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以色列科學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非常發達
為什麼以色列科學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非常發達:
1.超強的冒險意識:來自以色列的人更願意冒險,為世界帶來新的積極變化。 談到失敗時,以色列人也非常開放和務實。 這種態度使他們有動力去工作。
2.移民文化:繼1948年以色列成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種族的人移民到這片土地。 其中唯一常見的事實是它們是部分種族猶太人。 事實上,移民將最好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鑒於美國的成功故事,要推斷以色列並不難。
3.強制性軍隊服務:鑒於中東地緣政治的復雜性,以色列一直因其明顯的威脅而腳踏實地。 正如他們所說,必要性是創新之母。 戰場帶出了以色列人的一些最好的發明(就像二戰帶來了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創新),這種思想剛剛傳播到了平民世界。
4.對教育的重視:盡管以色列面積不大,但它擁有世界上一些最優秀和最著名的教育機構。 傳統上猶太人重視教育,這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2. 以色列也是全球科技前幾強,為什麼它總是不出聲
資源漫衍並不勻稱,以是有些地方存在於少許開發難度,如果說很高調的話,那麼像這些邊界地方,會很容易遭遇到外敵的侵犯。以是當前來說,以色列的開展或是任重而道遠的,並沒有抵達那種範例理想的狀態。
以是,本質上,以色列在中東現在扮演的角色是,盡管將可能將自己的焦點轉移走,盡管在其它地方爆發,悶聲發大財。這樣,以色列就能盡管擔保安全與穩定。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充分看出猶太人的聰明和伶俐,不得不平。
3. 以色列這個國家的東西怎麼樣有沒有你用過的體驗比較好的黑科技
神秘的以色列,有沒有讓你心生嚮往?
看完這些「黑科技」,才會知道以色列為什麼被譽為「創新國度」!
要知道,以色列企業的「顛覆性技術」全球聞名!
下面的這些以色列高科技企業,涵蓋了全球新興產業熱門領域。如生命科學、移動通信及互聯網、科技金融、人工智慧與機器人、AR與VR(虛擬實與增強現實)、自動化、工業應用、清潔能源等。
試想一下以下畫面:癱瘓病人可以重新走路、檢測早期癌症的探頭、識別恐怖分子的「面部辨別器」、機器人「面試官」……來自「創新國度」的最新產品,琳琅滿目!
1、Rewalk 機械骨骼讓癱瘓病人擺脫輪椅
一位在以色列軍隊服役時癱瘓了的病人身著黑色裝備,拄著兩根類似滑雪杖的物體,在舞台上自由行走,動作輕盈。病人能夠再次行走,關鍵就靠這套像普通登山服一樣的設備。
Rewalk公司研發的輕量可行動外骨骼,癱瘓病人穿戴後可擺脫輪椅,正常走路,轉彎、坐、站、甚至還能夠上下樓梯。
同時,該產品能讓使用者以習慣的步伐節奏行走,其強大的中央處理系統和擁有專利的運動感應技術,為膝蓋和髖部運動提供動力,模仿使用者習慣的自然步伐,並為用戶提供適合的行走速度,即便是四肢癱瘓者也能夠藉助系統獨立行走。
未來Rewalk會推出新一代技術,用最尖端的機器人技術,根本性改變下肢殘疾人士的生活質量,這些機器會更加新穎、輕盈、高效。
2、Biop Medical 一個探頭就能實時檢測早期癌症
告別傳統耗時長的檢查方式,僅用一個探頭就能實時檢測出患癌症的可疑部位,並進行下一步診斷?以色列的Biop Medical公司帶來的宮頸癌早期診斷設備做到了這一點。
美國宮頸癌檢查的市場很大,但檢查過程非常長,要等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才能出結果,而且還要活檢,容易引起感染。針對這一市場現狀,該公司與IBM共同開發了宮頸癌早期診斷設備,僅用一個外帶探頭就能實現實時檢測。該設備分為三層,其中第一層是智能掃描層,用於掃描深度的組織,進行化學檢驗,幾分鍾內就能出檢驗結果。第二層是機器演算法層,通過該演算法來了解受檢組織是否正常、是癌症前還是已患癌症。第三層是雲平台數據層,用來存儲數據,以便下一步進行更准確的診斷和跟蹤。
目前,該公司正在以色列和歐洲進行臨床試驗,可對100個不同部位進行檢驗,准確率達90%以上。該公司預計,年內將完成臨床實驗,並將結果提交給FDA,明年第三季度或可上市。
3、Bondit 15秒完成基金經理數小時工作
人工智慧「來勢洶洶」,金融業正受到來自顛覆性技術的沖擊,不少從業人員面臨機器人的挑戰。
針對傳統金融行業的痛點難點,Bondit公司基於領先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所構建的模型,通過高效而簡便的方法構建固定收益投資組合,能提供債券投資組合設計、優化、調整、監控及分析的一站式服務。
據悉,固定收益投資的從業人員通過該平台,即能輕松設計並銷售債券,15秒鍾就可以完成一個基金經理花數個小時的債券組合。同時,該產品還可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風險評估。
4、Faception「面部分類器」准確識別恐怖分子
「我們曾經遭遇了巴黎恐怖襲擊,後來,我們通過自主研發的軟體找到了9名嫌疑人。如果一年前就能做到,那次恐襲是可以避免的。」以色列Faception公司代表在路演環節中說,希望通過機器來學習人、了解人,預防恐怖襲擊。
通過人工智慧演算法,該公司研發出的「面部分類器」能成功識別恐怖分子。目前,公司已研發了15個「分類器」,每個分類器都描述了一個特定的人格類型或特徵。
「DNA決定性格」,該公司通過DNA模擬3D面部表情,將個體與各種人格特徵和類型進行匹配,准確率非常高。
5、Eco Fusion 用手機實現個性化減壓
瞄準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慢性病多發的痛點,Eco Fusion公司開發出基於手機APP的減壓治療產品。
該產品使用手機攝像頭來進行壓力測試,用戶只需把手指放在攝像頭上1分鍾,就可以准確知道自己的壓力「指數」。根據這一指數,該產品將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和指引,比如會不斷收到「呼吸指南」,利用呼吸控制來減輕和消除壓力。
該公司對3萬人進行了測試,其中80%的使用者均反饋在幾天內壓力得到緩解,甚至3分鍾之內就可以減少20%的「壓力指數」。福布斯雜志也將這一產品評為當年感恩節的「四大感恩禮物」之一。
4. 靠數據說話,看以色列高科技行業有多發達
以色列高科技行業的成功及強大是有目共睹,可以從很多個方面了進行了解。今天我們從過去十年以色列高科科技公司的資本交易情況來一窺以色列高科技行業的強大。
目前以色列風險資本研究中心(IVCRC)與大數據分析公司 SiSense
統計出了以色列過去十年高科技行業的交易數據並製作了數據報表等。根據這些數據報表,2004 年到 2013 年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的交易額超過 500
億美金。而以色列 2013 年中期時的人口僅 805 萬,其中猶太人 604 萬多。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04 年到 2013 年之間以色列高科技公司進行的交易總計有 910 起,總交易額 504.03
億美金,平均每起的交易額約在 5500 萬美金。其中合並與收購佔到 803 起,平均每年 80 起,交易額達 468.21 億美金。IPO 有
107 起,平均每年就有 10 起,募資總額 35.82 億美金。可以看出以色列高科技公司被收購或兼並的比例很高。從下圖可以看出,2006
年的交易額及交易公司數都是最高的,交易額方面其次是 2012 年及 2013 年。
從下圖可以看出,以色列高科技行業主要聚集在通訊、生命科學、IT 及企業軟體服務、半導體行業。過去十年,通訊、生命科學、IT 及企業軟體服務這些行業的交易額總計佔到了六成以上。
下圖是不同交易規模的情況,可以看出其中低於 500 萬美金的交易數量達 394 起,占總交易數的 43%。其它的交易額基本均勻分布在
500 萬美金到 5 億美金之間。1 個億以上的交易有 117 起,交易額合計高達 400
億美金,占總交易額的八成多。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以色列高科技產業各規模發展均勻,產業結構健康合理。
就 VC 退出高科技企業時間來看,互聯網行業是退出時間最短的,基本在 5 到 10 年之間(比國內的VC退出時間要長)。退出時間最久的則是清潔高科技行業,甚至很多退出超過 20 年。(下圖)
如下圖所示,過去十年,以色列高科技行業比較好的交易年份集中在 2006 年及 2012 年,這兩年內也是全球股市上升期,科技行業發展迅速,交易額都比較高。其它年份的平均退出交易額基本在 3000 萬美金到 4000 萬美金之間。
以色列高科技行業的成功有目共睹,較高的退出交易,更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公司進入。據報道,就 2014 年目前已經有 20 多家新的基金公司進入以色列。
一個人口如此少的國家,創造出了比很多大國要優秀很多的科技產業。為什麼以色列高科技行業如此的成功了?《福布斯》的一篇報道提及成功的因素包括了以色列傑出的教育體系、能帶來高成就追求的強制兵役制、政府對國防技術的投入、移民社會及跨文化所帶來的多樣性與包容、悠久的企業家精神、很強的家族活力如家族父母的指引及期望等。
5. 美國和以色列的技術能力強大,為何不幹掉巴沙爾呢
憑美國和以色列的強大情報偵察和技術能力,幹掉巴沙爾並非不可能。但問題在於,如果巴沙爾現在死了,對於兩國來講絕對是弊大於利。
首先,巴沙爾是阿薩德家族、敘當局的主心骨和大腦,只要他還活著並繼續掌權,敘利亞政府的軍政經體系就能勉強運轉,也就能維持占據敘利亞多數人口和經濟基礎的西部地區(地中海東岸)的社會秩序大體穩定,而不至於變成被「伊斯蘭國」和各路反對派武裝禍害成一片焦土的中東部地區。就沖著維系自身統治和特權地位,敘當局也會拚命保護巴沙爾的個人安全(實際上巴沙爾也一直深居簡出、行蹤詭秘,讓人捉摸不清他的去向)。
試想,如果敘政府軍控制區也陷入大亂,必然會產生數以百萬乃至千萬計的難民,而這股龐大的難民潮是周邊國家(土耳其、約旦、黎巴嫩)和歐洲都無法應對和承受的可怕難題(想一想現在歐洲高漲的排外浪潮吧)。
其次,巴沙爾一死,敘軍政高層很可能會分裂、內訌,甚至有可能引發新的內戰,此舉必然削弱目前敘軍戰鬥力,從而導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基地」組織「努斯蘭陣線」等等)卷土重來,其他各路反對派也會趁機加強攻勢,眼下敘利亞來之不易的大體和平局面也將付之東流。到那時,就算伊朗再輸血支援敘當局(問題在於到時候誰又能代表敘利亞政府呢?),俄羅斯再加大軍事干涉力度,恐怕也難以收拾這個亂攤子。
顯然,一旦巴沙爾政權現在垮台,蜂起的極端組織和各路反對派都會趁機擴大地盤、招兵買馬,從而對美國的「中東反恐大業」和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巴沙爾政權好歹還是個合法政府,有啥事都可以坐下來談判,而極端組織可不吃這套。試想,如果沒有敘政府軍強力彈壓,只怕恐怖武裝(「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努斯拉陣線一直在大馬士革不遠處的戈蘭高地附近活動)早就開始對以色列發動瘋狂襲擊了。
再次就是伊朗和俄羅斯已經在巴沙爾政權身上下了大賭注,投了大本錢,無論如何也不會在這個即將「收獲戰爭紅利」的節骨眼上,讓巴沙爾這個還算友好的盟友被幹掉——誰能確保後來再上台的新統治者會遵守之前與伊朗、俄羅斯簽署的能源、通信和租借軍事基地的協議呢?就沖著保護自家既得利益,伊朗和俄羅斯也不會坐視美以對巴沙爾下手的。舉個例子——巴沙爾在2015年和2017年2次訪問俄羅斯,保密工作都做得很好,外界基本上一無所知,直到俄羅斯媒體公開報道後才曉得有這么回事,俄羅斯對巴沙爾的人身保護之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最後就是國際壓力——目前美國和以色列尚未對敘政府正式宣戰,發射幾枚導彈空襲運輸隊和基地是一回事,採取「斬首」行動幹掉一名仍為世界上多數國家所承認的合法國家元首(敘當局仍占據聯合國合法席位)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6. 以色列國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什麼
50多年來,土地貧瘠、資源短缺的以色列,堅持走科技強國之路,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使經濟得以較快發展,1999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達1. 6萬美元。以色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舉世矚目,特別是在電子、通訊、計算機軟體、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工程、農業以及航空等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優勢。以色列地處沙漠地帶邊緣,水資源匱乏。嚴重缺水使以色列在農業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節水技術,充分利用現有水資源,將大片沙漠變成了綠洲。不足總人口5%的農民不僅養活了國民,還大量出口優質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以色列成功的要素,一是近年改走自由市場政策,二是創投企業家精於創辦科技公司,然後不是上市,就是高價出售。這個模式的經濟潛力到達極限後,以色列發揮其善於創新的文化精神,更全面向全球,特別是新興市場,行銷其科技,續創經濟新境。
農業先行 全面發展
建國以來,浪跡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大量移居以色列。他們以滿腔的熱情清亂石,辟梯田,填沼澤,造園林,征服了基礎設施奇缺和資源匱乏等極端困難的生存環境,在貧瘠的土地上創造出了令世人嘆為觀止的經濟奇跡。以色列農業人口僅佔全國人口不到5%,但他們的勞動成果不僅能滿足國內需要,而且能向歐洲大量出口高質量的農副產品。以色列目前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1.7萬美元,其外匯儲備目前已達227億美元。在探究以色列經濟奇跡的深層原因時,人們發現了以基布茲(類似於集體農庄)、以色列工總和國營企業為主體的公有制經濟是該國經濟的中流砥柱。而以色列政府不僅把生產資料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且長期干預經濟,保持建設資金的高投入率。此外,源源不斷的外援和大量優秀人才的湧入也使以經濟不乏後勁。
60年代初,以色列的工業基礎相當薄弱。「六·五」戰爭後,巨大的軍火需求拉動了以色列軍工企業的迅速發展。到80年代末,設備先進、門類齊全的軍工企業已經建成。自1986年起,以色列和美國聯合投資20多億美元,研製成了「箭-2」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在多次模擬試射和成功攔截「飛毛腿」導彈後,該系統最近已在以色列交付使用。目前以色列軍工產品除滿足國內需求外,還向世界上60多個國家出口,出口額達40億美元左右。
80年代初起,以色列政府針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扶植高科技企業,投資方向集中在以高科技為基礎的工業部門。目前,以色列每1萬勞動者中約有13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其比例遠遠高於美國和日本。以色列現有3500多家高科技公司從事電腦軟體和生物科技等高科技產品的開發和生產,被稱為世界矽谷。以色列1998年和1999年高科技產品出口連續兩年突破100億美元大關,年均出口占工業出口總額的80%。
90年代初,以政府開始引導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首先投入1億美元種子資金成立了國家風險投資公司,以刺激和吸引國內外投資,為企業尋找合作夥伴。至今以色列已有80多家風險投資企業,共投出30多億美元風險資金,其中95%流向高新技術企業,受惠項目達200多個。此外,以政府資助高科技企業與以基礎研究為主的院校聯合開發建立的高新技術工業園區多達30多個。
7. 以色列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什麼科技很發達
以色列,是一個發達國家,我只能說這個國家太讓人刮目相看了,這個國家能夠在滅亡了兩千年以後還更夠重新建國,可見其有多麼的強大,而且雖然從建國以來,以色列的戰爭一直不斷,但是依舊阻止不了它的發展,它的經濟依舊還是很強大,科技也很發達。
我們不得不承認確實是這樣,以色列向來重視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科學技術的研究,以色列的科研研發經費是全球中所佔GDP比例最大的的國家。由此,我們不難發現,科技和注重人才的培養才是硬道理。
8. 以色列厲害到了什麼程度呢
以色列作為全球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人口不足千萬,面積僅僅2.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廣西的省會城市南寧市,但他卻是地區非常重要的國家,國際存在感絲毫不亞於部分大國,在某些領域的發展程度已經遠遠超過絕大部分國家,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以色列在軍事上是全球僅有的9個擁核國之一。
以色列的武裝部隊名為以色列國防軍,作為中東地區國防預算最高的國家之一,不僅裝備精良,連作戰部隊都非常富有戰鬥力。自從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國後,就和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進行了戰爭。
再者,以色列人民擁有中東地區最高的識字率,鮮有文盲,與日本並列為整個亞洲平均受教育年數最高的國家。良好的教育環境催生了很多猶太裔科學家和學術專家,歷史上大部分諾貝爾獎都有猶太裔的身份。
所以,從以上四個方面來看,絕不可忽視以色列的作用,他的發展程度在中東地區碾壓任何一個國家,更是美國鍥入中東最穩定的棋子。
9. 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工業發不發達的為什麼人均gdp高出鄰國幾倍
以色列這個國家工業不發達,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他靠彈丸之地能夠在列強環繞的情況下,生存並發展下來,靠的就是其強大、先進的工業實力。
軍事工業里「費爾康」預警機預警機、「哈比」無人機、梅卡瓦系列主戰坦克、烏茲沖鋒槍和沙漠之鷹等都是各類武器領域的傑出代表。
50多年來,土地貧瘠、資源短缺的以色列,堅持走科技強國之路,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使經濟得以較快發展,201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達3萬美元。以色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舉世矚目,特別是在電子、通訊、計算機軟體、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工程、農業以及航空等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優勢。
農業
以色列是中東實現科學灌溉的國家。以色列地處沙漠地帶邊緣,水資源匱乏。嚴重缺水使以色列在農業方面形成了特有的節水技術,充分利用現有水資源,將大片沙漠變成了綠洲。不足總人口5%的農民不僅養活了國民,還大量出口優質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以色列被視為是中東地區里經濟發展、商業自由、新聞自由、和整體人類發展度最高的國家。
以色列成功的要素,一是近年改走自由市場政策,二是創投企業家精於創辦科技公司,然後不是上市,就是高價出售。這個模式的經濟潛力到達極限後,以色列發揮其善於創新的文化精神,更全面向全球,特別是新興市場,行銷其科技,續創經濟新境。
以色列立國時期的經濟是以農業為基礎的,數十年內的出口大宗都是農產品,但強敵環伺,使以色列的 軍事硬體和軟體都走在世界前端,化為民用並且全球化之後,成為電子監控系統和無人機的龍頭。
今天,全球頂尖企業,包括英特爾、IBM、微軟、惠普、雅虎、Google、升陽微系統,在以色列都有研發中心。在那斯達克掛牌的以色列企業數目僅次於美國,超過75家,包括全球最大學名葯廠Teva,和以色列最大企業、全球網路保全產品巨擘Check Point軟體科技公司,以及著名的國防承包商Elbit系統。
以色列目前趕上全球綠色潮流,逐漸集中力量,要在干凈科技領域開出一片天。2006年,股神巴菲特斥資40億美元買下以色列金屬大廠Iscar的80%股份,是巴菲特第一筆美國境外投資。2007年,外資為以色列經濟挹注逾一百億美元。
受美國經濟走軟影響,以色列在亞洲和東歐科技市場加強努力,2008年經濟成長率預估3.2%。以國央行表示,政府如果進一步提升勞動力,配合改善教育,每年成長率至少可保4%。
以色列對於科學和科技的發展貢獻相當重大。自從建國以來,以色列一直致力於科學和工程學的技術研發,以色列的科學家在遺傳學、計算機科學、光學、工程學、以及其他技術產業上的貢獻都相當傑出。以色列的研發產業中最知名的是其軍事科技產業,在農業、物理學和醫學上的研發也相當知名。
總計有十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裔人曾獲得諾貝爾獎。包括共同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生物學家阿龍·切哈諾沃和阿夫拉姆·赫什科,共同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晶體學家阿達·約納特,獲得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材料學家丹·舍特曼;共同獲得1978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政治家梅納赫姆·貝京,共同獲得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政治家伊扎克·拉賓和希蒙·佩雷斯;共同獲得196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共同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共同獲得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以美雙重國籍經濟學家羅伯特·約翰·奧曼。
高科技產業在以色列經濟中舉足輕重,尤其是在過去十年中。以色列有限的自然資源以及對於教育的強烈重視使得高科技產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大,以色列在軟體開發、通信、和生命科學上都是世界頂尖的國家之一,以色列還經常被稱為是第二個矽谷。
直到2004年,以色列獲得的風險資本投資總額高過了任何歐洲的國家,並且有著世界最高的VC(投資資本)/GDP比率。除了美國與加拿大以外,以色列有著全世界最多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在研究和開發(R&D)花費指數上,以色列是第三高的國家,在科技准備(產業界在R&D上的花費、科研社群的創造力、個人電腦和網路覆蓋率)上則是第八,在科技創新上是第十一,高科技出口總額上是第十六。
從以色列的工業實力而言,他就是小型化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