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查詢 » 股票估值乘數預測

股票估值乘數預測

發布時間: 2021-08-06 07:11:32

1. 怎樣對一隻股票估值 計算方法是什麼 舉例說明

你好,股票估值一般可以採用市凈率法、市盈率法等對股票進行估值。

1、市凈率法,市凈率=(P/BV)即: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但在判斷投資價值時還要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

2、市盈率法,市盈率=(P/E)即: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一般來說,市盈率水平為:

<0 :指該公司盈利為負

0-13 :即價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價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

3、PEG法,PEG=PE/(企業年盈利增長率*100)公司的每股凈資產。

粗略而言,PEG值越低,股價遭低估的可能性越大,這一點與市盈率類似。須注意的是,PEG值的分子與分母均涉及對未來盈利增長的預測,出錯的可能較大。

4、ROE法,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利潤/所有者權益

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以上只列舉常見的4種,股票的估值方法還有很多,綜合分析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更好的判斷。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2. 股票估值要取什麼時間段的數據進行計算

一、中長期估值選用發行該股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該只股票的中長期運行態勢進行測算,這里以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為主。
二、短期估值:以技術面為主,時間選擇主要有:周K線;日K線;分鍾線及各種技術指標的運行情況等等。

3. 股票估值如何計算

你好,股票的估值計算方法如下:

1、市盈率估值: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預測股價的估值一般採用動態的市盈率。

2、PEG估值:PEG=市盈率÷未來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每股收益),PEG等於1說明股票估值得當,PEG小於1說明股票被低估,PEG大於1說明股票可能被高估了。

3、市凈率估值:市凈率=股價÷最近一期的每股凈資產,主要用於對凈資產規模較大的企業進行估值。

4、市現率估值:市現率=每股股價/每股自由現金流,市現率越小說明上市公司每股現金增加的金額越多,表明上市公司經營壓力比較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4. 股票估值到底怎麼計算

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種,依據投資者預期回報、企業盈利能力或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角度出發,比較常用的有:
一、股息基準模式,就是以股息率為標准評估股票價值,對希望從投資中獲得現金流量收益的投資者特別有用。可使用簡化後的計算公式:股票價格= 預期來年股息/ 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
二、最為投資者廣泛應用的盈利標准比率是市盈率(PE),其公式:市盈率= 股價/ 每股收益。使用市盈率有以下好處,計算簡單,數據採集很容易,每天經濟類報紙上均有相關資料,被稱為歷史市盈率或靜態市盈率。但要注意,為更准確反映股票價格未來的趨勢,應使用預期市盈率,即在公式中代入預期收益。
投資者要留意,市盈率是一個反映市場對公司收益預期的相對指標,使用市盈率指標要從兩個相對角度出發,一是該公司的預期市盈率和歷史市盈率的相對變化,二是該公司市盈率和行業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公司市盈率高於之前年度市盈率或行業平均市盈率,說明市場預計該公司未來收益會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則表示與同業相比,市場預計該公司未來盈利會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對地看待,並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如果預計某公司未來盈利會上升,而其股票市盈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則未來股票價格有機會上升。
三、市價賬面值比率(PB),即市賬率,其公式:市賬率= 股價/ 每股資產凈值。此比率是從公司資產價值的角度去估計公司股票價格的基礎,對於銀行和保險公司這類資產負債多由貨幣資產所構成的企業股票的估值,以市賬率去分析較適宜。
除了最常用的這幾個估值標准,估值基準還有現金折現比率,市盈率相對每股盈利增長率的比率(PEG),有的投資者則喜歡用股本回報率或資產回報率來衡量一個企業。

5. 股票怎麼估值 股票估值的三種方法

股票估值的三種方法:
第一種市盈率法:
市盈率法是股票市場中確定股票內在價值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方法,通常情況下,股市中平均市盈率是由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所確定的,比如,現在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為3.87%,對應股市中的平均市盈率為25.83倍,高於這個市盈率的股票,其價格就被高估,低於這個市盈率的股票價格就被低估。

第二種方法資產評估值法:
就是把上市公司的全部資產進行評估一遍,扣除公司的全部負債,然後除以總股本,得出的每股股票價值。如果該股的市場價格小於這個價值,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如果該股的市場價格大於這個價值,該股票的價格被高估。

第三種方法就是銷售收入法:
就是用上市公司的年銷售收入除以上市公司的股票總市值,如果大於1,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如果小於1,該股票的價格被高估。股票內在價值即股票未來收益的現值,取決於預期股息收入和市場收益率。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6. 怎麼計算股票估值

這個估值方法很多,可以按市盈率,市凈率等方法。

7. 如何估算一個股票的估值,有哪些指標可以參考

股票估值常用的指標:
1.PE市盈率
股票分析中的PE指標實際指的是P/E,即市盈率。要計算P/E,你只是把目前的公司股票價格除以其每股收益(EPS)。
很多時候,每股收益(EPS)是由過去4個季度的收益來計算的;然而,有時用估計的未來4個季度的收益來計算;有時還利用過去兩個季度和估計的未來兩個季度的收益來計算。由此,計算出來的數據有一定差異。
理論上,股票的P/E值表示,投資者願意付出多少投資得到公司每一塊錢的盈利。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對於P/E值的解釋方法,因為它沒有考慮到公司的發展前景。
A股PE 在10-15倍,有投資價值;20倍左右適中;30倍以上高估;60倍以上是即將爆破的氣球。

2.PB指標
PB即市凈率,市凈率=股票市價/每股凈資產。
凈資產的多少是由股份公司經營狀況決定的,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越好,其資產增值越快,股票凈值就越高,因此股東所擁有的權益也越多。所以,股票凈值是決定股票市場價格走向的主要根據。一般而言,市凈率越低的股票,其投資價值越高。相反,其投資價值就越小。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市凈率可用於投資分析,但不適用於短線炒作。

3.PEG指標
PEG即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當時他在選股的時候就是選那些市盈率較低,同時它們的增長速度又是比較高的公司,這些公司有一個典型特點就是PEG會非常低。
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彼得·林奇發明的一個股票估值指標,是在PE(市盈率)估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彌補了PE對企業動態成長性估計的不足,其計算公式是:PEG=PE/企業年盈利增長率。
上述指標只是衡量公司投資價值的一個參考,因為做投資更主要的是看公司的發展前景,而上述指標有不少是依據歷史數據計算的,並不能反映公司價值。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知識資料是值得學習的,也可以通過上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8. 基於可比公司的乘數估值法,隱含的假設是什麼

基於可比公司的乘數估值法,隱含的假設是有非常相似的已上市公司作為參考
挑選與非上市公司同行業可比或可參照的上市公司,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後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比如P/E(市盈率,價格/利潤)、P/S法(價格/銷售額)。

9. 股票 相對估值法 的具體計算公式

相對價值法又稱乘數估值法,指的是現在在證券市場上經常使用到的市盈率法、市凈率法、市銷率法等比較簡單通用的比較方法。它是利用類似企業的市場價來確定目標企業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這種方法是假設存在一個支配企業市場價值的主要變數,而市場價值與該變數的比值對各企業而言是類似的、可比較的。由此可以在市場上選擇一個或幾個跟目標企業類似的企業,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修正、調整目標企業的市場價值,最後確定被評估企業的市場價值。實踐中被用作計算企業相對價值模型的有市盈率、市凈率、收入乘數等比率模型,最常用的相對價值法包括市盈率法和市凈率法兩種。
市價/凈收益比率模型(市盈率法)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利
運用市盈率估價的模型如下:
目標企業每股價值=可比企業平均市盈率*目標企業的每股收益
市價/凈資產比率模型(市凈率法)
市凈率=市價/凈資產
這種方法假設股權價值是凈資產的函數,類似企業有相同的市凈率,凈資產越大則股權價值越大。因此,股權價值是凈資產的一定倍數,目標企業的價值可以用每股凈資產乘以平均市凈率計算。
股權價值=可比企業平均市凈率*目標企業凈資產

10. 股權價值的估計值需要預測哪些財務變數

一、基本的財務比率 (一)變現能力比率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資產負債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3、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二)資產管理比率 1、營業周期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2、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3、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 「銷售收入」數據來自利潤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讓後的銷售凈額。 4、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5、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三)負債比率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2、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100% 3、有形凈值債務率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100% 4、已獲利息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比率=長期負債÷(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5、影響長期償債能力的其他因素 (1)長期租賃 (2)擔保責任 (3)或有項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銷售凈利率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2、銷售毛利率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3、資產凈利率 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4、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應用 (一)杜幫財務分析體系 1、權益乘數 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 2、權益凈利率 權益凈利率=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二)上市公司財務比率 1、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份總數 =(凈利潤-優先股股利)÷(年度股份總數-年度末優先股數) 2、市盈率 市盈率(倍數)=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4、股票獲利率 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價×100% 5、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凈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數 股利保障倍數=普通股每股凈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1÷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年度末股東權益÷年度末普通股數 8、市凈率 市凈率(倍數)=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三)現金流量分析 1、流動性分析 (1)現金到期債務比 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本期到期的債務 (2)現金流動負債比 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 (3)現金債務總額比 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債務總額 2、獲取現金能力分析 (1)銷售現金比率 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凈額÷銷售額 (2)每股經營現金流量凈額 每股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普通股股數 (3)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 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全部資產×100% 3、財務彈性分析 (1)現金滿足投資比率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近5年經營現金流量凈額之和÷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2)現金股利保障倍數 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每股現金股利 第三章 財務預測與計劃 一、財務預測的步驟 1、銷售預測 財務預測的起點是銷售預測。 2、估計需要的資產 3、估計收入、費用和保留盈餘 4、估計所需融資 二、銷售百分比法 (一)根據銷售總額確定融資需求 1、確定銷售百分比 2、計算預計銷售額下的資產和負債 3、預計留存收益增加額 留存收益增加=預計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率) 4、計算外部融資需求 外部融資需求=預計總資產-預計總負債-預計股東權益 (二)根據銷售增加量確定融資需求 融資需求=資產增加-負債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資產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負債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計劃銷售額×(1-股利支付率)〕 三、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四、內含增長率 如果不能或不打算從外部融資,則只能靠內部積累,從而限制了銷售的增長。此時的銷售增長率,稱為「內含增長率」。 五、可持續增長率 概念:是指不增發新股並保持目前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條件下公司銷售所能增長的最大比率。 其中:經營效率體現於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凈利率。 財務政策體現於資產負債率和收益留存率。 1、根據期初股東權益計算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 = = =期初權益資本凈利率×本期收益留存率 =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 2、根據期末股東權益計算的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 = 3、可持續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的聯系: (1)如果某一年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與上年相同,則實際增長率、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以及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三者相等。這種增長狀態,可稱之為平衡增長。 (2)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數值增長,則實際增長率就會超過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會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3)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數值比上年下降,則實際銷售增長就會低於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會低於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4)如果公式中的4項財務比率已經達到公司的極限水平,單純的銷售增長無助於增加股東財富。 第四章 財務估價 一、貨幣時間價值的計算 (一)復利終值 S=p×(1+i)n 其中:(1+i)n 被稱為復利終值系數,符號用( ,i,n)表示。 (二)復利現值 P=s×(1+i) 其中:(1+i) 被稱為復利現值系數,符號用( ,i,n)表示。 (三)復利息 I=S-P (四)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i=(1+ ) -1 式中:r-名義利率; M-每年復利次數; i-實際利率。 (五)普通年金終值和現值 1、普通年金終值 S=A× 式中 是普通年金1元、利率為i、經過n期的年金終值,記作( ,i,n),稱為年金終值系數。 2、償債基金 A=s× 式中 是普通年金終值系數的倒數,稱為償債基金系數,記作( ,i,n)。 3、普通年金現值 P=A× 式中 稱為年金現值系數,記作( ,i,n) 4 、投資回收系數 A=P× 式中 是普通年金現值系數的倒數,稱為投資回收系數,記作( ,i,n)。 (六)預付年金終值和現值 1、預付年金終值 S=A×〔 -1〕 式中的〔 -1〕是預付年金終值系數。它和普通年金終值系數 相比,期數加1,而系數減1,可記作〔( ,i,n+1)-1〕。 2、預付年金現值計算 P=A×〔 +1〕 式中〔 +1〕是預付年金現值系數。它和普通年金現值系數 相比,期數要減1,而系數要加1,可記作〔( ,I,n-1)+1〕。 (七)遞延年金 1、第一種方法:是把遞延年金視為N期普通年金,求出遞延期末的現值,然後再將此現值調整到第一期初。 P =A×(P/A,i,n) P =P ×(1+i) 0 1 2 3 4 5 6 7 100 100 100 100 第二種方法:是假設遞延期中也進行支付,先求出(M+N)期的年金現值,然後,扣除實際並未支付的遞延期(M)的年金現值,即可得出最終結果。 P =A×(P/A,i,m+n) P =A×(P/A,i,m) P = P - P (八)永續年金 P=A× 二、債券估價 (一)債券估價的基本模型 PV= + +………+ 式中:PV-債券價值 I-每年的利息 M-到期的本金 i-貼現率 n-債券到期前的年數 (二)債券價值與利息支付頻率 1、純貼現債券:是指承諾在未來某一確定日期作某一單筆支付(F)的債券。 PV= 2、平息債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時間內平均支付的債券。 PV= + 式中:m-年付利息次數; N-到期時間的年數; i-每年的必要報酬率; M-面值或到期日支付額。 3、永久債券:是指沒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債券。 PV= (三)債券的收益率 購進價格=每年利息×年金現值系數+面值×復利現值系數 V=I×(P/A,i,n)+M×(P/S,i,n) 用試誤法求式中的i值即可。 i=i + ×(i -i ) 也可用簡便演算法求得近似結果: i= ×100% 式中:I-每年的利息 M-到期歸還的本金; P-買價; N-年數。 三、股票估價 (一)股票評價的基本模式 P = 式中:D -t年的股利;股利多少,取決於每股盈利和股利支付率兩個因素。 R -貼現率; t--年份。 (二)零成長股票的價值 P =D÷R (三)固定成長股票的價值 P= 式中:D =D ×(1+g);D 為今年的股利值; g-股利增長率。 (四)非固定成長股票的價值 採用分段計算,確定股票的價值。 (五)股票的收益率 R= +g 式中: --股利收益率 g—股利增長率,或稱為股價增長率和資本利得收益率。 P -是股票市場形成的價格。 四、風險和報酬 (一)單項資產的風險和報酬 1、預期值 預期值( )= 式中:P -第i種結果出現的概率; K -第i種結果出現後的預期報酬率; N-所有可能結果的數目。 2、離散程度(方差和標准差) 表示隨機變數離散程度的量數,最常用的是方差和標准差。 (1)方差 總體方差= 樣本方差= (2)標准差 總體標准差= 樣本標准差= 總體,是指我們准備加以測量的一個滿足指定條件的元素或個體的集合,也稱母體。 樣本,就是這種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個體的過程稱為「抽樣」,所抽得部分稱為「樣本」 式中:n表示樣本容量(個數),n-1稱為自由度。 在財務管理實務中使用的樣本量都很大,沒有必要區分總體標准差和樣本標准差。 在已經知道每個變數值出現概率的情況下,標准差可以按下式計算: 標准差( )= 變化系數是從相對角度觀察的差異和離散程度。其公式為: 變化系數= = (二)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 1、預期報酬率 r = 式中:r -是第j種證券的預期報酬率; A -是第j種證券的在全部投資額中的比重; M-是組合中的證券種類總數。 2、標准差 = 式中:m-組合內證券種類總數; A -第j種證券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 A -第k種證券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 -是第j種證券與第k種證券報酬率的協方差。 3、協方差的計算 =r •; •; 式中:r -是證券j和證券k報酬率之間的預期相關系數; -是第j種證券的標准差; -是第k種證券的標准差。 4、相關系數 相關系數(r)= (三)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1、系統風險的度量(貝他系數) β = = =r ( ) 式中:COV(K ,K )-是第J種證券的收益與市場組合收益之間的協方差; -市場組合的標准差; -第J種證券的標准差; r -第J種證券的收益與市場組合收益之間的相關系數。 2、貝他系數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使用回歸直線法。 另一種是按照定義求β,其步驟是: 第一步求r (相關系數) 相關系數(r)= 第二步求標准差 、 利用公式 = 求出 、 第三步求貝他系數 β =r ( ) 3、投資組合的貝他系數 β= 4、證券市場線 K =R +β(K -R ) 式中:K -是第i個股票的要求收益率; R -是無風險收益率; K -是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 (K -R )-是投資者為補償承擔超過無風險收益的平均風險而要求的額外收益,即風險價格。 第五章 投資管理 一、資本投資評價的基本原理 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 =債務比重×利率×(1-所得稅率)+所有者權益比重×權益成本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即資本成本,是評價項目能否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標准。 二、投資項目評價的基本方法 (一)凈現值法 凈現值= - 式中:n-投資涉及的年限; I -第k年的現金流入量; O -第k年的現金流出量; i-預定的貼現率。 (二)現值指數法 現值指數= ÷ 優點:可以進行獨立投資機會獲利能力的比較。 (三)內含報酬率法 內含報酬率的計算,通常需要「逐步測試法」。再用內插法來改善。 i=i + ×(i -i ) (四)回收期法 回收期= 主要用於測定方案的流動性而非營利性。 (五)會計收益率法 會計收益率= ×100% 三、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估計 (一)現金流量的估計要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1、區分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 2、不要忽視機會成本 3、要考慮投資方案對公司其他部門的影響 4、對凈營運資金的影響 (二)固定資產更新項目的現金流量 舉例: 繼續使用舊設備 n=6 200(殘值) 6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更換新設備 n=10 300(殘值) 2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1、不考慮時間價值的固定資產的平均年成本 舊設備平均年成本= 新設備平均年成本= 2、考慮時間價值的固定資產的平均年成本 有三種計算方法: (1)計算現金流出的總現值,然後分攤給每一年。 舊設備平均年成本= 新設備平均年成本= (2)由於各年已經有相等的運行成本,只要將原始投資和殘值攤銷到每年,然後求和,亦可得到每年平均的現金流出量。 舊設備平均年成本= +700- 新設備平均年成本= +400- (3)將殘值在原投資中扣除,視同每年承擔相應的利息,然後與凈投資攤銷及年運行成本總計,求出每年的平均成本。 舊設備平均年成本= +700+200×15% 新設備平均年成本= +400+300×15% 3、固定資產的經濟壽命 UAC= ÷( ,i,n) 式中:UAC-固定資產平均年成本 C-固定資產原值; S -n年後固定資產余值; C -第t年運行成本; n-預計使用年限; i-投資最低報酬率; (三)所得稅和折舊對現金流量的影響 稅後現金流量的計算有三種方法: 1、根據現金流量的定義計算 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 2、根據年末營業結果來計算 營業現金流量=稅後凈利潤+折舊 3、根據所得稅對收入和折舊的影響計算 營業現金流量=收入×(1-稅率)-付現成本×(1-稅率)+折舊×稅率 四、投資項目的風險處置 (一)投資項目風險的處置方法 1、調整現金流量法 風險調整後凈現值= 式中:a -是t年現金流量的肯定當量系數,它在0~1之間。 2、風險調整折現率法 調整後凈現值= 風險調整折現率是風險項目應當滿足的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 項目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項目的β×(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二)企業資本成本作為項目折現率的條件 使用企業當前的資本成本作為項目的折現率,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項目的風險與企業當前資產的平均風險相同;二是公司繼續採用相同的資本為新項目籌資。 計算項目的凈現值有兩種方法: 1、實體現金流量法。即以企業實體為背景,確定項目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影響,以企業的加權平均成本為折現率。 凈現值= -原始投資 2、股權現金流量法。即以股東為背景,確定項目對股權現金流量的影響,以股東要求的報酬率為折現率。 凈現值= -股東投資 (三)項目系統風險的估計 項目系統風險的估計的方法是使用類比法。類比法是尋找一個經業務與待評估項目類似的上市企業以該上市企業的β值,這種方法也稱「替代公司法」。 調整時,先將含有資本結構因素的 轉換為不含負債的 ,然後再按照本公司的目標資本結構轉換為適用於本公司的 。轉換公式如下: 1、在不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 = 2、在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 = 根據 可以計算出股東要求的收益率,作為股權現金流量的折現率。如果採用實體現金流量法,則還需要計算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第六章 流動資金管理 一、現金和有價證券管理 企業置存現金的原因,主要是滿足交易性需要、預防性需要和投機性需要。 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成本分析模式 企業持有現金將會有三種成本: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項成本之和最小的現金持有量,就是最佳持有量。 (二)存貨模式 利用公式:總成本=機會成本+交易成本=(C/2)×K+(T/C)×F 求得最佳現金持有量公式: C = 式中:T-一定期間內的現金需求量; F-每次出售有價證券以補充現金所需的交易成本; K-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即有價證券的利率。 (三)隨機模式 現金返回線R= +L 現金存量的上限H=3R-2L 式中:b-每次有價證券的固定轉換成本; i-有價證券的日利息率; -預期每日現金余額變化的標准差。 二、應收賬款管理 應收賬款賒銷的效果好壞,依賴於企業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間、信用標准和現金折扣政策。 (一)信用期間 確定恰當的信用期的計算步驟: 1、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銷售量的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2、應收賬款佔用資金的應計利息增加 應收賬應計利息=應收賬款佔用資金×資本成本 應收賬款佔用資金=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變動成本率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日銷售額×平均收現期 3、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增加 4、改變信用期的稅前損益 改變信用期的稅前損益=收益增加-成本費用增加 (二)信用標准 評估標准以「五C」系統來進行。 1、品質:指信譽。 2、能力:償債能力。 3、資本: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 4、抵押:能被用作抵押的資產。 5、條件:經濟環境。 (三)現金折扣政策 確定恰當的現金折扣政策的計算步驟: 1、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銷售量的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2、應收賬款佔用資金的應計利息增加 提供現金折扣的應計利息= + 3、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增加 4、估計現金折扣成本的變化 現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銷售水平×新的現金折扣率 ×享受現金折扣的顧客比例-舊的銷售水平 ×舊的現金折扣率×享受現金折扣的顧客比例 5、提供現金折扣後的稅前損益 稅前損益=收益增加-成本費用增加 三、存貨管理 (一)儲備存貨的成本 1、取得成本 (1)訂貨成本 (2)購置成本 2、儲存成本 3、缺貨成本 (二)經濟訂貨量基本模型 1、 經濟訂貨量 = 式中:K-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 D-存貨年需要量; K -儲存單位變動成本 2、 每年最佳訂貨次數N = 3、 與批量有關的存貨總成本TC = 4、 最佳訂貨周期t = 5、 經濟訂貨量佔用資金I = ×U 式中:U-存貨單價。 (三)訂貨提前期 再訂貨點R=L•;d 式中:L-交貨時間; d-每日平均需用量。 (四)存貨陸續供應和使用 1、 經濟訂貨量 = 式中:P-每日送貨量; d-存貨每日耗用量。 2、 與批量有關的存貨總成本TC = (五)保險儲備 1、 再訂貨點R=交貨時間×平均日需求+保險儲備 2、 存貨總成本TC =缺貨成本+保險儲備成本 =K •;S•;N+B•;K 式中:K -單位缺貨成本; S-一次訂貨缺貨量; N-年訂貨次數; B-保險儲備量; K -單位存貨成本。 第七章 籌資管理 一、債券的發行價格 債券發行價格= + 式中:t-付息期數; n-債券期限。 二、應付賬款的成本 放棄現金折扣成本= × 三、短期借款的信用條件 1、信貸限額 是銀行對借款人規定的無擔保貸款的最高額。 2、周轉信貸協定 是銀行具有法律義務地承諾提供不超過某一最高限額的貸款協定。 3、補償性余額 是銀行要求借款企業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用額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余額。 實際利率= ×100% 四、短期借款的支付方法 1、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時向銀行支付利息的方法。 2、貼現法:是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時,先從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 實際利率= ×100% 3、加息法:是銀行發放分期等額償還貸款時採用的利息收取方法。 實際利率= ×100% 第八章 股利分配 一、股票股利 發放股票股利後的每股收益= 發放股票股利後的每股市價= 式中:E -發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收益; D -股票股利發放率; M-股利分配權轉移日的每股市價。 第九章 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 一、債務成本 (一)簡單債務的稅前成本 P = 求使該式成立的K (債務成本) 式中:P -債券發行價格或借款的金額,即債務的現值; P -本金的償還金額和時間; I -債務的約定利息; K -債務成本; N-債務的期限,通常以年表示。 (二)含有手續費的稅前債務成本 P (1-F)= 求使該式成立的K (債務成本) 式中:F-發行費用占債務發行價格的百分比。 (三)含有手續費的稅後債務成本 1、簡便演算法 稅後債務成本K =K ×(1-t) 式中:t-所得稅稅率。 這種演算法是不準確的。只有在平價發行、無手續的情況下,簡便演算法才是成立的。 2、更正式的演算法 P (1-F)= 求使該式成立的K (債務成本) 二、留存收益成本 (一)股利增長模型法 K = +G 式中:K -留存收益成本; D -預期年股利額; P -普通股市價; 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K =R =R +β(R -R ) 式中:R -無風險報酬率; R -平均風險股票必要報酬率; β-股票的貝他系數。 (三)風險溢價法 K =K +RP 式中:K -債務成本; RP -股東比債權人承擔更大風險所要求的風險溢價。 三、普通股成本 K = +G 式中:D -預期年股利額; P -普通股市價; 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四、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K = 式中:K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K -第j種個別資本成本; W -第j種個別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重(權數)。 五、財務杠桿 (一)經營杠桿系數 DOL= = = 式中: EBIT-息前稅前盈餘變動額; EBIT-變動前息前稅前盈餘; Q-銷售變動量; Q-變動前銷售量; P-產品單位銷售價格; V-產品單位變動成本; F-總固定成本; S-銷售額; VC-變動成本總額。 (二)財務杠桿系數 DFL= = 式中: EPS-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額; EPS-變動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I-債務利息。 (三)總杠桿系數 DTL=DOL×DFL= = 六、資本結構 (一)融資的每股收益分析 每股收益分析是利用每股收益的無差別點進行的,所謂每股收益的無差別點,是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資方式影響的銷售水平。 每股收益EPS= = 式中:S-銷售額; VC-變動成本; F-固定成本; I-債務利息; T-所得稅稅率; N-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EBIT-息前稅前盈餘。 (二)最佳資本結構 企業的市場總價值V=股票總價值S+債券價值B 股票的市場價值S= 式中:K -權益資本成本。K =R =R +β(R -R )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K =稅前債務資本成本×債務額占總資本比重×(1-所得稅稅率)+權益資本成本×股票額占總資本比重 =K ×( )(1-T)+K ×( ) 式中:K -稅前的債務資本成本。 第十章 企業價值評估 一、現金流量折現法 (一)現金流量模型的種類 任何資產都可以使用現金流量折現模型來估價,其價值都是以下三個變數的函數: 價值= 1、現金流量 在價值評估中?/ca> 參考資料: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