高價股與低價股就會互相搭配,使股票的購買成本維持在市場的平均水平。
"固定投入法"是一種比較穩健的投資方法,它對一些不願冒太大風險,尤其適宜一些初次涉入股票市場、不具備股票買賣經驗的股民。採用"固定投入法",能使之較有效地避免由於股市行情不穩可能給他帶來的較大風險,不致於損失過大;但如果有所收獲的話,其收益也不會太高,一般只是平均水平。
2、固定比例法
"固定比例法"是指投資者採用固定比例的投資組中,以減少股票投資風險的一種投資策略。這里的投資組合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保護性的,主要由價格不易波動、收益較為穩定的債券和存款等構成;另一部分是風險性的,主要由價格變動頻繁、收益變動較大的股票構成。兩部分的比例是事先確定的,並且一經確定,就不再變動,採用固定的比例。但在確定比例之前,可以根據投資者的目標,變動每一部分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如果投資者的目標偏重於價值增長,那麼投資組合中風險性部分的比例就可大些。如果投資者的目標偏重於價值保值,那麼投資組合中保護性部分的比例可大些。
例如,某投資者有現款1000元,按照"固定比例法"進行投資。首先他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為投資組合確定一個比例。假如該比例為保護性部分和風險性部分各佔50%。於是,他就得把其中的500元投資股票,另外500元投資於債券,各佔50%。在其後,根據股票價值的變化,對投資組合進行修正,使兩者之間始終保持既定的比例。假如股票價格上漲,使他購買的股票價值從500元上升到600,那麼,在投資組合中風險性部分就要大於保護性部分,破壞了原先各佔50%的比例規定。這時要進行修正,將升值的100元按50%的比例進行分配,即賣出50元股票,再投資於債券,促使二部分的比例重新恢復到各佔50%水平。
固定比例法是建立在投資者既定目標的基礎上的。如果投資者的目標發生變化,那麼投資組合的比例也要相應變化。比如其價值增長的慾望加大,投資組合中的風險性部分的比例就要加大;反之,風險性部分的比例就要縮小。
3、可變比例法
"可變比例法"是指投資者採用的投資組合的比例隨股票價格漲跌而變化的一種投資策略。它的基礎是一條股票的預期價格走勢線。投資者可根據股票價格在預期價格走勢上的變化,確定股票的買賣,從而使投資組合的比例發生變化。當股票價格高於預期價格,就賣出股票買進債券;反之,則買入股票並相應賣出債券。一般來講,股票預期價格走勢看漲時,投資組合中的風險性部分比例增大;股票預期價格走勢看跌時,投資組合中的保護性部分比例增大。但無論哪一種情況,兩部分的比例都是不斷變化著的。
例如,某投資者有現款1000元,按照"可變比例法"進行投資。最初股票與債券各佔50%的比例,即500元投資於股票,購入某種每股50元的股票10股,500元投資於債券。假如股票預期價格走勢線是看漲的,並且預期每股每月上漲5元。投資者根據股票價格與預期價格的差額買入或賣出股票,並相應買賣債券。那麼,當股票價格與預期價格一致時(即每月上漲5元),投資組合中的風險性部分的比例在第二個月就會從50%上升到52.4%(股票額550元與債券額500元之比),在第三個月又從52.4%升到54.5%。
當股票價格低於預期價格或者高於預期價格時,則可以根據實際差價的分配百分比買入或賣出股票,從而也會使投資組合中的風險性部分的比例逐月加大。比如股票價格上漲到每股61元,較預期價格每股55元高出6元,這6元就是股票價格與預期價格之間的實際差價。如果實際差價的分配百分比仍然為各佔50%,那麼投資者就要在每股股票中抽出3元(即6×50%=3),將總價值為30元的股票拋出,並買入同額債券,這樣他的投資組合是股票580元,債券530元,風險性部分佔52.25%,保護性部分佔47.75%。這里實際差價的分配百分比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需要和具體情況而確定。假如股票的預期價格走勢線是看跌的,那麼情況正好相反,投資組合中的風險部分的比例會逐步減小。
因此,在使用可變比例法時預期價格走勢至關重要。它的走勢方向和走勢幅度直接決定了投資組合中兩部分的比例,以及比例的變動幅度。
4、分段買高法
"分段買高法"是指投資者隨著某種股票價格的上漲,分段逐步買進某種股票的投資策略。股票價格的波動很快,並且幅度較大,其預測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股民用全部資金一次買進某種股票,當股票價格確實上漲時,他能賺取較大的價差;但若預測失誤,股票價格不漲反跌,他就要蒙受較大的損失。
由於股票市場風險較大,股民不能將所有的資金一次投入,而要根據股票的實際上漲情況,將資金分段逐步投入市場。這樣一旦預測失誤。股票價格出現下跌,他可以立即停止投入,以減少風險。
例如,某投資者估計某種在50元價位的股票會上漲。但又不敢貿然跟進,怕萬一預測失誤而造成損失。因而不願將1000元現款一次全部購進該種股票,就採用"分段買高法"投資策略。先用250元買進5股,等價格上漲為55元時再買進第二批;再上漲到每股60元時,買進第三批。在這個過程中。
一旦股票價格出現下跌,他一方面可以立即停止投入,另一方面可以根據獲利情況拋出手中的股票,以補償或部分補償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假如投資者買進第三批股票後,價格出現下跌,這時投資者應停止投入,不再購買第四批;同時要根據股票價格下跌幅度來決定是否出售已購股票。當股票價格不跌為55元可考慮出售全部股票。這樣,第三批股票上的損失可以用第一批股票上的盈利來彌補,保證1000元本金不受損失。當然,投資者也可以根據股票下跌幅度,分批出售股票。
5、分段買低法
"分段買低法"是指股民隨著某種股票價格的下跌,分段逐步買進該種股票的投資策略。按照一般人的心理習慣,股票價格下跌就應該趕快買進股票,待價格回升時,再拋出賺取價差。其實問題並沒有這么簡單,股票價格下跌是相對的,因為一般所講的股票價格下跌是以現有價格為基數的,如果某種股票的現有價格已經太高,即使開始下跌,不下跌到一定程度,其價格仍然是偏高的。這時有人貿然大量買入,很可能會遭受重大的損失。因此,在股票價格下跌時購買股票,投資者也要承擔相當風險。一是股票價格可能繼續下跌,二是股票價格即使回升,其回升幅度難以預料。
股民為了減少這種風險,就不在股票價格下跌時將全部資金一次投入,而應根據股票價格下跌的情況分段逐步買入。例如,某種每股50元股票,其價格逐步上漲,當上升到每股60元時,開始回跌,假如跌到每股55元,這時可能繼續下跌,也可能重新回升。由於原先上漲幅度較大,使得繼續下跌可能性要大於重新回升的可能性。如果某投資者在下跌時將所有的資金1000元一資投入該股票,那麼他很可能會因股票價格繼續下跌而遭受較大的損失。他只有在股票價格重新回升,並超過每股55元時,才有獲利的可能。如果他採用"分段買低法"逐步買入該種股票,就能通過出售股票來補償,或部分補償遭受的損失,以減少風險。當股票價格跌到每股55元時,他先買進第一批5股該種股票,待股價跌到每股50元時,買進第二批,再跌到每股45元時,買進第三批。這時,如果股票價格重新回升,當上升到每股50元時,投資者就可以用第三批股票來抵銷買進第一批股票的損失。如股票價格繼續下跌,那麼也能減少投資者的損失。如股票價格重新回升到最初的每股60元時,那麼股民就能獲得巨大收益。
"分段買低法"比較適用於那些市場價格高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如果股票的市場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對於長線股民來說,可以一次完成投資,不必分段逐步投入。因為股票價格一般不可能低於其內在價值,其回升的可能性很大,如不及時買進,很可能會失去獲利的機會。
6、相對有利法
"相對投資法"是指在股市投資中,只要股民的收益達到預期的獲利目標時,就立即出手的投資策略。股票價格的高低是相對的,不存在絕對的高價與絕對的低價。此時是高價,彼時卻可能是低價;此時是低價,而彼時則有可能是高價。所以,在股票投資過程中務必要堅持自己的預期目標,即"相對有利"的標准。因為在股票投資活動中,一般投資者很難達到最低價買進、最高價賣出的要求,只要達到了預期獲利目標,就應該立即出手,不要過於貪心。至於預期的獲利目標則可根據各種因素,由投資者預先確定。
例如,某投資者有現款1000元,買進了20股某種每股50元的股票。如果確定預期獲利目標為10%,那麼當股票價格上升到每股55元時,他就該立即出售全部股票,獲凈利100元,正好為其本金的10%,如果其確定的獲利目標為20%,那麼必須等到股票價格上升到每股60元時,才能賣掉股票。很顯然,"相對有利法"雖然比較穩健,可以防止因股價下跌而帶來的損失,但也有兩個不足之處,一是股票出手後,如股票價格繼續上漲,那麼股民就失去了獲取更大收益的機會;二是如果股票價格變化較平穩,長期達不到預期獲利目標,那麼投資者的資金會被長期擱置而得不到收益。投資者除了事先確定預期獲利目標外,還可相應確定預期損失目標,這就是止損線,只要股票價格變化一達到預期損失目標,股民就立即將股票出手,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
❾ 解釋積極與消極的投資組合策略,它們在股票投資中有什麼應用
簡單的說在基金管理中消極型管理策略主要是指買入並持有策略;而積極型管理策略主要有恆定混合策略、投資組合保險策略以及動態資產配置策略。
❿ 簡單型消極投資策略有哪些
簡單型消極投資策略一般是在確定了恰當的股票投資組合之後,在3-5年的持有期內不再發生積極的股票買人或賣出行為,而進出場時機也不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簡單型消極投資策略具有交易成本和管理費用最小化的優勢,但同時也放棄了從市場環境變化中獲利的可能。適用於資本市場環境和投資者偏好變化不大,或者改變投資組合的成本大於收益的狀態。
指數型消極投資策略的核心思想是相信市場是有效的,任何積極的股票投資策略都不能取得超過市場的投資收益。
(一)指數型投資策略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基礎
按照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中,「市場投資組合」為每單位風險提供了最大的收益。基金管理人在實際進行資產管理時,會構造股票投資組合來復制某個選定的股票價格指數的波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指數化策略。
從國外證券市場的實踐來看,指數投資基金的收益水平總體上超過了非指數基金的收益水平,而這主要得益於兩點:
一是市場的高效性。二是成本較低。
(二)跟蹤誤差問題
復制的投資組合的波動不可能與選定的股票價格指數的波動完全一致。成分股的權數也會因為公司合並、股票拆細和發放股票紅利、發行新股和股票回購等原因而變動,而復制的投資組合不能對此自動調整,更不用說復制的投資組合中包含的股票數目少於指數的成分股了。所以,跟蹤誤差是難以避免的。
為了盡量減少跟蹤誤差,需要對復制的股票組合進行動態維護,並為此支付相應的交易費用。
所謂市值法,即選擇指數成分股中市值最大的部分股票,按照其在股價指數所佔比例購買,將剩餘資金平均分配在剩下的成分股中。而分層法就是將指數的成分股按照某個因素分類,然後按照各類股票在股價指數中的比例構造投資組合,至於各類中的具體股票可以隨機或按照其他原則選取。
(三)加強指數法
基金管理人試圖將指數化管理方式與積極型股票投資策略相結合,在盯住選定的股票指數的基礎上做適當的主動性調整,這種股票投資策略被成為加強指數法。
雖然加強指數法的核心思想是將指數化投資管理與積極型股票投資策略相結合,但是加強指數法與積極型股票投資策略之間仍然存在著顯著的區別,也就是風險控製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