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查詢 » 過去兩千年的信息發展股票

過去兩千年的信息發展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8-10 12:22:26

Ⅰ 股票的發展史

股票是商品經濟及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的歷史和發展過程大概可分為三個部分。
一、在16世紀作為籌集資金、分散風險的一種手段而進入遠航貿易領域。
在15世紀,義大利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南美州新大陸,隨後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
倫又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這些地理上的大發現開通了東西方之間的航線,使海外貿
易和殖民地掠奪成為暴富的捷徑。而要組織遠航貿易就必須具備兩大條件,其一是組建
船隊需要巨額的資金;其二是因為遠航經常會遭到海洋颶風和土著居民的襲擊,要冒很
大的風險。
而在當時,沒有一個投資者能擁有如此龐大的資金,且也沒有誰甘願冒這么大的風
險。為了籌集遠航的資本和分攤經營風險,就出現了以股份集資的方法,即在每次出航
之前,招募股金,航行結束後將資本退給出資人並將所獲利潤按股金的比例進行分配。
為保護這種股份制經濟組織,英國、荷蘭等國的政府不但給予它們各種特許權和免稅優
惠政策,且還制訂了相關的法律,從而為股票的產生創造了法律條件和社會環境。
在1553年,英國以股份集資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爾公司,在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
公司,其採取的方式就是公開招買股票,購買了股票就獲得了公司成員的資格。這些公
司開始運作時是在每次航行回來就返還股東的投資和分取利潤,其後又改為將資本留在
公司內長期使用,從而產生了普通股份制度,相應地形成了普通股股票。
因為在貿易航行中獲取的利潤十分豐厚,這類公司就迅速膨脹,相應地股票也得到
發展。在1660年之間,股東若要轉讓其所持股票,就要在本公司內找到相應的人員來接
受,或設法依公司章程規定將本公司以外的承購者變為公司的成員,股票的轉讓相當不
便。但從1661年開始,股票開始可以任意轉讓,購買了公司股票的人就具有了公司的股
東資格,享有股東權。
到1680年,此類公司在英國已達49家,這就要求用法律形式確認其獨立的、固定的
組織形式。在17世紀上半葉,英國就確認了公司作為獨立法人的觀點,從而使股份有限
公司成為穩定的組織形式,股金成為長期投資。股東憑借公司製作的股票就享有股東權,
領取股息。
與此相適應,證券交易也在歐洲的原始資本積累過程中出現。17世紀初,為了促進
包括股票流通在內的籌集資本活動的順利開展,在里昂、安特衛普等地出現了證券交易
場所。
1608年,荷蘭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個證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二、17世紀後,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股票逐漸進入金融和工業領域。
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法國先後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大機器工業生產
代替手工生產的產業革命迅猛崛起,導致了商品經濟的極大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因適應
了大工業的要求而迅速發展起來,股票也相應地得到發展。出於生產對於擴大資金來源
和進行遠距離運輸以擴大市場的需要,銀行、運輸業急需大量籌集資金,而通過發行股
票來籌集資金、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就成為當時的一種普遍方式。1694年成立的第一家資
本主義國家銀行——英格蘭銀行及美國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合眾美國銀行都
是以發行股票為基礎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於股價制銀行既可發行銀行券,又能吸收
社會資金來發放貸款,其盈利非常可觀。而相對於遠航貿易來說,銀行股票是金融業股
票,不但股息多,且風險小,所以股票和股份制在金融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在18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和推廣應用導致了工業革命。
此時,資本主義的主要工業部門從手工業逐漸地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生產。不但紡織
業使用了大機器,且推廣到輪船和機車,改變了整個工業的交通狀況,大大地促進了生
產力的發展。這時的生產規模,已經遠遠不是單個資本家的小規模投資所能適應,它不
但需要專業化生產和分工協作,還要求在交通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巨大
的投資,而這些投資卻不是少數資本家或當時政府的財力所能承擔的。而股份有限公司
和股票正好提供了一條用資本社會化來集中資金的出路。
在18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中期,英國利用股票集資這種形式共修建了長達2200英里
的運河系統和5000英里的鐵路。美國在18世紀初的50年裡建成了約3000英里的運河及28
00英里的鐵路。
到了19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要求擴大企業規模、改進生產技
術和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獨資或合夥辦企業就難以適應。這時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就采
取各種優惠措施來鼓勵私人集資興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在工業系統確立統治地位。
於是,股票的自由轉讓,特別是利用股票價格進行投機,刺激了人們向工業企業進行股
票投資的興趣。股份有限公司在各個工業領域都迅猛發展,成為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
且通過股票籌措的資本額越來越大。如1799年杜邦創立的杜邦火葯公司就是用每股2000
美元的股票籌措了15股資本創辦的,而1902年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則用股票籌措了多達
14億美元的股金資本,成為第一個10億美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三、隨著證券交易的發展,其相應的法規及手段日益完善。
隨著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和股票發行數量的日益增多,證券交易所也在逐步發展。
1773年,股票商在倫敦的新喬納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現倫敦證券
交易所的前身),並在1802年獲得英國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承認。它最初經營政府債券,
其後是公司債券和礦山、運河股票。到19世紀中葉,一些非正式的地方性證券市場也在
英國興起。
美國的證券市場從費城、紐約到芝加哥、波士頓等大城市開始出現,逐步形成全國
范圍的證券交易局面。這些證券市場開始經營政府債券,繼而是各種公司股票。1790年
美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誕生,1792年紐約的24名經紀人在華爾街
11號共同組織了「紐約證券交易會」,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隨
著股票交易的發展,在1884年,美國的道和瓊斯發明了反映股票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指
數雛形——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
股票在近代和現代的高速發展,要求法律制度不斷完備。
各個西方國家均通過制定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等來維護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的
發展,以保護股東的權益。美國根據1929年經濟危機的經驗,於1933年頒布了《證券法》
主要規定了股票發行制度。1934年又頒布了《證券交易法》,用於解決股票交易問題,
並依該法成立了證券委員會作為股票市場的主管機關。1970年,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減少投資風險,頒布了《證券投資者保護法》。另外,在各國的股票交易市場上形成了
反映股票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指數。比如,美國的道·瓊斯公司編制的道·瓊斯股票價
格平均指數,是美國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大工業壟斷公司股票的價格指數。有關證券(股
票)法律的公布和股票價格指數的產生,促進了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制度的發展。
我國最早發行股票是在80年代中期,1984年北京的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為
中國的第一家股份制企業。隨後,上海的飛樂公司、深圳的寶安公司相繼發行了股票。
1988年前後在上海和深圳出現了地區性的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後上海證券交易所、深
圳證券交易所相繼宣布而開業,拉開了中國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國證券監督管
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從而使中國的股票交易逐漸走上了正規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Ⅱ 股票發展史

從長期來看,基本上是可以的,但有時由於二級市場存在很大的投機行為,也要去考慮那些投機因素。

Ⅲ 2000年買發展股票到現在增值嗎

你說的是深發展嗎,這個要看你在什麼價位買的股票,要是買的中國石油,那麼你肯定被套的很深。

Ⅳ 中國股票市場從開始到現在的發展過程及重要事件

、1984年- 提出建立資本市場構想

2、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發行1萬股

3、1986年-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誕生

4、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5、1990年-深圳證券交易所試開業

6、股市設計者點評:
股市最初的建立就是如此,「歷史在為未來奮斗的時候總是高尚和純潔的,當年設計者所構想的證券市場只有一個榜樣——歐美,歐美股市是完全市場化的結果,是最精明的商人之間的活動,而中國的歷史現實卻決定了中國的股市一開始就帶著太多的政府色彩。」一位最初設計者對本刊評論說。這為後來的政策市以及國企圈錢埋下了伏筆。

三、○ 混亂90年代初:股市徘徊在保與壓之間

1、1991年8月- 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北京成立
1991-08-28 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2、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價格限制

3、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4、1992年10月12日-證監會正式成立

5、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變冷

6、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發大漲

7、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漲勢

四、○ 牛市1999:功利性透支

1、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發

2、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漲

3、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實施

五、○ 打開潘多拉魔盒:從國有股減持到股權分置改革

1、2001年6月-國有股減持拉開序幕

2、2001年7月-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

3、2001年10月-證監會一家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

4、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5、2002年6月-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

6、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實施

7、2005年4月30日-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8、2005年6月-利好齊發,股改行情啟動

9、2006年9月-股權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10、就是從06年下半年到現在的大牛市,正在持續中。

Ⅳ 信息發展股票起初開盤價是多少

很高心為你解答,經查詢,信息發展起初開盤價看下圖,如滿意,請採納。

Ⅵ 如何看股票的歷史信息

行情軟體F10裡面有一些信息是歷年的,有一些今年如公告和十大股東之類的就一年左右的,要更早的可以到交易所去查詢個股的公告,交易所可以查到所有年份的公告資料.
查詢交易所公告需要下載安裝Adobe Reader軟體,才能打開它的PDF格式的文件.

Ⅶ 請問怎麼樣能查得到一個股票過去一年或兩年的走勢

F8縮短周期。或者小鍵盤向下的鍵 有其他問題加275233299

Ⅷ 求股票的發展史越詳細越久遠最好

9852367 您好,以下資料希望能幫到您!

股票是商品經濟及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的歷史和發展過程大概可分為三個部分。

一、在16世紀作為籌集資金、分散風險的一種手段而進入遠航貿易領域。

在15世紀,義大利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南美州新大陸,隨後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
倫又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這些地理上的大發現開通了東西方之間的航線,使海外貿
易和殖民地掠奪成為暴富的捷徑。而要組織遠航貿易就必須具備兩大條件,其一是組建
船隊需要巨額的資金;其二是因為遠航經常會遭到海洋颶風和土著居民的襲擊,要冒很
大的風險。

而在當時,沒有一個投資者能擁有如此龐大的資金,且也沒有誰甘願冒這么大的風
險。為了籌集遠航的資本和分攤經營風險,就出現了以股份集資的方法,即在每次出航
之前,招募股金,航行結束後將資本退給出資人並將所獲利潤按股金的比例進行分配。
為保護這種股份制經濟組織,英國、荷蘭等國的政府不但給予它們各種特許權和免稅優
惠政策,且還制訂了相關的法律,從而為股票的產生創造了法律條件和社會環境。

在1553年,英國以股份集資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爾公司,在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
公司,其採取的方式就是公開招買股票,購買了股票就獲得了公司成員的資格。這些公
司開始運作時是在每次航行回來就返還股東的投資和分取利潤,其後又改為將資本留在
公司內長期使用,從而產生了普通股份制度,相應地形成了普通股股票。

因為在貿易航行中獲取的利潤十分豐厚,這類公司就迅速膨脹,相應地股票也得到
發展。在1660年之間,股東若要轉讓其所持股票,就要在本公司內找到相應的人員來接
受,或設法依公司章程規定將本公司以外的承購者變為公司的成員,股票的轉讓相當不
便。但從1661年開始,股票開始可以任意轉讓,購買了公司股票的人就具有了公司的股
東資格,享有股東權。

到1680年,此類公司在英國已達49家,這就要求用法律形式確認其獨立的、固定的
組織形式。在17世紀上半葉,英國就確認了公司作為獨立法人的觀點,從而使股份有限
公司成為穩定的組織形式,股金成為長期投資。股東憑借公司製作的股票就享有股東權,
領取股息。

與此相適應,證券交易也在歐洲的原始資本積累過程中出現。17世紀初,為了促進
包括股票流通在內的籌集資本活動的順利開展,在里昂、安特衛普等地出現了證券交易
場所。

1608年,荷蘭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個證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二、17世紀後,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股票逐漸進入金融和工業領域。

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法國先後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大機器工業生產
代替手工生產的產業革命迅猛崛起,導致了商品經濟的極大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因適應
了大工業的要求而迅速發展起來,股票也相應地得到發展。出於生產對於擴大資金來源
和進行遠距離運輸以擴大市場的需要,銀行、運輸業急需大量籌集資金,而通過發行股
票來籌集資金、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就成為當時的一種普遍方式。1694年成立的第一家資
本主義國家銀行——英格蘭銀行及美國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合眾美國銀行都
是以發行股票為基礎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於股價制銀行既可發行銀行券,又能吸收
社會資金來發放貸款,其盈利非常可觀。而相對於遠航貿易來說,銀行股票是金融業股
票,不但股息多,且風險小,所以股票和股份制在金融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在18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和推廣應用導致了工業革命。

此時,資本主義的主要工業部門從手工業逐漸地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生產。不但紡織
業使用了大機器,且推廣到輪船和機車,改變了整個工業的交通狀況,大大地促進了生
產力的發展。這時的生產規模,已經遠遠不是單個資本家的小規模投資所能適應,它不
但需要專業化生產和分工協作,還要求在交通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巨大
的投資,而這些投資卻不是少數資本家或當時政府的財力所能承擔的。而股份有限公司
和股票正好提供了一條用資本社會化來集中資金的出路。

在18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中期,英國利用股票集資這種形式共修建了長達2200英里
的運河系統和5000英里的鐵路。美國在18世紀初的50年裡建成了約3000英里的運河及28
00英里的鐵路。

到了19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要求擴大企業規模、改進生產技
術和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獨資或合夥辦企業就難以適應。這時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就采
取各種優惠措施來鼓勵私人集資興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在工業系統確立統治地位。
於是,股票的自由轉讓,特別是利用股票價格進行投機,刺激了人們向工業企業進行股
票投資的興趣。股份有限公司在各個工業領域都迅猛發展,成為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
且通過股票籌措的資本額越來越大。如1799年杜邦創立的杜邦火葯公司就是用每股2000
美元的股票籌措了15股資本創辦的,而1902年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則用股票籌措了多達
14億美元的股金資本,成為第一個10億美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三、隨著證券交易的發展,其相應的法規及手段日益完善。

隨著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和股票發行數量的日益增多,證券交易所也在逐步發展。

1773年,股票商在倫敦的新喬納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現倫敦證券
交易所的前身),並在1802年獲得英國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承認。它最初經營政府債券,
其後是公司債券和礦山、運河股票。到19世紀中葉,一些非正式的地方性證券市場也在
英國興起。

美國的證券市場從費城、紐約到芝加哥、波士頓等大城市開始出現,逐步形成全國
范圍的證券交易局面。這些證券市場開始經營政府債券,繼而是各種公司股票。1790年
美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誕生,1792年紐約的24名經紀人在華爾街
11號共同組織了「紐約證券交易會」,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隨
著股票交易的發展,在1884年,美國的道和瓊斯發明了反映股票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指
數雛形——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

股票在近代和現代的高速發展,要求法律制度不斷完備。

各個西方國家均通過制定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等來維護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的
發展,以保護股東的權益。美國根據1929年經濟危機的經驗,於1933年頒布了《證券法》
主要規定了股票發行制度。1934年又頒布了《證券交易法》,用於解決股票交易問題,
並依該法成立了證券委員會作為股票市場的主管機關。1970年,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減少投資風險,頒布了《證券投資者保護法》。另外,在各國的股票交易市場上形成了
反映股票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指數。比如,美國的道·瓊斯公司編制的道·瓊斯股票價
格平均指數,是美國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大工業壟斷公司股票的價格指數。有關證券(股
票)法律的公布和股票價格指數的產生,促進了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制度的發展。

我國最早發行股票是在80年代中期,1984年北京的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為
中國的第一家股份制企業。隨後,上海的飛樂公司、深圳的寶安公司相繼發行了股票。

1988年前後在上海和深圳出現了地區性的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後上海證券交易所、深
圳證券交易所相繼宣布而開業,拉開了中國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從而使中國的股票交易逐漸走上了正規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Ⅸ 中國股票發展史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創階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滬、深證券交易所的相繼掛牌營業,股票集中交易市場正式宣布成立,中國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備了資源配置的功能。這一階段是中國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項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資本市場大多處於自我演進發展狀態,資本市場體系初步搭建,整個市場規模較小,並以分隔的區域性試點為主,股票市場的發行和交易缺乏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缺乏統一規范和集中監管。同時,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在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試驗階段。
此時股市能否長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問題的困擾,姓資還是姓社,成為影響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話題。1992年1、2月間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視察時指出:「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麼,堅持這種態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1]此後,中國確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股份製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並開始在資本市場發行上市。1993年,股票發行試點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廣至全國,打開了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由此中國股市也於1996年5月迎來了大牛市行情。由於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機制和市場監控機制,高速發展的股市立即出現了許多問題,股市價格暴漲暴跌,投資者尚未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投機之風盛行,黑市行為大量滋生等。打壓整頓股市也因此成為接下來的宏觀調控的內容之一。從證券監管的角度來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與地方、中央各部門共同參與管理向集中統一管理的過渡階段。股市的監管機制開始形成,監管體系初具雛形,並規定了漲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從憲法的層次上承認「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個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場的地位正式確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規范階段。
從1998年開始,中國開始正式啟用法律法規手段規范管理股票市場。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國集中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國務院確定中國證監會作為國務院直屬單位,成為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同時其職能得到了加強。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現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續到2001年。然而,太過火爆的股市已經嚴重脫離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違規行為也不斷被暴露出來,銀廣夏、藍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發生就是當時股市混亂的縮影。同時股市的作用被定義為「國企解困」的一個重要途徑,大量國企進入股市尋找資金,其上市公司質量參差不齊。以1999年7月《證券法》的頒布實施為標志,中國股票市場步入了以「規范與發展」為主題的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中國股票市場的制度建設也逐步走向成熟。經過幾年的法制建設,中國證券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證券法》為核心,以行政法規為補充,以部門規章為主體的系統的證券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轉軌階段。
隨著中國股票市場制度建設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發展階段,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矛盾的轉移,對股票市場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它不僅是籌資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漲還能帶來財富效應,刺激消費增長,有助於改善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等。股票市場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與發展全局的高度來考慮。中國股票市場被賦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層領導提出股票市場不僅要為國有經濟改革服務,而且要為國家的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服務。但是,由於此階段股票市場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設不盡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國(主要是美國)的經驗,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特殊性認識不夠,使得中國股票市場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高層次、綜合性功能的發揮仍不理想,社會各界對中國股票市場功能發揮的現狀有頗多不滿。新一屆的中國證監會開始著手完善監管體制。然而在股權分置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的前提下,國家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改革並沒有收到預期的結果。這一階段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價格甚至一度低於面值,股市不僅沒有達到資源優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連最基礎的籌資功能也無法實現。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閩發、「德隆系」等證券公司長期積累的問題和風險集中爆發,是中國股票市場運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應。2004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九條」),表明了政府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決心,以促使資本市場的運行更加符合市場化規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階段。
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 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2]由於股票市場的改革和創新,資本市場由此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全社會開始重新認識和審視資本市場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