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型 » 股票自由現金流計算器

股票自由現金流計算器

發布時間: 2021-08-10 14:14:17

① 如何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計算自由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就是企業產生的、在滿足了再投資需要之後剩餘的現金流量,這部分現金流量是在不影響公司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企業資本供應者的最大現金額。簡單地說,自由現金流量(FCF)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扣除資本性支出(CE)的差額。即:FCF=CFO-CE。
自由現金流是一種財務方法,用來衡量企業實際持有的能夠回報股東的現金。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股東(和債權人)的最大現金額。
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公式如下,可參考現金流量表底稿的做法從財務報表中提取數據;
自由現金流量=(稅後凈營業利潤+折舊及攤銷)-(資本支出+營運資本增加)

自由現金流量 = 稅後凈營業利潤-營運資本凈增加-資本凈支出
自由現金流量=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營業費用+經營租賃內含利息) ×(1 - 所得稅率)+ 遞延稅款的增加-(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存貨+待攤費用)+(應付票據+應付帳款+預收帳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計提的壞賬准備+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待攤費用攤銷+提取的預提費用)- (固定資產的本期增加數+在建工程的本期增加數-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數+增加的合並價差+無形資產本期增加數+長期待攤費用本期增加數)+(折舊+無形資產及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② 自由現金流的計算

計算企業的資本支出和自由現金流,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都可以計算。

用資產負債表數據計算準確性稍差,因為有些現金的增加,可能是用於資本支出的,企業不能自由支配它,因此並不能完全作為營運資本的增加。

現金流量表法准確度略高,但由於我國現金流量表普及較晚,一般企業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普及度和准確度難較低,因此也仍在沿用資產負債表的測算方法。即使在較早引進西方的信貸財務調查分析體系的銀行業,多數仍是兩種方法並用。本人接觸過六家銀行的企業財務調查分析報告,都有這種情況。

一.現金流量表測演算法:

資本支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自由現金流
= 息前稅後凈利 + 折舊和攤銷 - 營運資本增加 - 資本支出

折舊和攤銷:
= 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 固定資產折舊 + 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 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折舊和攤銷實際是未付現費用。

營運資本增加:
= 存貨增加 + 經營性應收項目增加 + 待攤費用增加 - 經營性應付項目增加 - 預提費用增加

經營性應收項目增加 = 應收帳款增加+預付帳款增加+應收票據增加
經營性應付項目增加 =應付帳款增加 + 預收帳款增加 + 應付票據增加

二.資產負債表測演算法:

這種方法,注冊會計師全國統考的《財務成本管理》輔導教材中有介紹。

資本支出:
= 購置各種長期資產的支出 - 無息長期負債的差額。

長期資產包括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長期資產。
固定資產支出 = 固定資產凈值變動 + 折舊
其他長期資產支出 = 其他長期資產增加 + 攤銷
無息長期負債包括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和其他長期負債等。

自由現金流
= 息前稅後凈利 + 折舊和攤銷 - 營運資本增加 - 資本支出

折舊和攤銷:
= 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 固定資產折舊 + 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 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指在計算利潤時已經扣減的固定資產折舊和長期資產攤銷數額。它們雖然也是可以減稅的項目,但是本期並未支付現金,因此實際是未付現費用。

營運資本是指流動資產和無息流動負債的差額。
營運資本 = 流動資產 - 應付帳款 - 預收帳款 - 其他應付款 - 其他流動負債

例子就不舉了,呵呵,好久沒翻這么久的資料了,不過謝謝樓主!讓我也復習了一遍。但願沒說錯!

③ 20分 上市公司 每股自由現金流 的計算方法 (有滿意答案在加分吧)

看年報里的現金流量表,有一項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除以總股本,就是每股經營現金流了,每股自由現金流一般是指經營性現金流減去資本性支出,然後再除以總股本,資本性支出一般是指購買固定資產的錢.

為什麼會有這兩個指標呢?我們需要把業務分開.一部分是作為資本的凈使用者的業務,也就是支出比賺錢多的業務;另一部分是資本的凈生產者的業務,它創造的剩餘現金是真正屬於股東的.你在某些時候可以看到自由現金流常常被當作"所有者盈餘",這樣的表述是正確的,它表示一家公司的所有者擁有可以提取而又不影響公司業務的現金數量.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家能產生大量自由現金流的公司能用這些現金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把它存起來等待投資機會,用它收購,回購股票等.自由現金流給公司帶來融資的彈性,因為這家公司可以不以來資本市場支持它的擴張.有負的自由現金流的公司不得不去貸款或者賣掉一些股票來維持公司經營,而且如果在公司的危機時刻,或市場變得不穩定的時候,這可能變成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④ 每股自由現金流量

不同的兩個東西!自由現金流財報上沒有現成的。
自由現金流也分股權自由現金流和公司自由現金流,具體區別網上有。
自由現金流是指公司除開一切開支所剩下來的可以自由支配的現金,具體就是凈利潤+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營運資本的增加,具體分析網上也不少,可以去找來看看
如果公司運行平穩,那麼折舊+攤銷就基本等於資本性支出+營運資本的增加,所以自由現金流就等同於凈利潤。處於成長階段的公司後面兩項大於折舊和攤銷,反之處於衰敗期的公司則折舊和攤銷大於後面兩項。
資本性支出是指公司為了長期獲利而產生的投資,不是短期投資,這個必須用好幾年的投資平滑以後來算才相對准確
確定了自由現金流量就可以用現金流貼現法計算公司的價值,這是個很重要的東西。

⑤ 自由現金流怎麼計算

FCF【自由現金流量】

= EBIT【息稅前利潤】 -Taxation【稅款】+Depreciation&Amortization【折舊和攤銷】-Changes in Working Capital【營運資本變動】-Capital expenditure【資本支出】

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方法:自由現金流量等於企業的稅後凈營業利潤(即將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營業利潤扣除實付所得稅稅金之後的數額)加上折舊及攤銷等非現金支出,再減去營運資本的追加和物業廠房設備及其他資產方面的投資。

它是公司所產生的稅後現金流量總額,可以提供給公司資本的所有供應者,包括債權人和股東。

(5)股票自由現金流計算器擴展閱讀:

自由現金流的應用:

企業價值與企業自由現金流量正相關,也就是說,同等條件下,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越大,它的價值也就越大。我們把以提升企業價值為目標的管理定義為企業價值管理。

企業價值指標是國際上各行業領先企業所普遍採用的業績考評指標,而自由現金流量正是企業價值的最重要變數。企業價值和自由現金流量因其本身具有的客觀屬性,正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替代傳統的利潤、收入等考評指標,成為現代企業必須研究的課題。

自由現金流是股東評估公司價值的一個重要測量工具。它是公司給付所有現金開支以及運營投資後所持有的剩餘資金, 它是公司為各種求償權者尤其是股東所能提供的回報。

許多投資者把公司產生自由現金流的能力擺在考察指標的第一位。利潤、股息和資產價值也許是重要的指標,但最終這些指標的增長都是由公司產生現金的能力所決定的。豐富的現金流讓一個公司可以提高股息、研發新產品、進入新市場、償還債務、回購股票,甚至成為被並購對象。

利潤和市盈率指標主導公司表現的評估和股價的估值。但是,會計方法的輕微變動就會引起收益的變動,從而造成不同時間或不同公司間的利潤不可比。實際的現金流可以克服這一不足。

⑥ 在哪裡查看上市公司的每股自由現金流

看公司每年公布的年度報表,裡面有一格現金流量表。其中有一項經營產生現金流量凈額除以總股本,就是每股的現金流量。

每股自由現金流是指經營性現金流減去資本性支出,然後再除以總股本。資本性支出一般是購買固定資產的錢

⑦ 自由現金流 怎麼計算

自由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現金流-資本支出 1, 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 2,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3, 我的觀點是不等於,這個資本支出計算起來是稍微復雜點的,不能直接引用現金流量表中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首先來看下FCF的定義,自由現金流就是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可以持續產生的(注意持續這兩個字)並扣除掉企業的資本性支出(建廠房擴大生產,購買設備等等)後還剩下的現金流入,這個現金可以拿來付給它的股東作為回報。很多價值投資者就是用自由現金流折現法來計算股票的價值的,聽說巴菲特也用這個方法。 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這個沒有爭議,只需在財務報表中直接查出使用就好,很簡單。但如何計算資本性支出就復雜些了。這個指標是無法直接查出的,要自己一項項去分析計算出來,我在網上搜過一些資料來研究這個資本性支出,發現這個問題也有爭議,不過大多數的技術文章中都傾向於不能直接使用報表中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要逐項具體分析,如下:1、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項目 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 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 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它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 處置子公司及其它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凈額 收到的其它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果按照謹慎和保守的原則,則以上項目全部不能計入最終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中,就是根本不能考慮這些收入;除非是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你這個公司本身就是個純投資公司,極端點說就是個純炒股公司,就是靠投資炒股掙錢,這就是你的主要現金流來源。因為FCF的定義中說的很清楚,要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產生的,並且還必須是可以持續產生的,你仔細品品這個「可持續」的含義,就是說只要是不能持續產生的現金流就不能計入,我們看看「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項目中有哪一項是可以持續的每年都流入的,幾乎沒有一項可以。「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行嗎?不行,就算你今年投資股票到年底賺了不少錢,那明年呢?你敢保證還能賺錢嗎?虧了怎麼辦?後年呢?你能保證嗎?除非你是投資的無風險債券,才能保證,但債券也可能要幾年後才能兌現,並且往往現金流量表中並沒有把投資的詳細情況向你列出(股票多少,債券多少,其它多少),後面的輔註解釋里也一般找不到。出於保守考慮一般不能計入。 至於「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它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 處置子公司及其它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凈額」 這兩項就更不能計入了,金額再高都不能計入。你今年處理固定資產,處置子公司收到些錢,那明年呢?後年呢?關鍵還在於「持續性」的問題。「不能持續的,必將滅亡」,巴菲特好像說過; 在這里同樣適用。因為這些項目都是些很偶然的和一次性的行為,以後可能就不再做了,所以不能計入。除非你公司列出一個20年(30年)的資產出售計劃,這樣可以勉強認為你在20年(30年)里可以持續,過後還是不行。另外重要的一點是,這些行為並不是企業的主要業務行為和經營行為,很多情況下只是主營業務外的一些輔助的皮毛性行為,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今天做了明天就收手,企業並不能靠這個活著,也就是這些收入是不靠譜的,不是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你想像一下,如國一個企業靠處置固定資產和出賣子公司活著,或是靠炒股去賺錢,而主營業務卻經營的一塌糊塗,那你還敢考慮買入這樣的公司。所以這些看來還不錯的現金流入是不能算進FCF里的。再看「投資活動現金流出」的項目:2、投資活動現金流出項目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它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取得子公司及其它營業單位所支付的現金 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其中「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它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這項肯定是要計入資本支出的,這個應該沒有異議;「 取得子公司及其它營業單位所支付的現金」這項要具體分析,但基本上這項都要計入,因為公司投資取得的子公司或營業單位可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要為公司產生持續的現金流入,也可能要將經營業績合並入公司的財務報表,跟第一項基本上是一樣的性質,自己花錢建了個生產線和直接收購了個小公司的生產線性質差不多,有些公司的現金流量表中還會詳細的列出公司在年度內買入或並購的其他小公司或項目,當然並購花費也應該計入資本支出中。另外兩項則要看具體情況,看看財務報表輔注中有沒有對它們的詳盡解釋和項目明細,如果查不到詳細內容,則一般建議不用計入資本支出中,當然如果你從保守和謹慎的角度考慮,計入資本支出中也是可以的,也就是把這些投資當成虧損掉了,這也未嘗不可,保守點嗎,總好過於太過樂觀。我在實際計算是也是將他們計入資本支出中的,但如果報表有詳細說明,你確定這些投資是不大可能虧掉的那就不要計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關於公司估值這一塊,其實是無法做到精確的,就算你估的很精確在現實中市場也不一定買你的帳,你估出來股票值10塊,可能它的真實價值也是如此 ,但熊市一來,它的股價可能會跌到3塊,所以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原則,那就是盡量做到保守和謹慎,寧估低些而不要去高估,因為估值時用到的一些參數和指標要靠你自己來設定,設定上差一點,結果出來可能相差很大,所以你想要精確,只能看你對公司的解讀能力和你的眼力了。

⑧ 股票PB,PEG怎麼計算

PB是市凈率,是當前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

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

這個指標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當時他在選股的時候就是選那些市盈率較低,同時它們的增長速度又是比較高的公司,這些公司有一個典型特點就是PEG會非常低。

PEG魔鏡
2009-08-29 02:30:05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上海) 跟貼 0 條 手機看股票 汪建

經常有投資者問我,機構投資者究竟以什麼方法進行股票估值。其實估值的方法有很多,絕對估值法有DCF(現金流貼現模型)、DDM(股利貼現模型)等等,這類方法是通過未來可以預測的各階段自由現金流或股利進行折現,獲得合理的現期股票價值;相對估值法有PB(市凈率)、PE(市盈率)等,這些方法通過行業屬性對應的合理估值區間和標的公司的財務指標給其一個合理價值區間。近年來PEG指標被經常使用,PEG=PE(當前動態市盈率)/100/g(未來幾年預計復合增長率),一般認為PEG越低的公司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PEG=1往往被作為是否有投資價值的分水嶺。

其實PEG指標在成熟市場中較多運用在科技類或成長類公司估值上,因為較高的增長率使得PE/PB等傳統指標失效,而未來現金流又非常不好預測。

但在很多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PEG被異化和濫用,似乎只要某公司未來三年可以維持30%的利潤增速,給予30倍的PE就是合理的。這種邏輯貌似是有理的,我們進行過測算,A公司長期維持年均利潤10%的增速,投資者以10倍PE買入;B公司維持年均利潤30%的增速,投資者以30倍PE買入,兩公司都持有10年,10年後仍以PEG的方法分別給予10倍和30倍的估值水平,那麼哪個公司的收益率高呢?結果是B公司高,且高過A公司近10倍!

以 貴州茅台(行情 股吧)為例,2003年以來公司以不低於50%的復合增長率實現了凈利潤的增長,如果我們在2003年末以當期50倍的PE即100元買入並持有到現在,也有不低於6倍的回報率(而當時的股價是30元左右,收益率更為驚人),而當時茅台的股價和市盈率遠低於100元/50倍PE,說明一來是熊市中所有股票估值均較低,二來投資者根本沒有預見到茅台如此高的復合增長率(當時之前茅台也確實處於厚積薄發的前夜,沒有體現出高成長)。而近兩年來茅台的增長率逐步回落到30%左右的水平,市場也相應給予30倍左右的PE。茅台這個案例還說明:1.投資者以PEG標准進行估值是對利潤趨勢的強化和放大;2.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測經常有重大偏差,而他們用PEG中的g更多地體現為過去的增長率,但他們簡單認為未來也將保持這種增長率。這個結論必將導致未來的一系列重大失誤。其實茅台作為一個優秀的高檔消費品公司,其產品競爭力一旦確立、銷售平穩放量,利潤的可預測性較幾乎所有其他行業來說都高得多,以PEG模式對茅台估值相對比較確定,別的行業中的公司則基本上都沒這么幸運。

濫用PEG在歷史上的教訓比比皆是。以電解鋁行業中的某上市公司為例,它所處的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行業,而且在國內產能長期過剩,其盈利特點必然是波動劇烈。2004年以來的年度每股收益分別是0.08、-0.25、0.53、1.42、0.69、0.02元(2009年中報),如果投資者從2004~2007年的過程來看,似乎體現出「連續的爆炸式增長」,利潤連續翻番,似乎給個50倍PE也說得過去,這樣歷史上的天價67元也就形成了。要知道,這是典型的周期性企業,市場居然在利潤最高峰時給了一個天價的市盈率,套在那裡的投資者恐怕要熬過漫漫長夜了,因為PEG魔鏡的背後就是所謂的「戴維斯雙殺」。

「戴維斯雙殺」是對PEG模式的天然糾正,一旦企業盈利增速下降,給予的PE水平就相應下移,加上利潤的下滑,得出的股價目標自然就大幅回落(因為股價=每股凈利潤×PE,乘積關系)。新興市場之所以股價的波動率非常之高,跟投資者甚至是不少機構投資者混亂的估值體系、濫用PEG關系密切。

對於純粹的價值投資者而言,估值模式一定是基於對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理解進行的,不同企業特性(包括財務特性)對應完全不同的估值模式(除非你對未來企業盈利的預測無比准確),對於周期類公司運用PEG無異於自己設置了定時炸彈。但可悲的是市場中大多數公司是有典型周期性的,而大多數投資者也願意用PEG去對賭。行業研究員如此,策略研究員如此,很多基金經理也是如此。

PEG魔鏡和「戴維斯雙殺」這對孿生兄弟仍將伴隨著投資者的噩夢進行下去,直到大多數投資者真正成熟的那一天。

⑨ 股票 自由現金流(FCF) 可以查到嗎怎麼查詳細步驟

這個是計算出來的,需要的數據在年報里都有披露。個別調整數據,需要仔細看附註,或者合理做一下估計。