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型 » 智能巡航導彈股票

智能巡航導彈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8-16 22:19:44

① 巡航導彈相對彈道導彈的優勢地方有哪些

我補充一下吧。

彈道導彈的投擲能力實際上大於巡航導彈。同一重量級別的彈道導彈的射程,彈頭重量一般都會大於巡航導彈。例如印度著名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它的射程和中國的P12導彈彈道導彈差不多,但是它的彈頭重量只有200公斤,P12是480公斤,不到一半,布拉莫斯的發射重量3噸多,而P12才2噸多。如果是更遠的射程,彈道導彈的優勢會更大,因為彈道導彈主要在高空甚至真空中飛行,空氣阻力小,能量損失小。

巡航導彈的最大優勢是靈活機動,可以在各種平台上發射,受到的限制少。

第二是巡航導彈採用中低空飛行,更加隱蔽,難以防範。

第三是巡航導彈可以採用多種制導方式,精確度更高。

最後就是巡航導彈一般比彈道導彈要便宜。無論是導彈本身還是配套系統,都要便宜。

② 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使用什麼制導系統

  • 採用慣性制導加地形匹配或衛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導。

  • BGM-109巡航導彈(英文:BGM-109 Cruise missile),綽號「戰斧」(英文:Tomahawk)是美國研製的一種從敵防禦火力圈外投射的縱深打擊武器,能夠自陸地,船艦,空中與水面下發射,攻擊艦艇或陸上目標,主要用於對嚴密設防區域的目標實施精確攻擊,是美國現役最主要的巡航導彈和遠程打擊力量之一。BGM-109在1970年由通用動力公司推出,1972年開始研製,1976年首次試飛,1983年裝備部隊。該導彈飛行速度快,在航行中採用慣性制導加地形匹配或衛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導,可以自動調整高度和速度進行高速攻擊。導彈表層有吸收雷達波的塗層,具有隱身飛行性能,是美國軍械庫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區外發射」導彈。具有低空飛行、命中率高等特點。在美國三軍通用編號當中,BGM-109為陸射型,AGM-109為艦射型,U/RGM-109則是艦射反艦型,一般統稱為BGM-109,它們的基本構型都是相同的。

③ 請問:為什麼對地巡航導彈,比如戰斧,可以打一千多公里,而反艦導彈也是巡航導彈,

射程不是問題,主要是制導系統和戰斗部的問題,反艦導彈不需要那麼遠的射程,巡航導彈打擊的都是固定目標,而反艦導彈打擊的是移動目標,所以必須有其他平台配合完成制導。戰斧導彈的反艦型號的射程早就超過460公里了。

④ 沙特阿美被炸,胡賽武裝說是使用無人機襲擊,為何又發現巡航導彈的殘骸

胡塞武裝所說的無人機,其實就是經過改裝的巡航導彈。他們把這種巡航導彈換了一個名稱,所以就在現場發現了巡航導彈的殘骸。

據報道,這次攻擊的巡航導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斷出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統,或GloNA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由於gps廣泛應用於民用領域,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是不可缺少的導航定位系統,因此使用gps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可能性將更大。如果伊朗使用它並將其植入導彈,它可以將導彈變成巡航導彈並實現精確打擊。雖然沒有軍事水平高,但明顯會超過普通民用水平的導航定位精度。

⑤ 什麼是智能導彈,智能導彈是怎麼用的

智能導彈具備感測器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可以製造出高靈敏度、高精度的感測器,數據處理、圖像識別能力,發射後不用管,可自動搜索、自主巡航、自主攻擊,截獲、跟蹤並命中目標。使導彈具有像人的眼睛一樣能對目標進行探測、跟蹤、尋的;具有像人的大腦一樣能對數據、圖像進行實時處理和思維判斷能力;具有像人的腿一樣進行機動、變換姿態、改變方向的能力。從探測、跟蹤、尋的、攔截到最後摧毀目標的整個制導過程實現完全自主性的導彈就是智能導彈。

巡航智能導彈只在大氣層內飛行,智能彈道導彈可在大氣層外飛行。巡航導彈採用空氣噴氣發動機發射,依靠導彈自身攜帶的燃燒劑,利用大氣層中氧氣助燃。而智能彈道導彈採用火箭發動機發射,攜帶燃燒劑,也攜帶氧化劑。

⑥ 美國「風暴之影」巡航導彈有什麼特點

「風暴之影」被視為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的替代品。「風暴之影」的突破能力和機動性更強。而且,「風暴之影」巡航導彈系統內大量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可以自動識別目標,自行飛行200多公里。為避開雷達的探測,這種導彈還可以進行距地面不到100米的低空飛行。

為避免打擊錯誤目標,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風暴之影」巡航導彈採用了先進的制導方式,即運用景象匹配方式來取代數字地圖的地形匹配方式,這將使巡航導彈的攻擊精度進一步提高。

這種導彈存儲了打擊目標的照片,依靠衛星系統,沿著預定軌道飛行,接近目標時,它會把打擊目標同存儲照片進行比較,如果圖像不一致,它就將中止打擊。

新的制導方式還能夠適應地形起伏不太大的地域,並可使巡航導彈在制導過程中不再過多地依賴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該導彈採用慣性測量裝置(NMU)、全球定位系統(GPS)和雷達高度表的不同組合。

在90年代中期,法國和英國國防部提出要求,要求「風暴之影」導彈必須能單獨依靠GPS作戰。因此在飛行試驗期間,試驗了導彈依靠其抗干擾的GPS飛行和控制,同時在地面上空也驗證了其使用航路點導航的能力。在此次飛行的最後階段,導彈由安裝在頭部的自動紅外成像(IIR)制導裝置進行制導。

即使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受到干擾或收到虛假信息時,導彈仍具有足夠的精確度和可靠性。此外,景象匹配製導的運用,還能有效提高導彈的反應時間。

空氣動力學家蘭?加伍德說:「風暴之影」巡航導彈是「世界上第一種隱形巡航導彈,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巡航導彈」。俄羅斯「冥河」SS-N-2艦對艦導彈

蘇聯「冥河」SS-N-2艦對艦導彈,「冥河」近程亞聲速巡航式艦對艦導彈於1960年裝備蘇聯海軍,這是一種近程亞音速飛航式反艦導彈,主要裝備導彈艇,如「蚊子」級、「黃蜂」級等,適於攻擊大中型水面艦船。外銷10多個國家,是早期最富聲望的反艦導彈。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用它多次擊沉以色列軍艦,1971年的印巴戰爭中,「冥河」也取得了13發12中的戰績。但它抗干擾性能差,已不適應當前電子戰環境,現已停止生產。

最大射程42公里,巡航速度1170千米/小時,巡航高度100~300米,彈長6.5米,彈徑760毫米,翼展2.4米,彈重2500公斤,戰斗部重500公斤。該型導彈採用中段自動駕駛儀和末段主動雷達尋的復合制導;戰斗部為聚能穿甲型。

⑦ 巡航導彈的著名巡航導彈

美國戰斧式巡航導彈(BGM-109)
美國AGM-86C空射巡航導彈
美國AGM-129空射戰略巡航導彈
中國長劍10陸基巡航導彈(CJ—10),對於其能帶核彈頭威脅太平洋反導設施的說法許多核問題專家認為是誇大威脅,目的是確保額外的美國核武器現代化經費。「一枚命中就可擊沉一艘巡洋艦」和「射程一千五百公里(空射則兩千公里)」也被認為過於誇張, 與它體積類似的布拉莫斯導彈有三噸重,空射型也才290千米。
俄羅斯薩姆(SA-15)空射對地巡航導彈
俄羅斯和印度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
俄羅斯KH-55/KH-555巡航導彈
法國和英國聯合研製的風暴陰影空射、潛射型巡航導彈
戰斧巡航導彈
BGM-109/AGM-109「戰斧」巡航導彈是美國按模塊化設計思想發展的一種多用途巡航導彈武器系列。應用了美國在推進技術、高能燃料、微電子技術、小型化核彈頭和高爆炸力常規戰斗部、精密地圖測繪製作技術、小型化彈體設計技術及隱形技術等多種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作戰性能與早期巡航導彈相比有明顯提高。它的發展和使用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戰略和戰術導彈劃分界限,而且也對美國戰爭理論的研究,戰略戰術思想的變革,高新軍事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大的推動作用。它是美國賴以推行新的常規化威懾理論聯系實際,將戰略武器的發展重點從核威懾力量轉向常規威懾力量,從外科手術式打擊理論轉變為打擊敵方縱深地區高價值嚴密設防目標的主要武器之一。
1991年海灣戰爭期,戰斧BGM-109C/D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戰果,使美國放棄了用新的巡航導彈發展計劃代替戰斧導彈的想法,撤銷了原先大力發展的「遠程常規巡航導彈」(LTCCM)、「遠程常規防區外發射武器」(LTCSOW)等多個常規戰略/戰術武器發展計劃,將新一代巡航導彈的發展重點轉向「戰斧」BLOCK3和BLOCK4改進計劃。「戰斧」BLOCK4導彈將是一種具有自主評估攻擊效果,可以對目標進行重復攻擊的智能化導彈。它是美國21世紀初將要裝備的主要常規戰略戰術雙功能武器之一。

⑧ 世界各國巡航導彈排名

名聲最響的是美帝的戰俘巡航導彈。美國海軍BGM-109「戰斧」式巡航導彈(Tomahawk)是一種全天候潛艇或者水面艦只發射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因為它的截面積很小,再加上低空飛行,雷達探測是很難發現的;同樣,由於渦輪風扇發動機釋放出的熱量很少,紅外線探測也是很難發現的,因此「戰斧」巡航導彈是一種高生存能力武器。

簡介:
「戰斧」式巡航導彈是美國研製的一種從敵防禦火力圈外投射的縱深打擊武器,可以從水面作
戰斧巡航導彈
戰艦艇或潛艇上發射,攻擊艦艇或陸上目標,主要用於對嚴密設防區域的目標實施精確攻擊。該導彈於1972年開始研製,1976年首次試飛,1983年開始服役美國軍隊。該導彈飛行速度快,在航行中採用慣性制導加地形匹配或衛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導,可以自動調整高度和速度進行高速攻擊。導彈表層有吸收雷達波的塗層,具有隱身飛行性能,它是專門為打擊遠距離目標而設計製造的,是美國軍械庫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區外發射」導彈。1991年海灣戰爭中「戰斧」式巡航導彈首次應用到實戰,此後該導彈又在美國對外的多次戰爭中得到使用。

編輯本段工作原理導航系統在「戰斧」式導彈被發射之前,有關地面目標的經度和緯度數據被編入彈載的計算機系統,包括導彈飛行初始、中途和最終階段的數據。導彈在發射後,由導彈的固體燃料助推向前推進導彈,導彈以100英尺的飛行高度飛行,其飛行過程中至少有4顆衛星為它導航。導彈內的全球定位系統隨時接受衛星信號,確定其飛行狀況。如果偏離了預定的飛行軌道,彈載計算機系統會自動對比預存的目標地圖和實際地形,自動進行糾正。由於它的飛行高度較低,地面雷達系統很難發現它;在攻擊目標前,導彈最後再由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推進導彈,完成導彈的最後飛行。
武器控制系統「戰斧」巡航導彈系統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器,一個升級的光學數字場景匹配區域關聯(DSMAC)系統,抵達時間控制系統和改進的402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戰斧武器系統由四個重要組成部分組成:戰斧巡航導彈,戰區任務計劃制定中心(TMPC)/艦上計劃制定系統(APS),水面艦只戰斧武器控制系統(TWCS)和潛艇作戰控制系統(CCS)。

水面艦只和潛艇有著不同的武器控制系統(WCS)。水面艦只擁裝備有垂直發射系統(VLS),而攻擊潛艇則不同。所有的攻擊潛艇都是通過魚雷管來發射導彈的;另外,有些攻擊潛艇的前端安裝有垂直發射系統--也就是在耐壓船體之外,它具備有裝填和發射功能。水面艦只和潛艇的火力控制系統(FCS)具有通訊管理、資料庫管理、作戰計劃制定、發射控制功能。這些系統為導彈初始化、導彈發射、以及環境保護提供導彈和火力控制系統的接合面。水面艦只的火力控制系統是ATWCS(AN/SWG-3)的戰斧武器控制系統(TWCS);而潛艇的火力控制系統是MK1作戰控制系統(CCS)、MK2作戰控制系統(CCS)、或者AN/BSY-1。

聯合司令部司令官針對發展變化的戰略形勢制定出應急計劃,從而實現國家指揮當局指定的目標。聯合司令部司令官將戰斧對地攻擊導彈(TLAM)任務開發的任務指派給負責陸地任務計劃制定的巡航導彈支援活動(CMSA)。美國國家測繪局提供製定計劃必要的資料庫。目標與繪圖是為地形匹配(TERCOM)和數字場景匹配區域關聯(DSMAC)服務的。威脅資料庫還提供了導彈消耗分析。聯合司令部、合作、以及作戰大隊司令官下達任務部署和使用命令。打擊計劃者選擇、指派、協調戰斧對地攻擊導彈打擊。發射平台的火力控制系統准備、並執行戰斧對地攻擊導彈任務。發射平台發射導彈。導彈向前推進,並轉變成為巡航飛行,然後在預定的路線上航行。在飛行當中,導彈將利用地形匹配、數字場景匹配區域關聯、和全球定位系統(BlockⅢ)導航。在飛行中,有些執行精確打擊戰斧導彈任務(PST)也可能通過與衛星通訊相聯的地面站轉換其態勢。「戰斧」導彈執行其計劃的終端機動,而對於戰斧對地攻擊C型導彈來說,它能夠打擊一個單一目標,而對於戰斧對地攻擊D型導彈來說,它能夠打擊一個或多個目標。

編輯本段導彈特點攻擊目標
戰斧
「戰斧」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用於攻擊各種固定目標,包括在極危險情況下攻擊敵人的防空系統和通訊設施。對地攻擊「戰斧」巡航導彈由慣性和地形匹配(TERCOM)雷達制導。地形匹配製導雷達利用存貯參考地圖與實際地形相比較,確定導彈的位置。必要的話,導彈就會改變路線,從而使把導彈置於正確的路線上。在目標區域的末端導航由光學數字場景匹配區域關聯系統來提供,這一系統將利用存貯的目標圖像與實際的目標圖像相比較。

作戰環境「戰斧」巡航導彈的作戰環境正發生著極大的變化。導彈的初期作戰設計是與全球作戰有關,利用常規的戰斧對地攻擊導彈(TLAM)打擊已知、固定、非地下目標。這種環境之下的戰略思維仍在發生著變化。戰斧武器系統(TWS)能力正在圍繞著主要系統發生著演變,以擴展其能力。現在,「戰斧」巡航導彈能夠對快速發展的預案做出反應,攻擊暴露的地面目標。這種目標對美國小型部隊更具威脅性,因此,美國要確保該系統機動靈活與快速反應能力的絕對性。

目前,「戰斧」巡航導彈預定的作戰環境將通過美海軍制定的預案體現出來。根據這些預案,美海軍將呼籲在地區沖突、危機反應方面捍衛美國的利益,或者執行美國的國家政策。「戰斧」巡航導彈將作為聯合部隊的一個完整部分在沿海地區作戰。在地區沖突前期的危急時刻,「戰斧」巡航導彈同其它對地攻擊系統和戰術飛機一道阻止或者推遲敵方部隊的向前推進,壓制敵人從事空中作戰的能力,打擊敵人的防空系統。另外,「戰斧」巡航導彈攻擊敵人的高價值目標,包括發電設施、指揮與控制機構、武器集結/貯存設施。因此,它成了打擊增援、強硬目標的武器選擇。
「戰斧式」導彈基本參數
戰斧式巡航導彈
全 長 :6.25米

直 徑 :0.527米

翼 展 :2.65米

最大射程 :2500公里

戰斧式巡航導彈最大巡航馬赫數 :0.72

最大巡航高度 :50-150米(海上為7-15米,陸上平坦地區為60米以下,山地為150米)

起飛重量 :1.2噸

制導方式 :地形匹配製導輔助慣性導航系統

有效載荷 :122.5公斤

動力裝置:渦輪風扇發動機+固體火箭助推器

核彈當量 :1——5萬噸

最大功率 :267公斤+3100公斤

命中精度 :10米(後經改進精確度為1米)

發射方式 :地面或水面機動發射
綜合特點與不足之處「戰斧」巡航導彈是一種遠程、高存活、無人駕駛對地攻擊武器系統,它具有極高的精確度。美海軍水面艦只的縱深打擊能力取決於「戰斧」巡航導彈系統,它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證明是執行應急任務的最佳武器選擇。

不足之處在於:由於導彈攜帶的發動機、制導系統和燃料負載限制了彈頭的尺寸,所以「戰斧」式巡航導彈打擊鋼筋混凝土目標時效果不是太好;精確度不如激光制導炸彈,而且容易發生機械故障;造價遠高於常規炸彈。「戰斧」式巡航導彈打擊600海里外的目標需要1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但Mach 6巡航導彈僅需10分鍾即可。因而,該導彈是速度並不是太快。

編輯本段「戰斧」主要型號BGM-109型「戰斧」式巡航導彈作為美軍遠程打擊的重要力量,是一種全天候亞音速多用途巡航導彈,並兼有戰略和戰術雙重作戰能力。其中,A型為海基對陸核攻擊型,B型為海基反艦型,C型為戰術對陸常規攻擊型,D型為常規子母彈型,G型為陸基核攻擊型,而近年來大出風頭的主要是C/D型及其改進型BlockⅢ型。

BGM-109A對陸核攻擊型戰斧
BGM-109A對陸核攻擊型戰斧[2]該導彈屬艦(潛)對陸型,1984年6月部署,計劃產量1000枚,其中190枚部署於水面艦艇,194枚部署於攻擊潛艇,用以執行全球戰區對地面目標的核攻擊任務,並作為戰略後備力量執行核大戰後期打擊任務。該彈制導系統採用麥道公司研製的以地形匹配修正的慣性導航系統(TAINS),控制系統採用全數字化自動駕儀和AN—194型雷達高度表,發射指揮系統為MK117火控系統,動力裝置採用固體火箭助推器和渦輪風扇發動機。導彈射程 2500千米,巡航高度 15~152米,巡航速度 0.72馬赫,戰斗部重122.5公斤,內裝當量可調的20萬噸級的W—80-1型核彈頭。

BGM-109B反艦巡航導彈
BGM-109B反艦巡航導彈該導彈屬艦(潛)對艦型。1981年開始作戰試驗和鑒定,1983年11月潛射型初具作戰能力,1984年3月艦射型初具作戰能力。它主要用來裝備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新澤西號戰列艦和斯普魯恩級驅逐艦。1980年計劃總產量為243枚,1986年增至593枚。導彈外形尺寸與BGM-109A相同,助推器採用固體助推火箭。中段制導採用捷聯式慣性制導系統,由三個速率陀螺和一個加速度陀螺組成姿態參考系統,由計算機/自動駕駛儀控制導彈飛行姿態,由AN/ADN-194型高度表控制飛行高度;末制導採用PR-53/PSQ-28主動雷達導引頭。戰斗部採用「小鬥犬B」半穿甲戰斗部,重454公斤。其改進型為BGM-109E,射程460千米。

BGM-109C常規對陸攻擊導彈
該導彈屬艦(潛)對地型,1981年初開始研製,1982年初裝備潛艇,1983年6月裝備水面艦船,主要用來裝備攻擊型核潛艇和護衛艦級以上的水面戰艦,以攻擊敵方海軍航空兵基地指揮中心、橋梁、油庫等陸上重要目標。導彈計劃總產量為2643枚,制導系統為慣性導航加地形匹配加數字式景象匹配區域相關器(DSMAC)末制導。導彈配備高能彈頭,射程 1300千米 ,巡航高度15~150米 巡航速度 0.72馬赫,命中精度小於10米。

BGM-109D布撒型對陸攻擊導彈
該導彈屬海對地型,於1988年裝備部隊,射程 875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0.72馬赫,配備子母彈頭,裝有近166枚BLU-97B小口徑炸彈。其改進型為BGM-109F。

BLOCK3對陸攻擊導彈
戰斧Block Ⅳ型戰術巡航導彈該導彈屬艦(潛)對陸型,以BGM-109C/D為基礎加以改進,1993裝備部隊。採用先進的F107-WR-402型發動機,射程為1667公里(艦射型)或1127公里(潛射型),巡航速度0.72馬赫,命中精度3~6米,戰斗部採用WDU-36B鈍感炸葯高效戰斗部,採用慣性和GPS+DSMAC2A制導。預計2013年該型導彈將退出現役。

「戰術戰斧」Block4型導彈
該彈從「戰斧」Block 3 型發展而來,由雷錫恩導彈系統公司研製,已於2004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其主要特點是:具備雙向衛星信號傳輸功能,指揮官可以在導彈飛行途中改變攻擊目標,轉而打擊預先輸入的後備目標或者按外部提供的目標GPS坐標重新瞄準;導彈還能夠在戰區上空長時間徘徊,以等待接收攻擊「高價值目標」的指令;此外,「戰術戰斧」還可將飛行狀態和精確打擊情況反饋給作戰人員,並能將部分戰場損壞圖像傳回作戰艦艇,而導彈系統本身還綜合了改進型反干擾全球定位系統。美海軍計劃耗資16億美元采購超過2200枚「戰術戰斧」導彈,采購期為5年。每枚「戰術戰斧」導彈的售價大約為72.9萬美元,僅僅為目前裝備海軍的「戰斧」Block 3 型導彈售價的一半。

編輯本段型號發展從1972年到2010年,「戰斧」巡航導彈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1]第一階段:70年代初期,因微電子、小型航空發動機及隱身技術等高科技的進步,巡航導彈開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又因為當時,美蘇簽署了限制洲際彈道導彈「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為巡航導彈發展提供了條件,後,兩國大力發展巡航導彈。在這個時間段,美國發展出了海基,空基與陸基版的「戰斧」巡航導彈。

BGM-109A(TLAM-N),該導彈屬艦(潛)對陸型,帶核彈頭,系海基版;

BGM-109B(與BGM-109A同步研發)為戰術型反艦導彈,值得一提的是,它是第一個在作戰環境下部署的「戰斧」巡航導彈;用來裝備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新澤西號戰列艦和斯普魯恩級驅逐艦。

Block 1對地常規攻擊導彈(TLAM-C,BGM-109C的基本型)是常規對陸攻擊巡航導彈,是「戰斧」導彈的主力型號,屬艦(潛)對地型;

BGM-109G,鷹獅,美國空軍地面機動式戰略巡航導彈(GLCM)。

AGM-109 「姆臘斯姆」空射巡航導彈。美國海空軍在該項目上合作過,但海軍於1981年1月宣布退出該項聯合發展計劃,美國空軍也於1983年年中宣布終止該項計劃。

空軍型有:

AGM-109H(攻擊地面機場)

AGM-109K(攻擊海上艦艇目標)

海軍型有:

AGM-109I(攻擊艦艇、地面目標)

AGM-109J(攻擊地面目標)

AGM-109L(攻擊海上/地面堅固點目標)

第二階段:BlockⅡ(1983-1988年)主要是BGM-109C/B的改型,

BGM-109C的改進版(含Block 2A和2B兩種型號)

Block 2A,即BGM-109C(或TLAM-C)單一常規彈頭的改進版;仍然用BGM-109C,制導為INS/TERCOM(地形匹配)制導組件以進行中段制導,在射程為1200千米時,其命中精度(圓概率誤差)的理論值為6-10米,在海灣戰爭中的實際命中精度為15-18米。

Block 2B,即BGM-109D(TLAM-D)是TLAM—C的改進版——主要在於其戰斗部的不同——布撒型;其改進型為BGM-109F。

BGM-109F 一種TLAM使用反機場戰斗部(可能使用BLU-106/B子彈葯)的海對陸型號。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放棄(為BGM-109D的改進型)。

BGM-109B的改進版

BGM-109E,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放棄。編號後來被分配給了戰斧Ⅳ型巡航導彈(戰術戰斧)。

第三階段:BlockⅢ(1988-1993年)是對BlockⅡ的改進。

1991年海灣戰爭中,BGM-109C/D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戰績,但也暴露出許多不足。據此,美國海軍修改了Block3計劃,除繼續生產新研製的Block 3型導彈外,還要求將庫存的Block2全部改裝成Block3,該導彈屬艦(潛)對陸型,以BGM-109C/D為基礎加以改進,1993裝備部隊。採用先進的F107-WR-402型發動機,射程為1667公里(艦射型)或1127公里(潛射型),巡航速度0.72馬赫,戰斗部採用WDU-36B鈍感炸葯高效戰斗部,採用慣性和GPS+DSMAC2A制導。

第四階段:B1ockⅣ(1993-2000年)主要是研製多任務「戰斧」導彈。在智能化方面又有新的進展,被稱為越來越聰明的導彈。

第五階段:BlockV(1997年-至今),早在第四階段尚未完成時的1997年即已開始研製,現在正在研製中。主要是在BlockⅣ的基礎上進一步智能化。

編輯本段實際應用在1991年對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中、1993年6月和1995年對波斯尼亞打擊中、1996年對伊拉克的「沙漠打擊」行動中,「戰斧」導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這些行動中,大約有400枚「戰斧」導彈投入了戰場。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伊拉克自由行動」中,美軍發射了大量的「戰斧」導彈,多達802枚,也就是它打響了對伊戰爭的第一炮。
海灣戰爭在海灣戰爭中,兩艘潛艇和多艘水面艦只發射了「戰斧」巡航導彈。根據美海軍的報道,在發射的290枚導彈中,有242枚導彈擊中了目標。不過,戰斧對地攻擊導彈在「沙漠風暴」行動中的表現並沒有美國防部向美國會遞交的報告中所說的那樣,也低於美國防部內部人士的估計。在「沙漠風暴」行動中,從海軍一艘艦只或者潛艇發射一枚導彈的一個戰斧對地攻擊導彈任務需要載入307次,在使用過程中,海軍人員大約經歷了30719次問題。在發射的290枚導彈中,有2枚發射失敗;在實際發射的288枚導彈中,6枚存在有助推問題,而不能轉換成巡航飛行。

海灣戰爭、以及的來的多次應急作戰,包括1996年9月對伊拉克軍事設施的攻擊,這些行動表明,遠程導彈可以執行一些攻擊機執行的任務,同時,又能夠降低飛機墜毀、飛行員喪生的威脅。

自1991年到1995年,盡管能夠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的艦只(包括攻擊潛艇)的數目增長不多,由原來的112艘增長到119艘,但是,美海軍發射對地攻擊導彈的整體能力大大增加了。這是因為美海軍越來越多的水面艦艇能夠發射這種導彈,而水面艦艇比潛艇能夠攜帶更多的「戰斧」導彈。到1996,美海軍一共有140艘能夠發射「戰斧」導彈的艦只,有6266個發射架。在這140艘艦只中,有70艘是潛艇,共有發射架696個;70艘水面艦只,共有發射架5570個。截止1996年,美軍一共擁有4000枚「戰斧」巡航導彈。
利比亞襲空襲事件2011年3月19日,美軍參謀部主任威廉·戈特尼說,部署在地中海的美軍和英軍軍艦與潛艇當天向利比亞發射了上百枚「戰斧」巡航導彈,襲擊了利比亞的20多處防空設施。

⑨ 巡航導彈通過什麼制導

首先由陸基,海基,或空基平台發射,發射後導彈便在空中進行巡航,或朝目標方向飛行,最後,由地面的控制中心發出目標信息,巡航導彈便用自己的制導系統自動搜尋目標並發動攻擊
最新的巡航導彈可以自主尋找最有威脅的目標實施攻擊,是一種很智能,自動化的武器

⑩ 戰斧式巡航導彈的研發歷史

20世紀70年代初期,因微電子、小型航空發動機及隱身技術等高科技的進步,巡航導彈開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又因為當時,美蘇簽署了限制洲際彈道導彈「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為巡航導彈發展提供了條件後,兩國大力發展巡航導彈。在這個時間段,美國發展出了海基,空基與陸基版的「戰斧」巡航導彈。
1972年,美國通用動力公司開始研製的一種防區外縱深打擊武器,即戰斧巡航導彈。
1976年,戰斧巡航導彈首次試飛,1983年開始裝備部隊。
BGM-109A(TLAM-N):該導彈屬艦(潛)對陸型,帶核彈頭,系海基版;
BGM-109B(與BGM-109A同步研發):戰術型反艦導彈,它是第一個在作戰環境下部署的「戰斧」巡航導彈;用來裝備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新澤西號戰列艦和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
Block 1對地常規攻擊導彈(TLAM-C,BGM-109C的基本型):常規對陸攻擊巡航導彈,是「戰斧」導彈的主力型號,屬艦(潛)對地型;
BGM-109G:鷹獅,美國空軍地面機動式戰略巡航導彈(GLCM)。
AGM-109 「姆臘斯姆」空射巡航導彈:美國海空軍在該項目上合作過,但海軍於1981年1月宣布退出該項聯合發展計劃,美國空軍也於1983年年中宣布終止該項計劃。
空軍型有:AGM-109H(攻擊地面機場)、AGM-109K(攻擊海上艦艇目標)
海軍型有:AGM-109I(攻擊艦艇、地面目標)、AGM-109J(攻擊地面目標)、AGM-109L(攻擊海上/地面堅固點目標) BlockⅡ(1983-1988年)主要是BGM-109C/B的改型,
BGM-109C的改進版(含Block 2A和2B兩種型號)
Block 2A:即BGM-109C(或TLAM-C)單一常規彈頭的改進版;仍然用BGM-109C,制導為INS/TERCOM(地形匹配)制導組件以進行中段制導,在射程為1200千米時,其命中精度(圓概率誤差)的理論值為6-10米,在海灣戰爭中的實際命中精度為15-18米。
Block 2B:即BGM-109D(TLAM-D)是TLAM—C的改進版——主要在於其戰斗部的不同——布撒型;其改進型為BGM-109F。
BGM-109F: 一種TLAM使用反機場戰斗部(可能使用BLU-106/B子彈葯)的海對陸型號。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放棄(為BGM-109D的改進型)。
BGM-109B的改進版
BGM-109E: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放棄。編號後來被分配給了戰斧IV型巡航導彈(戰術戰斧)。 BlockⅢ(1988-1993年)是對BlockⅡ的改進。
1991年海灣戰爭中,BGM-109C/D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戰績,但也暴露出許多不足。據此,美國海軍修改了Block3計劃,除繼續生產新研製的Block 3型導彈外,還要求將庫存的Block2全部改裝成Block3,該導彈屬艦(潛)對陸型。 BlockV(1997年-至今),早在第四階段尚未完成時的1997年即已開始研製,如今正在研製中。主要是在BlockⅣ的基礎上進一步智能化。
2015年,美國海軍的戰斧巡航導彈成功刺穿正在移動的金屬集裝箱,這標志著美軍將遠程武器應用於移動目標技術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