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2家央企名單 股票代碼
打不贏。 就算劉備不歸附曹操,作壁上觀,僅憑東吳一隅之力也根本無法與百萬之師(演義)抗衡,第一,北方多戰騎,而且士卒眾多,作戰勇猛,而東吳聽到曹操來襲,早已經人心大亂。 第二,曹操有北方大部領土作後援,而東吳只有江東一地,後勤補給和長期消耗戰是問題。 第三:當時東吳已經有很多大臣准備收拾包袱另尋新主。
2.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哪些股票代碼
600850華東電腦: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002268衛士通: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002415海康威視: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00562國睿科技: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990四創電子: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544傑賽科技: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368太極股份: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
(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所屬二級成員單位58家,三級公司184家,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區。其中,有7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包括傑賽科技、海康威視、太極股份、華東電腦、四創電子、衛士通和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注冊資本47.68億元,2013年實現總收入1200億元。
集團公司承建了數百項國家及省市電子政務和金融信息化系統工程,「中國國家政府網」、「國家電子政務信息平台」等;並為國家「金宏」、「金審」、「金盾」等「金」系列信息化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裝備和系統服務,為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3.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控股哪些上市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是經國務院批准,於2002年3月1日成立,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也是國家批准授權的投資機構之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成員單位及分支機構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近20個國家及地區。在職職工5.38萬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0名、國家級專家215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約55.1%。
5年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究領域覆蓋了電子信息技術的各專業門類,具備從電子元器件、整機到系統工程的綜合技術創新開發、系統集成實力。現擁有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中心和21個國家級部級檢測機構,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集團公司成立五年來,共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9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12項,授權專利504項。同時,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資產總額增加1.35倍,凈資產增加2.55倍,銷售收入、利潤年均增長分別為27.8%和28%。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憑借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勇於承擔國計民生的大型綜合信息系統工程,積極服務於金融、稅務、能源、交通、安全等重要行業,為奧運安防工程、軍民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和國家綜合氣象網提供了大量先進的信息系統裝備,研製成功國家「863」重大攻關專項——100納米離子注入機,實現了微電子核心裝備技術五代的跨越。同時,對外貿易發展勢頭迅猛,業務范圍已達南亞、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南美洲等地區,並相繼與幾十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知名企業建立了廣泛合作關系,代表國家參加多個國際組織,開展了與歐共體在伽利略導航衛星項目上的合作,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起cetc良好的品牌和形象。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本著「以創新追求卓越,用信息服務人類」的宗旨和「科技強軍、產業報國」的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求實創新,誠實守信,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不斷向全球用戶提供高品質的信息產品、服務和全面解決方案,為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成員單位:
電科院
北京
電子科學研究院
2所
太原
西北電子裝備技術研究所
3所
北京
電視電聲研究所
7所
廣州
廣州通信研究所
8所
淮南
安徽光纖光纜傳輸技術研究所
9所
綿陽
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
10所
成都
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
11所
北京
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
12所
北京
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所
13所
石家莊
河北半導體研究所
14所
南京
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
15所
北京
華北計算技術研究所
16所
合肥
合肥低溫電子研究所
18所
天津
天津電源研究所
20所
西安
西安導航技術研究所
21所
上海
上海微電機研究所
22所
新鄉
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
23所
上海
上海傳輸線研究所
24所
重慶
四川固體電路研究所
26所
重慶
四川壓電與聲光技術研究所
27所
鄭州
中原電子技術研究所
28所
南京
南京電子工程研究所
29所
成都
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
30所
成都
西南通信研究所
32所
上海
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
33所
太原
太原磁記錄技術研究所
34所
桂林
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
36所
嘉興
江南電子通信研究所
38所
合肥
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
39所
西安
西北電子設備研究所
40所
蚌埠
蚌埠接插件繼電器研究所
41所
蚌埠
華東電子測量儀器研究所
43所
合肥
華東微電子技術研究所
44所
重慶
重慶光電技術研究所
45所
平涼
平涼半導體專用設備研究所
46所
天津
天津電子材料研究所
47所
沈陽
東北微電子研究所
48所
長沙
長沙半導體工藝設備研究所
49所
哈爾濱
東北感測技術研究所
50所
上海
上海微波技術研究所
51所
上海
上海微波設備研究所
52所
杭州
杭州計算機外部設備研究所
53所
錦州
東北電子技術研究所
54所
石家莊
石家莊通信測控技術研究所
55所
南京
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
58所
無錫
無錫微電子研究所(無錫微電子科研中心)
信息化工程總體研究中心
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中電華通通信有限公司
中電科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電子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北京中電科衛星導航系統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德清華瑩電子有限公司
長江數據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通信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科控微電子工程公司
4. 兵器裝備集團的8家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兵器裝備集團的8家上市公司股票如下:
西儀股份(股票代碼:002265)、長安汽車(股票代碼:000625)、利達光電(股票代碼:002189)、湖南天雁(股票代碼:600698)。
ST嘉陵(股票代碼:600877)、中原特鋼(股票代碼:002423)、東安動力(股票代碼:600178)、保變電氣(股票代碼:600550)、江鈴汽車(股票代碼:000550)。
兵裝集團概念一共有9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兵裝集團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5家兵裝集團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集團公司現擁有60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培育出了「長安」「建設」等一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知名品牌。作為國防科技工業骨幹力量,目前已形成了末端防禦、輕武器、機動突擊、先進彈葯、信息光電、反恐處突等裝備體系。
裝備廣泛服務於我國陸、海、空、火箭軍及公安、武警等國家所有武裝力量,對我國國防和安全起著重要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汽車形成了以轎車、微車、客車、卡車、專用車為主的產品譜系。
在全國擁有10大生產基地,31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年產能超過300萬輛,正朝著世界一流車企邁進。輸變電產業瞄準高端產品領域不斷深化自主創新,由下屬企業保變電氣參與的「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以該項技術為支撐研製的世界首台1000MVA/1000KV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創造了電壓等級最高、單相容量最大等世界紀錄。在光電信息、醫葯健康、金融服務等領域擁有多個「隱形冠軍」企業。
(4)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大力實施擴大開放戰略。與美國福特、日本鈴木、馬自達、雅馬哈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組建長安福特、長安鈴木、建設雅馬哈、北方易初等50多家合資企業。
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生產基地或營銷機構。根據黨的十六大關於本世紀頭20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著眼於中國特色新軍事變革需要,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將立足科學發展。
著力自主創新,以「保軍報國、強企富民」為使命,以「能力提升、整體跨越」為工作方針,大力推進「六年兩步走翻兩番」戰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集團,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5.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6家上市公司是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其實有7家,它們分別是:
1、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於一九九三年九月成立,是以中國著名的計算機研究和開發機構-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雄厚的科技實力為依託,集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國信息產業界的首家上市公司。
資料拓展: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級軍工集團。[1]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2、上市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6.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控股企業
中國電科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
中電科電子裝備有限公司
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財務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
中科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普華基礎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中電科軟體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