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限制性股票解禁是需要繳納個稅嗎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股權激勵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461號,下稱461號文件),對股權激勵所得項目和計稅方法、限制性股票應納稅所得額、股權激勵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等問題進行了明確。其中首次明確了限制性股票個人所得稅計征方法,尤其引人矚目。
1、限制性股票
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股權激勵計劃約定的條件,授予公司員工一定數量本公司的股票。此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35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6]902號)等文件已規定,對個人取得的限制性股票所得應按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但由於具體計征方法遲遲未予明確,實際執行中出現了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難以確定、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方式不明確等問題,461號文件對此予以了明確。
2、限制性股票解禁日期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461號文件規定,限制性股票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每一批次限制性股票解禁的日期。
只有在解禁期內,員工符合股權激勵計劃的解禁條件,公司對員工符合條件的限制性股票實際解禁時,員工才實際取得了有確定價值的財產,才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自由出售取得所得,員工此時才負有納稅義務。此外,由於企業授予員工的限制性股票通常不是一次解禁的,需要按時間和條件分批解禁,因此,納稅義務以每解禁批次為單位。
應納稅所得額依據股票登記日和解禁日的市價確定
461號文件規定,原則上應在限制性股票所有權歸屬於被激勵對象時確認其限制性股票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即上市公司應以被激勵對象限制性股票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境外為證券登記託管機構)進行股票登記日期的股票市價和本批次解禁股票當日市價的平均價格,乘以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數,減去被激勵對象本批次解禁股份數所對應的為獲取限制性股票實際支付資金數額,其差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具體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股票登記日股票市價+本批次解禁股票當日市價)÷2×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數-被激勵對象實際支付的資金總額×(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數÷被激勵對象獲取的限制性股票總份數)
在應納稅所得額確定後,具體計算應納稅額時,限制性股票所得可按員工取得限制性股票在境內工作期間月份數(最長為12個月)進行分解,確定適用的稅率。經過分解,限制性股票所得繳納的個稅會大大降低。
⑵ 股權激勵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什麼意思
限制性股票是指激勵對象持有與出售作為激勵工具的本公司股票等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是兩個方面,1股票的獲得條件(業績條件),2股票的出售(限制期即禁售期,雖然持有但不得出售以解鎖期也需要分期解鎖等。)
激勵對象在獲得限制性股票的時候,以折扣價支付現金(或者不支付現金),但他們在限制期內不得隨意處置股票。
(2)限制性股票激勵對象的限售解禁擴展閱讀:
解禁限售股影響:
1、對於個股而言,限售股解禁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分析股東是否會將解禁的股票套現,需要分析的因素頗多。如8月份解禁的中信證券,當時解禁的股份被47家股東持有,十分分散。解禁的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的233.73%。
2、市場普遍揣測該股會引發爭相套現,但實際上在解禁日之後並未出現放量下跌,而且不久便跟隨大盤持續走高。
再看10月份的情況。民生銀行解禁額度達到100億元以上,解禁的股數占解禁前的流通A股比例為49.75%,由48個股東持有,而解禁日之後該股在前期累計了較大升幅的情況下,依然維持強勢,沒有減持跡象。
3、科華生物是在10月限售股解禁的25家公司中頗受關注的一個,持有限售股解禁的股東有四十八個,共達7億多元,解禁限售股占流通A股比例排第一名,達到110.79%。在解禁日當天,該股成交急劇放大,出現低開高走,日換手率創出近期新高達4.18%,但基本保持強勢整理。
⑶ 很想知道有關限售股解禁的相關規定
大非指持股比例大於5%但不控股的原非流通股。小非指持股比例小於5%的原非流通股。解禁,就是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允許上市流通。
為使非流通股股份取得上市流通權後,不出現控股股東大量拋售的情況,試點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獲得流通權的股份,應當做出分步上市流通承諾並履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非流通股股份取得流通權後的實際流通限制,做出了三項規定:
一、試點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應當承諾,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獲得上市流通權之日起,至少在十二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試點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上的非流通股股東應當承諾,在前項承諾期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十二個月內不超過百分之五,在二十四個月內不超過百分之十。
三、試點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的股份數量,達到該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一的,應當自該事實發生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做出公告,公告期間無需停止出售股份。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如下:
第二十七條 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十二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十二個月內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在二十四個月內不得超過百分之十。
第二十八條 原非流通股股東出售所持股份數額較大的,可以採用向特定投資者配售的方式
創業板,即國際上通稱的「第二板市場」(Second Board),與主板市場(Main Board)相對應。
創業板作用:主要是為了扶持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服務,適應新經濟發展的需要。旨在支持那些一時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但又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的上市融資,也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但也可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風險
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當然,獲得高回報的可能也會大得多。從監管來看,各國或各地區政府對二板市場的監管更為嚴格。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除此之外,監管部門還通過「保薦人」制度,幫助投資者選擇高素質企業。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的投資對象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況下,兩者不會相互影響。而且由於它們內在的聯系,反而會促進主板市場的進一步活躍。
創業板市場的上市公司與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主要存在以下區別:一、規模不同。創業板市場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市場,與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相比,規模普遍偏小;二、控股主體不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控股主體一般是民營企業或個人,而主板上市公司的控股大股東絕大部分是國有企業;三、對上市之前的盈利記錄要求不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相對較低;四、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關系不同。創業板市場中大部分公司的所有人就是企業的經營者,而主板市場中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所有人和經營者,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mainmarket/20070911/04513965143.shtml
⑷ 上市公司限制性股權激勵沒有達到解禁要求的,怎麼辦,可以延續到下一年繼續做嗎
如果沒有達到解禁要求的話,那麼有可能會延續的,但是要看具體的操作規則了。
⑸ 股權激勵限售股份解禁,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給管理層的獎勵性紅股,解禁後當然會拋售。0元持有的,需要變現,你說會有什麼影響?不用我再說了吧。
⑹ 股票中的限售解禁是什麼意思
股票上市的時候會限制一部分股東把手上的股票出售,這樣做是為了維持股票價格的穩定和使公司對股票擁有掌控權,這部分限制出售的股票一般為公司員工所持有。一般限制期為一年到三年,視公司情況而定,在期限過後,這部分股票就可以上市流通,這個時候就叫限售股解禁。
解禁的股票分為大小非和限售股!大小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增發的股份。這些股票都在以前購買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
大非和小非解禁對市場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大非的持有者往往是公司的主要股東,其持有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得公司的控制權,獲得公司的長期經營收益。
小非的持有者是作為財務投資者進入公司的,其持有股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因股票增值而帶來的投資收益。大非和小非相比較,在股價過高或市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小非的減持意願更強烈,往往成為減持的主力,從而成為股市下跌的主要動力。
簡單來說,解禁的如果是大批自然人小股東,股價肯定會跌,通常他們獲利已經幾倍以上,哪怕看好公司,但抽點錢出來買別墅就夠股價跌得,況且主力為了把這些人逼出來也會故意砸低股價把他們震出來。
如果解禁的是大股東或者大機構或者國資股,則股價一般會比較平穩,個別的甚至會上漲,因為一方面他們減也就減一小部分,如果減得股價大跌了,仍然持有的市值會大到他們難以接受,所以他們一般暫不減持等行情時減持,或者主動拉高出貨減持。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資料值得學習,也可以通過上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⑺ 股權激勵限售條件已達成但未解除限售,離職咋辦
這種情況,因為激勵條件達成,只要激勵股權過戶,用戶離職就沒有問題。
⑻ 股票的限售股解禁是什麼意思
限售股解禁意思是解除對限售股的禁止上市。
股票價格會下跌這不是必然的。一支股票的上漲與下跌與股票的供應量有一定的關系。限售股解禁只是增加了股票的供應量。許多股票的主力會利用限售股的消息做盤。所以要個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簡單說,就是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東,手裡持有大量的股票,但是由於歷史上的復雜原因(當初股權分置改革時,限制了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被暫時禁止在交易所自由賣出,直到有一天,突然可以了,禁制解除了——這就是限售股解禁。
他們中間有很多人因為股票一直不能不能變現,憋了好久,而且他們獲得股票的原始成本往往很低,你說,他們是不是有很強烈的傾向將手中的股票(至少是一部分)賣出變現呢?即使他們現在並沒有這樣做,人們也覺得,一旦股票上漲,他們就有更加充分的意願來大把拋售股票。換言之,隨著限售股解禁,賣方的力量陡然強大了很多。
當一個股票市場,主流的交易力量不是追求上市公司的長期成長,而是追求短期的交易性機會的時候,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就變成了一種決定性因素。而賣方力量陡然增強,自然會對股價造成巨大的向下壓力。反過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有很好的成長預期,使得所有股東都覺得現在賣出股票是一種機會損失的時候,限售股解禁也不會對其股價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
所以,關鍵還在於上市公司的質量和投資人的投資心態,限售股解禁的時候只是會將這種區別集中並放大了。
(8)限制性股票激勵對象的限售解禁擴展閱讀
對於個股而言,限售股解禁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分析股東是否會將解禁的股票套現,需要分析的因素頗多。如8月份解禁的中信證券,當時解禁的股份被47家股東持有,十分分散。解禁的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的233.73%。
市場普遍揣測該股會引發爭相套現,但實際上在解禁日之後並未出現放量下跌,而且不久便跟隨大盤持續走高。而同是8月份解禁的宏盛科技的募集法人股股東所解禁的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的99%,解禁日之後便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此後的走勢也落後於大盤。浙江龍盛在解禁日之後也出現大幅下跌。
再看10月份的情況。民生銀行解禁額度達到100億元以上,解禁的股數占解禁前的流通A股比例為49.75%,由48個股東持有,而解禁日之後該股在前期累計了較大升幅的情況下,依然維持強勢,沒有減持跡象。
科華生物是在10月限售股解禁的25家公司中頗受關注的一個,持有限售股解禁的股東有四十八個,共達7億多元,解禁限售股占流通A股比例排第一名,達到110.79%。在解禁日當天,該股成交急劇放大,出現低開高走,日換手率創出近期新高達4.18%,但基本保持強勢整理。
⑼ 股權激勵限售股解禁什麼意思
你好,股票解禁一般是利空。股票解禁,就是限售股的限售期結束了,變成可流退股市。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首發限售股
公司IPO申請上市,首發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持有的股份屬於首發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鎖定36個月。上市後6個月內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發行價或者上市後6個月期末收盤價低於發行價,持有公司股票的鎖定期自動延長至少6個月。普通股東(非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也不存在突擊入股情況: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鎖定一年。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的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鎖定一年,離職後鎖定半年。
二、增發限售股
增發限售股,是已經上市的公司,通過增發新股的方式融資進行非公開增發,這部份股票也有限定期。
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下列規定:本次發行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認購的股份,三十六個月內不得轉讓。
解禁,就是以上兩類限售股鎖定期已滿,解除禁售。解禁會增加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份,增加股票實際供給,肯定是利空。但解禁股並不是一解禁就可以直接套現賣出,需要按照減持股份相關規定進行減持。
根據2017年新修訂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7〕9號)及深滬交易所相關細則,持有公司IPO前發行股份的所有股東均都被納入監管范圍(修訂前僅限制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需要遵守相關減持規定。主要規定包括:
(1)集中競價交易退出:任意連續90自然日內減持數量公司總股本1%。(2)大宗交易退出:任意連續90自然日內減持數量公司總股本2%,而且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